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51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这个五一“反向旅游”出圈
捧火县城餐饮
去县城,成为今年五一年轻人旅行的新流行。
刚刚过去的小长假,县城旅游的热度显著上升,流量的风“反向”吹到小众景点,年轻人逃离网红景区、繁华都市,前往宝藏小城。
根据同程旅行平台数据,五一假期上半段,全国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景区及酒店客流量涨幅,显著高于一二线城市。而携程《2024“五一”旅游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4月15日,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预订订单同比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增速高于全国大盘。
餐饮美食也成为了驱动全新旅游格局的重要推手。据马蜂窝统计的五一出行数据,美食近年来已跃升为年轻人选择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小众美食目的地”热度涨幅达133%。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这一趋势,内参君深入全国各地的县域及三线城市景点,实地探访了当地的旅游餐饮实况。
西安·礼泉县·袁家村
耿直的西北汉子
把全家福挂在店门口揽客
从西安出发,驱车约一个半小时后,内参君抵达了位于礼泉县烟霞镇的袁家村。沿途,旅游车辆络绎不绝,小轿车与大巴车交错停放,道路两侧被占满,交通因此变得拥堵,仅找停车位就花了近半个小时。
◎进入袁家村,步行道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摄图:内参君
步行10分钟后,内参君抵达了袁家村的小吃街。这里被誉为“美食的天堂”,据说拥有超过100种各具特色的小吃。街上熙熙攘攘,几乎每家店铺前都围满了游客。
◎一条街上百家店,各种关中小吃汇聚
包括荞麦饸饹、油坨坨、酱辣子、粉汤羊血、炸油糕等
摄图:内参君
据观察,不少餐饮店门口都挂着醒目的价目牌,清晰标注着各类小吃的价格。与众多景区内单价高达几十元的小吃相比,这里的价格显得诚意十足,难怪有人称赞说“只需百元,就能尝遍整条街的美食”。
◎几乎家家都标注了小吃价格,主打一个经济实惠
如锅巴土豆10元/份、油糕2元/个
摄图:内参君
为确保游客饮食安全,耿直的西北店主们,甚至在门口显眼位置悬挂“公示牌”,以让顾客安心。这些公示牌主要涵盖三类核心信息:首先,是产品所选用的原材料;其次,是店家的郑重承诺;最后,是店家的照片及门店监督人的联系方式。
◎“诚信承诺”和“追溯供应链”等关键词尤为醒目
有的甚至挂出店主一家的合影
摄图:内参君
为了让游客真切体验关中小吃的独特风味与现场制作的魅力,不少门店都主打“现做现卖”的产品。店内身着粉红格子衣的村民们头戴传统帕帕,佩戴口罩,各自在后厨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有人在精心和面,有人在细心调配佐料,还有人在负责浇汤
摄图:内参君
离开小吃街后,步行仅100米,便可抵达袁家村版的回民街,这里完美复刻了西安的回民街。这条街道弥漫着清真美食的诱人香气。同时,也融入了西安的特色小吃,如镜糕、柿子饼、锅贴、生煎包和丸子汤等。
◎这条街汇聚了数十种清真小吃
烤肉、开花牛筋丸、牛肉豆腐干等
摄图:内参君
