津的特色美食在哪里?
在五津!
五津美食种类十分丰富,
保证让你的味蕾得到充分满足。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款来到五津、不吃就会后悔的特色美食,
快来pick你心中的五津美食“代言人”吧!
1号选手:张大公馆
特色菜品:红汤三角峰、柴火鸡
上榜理由:这里有麻辣鲜香的红汤三角峰,还有米饭杀手柴火鸡。就缺一位爱生活、懂美食的你啦!
新津以鱼出名,来到新津,就不得不尝尝当地的河鲜——三角峰。
三角峰富含蛋白质,钙、磷、钾、钠、镁等矿物元素,营养含量丰富,药用价值高,具有补血、健脑、调中益阳等保健功能。
张大公馆的红汤三角峰,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无肌间刺,吃一次,便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你不能吃辣,那么张大公馆的柴火鸡也是不错的选择。
土灶、铁锅、土鸡、锅边馍,
一群人围坐在虽土却充满人情味的土灶边,
一口铁锅装的是最浓人间烟火气,将你瞬间拉回以灶为桌,返璞归真的儿时回忆。
原汁原味的土灶柴火鸡,让你吃完心中还留有余味!
张大公馆还能举报婚礼宴席,整体装饰自然清新,环境十分优美,即使炎炎夏日,也能为你带来一丝凉爽。
地址:希望路中国石化加油站对面
2号选手:新津张牛肉
特色菜品:麻辣牛肉丝、牛杂汤
上榜理由:肉感十足分量大,价格实惠品种多。吃肉还得选老字号!
这是一家专门做牛肉的老字号店铺——新津张牛肉。
关于牛肉的一切,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牛杂可以用惊喜满满来形容——黄喉、牛肠、牛肚……内脏爱好者一定能在这里找到你心心念念的食物。
搭配特制的双椒调料,麻辣鲜香。不一会儿,就能吃到满头大汗、酣畅淋漓。
吃饱了,可以打包一些麻辣牛肉丝。牛肉丝油亮、肉实,外面裹满了海椒面,十分甜辣爽口,简直称为最佳看剧伴侣!
地址:西仓街18号
3号选手:榕庭院子火锅
特色菜品:冰镇鲜鸭肠、榕庭毛肚
上榜理由:院落深深,绿茵阡陌,边赏雅致美景,边吃鲜货火锅。
四川的美食,一定少不了——火锅!
新津五津街道也有一家环境好、味道佳的火锅——榕庭院子火锅。
不同于一般的火锅店,作为庭院火锅,榕庭整体环境还是非常舒适的,院内花团锦簇,让你切身感受在花丛中吃火锅的惬意。
店里选用牛油作为锅底,涮上店里的招牌菜品:冰镇鲜鸭肠、现切牛雪花、手打鲜虾滑、榕庭毛肚、精品巴沙鱼等,真真应了那句:火锅一涮,烦恼全散!来新津,就是要去吃一次榕庭院子火锅才不会后悔。
地址:新津区瑞安路55号
4号选手:竹篱·时光咖啡主题餐厅
特色甜品:阿华田啵啵星冰乐、抹茶拿铁
上榜理由:湿地公园边上的高颜值餐厅,休闲下午茶好去处。
想找一个静谧的餐厅,先品尝西式餐点,再喝些精致下午茶,最后拍些ins风的照片吗?
五津街道的竹篱·时光咖啡主题餐厅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精致、又不失生活情调的girl,用一份甜得刚刚好的阿华田啵啵星冰乐,打发肚肚是再妥帖不过的。这个颜值与口感俱存的饮品,最适合慵懒的午后,让你独享属于个人的幽静时光。
整体口感丰富,甜甜的,入口超幸福,凉凉的,非常适合当下饮用哦。
如果你怕喝甜的长胖,那你可以选择竹篱的抹茶拿铁。
抹茶独特的香气与牛奶的鲜醇香浓完美融合,入口顺滑好滋味。
无论是闲暇午后,还是繁忙课余,
饮一杯抹茶拿铁,入口甜蜜里夹杂一丝微苦,幸福指数up up!
