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新闻记者 | 马越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绿茶餐厅仍没有放弃它的上市梦。
6月19日,绿茶集团有限公司(又称“绿茶餐厅”)在港交所再次提交了招股书。此前这家公司在港交所的IPO进程十分波折,分别在2021年3月、10月,以及2022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两度通过聆讯,但直到招股书三度失效,它仍未真正踏入资本市场。
时隔2年后再次更新的招股书,主要是对最新的业绩情况做出补充。
在以往招股书记录的2019-2021年,绿茶餐厅分别实现营收17.36亿元、15.69亿元、22.93亿元,营收一路上涨,但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5526.2万元、1.14亿元,净利率分别为6.11%、-3.52%、4.97%。
到了此番更新的招股书记录期内的业绩,看起来已经比此前的业绩好了很多,至少并未出现亏损的情况。
绿茶餐厅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35.8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0.25亿元、3.0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则分别为6.0%、1.1%和8.5%。
2023年的业绩狂涨,受益于疫情后消费复苏的大环境,绿茶餐厅门店数量也相应增加。
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2023年内新开89家门店至360家,门店数量同比增长30.44%。2024年1月1日至6月11日,新开餐厅30家。
截至2024年6月11日,绿茶餐厅已开设382家餐厅,遍及中国21个省份、四个直辖市以及两个自治区,覆盖中国所有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30个二线城市以及79个三线及以下城市。
为了凸显自身优势和市场份额,绿茶餐厅将自身划定在了休闲中餐市场。
招股书中引用的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的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的总收入于2023年达人民币4980亿元,约占中式餐厅市场的17.0%及中国餐饮市场的9.4%。随着众多餐厅品牌加入市场,休闲中式餐厅市场亦高度分散。于2023年,前五大品牌约占休闲中式餐厅市场总收入的4.0%。
2023年,绿茶品牌餐厅实现人民币36亿元的总收入,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的市场份额为0.7%,排名第四。而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西贝、小菜园和太二。
这家公司计划,在2024年、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分别开设112家、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目前它的绝大多数餐厅位于购物商场内,于是绿茶餐厅也在寻求在主要旅游景点、主要交通枢纽(如机场及火车站)开设餐厅的机会。
另外,绿茶餐厅还计划于2024年至2027年在海外总共开设约30家新餐厅。招股书中并未透露海外具体地点,但表明会继续选择在海外大城市开店。
招股书中强调,本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展餐厅网络;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如此看来,绿茶餐厅仍对持续增长抱有信心,并希望借此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不过眼下,它所面临的是一个竞争更为剧烈的餐饮市场。
在绿茶餐厅上市进程停滞的2年时间里,中国餐饮市场经历了疫情后的复苏,又迎来了消费力走弱以及品牌竞争陷入红海战场的局面。
由于整体消费大环境仍处于低增长阶段,2023年的餐饮行业是极为特殊的一年,整体出现了门店“大开”“大关”剧烈变化的现象。《2024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初,中国国内餐饮企业注吊销数量135.9万家,是2022年全年餐饮企业注吊销数量的两倍多(2022年餐饮企业吊销数量51.9万家)。
而各家餐饮的竞争走向,一方面是降低客单价回归平价餐饮主流。
譬如被绿茶餐厅视作休闲中式餐厅头号竞争者的西贝,在不断尝试推出更便宜的快餐副牌,比如最新的客单价30元左右的“西贝小牛焖饭与拌面”;另一家排名第二的小菜园,在今年1月同样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而它的竞争优势之一是高性价比,人均消费在50-70元,以及还在拓展50元以下的社区餐饮;排名第三的太二,近期也同样开设了更平价的餐饮卫星店,主做外卖。
绿茶餐厅自品牌创立就是平价定位。2021年至2023年,绿茶餐厅的客单价分别为60.5元、62.9元和61.8元;翻台率分别为3.23次/日、2.81次/日和3.30次/日,已接近2019年的3.34次/日。
然而作为“老牌网红”的绿茶餐厅,在菜品和业态创新上,都不及它的竞争对手活跃。
而另一个竞争走向,是开放加盟以更轻资产的方式扩张。
餐饮加盟的主战场是快餐、小吃、咖啡及茶饮,标准化程度较低且门店面积更大的中式正餐,相对来说并非加盟商的首选。不过,今年2月,太二宣布将逐步开放旗下太二酸菜鱼和山的山外面贵州酸汤火锅的加盟业务。
眼下绿茶餐厅还在以直营的形式开店,并未宣布开放加盟。其小店建筑面积在450平米以下,大店则超过450平米。这家公司也强调,未来会专注开设面积较小的餐厅。
但在餐饮市场竞争剧烈的当下,绿茶餐厅选择继续冲向资本市场接受审视,而它究竟能获取怎样的成绩,还要看它对市场的判断、反应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源:台海网
备受瞩目的厦门大悦城开业在即,近日公布最新一轮入驻品牌名单,共计十余家知名品牌新店联袂入驻,皆为厦门区域乃至福建首店。
在时尚版块,厦门大悦城官宣三大全新次主力店,覆盖休闲、户外、运动等多类型生活方式品牌。包括CAMEL骆驼户外运动城(福建首店)、BENLAI本来(福建首店)和 ANTA SUPERSTORE(福建首店)。再次诠释了项目致力于打造时尚生活中心,引领潮趣生活新风尚的项目理念。
餐饮业态作为厦门大悦城的另一大亮点,此番同样亮点纷呈。潮流网红餐饮蔡澜港式点心、好利来,以及本地特色餐饮私厦里、欢夕等“厦门岛外首店”纷纷加盟;全国知名时尚风味餐厅绿茶与TAIFORKS 大福创意韩国料理,携“区域首店”之势而来;椒爱水煮鱼则以“福建首店”及“黑金店”的双重身份惊艳亮相;Kin12、The Spoiler黄石等品牌更是利用厦门大悦城独特的景观优势,打造出 Kin12“全新定制店”、The Spoiler黄石“空间概念店”,为集美市民及八方游客带来更多味蕾尝鲜的体验,打造鹭岛美食又一新地标。
厦门大悦城将于第三季度开业,不仅标志着厦门商业格局的又一次升级,更将为区域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元、高品质的购物体验。据悉,开业期间还将引入城市级重磅IP、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及多重优惠措施,届时广大市民可前往厦门大悦城解锁更多惊喜。