除了这些地域风味小吃,内参君还惊喜地发现,这条街上还有各种网红品牌的特色店铺,同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打卡。
◎主打泰式奶茶的泰谷、规模超过1000家的一只酸牛奶
以及专门售卖杂粮窝窝头的中式馒头店
摄图:内参君
离开回民街,只需步行短短50米,便会踏入袁家村面食一条街。这里集结了关中各地的面食瑰宝,包括淳化的荞面饸络、彬州的御面、咸阳的汇通面、安康的蒸面、户县的软面、岐山的臊子面,以及西安特色的油泼面等。每家面馆都以其独特的面食魅力,吸引着络绎不绝的面食爱好者。此外,为了增添用餐的多样性,这条街还巧妙融入了提供拇指生煎包、梅干菜烧饼等互补美食的店铺。
◎这里集结了关中各地的面食瑰宝
摄图:内参君
游览期间,内参君注意到入口处有许多餐饮民宿。它们的共同经营策略是以美食吸引客流,以民宿为盈利核心。显然,这样的餐饮民宿主要服务于那些希望在村内多停留一天的游客,这显示出袁家村在努力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额度上,下了不少功夫。
◎这些民宿或以面食为特色,或以独特菜品吸引顾客
甚至有的专注于宁夏菜、火锅等单一菜系
摄图:内参君
当然,袁家村的消费也呈现AB两面,A面繁华,B面则略显冷清。门店的冷清情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入口处的街边店,顾客稀少;另一类则是非刚性需求的社交性品类门店,它们虽临近袁家村的小吃街,但尽管店外游客络绎不绝,店内却鲜有人光顾。
◎店外游客络绎不绝,店内却鲜有人光顾
摄图:内参君
邯郸·永年区广府镇·广府古城
70岁老人勇闯地标餐厅
排队等位到21:00
邯郸,在社交媒体上被称为“被严重低估的旅游城市”。这里被誉为“成语之都,太极之乡”,曾是六朝古都,也是汉代五大都会之一。在“北方唯一旱地水城——广府古城”,内参君感受到了下沉式旅游的热闹。
广府的特色小吃是“酥鱼、缯肘、驴肠”,在古城内,有不少餐厅都是“专门店”,很多门头挂着“百年老店,央视推荐”,让人一时迷了眼。
◎约有40%的餐饮店,卖同样的产品
同质化较为明显,各家并无明显差异
摄图:内参君
宋海饭店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家,内参君点了一份拼盘(45元左右),一次性体验到三种特色小吃。这家店团客、散客都接,同时前店后场,也做礼盒零售的生意。一张烙饼,卷起入口即化的酥鱼,虽是热量炸弹,依然不断有客人前来品尝。
◎饭店服务员说,为了五一,临时招聘了20多名学生兼职
员工忙着打包零售礼盒
摄图:内参君
在市区里,随处可见“实惠、便宜”的字样,同时有不少小火锅的店,甚至一条街两三家。让人感慨,下沉市场的杀手锏,永远是好吃不贵、烟火气息。
◎一条街三四家火锅、串串店
还有不少网红段子手老板
摄图:内参君
春满园邯郸菜,内参君到达的时候傍晚七点多,然而却经历了等位大厅人山人海的盛况。因为这个店的特色是汇聚了邯郸下属县、镇的各种小吃,而且只有一家店,并没有分店,所以人头攒动,来邯郸的游客,都想在此感受“地标网红餐厅”的魅力。
◎人山人海的等位区,甚至没有地方坐下
坐着轮椅的老人也要来打卡
摄图:内参君
传菜阿姨一路小跑,说这两天70%以上都是外地游客过来品尝。社交平台上,也有人抱怨中午11:15等位排上第1桌,但是到12:15还没有坐上。内参君注意到,这里不仅仅是很多今天游客扎堆来打卡,还有不少年龄在70+以上的老人,甚至坐着轮椅、杵着拐杖也要过来等位。
◎服务员忙到无法到桌服务,在置菜口匆忙点菜
当日排号盛况
摄图:内参君
大概19:45,迎宾说“不能再接了,再接,客人都吃不上饭。”并告知陆续前来的顾客:我们是21:00闭餐,或者你们去吧台点外卖吧,建议打包带走也行,别排队啦!等位的客人太多,恐怕实在是吃不上了。即便这样,不少客人还是感慨:今天吃不上,那就明天早点来排队。
