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人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明明知道油炸食品、薯片、奶茶这样的食品会使人发胖,属于垃圾食品,但偏偏出门逛街、朋友聚会抵却少不了它。每每出现这种状况身边的闺蜜、损友会不会上来损上一句?选零食还是选体重?台湾就有这样一个奶茶,耿直的说出了真相:体重,不会少喝一杯饮料就变轻。
“消极杯”奶茶爆火
台湾这家名为“Moonleaf月葉”的奶茶店最近正在和网络当红插画家消极男子合作,推出了四款“消极杯”奶茶。
消极男子是个台湾的90后漫画家,由于在Facebook发布了负能量满满的漫画而走红,他塑造的漫画人物形象看似简单呆萌,但总会把人们消极的想法改造成“毒鸡汤”,这种做法实在是扎心了,许多年轻人对此都有共鸣。负能量奶茶在台湾如此盛行,也是年轻人生活状态的一个反应,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薪资不高,这是许多年轻人无法改变的现状,现如今毒鸡汤也成为年轻人宣泄的一种方式。
在当下,从小被许多心灵鸡汤灌溉长大的年轻人,面对现在的生活压力,才发现鼓励对他们而言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这时候就应运而生出了与之相反的“毒鸡汤”,犀利中又带有一些幽默的吐槽,在玩笑中发泄情绪。很多顾客在购买的时候都不是为了奶茶,而是那一碗浓浓的“毒鸡汤”,在玩笑中放松心情,发泄一下负能量的情绪,为枯燥的一天添一抹乐趣。
“毒鸡汤”营销迅速走红
许多大牌都采取励志的正能量营销策略,但这种使人低情绪负能量也悄悄占领年轻人的市场,许多品牌都悄悄展开了负能量的营销。
日本UCC咖啡为了宣传新品无糖黑咖啡,也采用了这种负能量营销策略,每天来点负能量,刷出一波负能量的“粉丝”,邀请人们把内心的不快释放出来,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生活不可能事事顺心,日子都过的这么惨了,赶紧喝点咖啡鼓鼓劲!
全世界都刮起了一股“负能量”风潮,其实这种兆头前人们早有先见之明,毒舌王奥斯卡王尔德很早就开始给人灌毒鸡汤了“什么事离婚的主要原因?结婚”这些毒鸡汤看起来讽刺,可是又不无道理。当然还有你小时候看得那只好吃懒做的加菲猫也是毒鸡汤大军的一员“现在的梦想决定着你的将来,所以还是再睡一会吧”。
这种简单粗暴又充满负能量的毒鸡汤会让很多人引起共鸣,好的广告不仅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同时也能唤起顾客在情感方面的共鸣,即使是充满负能量,有时也能有积极的意义,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水,来,跟小编一起干了这碗毒鸡汤提提气!
拉米铺APP,利用大数据选址,轻松获取身边旺铺!更有经营咨询服务为您解惑!
更多精彩可关注“拉米铺”微信公众号,等你哦~
>们投资加盟奶茶店,但在签完合同交了钱后,公司消极履约导致奶茶店经营失败,这时,他们才发现自己被套进了一个投资死局。300余名投资者分别付出了11万元至40万余元不等的加盟费,共计损失5400余万元。经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某等4人有期徒刑十二年至五年不等,各并处罚金300万元至20万元不等。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6月7日,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案系江苏省首例惩治“快速招商加盟”的新类型合同诈骗案件。
检察官走访加盟奶茶店
2021年3月,李女士接到自称某知名奶茶品牌总监的电话,对方极力推荐公司二线品牌“雪莲”。“明星代言引流、网红直播带货,大型网络平台和热门综艺节目推广,与多个外卖平台深度合作……”这些说辞让李女士心动不已。在直营店看到一天有两三万元的营业流水,试吃过产品后,李女士与公司签订了加盟合同,共付款11.6万元。
然而,公司在培训、选址、装修、研发、推广等方面提供服务的承诺一个都没兑现,当得知当时试吃的产品是其他品牌时,李女士向警方报案。
2021年9月,接到公安机关的案情通报后,秦淮区检察院依法适时介入,详细梳理案件事实和相关证据。自2020年8月起,陈某、张某实际控制并经营南京某餐饮公司,以78%的加盟费作为招商服务费,委托刘某、王某所在的某管理公司,为“雪莲”奶茶提供短期招商服务。该管理公司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投资者信息,假冒知名奶茶品牌招商人员进行虚假宣传,在线下商谈中以知名品牌奶茶饮品冒充自有产品给投资者试饮,虚增直营店营业额,以提供选址、装修设计、饮品培训等开业指导和宣传推广等服务,诱骗投资者签订单店或代理特许经营合同。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具有特许经营资质、成熟的经营模式和相关运营管理能力。而南京某餐饮公司运营不到1年,只有一家直营店,“雪莲”商标2021年3月才通过初审。