抹茶控可千万别错过。
当然,竹篱可不止饮品,还有牛排、意面等主食可以选择哦。
竹篱·时光咖啡主题餐厅在湿地公园内,环境优美静谧,伴着微风,看着湖边开的各色小花,点上一杯清凉饮品,或一份牛排,这便是最好的五月了吧。
地址:新津区五津清源路200号
5号选手:壹品咖啡
特色菜品:香草拿铁、香柠红茶
上榜理由:藏在书卷香气中的治愈系咖啡店
忙碌快节奏的生活让你多久没有安静地面对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了?
闲暇时不如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小假,来到壹品咖啡点一杯特制的香草拿铁。
在入口丝滑,香浓甘醇的味道里治愈你疲惫的心灵。
想尽情享受静谧时光,不如来到咖啡店的阅读区域,择一本书,走进另一个世界,安放一隅灵魂。就在这方寸天地,你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治愈。
地址:新悦广场五楼
6号选手:N°3法式餐厅
特色甜品:煎谷饲西冷牛排和黑蒜酱、香煎海鲈鱼
上榜理由:轻奢浪漫 极享法式大餐
520快要到了,想不想和TA在新津吃一顿视觉饕餮大餐呢?
那就来到N°3法式餐厅吧!
整个餐厅非常有设计感,极致浪漫且富有情调。
环境在在新津片区的西餐厅是数一数二的。
每一道菜上菜时,服务员都会详细向你介绍菜品以及做法,可谓是仪式感满满。
煎谷饲西冷牛排风味惊艳,火候和食材选择刚好,一口咬下去汁水满满。
搭配特制的黑蒜酱口感十足。
想吃鱼但是害怕鱼腥味的小伙伴看过来!
N°3法式餐厅的香煎海鲈鱼绝对是为你量身打造的。鲈鱼蛋肉质鲜嫩,口感细腻鲜香,蛋白质丰富。作为餐厅里必点的一道经典菜,它一定会满足你的味蕾,收获满满幸福感。
地址:新津瑞通路187号
五津街道的美食代表就介绍到这里,赶快在评论区选出你心中的五津美食代言人吧!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杨铠 实习生 齐晔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友针对此事的评论。图/某社交平台截图
这两天,上海一家“中餐日作”的餐厅火了。公开平台的信息显示,这家“中餐日作”餐厅,人均消费超过2000元,每天只接待10位顾客,还要提前几个月预订。
但在社交平台上,这家店却屡屡被顾客质疑分量太少、口味一般、故弄玄虚、主厨脾气大、规矩特多……
有一位网友在这家店的评论区吐槽,所谓“中餐日作”,就是明明是中餐,却模仿着日式料理的上菜风格,小碟小盘,一道一道慢慢端上来。
高端餐厅口碑“翻车”,这不是第一次。比如,此前曾有起底高端日料店的文章指出,上海一些人均上千的高端日料店,食材却都是一些滥竽充数的“便宜货”。
类似的营销套路在大城市有不少。总体特征就是价格畸高、神秘莫测,总之,餐厅千方百计营造出一种高端感。
仅就这家店的舆论来看,让人想起了赵丽蓉和巩汉林的经典小品《打工奇遇》,人均超过2000元的“中餐日作”大餐似乎就是“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的重现。
一位顾客对这家“中餐日作”餐厅的负面评价。图/某社交平台截图
其实,今天人们对高端餐厅的认知已经很包容了,出现这种类型的餐厅,本身是餐饮消费发展的结果。
而饮食,从来也不只是“吃东西”那么简单,吃什么、怎么吃、在什么情景下吃,这些都是学问。孔子就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本身也是在讲饮食的演进是没有上限的。
有氛围、有仪式感、有情调、能彰显身份,这些都是饮食消费中顾客的需求。以至于一些餐厅衍生出一些高端消费品类也不奇怪,像一些主打中式、日式、法式等料理的高端餐厅,已经有不少了。
但无论如何,餐厅既然选择走高端路线,就要踏踏实实做好菜品,为顾客提供好服务,这些才是一家餐厅的核心竞争力。在一些被公认的高端餐厅里,厨师别说耍脾气了,顾客的习惯、口味都是被一一记住的,顾客是不是左撇子、喜欢喝什么酒,都是被细心留意的。厨师耍脾气,倒颇像是传统师匠崇拜与市场经济的混搭,显得另类而怪异。
个别店家不能只学一些高端餐厅做派的“皮相”,比如模仿《寿司之神》之类的纪录片,包装出看似高端的菜品,而内在的质量呈现和文化积淀却单薄无比,撑不起“高端”的门面。
这一波对于这家高端餐厅的舆论,其实显示了另一种趋势:消费者正在摒弃符号崇拜,反而追求更本质的消费内涵。店家应该尊重消费者、尊重美食,发掘餐饮独到的价值内涵,而非仅仅停留在浅层模仿上。
当然,人们并不是对餐厅高端化有什么意见。人们愿意在这类餐厅里消费,也是消费升级的一个指征。只不过,大众希望餐厅可以更真诚一些,更货真价实一些,少一些套路。
一家号称“高端”的餐厅,如果真的“拉虎皮、扯大旗”,被揭穿后恐怕才是更大的尴尬。
也期望商家们能够引以为戒,踏踏实实做好菜品和服务,不要总想靠包装和噱头做生意。只有“名”没有“实”的餐厅,顾客来得快,自然去得也快。
特约撰稿人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丁慧
实习生 | 韦柳伊
校对 | 吴兴发
菜“拍黄瓜”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一道常见菜。图/IC photo