据悉,该迎宾是临时从后厨调过来接待的。“平时根本用不上我这两天太忙了,我临时被调过来。”
◎内参君5人消费不到300元
21:00闭餐时,店内依然还有大量顾客
摄图:内参君
福建·漳州古城
本土小店变“网红”
日售1000+份蚵仔煎
不只县城旅游爆火,今年五一期间,三线及以下城市旅游热度同样飙升。内参君也来到了位于福建省的一座三线城市——漳州,近距离观察了五一期间的漳州古城餐饮。
近几年随着漳州古城的改造,景区人气暴增。根据漳州古城官微发布,这个五一假期,古城单天客流峰值达20万人次。
一位台湾路的小吃店店长表示:”我们已经在古城开店4年了,从去年以来古城人气越来越旺,营业额翻了好多倍。游客大部分是从广东和福建其他市来的,一半左右从线上平台找到我们店。”
◎五一期间,漳州古城游客熙熙攘攘
摄图:内参君
漳州古城的餐饮基本上可以分为3类:
一是本土小吃,如蚵仔煎、五香面、四果汤等,以前是稀松平常的夫妻店,有的在本地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古城开发后这些小店一夜之间成了本土“网红”;
二是网红小吃摊,这类小吃“天下大同”,不外乎烤肠、炸鱿鱼、炒酸奶等,多聚集在流量大、房租贵的古城入口及主干道;
三是连锁餐饮,如星巴克、霸王茶姬等连锁品牌,同样聚集于高流量的主干道。
◎连锁品牌及小吃摊多聚集在入口处及主干道
排队现象相对较少
拍摄:内参君
本土小吃几乎统领了整个古城的排队榜。据内参君观察,在网红小吃和连锁品牌门口排队的游客较少,而一些名气较大的本土小吃店门口皆是大排长龙。在5月3日夜间10点左右,古城好几家老牌四果汤店、蚵仔煎店门口,都还排着几十号年轻游客。
建国蚵仔煎是一家30多年的老店,老板一边忙不迭地煎着蚵仔煎,一边告诉内参君:“这个五一客人比平常多了3倍左右,一天能卖出一千多份蚵仔煎(客单价16-25元不等)。”
◎一些大排长队的本地小吃店
平日里也有颇多本地人光顾
摄图:内参君
漳州古城的饮品市场,由本土小店与连锁品牌二分天下。连锁奶茶品牌多开在古城入口处,位置佳,流量好,比如入口处的霸王茶姬,其店员表示需排队20分钟左右。
走进古城里面,便是片仔癀甘蔗汁“一枝独秀”。大街小巷的果汁店加起来至少有几十来家。由于果汁做法简易,各家风味相差不多,家家都能从中分一杯羹。而这些果汁店也不专门卖果汁,很多都是兼着开了小卖部、茶店等,顺便卖下果汁。
◎一到节假日,漳州古城的甘蔗机就忙到“冒烟”
看甘蔗小山垒多高,就知道客流有多少
摄图:内参君
位于古城青年路的一家果汁店门口,榨完的甘蔗渣垒起来一座座小山,老板笑着说到:“今年五一和去年的五一、国庆差不多一样热闹,销售额都是平常的3倍左右。”
唐山·丰南区·河头老街景区
7家知名茶咖迎头抢客
百余特色小吃汇聚一堂
河头老街于去年刚刚升级并开放,一位西安游客称这里“堪比大唐不夜城”。从环境建筑、巡城表演、到背景音乐都渲染了浓厚的大唐氛围,“不是西安去不起,而是河头老街更有性价比”。
5月3日下午五点左右,大批游客陆续涌入,停车场已满,道路两旁和附近居民区均已停满了私家车,而在路边,仍然不断有来自京津冀和其他城市,长达500米等待的私家车。用一句网友的话说,“‘五一’期间,河头老街除了河里没人,其他地方全是人。”
从河头老街的美食布局来看,整体分为三部分:
其一,聚集知名连锁茶咖品牌,带动提升景区品质感。
河头老街里面,以茶饮、咖啡门店居多,这同样也是销量较高的品类。除了饮品小店、超市、雪糕零售店、摊位外,也包括喜茶、沪上阿姨、甜啦啦、喜樊手摇茶连锁茶饮品牌,K咖啡移动餐车、春莱·老挝冰咖啡、咖啡邮局连锁品牌;在快餐品类,只有N多寿司,和其他面馆小店。
◎K咖啡移动餐车,因位置调整被安置在北门入口处
