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香奈儿、NIKE都来拍大片,半个时尚圈来打卡,全国各地跟风模仿,帝都这家草根小餐馆究竟有什么神奇?
◎ 餐饮老板内参 杨守玲 发自北京
1
一家风格很像“地下室”的餐厅
吸引了半个时尚圈
▼
春丽吃饭公司——北京这家门脸不大、名字“古早”、装修“简陋”的小餐厅,居然惊动了香奈儿、NIKE等大牌到店拍摄大片!
大半个网红圈和时尚圈都来打卡了,有人说,来这里拍照的小姐姐都是“王家卫女孩”,小哥哥都是“王家卫男孩”。作为网红聚集地,这里穿得好看、长得好看的人太多,普通人反而才另类……
香奈儿拍摄现场
NIKE拍摄现场
不仅如此,众多明星、歌手、网红也纷纷光顾此店!
“摇滚怪咖”左小祖咒
国外网红AdrianneHo
人气偶像马可
人气女Rapper VAVA
《吐槽大会》策划人李诞
独立音乐人唐映枫
音乐人满舒克
还有一件能证明他们热度的事情是:全国各地出现一批“吃饭公司”,比如广州的大利食饭公司、成都的吉祥火锅公司、大连的鸿发吃饭公司、郑州的淑芬串串公司……
“看来今年有必要开一家‘春麗打假公司’。”春丽吃饭公司在官方微博上调侃地说道。
作为“吃饭公司”的鼻祖,春丽在团购网站上还连续3个月蝉联北京私房菜第一名。
近期因为春节歇业,排名才有所下降。老板向内参君坦言,之所以能排到第1,主要是因为热度。
这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餐厅?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明星号召力?
2
探访:门口写着“不欢迎”
周边产品是痒痒挠……
▼
就像门口那块写着“不欢迎”的地垫一样,内参君一进到店内,刚踏上14步的楼梯,便有工作人员上前将我们拒之门外,表示 “不欢迎”!
开个玩笑,其实是因为年后餐厅还没有开始正式营业。
- 印象 ? -
一切看起来都很随意
走进店内,廉价的桌椅,个性的涂鸦墙,饮料随意堆砌在墙边,和大多数的精致高逼格的网红餐厅截然不同,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很随意,甚至有种大排档、路边摊的感觉,而这恰恰是老板想要的感觉——不正经。
- 印象 ? -
细节有很多小惊喜
仔细观察每张桌子的桌面图案,会发现全是微博评论的截图。据了解这些桌面图案每2个月会定期更新一次。如果客人来到餐厅发现自己的微博评论荣登桌子,将会是一种怎样惊喜呢?
- 印象 ? -
周边产品……痒痒挠?
周边产品泛滥的年代,春丽吃饭公司坚决不做手机壳这种大众化的周边产品。
他们第一批周边产品是痒痒挠,上面印着“春丽吃饭公司”几个红字。老板说,这个看起来很low,但是我们就是不想做得太精致,更不要高级的包装。
接下来餐厅将推出一批新的周边产品——体恤衫,老板说,我们要让人有种穿上这件衣服就是网红的感觉。
周边产品不是拿来卖的,而是拿来送的。怎样才能得到老板的“宠幸”,得到这些周边产品?老板的回答也十分有趣:看谁不顺眼就送给谁。
- 印象 ? -
鱼香肉丝只有肉?
一碗泡面能卖出38,一碗来自三源里的鹅肝炒饭能卖出88,鱼香肉丝只有肉(据说是因为老板喜欢),春丽吃饭公司和许多网红餐厅一样,菜品并没有逃过被人挑刺。
3
这样一家网红餐厅
他们只构思2天、装修10天
▼
这样的装修风格,他们是精心策划,还是意外走红?