连日来,“餐馆‘拍黄瓜’被罚5000元”的话题热度不减。
7月下旬,安徽合肥包河区、庐阳区等多家餐馆,因未取得冷食类食品经营资质售卖凉菜被罚款引发热议。
其实不单是安徽,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关于凉菜的举报、处罚实例都很多。比如,近期山东省也有多家餐饮店因为违反许可从事冷食类食品制售,被行政处罚。
有必要明确,所谓“餐馆因为拍黄瓜被罚5000元”只是一个标题党的说法——这显然不是一个“拍黄瓜”的问题。但对违反许可制售凉菜处罚,却是常规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行动。此事之所以引发舆论关注,既有很大程度上公众对食品经营许可制度不了解的因素,也有小型餐饮店面临的“硬性”难题。
冷食类与生食类食品制售风险较大
我国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正式施行。新《食品安全法》与旧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是以全新的“四个最严”要求来对待食品安全,即秉承“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根据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之前,餐饮服务经营者必须获取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许可,即获取《食品经营许可证》。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餐馆、饭店以及烧烤店等,都属于法律定义上的餐饮服务经营者,用术语来讲就是“业态”。
《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内容除了“业态”之外,还详细规定了食品经营项目。针对餐饮服务这部分有“热食类食品制售、冷食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糕点类食品制售、自制饮品制售、其他类食品制售”等分类。
为何进行这样的分类?其根本原因就是四个字:风险控制。
从风险控制和源头管理的角度来考虑,冷食类与生食类食品制售的食品安全风险较大,故此将其单独列出(其他高风险品类亦同)。
餐饮店“拍黄瓜”需领证
行政许可的法律性质属于解禁或赋权,即对一种被禁止的行为赋予可作为的权利。从《行政许可法》相关条款可知,行政许可自身固有的性质决定其内容必然包含事项、地点、时限等若干项要素。
这几个要素中,一个行政许可所覆盖的范围是确定的,必须在许可证书里予以载明。当被许可人的现实行为超出允许的内容,则俗称为超范围。
行政许可体现在 “拍黄瓜”系列热点案件中,就是当食品经营许可项目未含有冷食类食品的条件下,却出现经营行为超越了许可范围的实际问题。这在公众那里,就滋生了“拍黄瓜还要许可发证吗”“既然拍黄瓜要发证,是不是饭店葱姜蒜都得申请领证”等疑问。
此类议论,其实曲解了行政许可的法律概念。对许可事项的范围限定,实质上是国家对食品经营行为用行政许可方式予以管控,预先排除可能的风险,依法而为。
至于行政执法中对超范围行为的处置,又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当法律法规已经对“超范围”明确罚则时,相关处罚适用法律没有疑义;二是法律法规自身未对“超范围”明确的情形下,则需要通过下位法来补充设定;三是由执法机构通过请示上级后再处置。
纵观目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法律体系,属于第二种情形,也就是按部门规章之规定予以处置。
执法人员检查企业外卖情况,提示外卖餐食宜使用开启后无法复原的封签或一次性外包装袋。新京报资料图
“拍黄瓜”线上线下处罚不一致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几个餐饮店因超范围经营“拍黄瓜”导致的行政处罚案,都是发生在网络销售的场合。比如,前述安徽合肥包河区某餐饮店因无冷食许可项在外卖平台上售卖凉拌黄瓜被处以5000元罚款;同样的事由,该市庐阳区某餐饮店也因在网上销售凉拌黄瓜被罚款5000元。
其原因在于,对超范围经营食品行为的处罚设定,因依据的规章不同,线上线下处罚标准也不一致。
对于线下经营,依《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许可事项发生变化,食品经营者未按规定申请变更经营许可的,由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而对于线上经营,则适用《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其中规定,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法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或者入网食品生产者超过许可的类别范围销售食品、入网食品经营者超过许可的经营项目范围从事食品经营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处罚,即按照“无证经营”来进行处罚。