其他茶饮、咖啡品牌均以门店模式分布在景区内的不同位置
摄图:内参君
其二,特色小吃摊儿,主打“现做现卖”,分布在景区里的各个角落。
◎河头老街景区应接不暇的小吃摊位
摄图:内参君
河头老街整体是由一条河+两岸+几座桥构成,路线相对简单清晰。大部分小吃美食都是通过一排排摆摊形式和档口形式呈现,小吃摊位布局相对密集,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对于游客来说,获取美食非常方便快捷,小吃美食种类丰富,加起来有百余种。
◎老板给顾客打包、烧烤师傅在烤串、服务员在揉面和擀面
摄图:内参君
其中不乏有唐山特色小吃棋子烧饼、古冶老太太冰糕、河头捞面等;其他城市特色小吃如武汉热干面、老北京炸酱面、港式牛杂面、围炉锅盔等、驴肉火烧等;网红小吃如拇指生煎包、竹筒奶茶、壹米大薯条、烤包子、鞋底儿肉饼等;满足饱腹的主食小吃如大饼、酸辣粉、肉蛋堡等等。
◎游客正在购买小吃
摄图:内参君
其三,水上市集,是美食集合打卡地,水上市集位于一座拱桥上,在拱桥两侧,聚集着各种美食店,比如老街拌粉、打糕、猫耳混沌、吊炉烧饼、烤红薯、冒菜、玉米菜饽饽等等,而在市集途中穿插着舞蹈、戏曲、乐器节目表演,吸引游客驻足。
◎河头老街水上市集美食
摄图:内参君
小结
县城旅游经济的崛起,是餐饮连锁品牌布局下沉市场的重要机会。品牌效应强、标准化管理等优势,让它们迅速抢占县城旅游景点的空白餐饮市场,快速打造品牌认知。同时,连锁餐饮下沉,给本土市场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一些曾经流行于一线的品牌,也成了县城居民的打卡餐厅。
地标餐厅,又或是本土网红小店的打造,于县城旅游有更强双向导流作用。单从内参君选取的4个区域标本来看,东南西北饮食差异之大,每个县城都有当地特色的小吃美食。在社交媒体的带动下,更本土的、更有烟火气的县城美食也有效拉动了游客的“味蕾游”。
然而,就一线走访来看,一些原本小众的景区餐饮,面对突然爆发的客流,还没有来得及包装出明显的差异和特色,不免陷入同质化的模式中。从长远来看,县城旅游景点的餐厅,还需要做到紧跟潮流、不断创新,建立独特的竞争壁垒。
年,一股“县城美食”的风,跳过“县城文学”,刮进了一线城市打工人的心中,他们开始反向追逐来自县城的美食。
过去,大家打卡的网红餐厅,大致是这样的:
精致的装修、讲究的摆盘,上菜之后先摆拍,如果能够再点一把火、让菜冒一冒烟,就显得更高级了。
但如今赫赫有名的县城美食,是这样的:
没有山珍海味,也没有精美的装饰,只有朴实无华、但尝起来美味的“小吃”。有的门店在小巷弄,有的在路边,还有的在犄角旮旯。
就像,前段时间,网友们追问的“山卡拉”农家乐。
01
那些火出圈的县城美食
广东的“山卡拉”是出了名的火。
据说,只有关系特别好的“粤圈太子爷”和“粤圈千金”,才会带朋友跋山涉水到“山旮旯”里面的农庄,去品尝正宗的烧鸡和煲仔饭。
当然,这只是网络谣传,只要不嫌远,自己也能去。
图源:小红书@曾曾的锅
有位网友说,“朋友在路上以为我要把他卖了,但吃的时候真香”。尽管是段子,但这也足以证明“山卡拉”有多让人垂涎欲滴。
当然,火出圈的可不止广东的“山卡拉”,全国各地的“土著”美食,也吸引了大批互联网原住民的味蕾。
贵州糯米饭,在网友整理的攻略中,10元以内就能拿下。
图源:小红书@万万餐饮
但,便宜不意味着偷工减料。地道的贵州糯米饭还包含了土豆丝、花生米、酸萝卜丁、折耳根、油辣椒等等食材,若是不满足,还可以加一个流油的咸蛋黄和烤肠。
一口吃进去,别提有多过瘾。
而另一个让人如此大饱口福的地方,在贵州的斜对角——东北。
“东北盒饭是会让我在梦里被馋醒的东西。”
荤素搭配、经济实惠,这是对东北盒饭的精准描述。试问谁能不爱打饭不手抖的餐饮老板?(此处大学生该流泪了...