餐饮老板一位是脑洞大开的95后大男孩,来自鄂尔多斯(上图左边);另一位则是相对少语的80后大叔,之前是一位贝斯手(上图右边)。
两位老板结识于早前的服装生意,已有五六年时间。95后老板不做服装生意之后便在自己的家乡内蒙古开起了一家西餐厅,后来80后老板再次找到95后老板,一起合伙在北京搞起了餐饮。
很难想象这样爆红的一家餐厅其实只花了:2天构思,10天装修。
老板告诉内参君,这家餐厅一开始原本是计划做烤肉的,而且已经投入了10w做装修,当时排烟管道都已经装修完毕。但是由于和隔壁店铺的品类相冲突,想要继续做下去的话,要么两家餐厅两败俱伤,要么就得换品类。
最后,老板决定:换品类!经过2天的琢磨,老板终于决定做现在的“春丽吃饭公司”,然后餐厅只保留了烤肉店的后厨和那堵“参观到此结束”的墙壁,其他的装修全部卷土重来。
脑洞大开的老板和各行各业的友人总能想出各种千奇百怪的玩法。圣诞节那天,餐厅邀请了一个摇滚乐队到店里面玩快闪,演出很随意,跑调、唱错词都无所谓。
春丽吃饭公司作为一家拍照属性大于吃饭属性的餐厅,一成不变的店面装修势必会带来视觉疲劳。老板告诉内参君,店内整体装修每4个月会更新一次。
有趣之余,老板最care的问题仍然回归到了餐饮的本质问题上——菜好不好吃?
新的一年,为了更好的把控菜品的质量,餐厅更换了新的后厨团队,并计划将在一个月之内推出新菜单,原先的40道菜将精简至25道,只保留10个左右的老菜,其中5~10道做成招牌菜。
此外,内参君提前从老板口中探出了几个即将推出的新玩法: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抖腿这一项“运动”,而一位艺术家朋友就抓住了年轻人这一行为习惯,设计了一把带有震动功能的椅子,到时候会放在店里供大家体验。
面对每天大量到店“朝圣”的拍照小达人,内参君也不禁好奇,餐厅是否想过扩大规模?
而且在春丽吃饭公司的官方微博上,内参君发现了这样一张图:并附上了一句话:“死心吧你们”。
而老板向内参君坦言,这张图其实只是跟大家玩一下
4
这家餐厅再次告诉我们
未来,餐厅不仅仅是个吃饭的地方
▼
王小波说:“不管什么书,我都不希望它太严肃,这一本也不例外。”
同样,春丽吃饭公司也从来不是一家严肃的餐厅。
它再次告诉我们,未来,餐厅不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场景、社交、个性、趣味……都可以赋予餐厅“餐饮+”的价值。
每家餐厅都有自己的调性,对于90后、95后甚至00后的顾客,有趣,也许比什么都重要。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春丽吃饭公司
看完这家“奇葩”餐厅,你有什么想说的?你看好这种模式吗?老地方,咱们评论区见~
· end ·
统筹|张琳娟
编辑|茜妮 视觉|尚冉
>源:红餐网
作者:刘佳
在刚刚过去的世界知识产权日上,不少餐饮品牌都打了一场漂亮的维权仗。随着国家逐渐重视打假维权,未来,谁再吃山寨饭,谁就要倒霉了?
< class="pgc-img">>今年3月1日起,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开始执行,注入假冒注册商标,伪造、制造他人注册商标的知识产权类犯罪,最高可判十年!
在刚刚过去的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上,不少餐饮品牌也打了一场漂亮的维权仗。茶颜悦色、太二酸菜鱼、广州酒家等品牌纷纷传来了维权成功的好消息,给餐饮同行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而这些品牌的维权成功,也意味着随着商家和全社会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法律庇护之下的餐饮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利好趋势,以后的餐饮业,谁再吃山寨饭,谁就要倒霉了。
< class="pgc-img">>打击山寨频频胜诉,
餐饮品牌终于出了一口气
在餐饮行业,要说什么现象最火,一定是跟风!