快招加盟多以民事诉讼或仲裁方式维权,该案到底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商业欺诈还是刑法上的合同诈骗罪?案件被移送至秦淮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办案检察官对该案证据详细审查,向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提出引导侦查意见,引导侦查人员就线上引流招商、线下商务洽谈及直营门店具体营销手段和品牌公司的商标溯源、实际履约能力及消极履约行为、加盟门店的经营状况、加盟钱款去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方面等侦查取证。同时,检察官走访了知名饮品企业,深度了解加盟的经营模式和行业惯例,查阅相关书籍和论文,对类似案件进行深入研究,并听取了专家意见。经审查,办案检察官认为,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涉嫌合同诈骗罪。
2022年9月,经秦淮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先后四次开庭审理此案。2023年1月16日,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对陈某、张某、刘某、王某等4人作出一审判决。
通讯员 雒呈瑞 盛蕾 孙雪雪 扬子晚报网/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李海慧
前,上海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在河北、广东等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成功侦破本市首例以虚假品牌奶茶招商网站吸引加盟商、虚构履约能力骗取加盟费的“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抓获金某、王某等90余名犯罪嫌疑人,捣毁多个虚假招商网站,查获大量虚假授权文书、合同文书、话术清单、贴牌奶茶等涉案物品,涉案金额7亿余元。
2020年5月,市民王先生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则某知名品牌奶茶招商加盟的广告后,萌生了加盟创业的想法。他进入网站留下联系方式后不久,客服人员便主动来电,详细介绍了该知名品牌奶茶的管理方式和盈利前景。几番洽谈后,客服却以该知名品牌奶茶加盟名额已满为由,转而向王先生推荐了一个名为“茶芝兰”的奶茶品牌,并称“茶芝兰”是与该知名品牌同属一个集团的第三代品牌,并邀请王先生前往公司实地考察。
在公司里,招商经理张某热情地接待了王先生,向其出示了该知名品牌的招商授权书,并展示了“茶芝兰”品牌奶茶的宣传视频。张某向王先生承诺,加盟后公司会统一安排选址筹建,配发生产设备,供应产品原料,并提供培训指导、技术支撑、运营管理、广告宣传等全方位配套服务。很快,王先生便与公司签订协议,并支付了10万元加盟费。
然而,加盟之后,公司承诺的“全方位配套服务”并未兑现,张经理也不知所踪。王先生的店铺生意惨淡,仅仅开张3个月就面临关停的窘境。气愤的王先生找到公司讨要说法,公司却以他经营不善为由,置之不理。
2020年12月,上海警方依托数据分析,发现大量奶茶店铺加盟商户“异常关停”的风险,可能涉嫌经济犯罪。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即会同松江公安分局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并于3月23日将以犯罪嫌疑人金某、王某为首的诈骗团伙一网打尽。
经查,犯罪嫌疑人金某、王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成立某餐饮公司,并在公司内部设立网络部、话务部、商务部、运营部等多个部门,在未经权利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搭建多个虚假知名品牌奶茶招商加盟网站,设计发布带有“品牌加盟”字样的招商广告,吸引获取潜在加盟商联系方式;随后,收购或注册“花点点”“茶芝兰”等50余个奶茶品牌,通过设计“知名品牌旗下产品”“全程一站式服务”“大数据科学选址”“投资加盟稳赚不赔”等宣传话术,安排话务员对外推销加盟业务。事实上,公司对外宣称的专业培训讲师根本不具备奶茶行业从业经验,各项服务也是无稽之谈。
为进一步获取加盟商信任,犯罪嫌疑人还伪造了多个品牌的授权文书,并设计编印大量宣传材料。
各类伪造的奖章、证书
甚至在加盟商实地考察时,犯罪团伙还以每人每日40至80元不等的价格,雇佣人员冒充消费者,在奶茶店铺前循环排队,营造生意火爆假象,以层层铺设的加盟套路骗取加盟商的信赖。
而在加盟商交纳加盟费用后,犯罪团伙则通过拖延门店选址时间、翻看地图随机选址、抬高装修采购报价、供应原料以次充好等方式消极履约,直接导致大量加盟店经营惨淡甚至关门停业。为逃避追责,犯罪团伙还频繁更换公司、品牌和收款账户。
目前,上述90余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合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中。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邬林桦
来源:作者:邬林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