而说到“物美价廉”,前段时间,有位74岁南京阿姨的“10元手冲咖啡”以极高的性价比,一度冲上热搜榜单。
这位阿姨的小店,开在江苏南京的一个小角落,但就是这样一家小店,成了南京的新晋流量“网红”,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一股脑蜂拥而至,甚至还有明星、网红来打卡。
图源:抖音@章鱼格格蟹蟹蟹老板
准备三袋速溶咖啡,拿出剪刀咔嚓一剪,三袋咖啡同时倒入杯中,然后倒进热水冲泡,手动搅拌摇匀。卖了二十多年“手冲咖啡”的阿姨,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但有时候忙起来,连饭都来不及吃。
“不能吃的,我绝对不给人家吃。”
再加上阿姨这朴素又真诚的经营理念,难怪她会火。
其实,人们看上的也不光是县城美食的性价比,还有在小城街边和小巷中扑面而来的烟火气,以及童年的美好回忆。
就像这位大爷在路边卖的麦芽糖,勾起了多少网友的童年记忆。
而在中国的1860个县城中,也许藏着1860种独一无二的回忆,让身处异乡的人们魂牵梦绕。 (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
当然,提起“县城美食”,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接地气儿”或者“便宜”。
但在流水线作业“预制菜”横行的今天,这些凭经验做出的存在瑕疵的县城美食,却狠狠勾住了打工人们的味蕾。
或许,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得通——
在小县城里面,也藏着大城市很难拥有的温度,和浓烈而又质朴的生活气息。
02
何以爱上“味蕾游”
有人会质疑,为什么要从大城市大老远的跑到小县城吃饭啊?
从大城市到县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看上去似乎并不低。但其实,人们来到这些小县城,也不光为了“吃”。
这年头,“味蕾游”变成了一种时髦。
有着“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全国各地的人们慕名而来。
那里有风味独特的米线、传统的汽糕、晶莹剔透又有些黏糯的乌佬果......
社交媒体上还掀起了一股打卡婺源美食的热潮,游客们分享感受:“都生在中国,凭什么江西人可以这么幸福”,“在江西一天吃四顿都不够”,“离开江西之后疯狂想念,别管我了我要回去”。
当然,美食并不是婺源的唯一特色,更具吸引力的是它拥有独一无二的“世外桃源”。
图源:小红书@榴莲少加冰
既可以享受在绿树浓荫或是清澈溪湖边的清凉,又能在日落时分踏着晚霞纵览山水一色,体验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称的闲逸江南。
是谁在疯狂心动啊!!!
而去年最火爆的,无疑是淄博烧烤。
凭着“烤炉+小饼+蘸料”的灵魂三件套,淄博烧烤在去年成为全国美食届的顶流。但顶流也是有强大的历史底蕴做支撑的。
图源:小红书@郑loli
据传,淄博烧烤起源于清朝的小摊贩。他首创了用豆腐皮包裹、炭火烤制羊肉串的方法,这种烤肉方式逐渐流传,在后来成为了淄博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
沿着“淄博烧烤公交线路”,五湖四海的游客们顺路在淄博巡游。
今年的甘肃“天水麻辣烫”,也火出了新的高度。
很多天水人感慨,从没想过天水有一天会因为一碗麻辣烫,成为餐饮业和旅游业的新晋顶流。
天水麻辣烫以小串居多,大部分一两元一串。各式食材在滚烫的汤底中烫熟,择进盘里,舀进原汤,再加上一大勺油泼辣子盖满。
图源:小红书@小椰
手擀粉、油泼辣子和甘谷辣椒是天水麻辣烫的必备配方。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甘谷的辣椒肉厚油多,辣味强烈,但不会过于刺激,这也成为天水麻辣烫的独有特色。
“前调是辣椒的香,中调是菜的鲜爽,尾调有点麻。”