由此看来,同一违法事由,线上经营处罚的程度比线下经营要严厉得多,从中也可窥探线上餐饮店被举报较多的原因。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所以作出线上线下的不同规定,或许是出于对食品销售区域、受众多寡以及潜在风险大小的考虑。但无论如何解读,处罚不一致违背了《电子商务法》所确立的线上线下平等对待原则。
在法律以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对采用互联网等信息系统的经营活动和在传统实体场所面对面交易的经营活动应给予平等对待,而不能差别对待。这有待于以后规章修订来予以完善,以维护行政许可的统一性与可预期性。
小餐饮店“拍黄瓜”难题如何破解?
对此类热点事件,有食品执法人员在网络留言说:“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更多面临的是,执法者反复入户提醒办健康证、办经营证,而经营者无动于衷,真正上执法手段的时候,经营者就开始打民生热线、网上举报,网民声讨,这是目前面临的现状。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曝光脏乱差,又责怪政府部门不作为,两难……”。
这段留言,其实揭示了“拍黄瓜”话题的另一面,那就是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得到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理解。
食品安全立法是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所有的规制手段都服务于这一目标。因此,《食品安全法》对超范围是以“行为犯”的方式认定,法律并未限定是否发生实际损害,只要发生经营行为即属违法,就是在违法主体前面拉起一条警戒红线。
但在具体的食品执法实践中,也不乏应有的“温度”。《行政处罚法》对于行政处罚中免予处罚的情形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是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二是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此次引起争议的几起案件,在裁量上也多以减轻处罚结案,现实中则有更多不予处罚的情况存在。
对监管部门而言,在经营许可的条件设置上也可以根据现实需要进行适当调整。餐饮店“拍黄瓜”属于冷食加工制作,按通常的食品经营许可审查要求,餐饮单位首先应具备5平方米的专间才能获批冷食项目,而这个硬件条件对一般的小型餐饮店来说有难度。
现实中,这也是很多小型餐饮店经营许可范围没有申请冷食类经营项目的原因——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经营条件大概率达不到验收标准。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现实难题?
对此,2021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稽查局曾有回复: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有关规定,“下列加工制作既可在专间也可在专用操作区内进行:(a)备餐,(b)现榨果蔬汁、果蔬拼盘等的加工制作,(c)仅加工制作植物性冷食类食品(不含非发酵豆制品);对预包装食品进行拆封、装盘、调味等简单加工制作后即供应的;调制供消费者直接食用的调味料。”
“仅加工制作植物类冷食”、“由预包装食品拆封装盘的冷食”等并不需要一定专间,意味着在洁净的专用操作区内进行相关操作也可以。显然,专用操作区相对于5平方米的专间准入门槛低得多,这说明食品经营许可审查要求完全存在调整的可能性。
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之下,进一步优化食品经营许可程序是大方向。2020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着手对现行《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对上述规章之间不一致的情况,期待通过修法予以解决。这也是适应食品经营领域新兴业态发展趋势,助力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食品监管机关依法对超越许可范围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这是行政机关作为“裁判员”的角色要求,必须依法依规“吹哨”“举牌”。而严格执法与人性化监管并行不悖,两者共同的目标都是保障民众食品安全。
撰稿/王涤非(食品药品法律专家)
编辑/徐秋颖
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