日,作为中式休闲餐饮的领军品牌,绿茶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这不仅标志着绿茶集团重启IPO,同时也表明了绿茶集团将进一步拓展市场,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决心。
餐饮市场复苏势头正旺 连锁化、集中度有待提升
中国的餐饮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一方面,无数的餐饮企业要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是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餐饮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了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
业内人士表示,餐饮行业是典型的消费行业,经济粘性强,行业具备长期韧性的优势,近几年,尽管外部环境扰动带来餐饮市场规模的波动,但总量巨大的餐饮行业仍然存在巨大的增长预期,餐饮行业可谓是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
总量大,但也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和行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从餐饮品牌集中度来看,我国餐饮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据美团发布的《2024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为21%。在集中度方面,万庚数科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餐饮品牌CR5仅为2.9%。极低的产业集中率和品牌连锁率也意味着中国的餐饮行业市场集中度有待继续提升,对于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头部企业来说,在资金、营销、标准化和数字化等方面显然具备有天然的竞争优势。
另外,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餐饮行业的品质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更加关注餐厅的环境、菜品口感和服务质量,更愿意为高品质的用餐体验买单,具有品牌沉淀和具有特色的连锁企业往往更容易获得消费者青睐。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也为餐饮行业带来了创新机遇。通过线上订餐、外卖配送、智能点餐等方式去提升服务效率,改善消费者体验,另外,也为创新餐饮企业提供了更多营销手段和市场推广渠道,从原来点对点的方式向更广泛、更精准的营销方式转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用户行为分析,了解消费者的喜好、消费习惯以及潜在的餐饮需求,从而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平台等多元化的互联网渠道,可以迅速将产品信息、优惠活动等内容传递给目标客户,实现精准营销。
上述人士指出,总的来说,当前中国餐饮行业呈现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者需求变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和技术创新加快等特点,对于中国的餐饮连锁品牌来说正是开疆拓土的良机,头部企业机会显现。
积厚成器 以稳健经营态势持续开疆拓土
历经疫情,中国的餐饮行业可谓是大浪淘沙,运营能力更强的头部品牌逆向扩张,门店数量不降反升,绿茶集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直以来,凭借价格亲民,菜品融汇各家,独特的中国风装饰,绿茶餐厅一直都是年轻人眼中的“网红餐厅”,备受认可和青睐。同时,依托稳健的经营策略,绿茶集团成功地在中式休闲餐饮领域树立了自己的标杆,成为了行业内排名靠前的连锁餐饮品牌。
从2008年西子湖畔诞生的第一间餐厅至今,绿茶餐厅目前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连锁餐厅网络,截至2023年年末,在全国共开出382间餐厅,成为专注于提供融合菜的休闲中式餐饮品牌第一品牌,如果对比2018年和2023年的数据,绿茶餐厅的门店数量增加了2.36倍,可见绿茶餐厅一直在坚定开店的决心。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绿茶集团过去的经营策略,那就是“韬光养晦,内外兼修”。一是谨慎的门店增长策略,虽然绿茶集团虽计划快速扩张,但实际操作中注重稳健,策略更偏向于逐步推进,确保每家店都能带来稳定回报;二是深耕区域市场,在华东地区建立了深厚的消费者基础,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三是更注重内部管理与效率提升,确保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四是持续推进品牌的曝光度,全力打造“绿茶餐厅”的品牌影响力。
从财务数据来看,绿茶集团的经营更显稳健之势,营收从2018年的13.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5.89亿元,增加了173.56%。2023年实现了2.96亿元的净利润,利润率从3.39%提升到8.23%。
尽管2023年的客单价有所下降,但是公司的毛利率却不降反升,相比2022年的1.8%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10.8%。在当前市场大背景下,效率的提高将一步发挥绿茶餐厅的性价比优势。相对较低的客单价也意味着未来公司进军下沉更具竞争力,为向低线城市扩张打下了基础。
过往稳健的业绩也为绿茶集团未来的扩张带来足够的信心。根据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计划于2024年至2027年共开出675家新门店,这意味着绿茶餐厅将在2027年达到千店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将计划增加旅游景区餐厅数目,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大背景下,依托公司从杭州市景区起家和中式的装饰风格,具有得天独厚的景区基因。据介绍,公司从2024年开始将投入更多精力关注重点景区的项目,目前已签约两家景区餐厅门店,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将开设20家同类型门店,有望成为公司门店扩张的另一增长补充点。此外,今年8月,公司将在中国香港开出首店,目前门店已围挡装修,海外扩张之路正式启程。
分析人士指出,绿茶集团凭借其独特的品牌定位、稳健的经营策略,已然成为中式休闲餐饮领域的领跑者,其坚定开店的决心不仅体现了对品牌的自信,更彰显了其对未来市场发展的深刻洞察和战略远见。
展望未来,随着餐饮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和消费者对品质服务的不断追求,绿茶集团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式休闲餐饮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有望通过IPO等资本运作方式,充实资本积累,加速品牌扩张和市场布局,实现业绩的再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