有人跨越几千公里、多次辗转才抵达天水,也有人组团来到天水打卡。为了吃一顿麻辣烫,可谓是大费周章。
有句话说,美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它是承载历史与未来、不断变化的,或许我们无法用一句话、一个词语准确的形容它的特征。但这些具象化的美食,却印证着城市独特的地域特色。
“味蕾”也不仅仅是当下的体验,更连接了陌生的城和远方的人。
03
舌尖上的文化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还有“美食”。
跨越时间维度,三千年前的西周,以食为重、以礼为约,钟鸣鼎食的盛大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来到盛唐,宴饮时,人们围桌而食、垂足而坐,在欢声笑语中,美食的气息愈加浓烈。
不同时代的饮食方式,在漫长岁月里发展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
就像烧烤文化,早在几千年前就早已出现。《礼记》中记载了古人烤肉的场景:“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以炮以燔,以烹以炙。”
而以“小饼卷一切”闻名的淄博烧烤,并不是一家独有,全国各地的特色烧烤,也牵动着人们的味蕾。
图源:小红书@RubyJane
中国有句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饮食习惯都大有不同。比如,南方的咸粽和北方的甜粽,网络上流传着“南北之争”。
< class="pgc-img">>图源:小红书@坂田什么鬼、Wdt
猪肉、咸蛋黄、虾仁、鲍鱼,甚至是蟹黄等海鲜都可以作为咸粽的原料,醇香可口,南方人就好这一口。
但甜粽的馅料以红枣、豆沙为主,不追求复杂的配料,更注重形状和口感的统一。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人生好像就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这是李白送别友人时,一边喝金陵美酒,一边食长江蟹鲜的离别之情。
“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这是长年辗转在外的陆游,在令人瑟瑟发抖的寒风中想起了家乡。
有句话说,人们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有网友感同身受:长大以后才发现最好吃的饭菜是妈妈做的,那里面有家的味道。
图源:小红书@七七
从家离开,来到学校食堂,来到各色的菜馆,终于实现了炸鸡奶茶西餐选择自由,尽管如此,却越来越想念家里的饭菜,虽然没有选择自由,但每顿饭都饱含着家人的爱。
具象化的美食,看似可以用语言描述和定义,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历史、情感寄托,是千言万语道不清的。
那里面,是油盐酱醋的味道,是山风与海水的味道,是时间的味道,也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味道。
它也是童年的味道。
回到标题里“那个最受欢迎的童年美食”,在这一刻,似乎有了答案。
参考资料:
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2、南方周末:小店、小巷、小城,这届吃货们的美食新地标
3、中国新闻周刊:淄博烧烤,怎么就“出圈”了
4、中国新闻周刊:天水麻辣烫,怎么突然火了
5、新周刊:当县城餐饮,成为北京排队顶流
6、中国建设报:做好“三融合”探索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新路径——访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总规划师宋晓龙