一旦某个餐厅某个品类生意很好,不用一个月你就能在大街上看到各种“脸熟”的餐厅,从门头装修到logo产品都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4月26日,美团发布的《2020美团商户品牌保护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平台就拦截了201万疑似侵权的山寨门店,同比增长167%;清理下线2.4万家山寨门店;处理近4万条投诉信息。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在餐饮行业,抄袭山寨到底有多猖獗呢?我就曾经遇到过山寨餐厅直接开在我隔壁街的。”某餐饮品牌老板告诉红餐网,山寨店无论是装修、菜品,还是广告语都和他的店一模一样,很多顾客甚至问他是不是开分店了。后来,他亮出身份想约该山寨店的老板聊聊,对方却避而不见。
而最让很多餐饮老板感到郁闷的是,山寨开店的速度真的太快了,往往等他们发现,对方已经开了几十甚至几百家店了,等收集证据告上法院,对方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赔的钱根本就动不了他们的根基,自己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值得欣慰的是,接下来,这样的现象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站了出来,并取得了维权的胜利。
2021年1月4日,茶颜悦色以茶颜观色使用与其相同或近似装潢标识构成不正当竞争为理由,起诉了茶颜观色。2020年8月,茶颜悦色和茶颜观色对簿公堂。
在今年的知识产权日上,判决结果终于出来了,茶颜观色被判败诉,并向茶颜悦色赔偿累计170万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茶颜悦色官方微博
在茶颜悦色取得维权初步胜利的同一天,广州的法院也对两起餐饮侵权案做了判断。
其中,太二酸菜鱼状告太七酸菜鱼一案,法院认为太七酸菜鱼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判决其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太二酸菜鱼30万。
而广州酒家吿广洲人家侵权一案也进行了宣判,法院判决广洲人家停止侵权、销毁库存包装、登报声明消除不良影响,并赔偿广州酒家180万损失。
除了餐饮界同行的侵权之外,有些餐饮品牌侵权互联网公司,也在知识产权日这几天受到了处罚,为餐饮行业了敲响警钟:
百度公司起诉南京一家名为“激情百度”的酒吧,南京中院一审判决也认定被告侵权,要求被告限期更换现有企业名称和广告宣传,并赔偿原告80万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广州星贝知识产权总监老李船长认为,法院在和知识产权息息相关的日子上,公开审理茶颜悦色、太二酸菜鱼等餐饮界维权案,并纷纷判决胜诉,释放的信号非常明显,传达了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
“今后我国将会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这对被侵权或处在假冒重灾区的餐饮品牌来说是个利好消息,此后大家无论是在维权的力度还是维权的成果上,都会有更好的成果。”
< class="pgc-img">>餐饮知识产权侵权
为何屡禁不止?
餐饮行业侵权案胜诉赢得一片叫好声,原因之一就在于,餐饮老板们苦侵权久矣。
“我的门店被7家无证经营的门店冒名顶替,万一出事,不还得我背锅啊?”在上海市曹杨路开了一家生煎店的李先生,对餐饮业山寨现象叫苦不迭。
李先生担忧的不仅仅是担责的问题,还有山寨对品牌形象造成的无可挽回的损害。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山寨店虽然看起来和我们相似,但也只是模仿了个空壳,产品和服务与正牌还是有区别的。消费者不知道情况,以为那是我们店就惨了。”李先生说,一旦山寨店出现了问题,背锅的往往是原创品牌,出问题的时候原创品牌怎么解释发声明都没用。
被山寨拖累的鹿角巷、收集的侵权案例有数百个的伏见桃山、光在北京就有过300多家山寨的鲍师傅……这些品牌在遇到山寨侵权时,就都曾经吃过哑巴亏。
为何餐饮界“山寨”“傍名牌”的事件一直屡禁不止?红餐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消费者对山寨缺乏辨别能力
山寨和正品长得极度相似,很多消费者对品牌的真假缺乏辨别能力。即使一部分消费者能分辨出山寨门店,也不会去花时间举报,因为这并未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或权益。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在一些三四线城镇,很多山寨品牌甚至成为青年、儿童们的大牌餐饮“启蒙”——“肯特鸡是我小时候第一次吃西方快餐!”在广东某县城长大的李先生对记者说。
2. 商家商标意识淡,被钻了空子
以茶颜悦色被侵权的事件为例,茶颜悦色创立最初并没有抢注品牌相关联的商标,才有了后来的拉锯战。
广州星贝知识产权总监老李船长认为,“很多餐饮品牌习惯“先发展后保护,在创立之处对知识产权不够重视,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 商标注册、维权周期长
餐饮企业注册商标的流程一般是:提交申请文件——9个月内审查完毕——初步公告后3个月内无异议将核准注册,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一年的空白期,在这段空白期内,山寨就得以趁虚而入。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外,由于知识产权行政诉讼耗时长,大部分餐饮企业对通过行政及司法途径讨回公道缺乏信心,也放任了侵权行为的滋生,让更多人通过侵权行为谋取了不法利益。