目新闻记者 胡勇谋
55岁的饭店老板娘宋晓荣每天凌晨三点半起床,简单洗漱完毕出门的时候,湖北浠水县这座小县城里的人们大多还在沉睡。5点之前,她就已经采购好了当天要用的牛杂、猪脚、海带等食材,赶到离家几百米的店面,开门亮起这条街的第一盏灯。这是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闻一多大道的“神一碗汤面馆”,一家前厅和后厨加起来几十平方米的小店,摆开五张两人小桌、两张六人大桌,新的一天就开始了。
宋晓荣的老公陈朝辉平时起得稍晚,但3月17日这天,他也凌晨四点多钟出了家门。宋晓荣到店里发现猪腰子不够了,喊老公开车去县城里远一点的市场去买,叮嘱一定要最新鲜肥嫩的。陈朝辉回来的时候不光买了腰子,还添了些肥肠。
12元一大碗的腰花汤面,和15元一大碗的肥肠汤面,是“神一碗”最受食客欢迎的两款单品。店里提供十余款汤面和热干面,最便宜的热干面只要4元,加上几款海带、蛋丝之类的小菜和油条稀饭,人均消费10元左右,管饱。
在距离浠水县四十多公里的黄冈市黄州区,“虾先生”饭店的老板钟鹏也保持着每天早晨出门的习惯。他在黄冈市区和周边几个县市拥有十多家店,既有经营了超过十年、以多种口味小龙虾出名的“虾先生”,也有去年新开的“天天渔港”海鲜酒楼,基本覆盖了人均消费百元的中档市场。
县城小店的门面
小城“过早”忙
湖北人讲究“过早”。早餐是“神一碗”一天当中最忙碌的时段,习惯了每天来“神一碗”吃一碗腰花汤面配油条再去上班的浠水县城居民,图的是一口鲜气。老板娘宋晓荣每天必做的功课,就是把肥厚的猪腰子摊在台面上,用菜刀细细片开,切腰花如同雕花。面条则出自另一位擀面阿姨之手,吃起来筋道爽滑。“手擀面做起来费劲,吃起来好吃,是机器做的面不能比的。”宋晓荣说,小店平时除了她,还请了两位阿姨帮忙,都是五十多岁的同龄人,有活儿一起做,有话也聊得来。
老板娘打理小店,陈朝辉乐得做个甩手掌柜,“店和钱都是老婆管嘛。”他白天还在县里的保险公司上着班,办公室离小店不过200米,平时到饭点儿的时候他就过来吃一口,然后帮着招呼客人。从早五点到晚八点,除了刮风下雨的天,小店里食客总是络绎不绝。浠水县城不大,常来小店吃饭的大都是上班族和附近居民,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们这里一般管客人叫师傅或者老板。”陈朝辉说,有个老板是一款名酒在本地的独家经销商,生意做得很大,只要人在县城,每天开着小车过来吃早饭,风雨无阻。
“神一碗”的菜单分了四大类:5到17元的汤面、4到15元的热干面、7到17元的蛋丝,和稀饭油条卤蛋等几种小吃,面的浇头则是腰花、肥肠、牛杂和青菜的排列组合。宋晓荣有时候焦虑,店里就这么几种小吃,时间长了,客人会不会吃腻。“前两年她还花了好几千块钱,报了个班去外地学做菜。”陈朝辉哈哈笑,“我就说人家老客天天来吃,你哪天味道改了反倒不行。”
陈朝辉在给客人盛面
餐饮是勤行。不管开的是大店小店,从老板到厨师、服务员,人人都讲眼勤、嘴勤、手勤、腿勤这“四勤”。今年四十出头的钟鹏,如今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巡店,开着车到每家店到处转,检查前厅的服务和后厨的卫生,更重要的是食材。“品质是我们生存的关键。”在“虾先生”黄州赤壁大道店的储藏间,钟鹏随手捏起一只挥舞钳子的小龙虾,“现在三月中旬,小龙虾刚上鲜,四月到八月是旺季,我们已经在做足准备。”
湖北潜江是驰名全国的小龙虾之乡,钟鹏店里的小龙虾都来自潜江的养殖大户,优选优质。十年前决定做小龙虾,开第一家“虾先生”时,钟鹏就对食材品质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这些合作多年的供应商,都是他当年一家家走访查看筛出来的。“一定要用清水小龙虾,一只一只挑出来肉质饱满的那种。”小龙虾是六钱还是八钱,钟鹏拿过一掂量就知道。等天气热起来,夜市繁荣,生意最好的时候,“虾先生”单店一天最多能卖出两三千斤小龙虾。
以食为天的餐饮人
“为什么开饭店?说白了,就是没饭吃嘛。”钟鹏说,“餐饮这行的入行门槛低,谁都能来做。可另一面大家也都知道,十家店开起来,九家店是很快要倒的。餐饮要想做好,非常难。”
差不多二十年前,钟鹏入行,是在街边卖炒饭起家的。“黄冈放在全国看,最有名的是什么——教育。”钟鹏的炒饭摊位,就在中学门口。用他的话说,这属于“性价比餐饮”,核心就是快捷、便宜。后来他折腾过很多生意,直到看准了小龙虾这股潮流,开起了“虾先生”,“这才算走上了‘社交餐饮’这条大道。”
钟鹏口中所谓的“社交餐饮”,在他看来,一要风味好——他花了很多时间和成本用来研制做虾的酱料,确保小龙虾入味香脆的同时,实现在每家店每个厨师手下的出品,都是统一标准;二要环境好——饭店每隔两三年就要重新装修一次,让客人觉得既有排面又有新鲜感;三要有流量——在社交网络时代,饭店要开成城市“打卡”地,才有持久生命力。
小龙虾餐饮店深受年轻人欢迎
去年“五一”是疫情后的一个重要消费黄金周,餐饮行业迎来一波复苏高潮。钟鹏打开抖音,展示他拍的短视频:夜晚的“虾先生”宝塔大道店,店内店外都人声鼎沸,年轻人们吃着小龙虾喝着大扎啤,霓虹灯门头闪烁两行字“人生除了奋斗/还应有龙虾扣啤酒”。“虾先生”的网红爆款,既有清蒸、油焖、蒜蓉三种口味的拼盘,还有直径长达一米二的巨型“土豪小龙虾拼盘”。“我们这里的餐饮行业太拼了,你得变着法子吸引消费者眼球,还得给出很实惠的价格。”钟鹏说,“对我们商家来说,抖音绝对是有流量优势的。”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桌,十个客人点了二三十份不同口味的小龙虾和其他菜肴酒水,最后结账七千多块钱,“把我这个老板都吓一跳,创下单店纪录了。”
这样的豪情时刻,陈朝辉也有过——他开饭店的年头更早,“神一碗”小店的前身,其实是一家做鱼的餐饮店。1993年,陈朝辉宋晓荣双双从供销社下岗,夫妻俩在浠水县散花镇的公路边开过汽车修理厂,原本就是开大车的陈朝辉又跑起了货运,慢慢升级成拥有几十台车的汽车租赁公司,陈朝辉又加入了保险公司,给大车司机们推销车险。到了2009年,一度沉迷打麻将的陈朝辉,回家问老婆讨钱。宋晓荣一怒之下给了句:“天天下馆子,你能不能开个馆子。”陈朝辉默不作声,县城里外转悠好几天,竟然在郊外的马铺村盘下一座小楼,店铺也就开了起来。
宋晓荣在切腰花
“你别看我们浠水这个小县城普普通通,但是处在交通要道,过路客商很多,做生意就要吃饭,所以餐饮方面大家还是愿意花钱的。”陈朝辉说。浠水县界内有黄石长江大桥,有京九铁路线和沪蓉高速,水陆货运都很发达。2017年,陈朝辉和宋晓荣夫妇盘下了闻一多大道的这间小门面,另起炉灶,就有了如今的小面馆“神一碗”。
“神一碗,就是我们本地方言说的‘盛一碗’。”陈朝辉说,现在一碗面十几块钱,小店平时一天也能做到一两千块左右的流水。
小城餐饮属于“看天吃饭”的行当,没有大风落雨的日子,附近单位的上班族经常能坐满小店。一来二去,食客们也都混个脸熟,拼桌坐一起也没什么不自在。偶有同事朋友聚餐,大家也乐得选择单位附近这家看似不起眼、却有浓浓家常烟火气的小面馆,几个人一大桌、百十来块钱就够。一碗面吃饱,加两个小菜吃好,就是陈朝辉和宋晓荣的“小店生意经”。
他和钟鹏一样,也用抖音,还给自家的小面店上了团购链接。今年春节过后,作为餐饮经营者的他们,都发现店里来了不少三五成群、掏出抖音使用消费券满减的食客。开春后,湖北省为了激发消费动能推出了“惠购湖北”新春消费券(第二轮第三批次消费券将于3月25日10:00至3月31日24:00投放使用),不仅在武汉这样的大城市可以使用,还覆盖到了不少小县城、小饭馆。抖音生活服务平台在消费券发放过程中,一方面联动商家推出多种品类的特惠套餐,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折扣;另一方面也为参与消费券活动的商家和达人提供流量扶持,让“神一碗”“虾先生”这样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地方餐饮店,被更多人看见。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