4. 餐企商标识别度不高,设计风格缺乏保护
餐饮品牌商标、门店设计易于模仿也侵权频发的原因之一。
很多餐饮企业在设计商标时缺乏基本知识和技巧,随便找一个常见的名称、文字或图形就拿来用,不具备显著性。反观一些国外的知名餐饮品牌,大都选择一些臆造词汇作为其商品、服务标记,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因唯一性和独特性形成了商标的独占权。
< class="pgc-img">>国家强化打假维权
餐企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当下日渐得到重视。
除了知识产权日判决的多起侵权案释放信号外,今年两会也有代表提议,强化打假维权,建立知识产权侵权人“黑名单”制度,依法依规对线上线下侵权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坚决制止“傍名牌”。
未来,有了国家撑腰,餐企又该如何全方位地维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
1.树立品牌意识,抢占相关商标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山寨现象,创业者必须从一开始就树立品牌意识,让创牌与创业同行,不给山寨者留下机会。
商机未动,知识产权先行,在品牌设计之初,就要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对自身品牌的商标、专利、设计等进行相关的保护。
< class="pgc-img">>以商标为例,可以进行联合商标保护,自己“山寨”自己,防止其他人仿冒。在自己主商标品牌的基础上,进行同音字,加字或近似字形的保护。
比如,海底捞在“河底捞”官司风波之后,密集注册了263个商标,包括“池底捞”“渠底捞”“清底捞”“淮底捞”“海底姥”等。
有LOGO图形的情况下,则可进行图形和汉字的多元素、多形式的注册保护。
2. 建立法务团队,寻求法律保护
品牌做得越大,越需要完善的人才队伍,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要有一个懂法、懂维权的专业队伍。
伏见桃山创始人藏北曾透露,他们公司内部成立了打假部门,并积极联合各个地方的工商部门对侵权行为进行取证、到法院起诉或联合工商部门进行查处。在的打假团队的努力下,品牌打假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3. 一旦被侵权,注意收集侵权证据
一旦发现自己的门店被侵权,要收集对方侵犯知识产权的事实和证据,如侵权实物、购物凭证、侵权实物照片、宣传广告、网页画面等。
去年7月18日,成都吼堂老火锅被郑恺的“火凤祥”火锅店侵权。在掌握了对方侵权的全部证据链条之后,吼堂在微博发出多张门店、设计、楼沟对比图片并@对方,不仅收到了火凤祥的道歉,还赢得了舆论一边倒的支持。
< class="pgc-img">>4. 诉诸法律,主动维权
一旦被侵权,餐饮人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老李船长告诉记者,利用法律维权一般有以下三种办法:律师函警告、行政投诉、民事诉讼。
< class="pgc-img">>总 结
在面对山寨侵权时,餐饮人无需忍气吞声,虽然维权是一场需要耐心去打的“持久战”,但如今,国家对打假维权正越来越重视,相关的维权胜诉案例也越来越多,曙光已经越来越近了!
对付抄袭、山寨等无耻之徒,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硬刚到底!
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刘琼
鲍师傅又遇上山寨门店了。不过,这次是在海外。近日,有多位网友在小红书上晒图,表示在伦敦中国城旁边新开的鲍师傅吃到了心心念念的肉松小贝。
正当一众网友还在探讨鲍师傅海外店与国内的口感差异时,12月10日,鲍师傅一纸声明郑重表示:海外市场的“鲍师傅”,是假的!
鲍师傅糕点在《关于遭遇海外侵权门店的声明》中明确提出:“鲍师傅目前仅在国内经营直营门店,没有在海外开设或筹备中的门店,也没有授权任何第三方代表鲍师傅在海外经营,任何声称代表鲍师傅进行经营的消息都属于虚假信息,请广大消费者慎重选择,避免上当受骗。”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第一时间致电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其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之前已经在海外注册了鲍师傅商标。此次英国伦敦的山寨版‘鲍师傅’侵权证据非常清晰。目前,取证已经基本完成。鲍师傅将拿起法律武器,以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保障消费者利益。”
伦敦山寨“鲍师傅”真假难辨
同时,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发现,小红书上关于伦敦鲍师傅的相关信息,话题也集中在“英国鲍师傅真的假的啊”“伦敦鲍师傅的致命缺陷”“伦敦鲍师傅测评和价格”“小心!伦敦鲍师傅化身肉松小贝刺客”等。
网友们一是质疑其真假;二是质疑其口感远不及国内鲍师傅;三是价格太贵,近3磅一个的肉松小贝有点“肉疼”。
(图片源自小红书 Δ)
(左图为国内鲍师傅门店,右图源自小红书网友发的海外“鲍师傅”图片 Δ)
记者从网友曝出的伦敦“鲍师傅”照片看到,单从门店的设计、店员的着装、商标的呈现,与国内鲍师傅几乎一样。尤为震惊的是,记者居然查到了英国版“鲍师傅”的网址,从页面设计、品牌故事、产品描述等与鲍师傅官方网站完全一致。
(上图为鲍师傅官网,下图为海外山寨鲍师傅官网,二者几乎完全一样)
“就连我们自己人看了都觉得几乎一样。这样的恶意抄袭与侵权非常恶劣。”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联系律师搜集证据,进行保全工作。
国内维权已取得显著成效
这并非鲍师傅首次维权。此前,鲍师傅在国内频频遭遇“山寨”侵权。
鲍师傅创办于2004年,在2013年出圈,2014年走出北京向各地扩张,估值一度达百亿元。在2017年假店达到高峰,当时鲍师傅全国只有26家门店,但山寨门店达到了3000家。在此期间,鲍师傅权入“打假维权”怪圈,在全国的发展也一度进入停滞阶段。
鲍师傅创始人鲍才胜此前在接受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采访时,曾这样叙述他的维权之路:“鲍师傅”三个字是消费者对我们品牌的重要认知,是我们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必须确保“鲍师傅”三个字能代表好的糕点品质,因此在早年我投入很多精力进行维权。
“从2017年到2019年整整三年,我投入的是一场‘品牌保卫战’。打假的繁琐取证和心理压力,曾一度让我备受煎熬,最绝望的时候甚至想要换掉鲍师傅这品牌。”鲍才胜说。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增强,鲍师傅在国内的维权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国内,山寨门店从发现到被查处的时间大约在一个月左右。我们可以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回到产品和门店本身上。”鲍才胜说,如果创业者遇见品牌被侵权的问题,请大家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国家会打击山寨品牌,保护品牌原创者的权益。
坚决打假!打响海外“品牌保卫战”
此次鲍师傅面临海外侵权,将如何应对?
“因为多年的维权经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鲍师傅此前在海外已经注册了‘鲍师傅’商标。我们将会以同样的决心和力度应用于海外市场,以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保障消费者利益。”鲍师傅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己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韩进文在接受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认为,根据英国《商标法》的规定,如果一个人在贸易过程中使用一个与某注册商标相同的标记,并且其商品或服务与 注册商标所涉及的商品或服务相同,则此人对该注册商标构成侵权。伦敦这家店铺直接使用了“鲍师傅”品牌在英国已经注册的“鲍师傅”、“鲍才胜”商标,属于典型的商标侵权行为。
同时,伦敦这家店铺使用的店铺装潢和真正的鲍师傅品牌的标志性店铺装潢也十分近似,如果鲍师傅品牌在英国早已开设了店铺或进行过大量的宣传,这家店铺还可能构成商业外观(trade dress)侵权。
韩进文认为,由于侵权方销售的是食品,食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对真正的品牌方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建议鲍师傅尽快采取维权行动,保护优质的国产品牌。鲍师傅可以在英国提起民事侵权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在英国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也会构成刑事犯罪,鲍师傅也可以根据情况采取刑事报案的维权措施。
【更多新闻】
瑞幸“打假”败诉,多个中国消费品牌在海外被侵权
律师建议:提前做好海外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布局
随着中国消费品牌的崛起,中国品牌在海外被“山寨”,被侵权事件频频发生。
12月4日,瑞幸“打假”败诉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很多人都知道泰国瑞幸是所谓的“山寨门店”,但因其抢先在泰国申请了商标,符合泰国当地的法律,因此可以正常开店,这或许是此次瑞幸咖啡败诉的主要原因。
茶颜悦色也同样遇到类似海外商标被抢注的事件。2018年,一位出生在长沙的赴韩留学生,在韩国抢注了茶颜悦色的商标,开起了店。对此,茶颜悦色也十分无奈,只能于2019年在其官方微博公开表示:已经悉知,对方此行为合法,我们无权干涉。很抱歉此前在商标保护上做得不够,造成遗憾。
此前,“王致和”和“老干妈”“洽洽”等国内知名商标也在国外被抢注,给这些品牌在海外的布局造成不小的影响。
中国消费品牌,该如何防患于未然?
对此,北京己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韩进文认为,这两个案件都是因为商标在海外被抢注。他建议:中国品牌需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于拟进入市场以及将来可能进入的市场,提前做好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布局,一是对当地已有知识产权进行准确分析,清楚自己的品牌、产品在他国是否存在侵权风险,二是提前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后续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部分图片由鲍师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