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界有一名言: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只有重视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归属感,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一个企业的物质条件有限,但只要把员工放在心上,给予爱心,员工称心了,工作起来就会尽心,向企业奉献一片诚心。
关心员工,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建立员工档案,详细记载员工的年龄、生日、家庭结构、文化程度等,从细微之处着眼关心员工生活,并把关心员工家属作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中国大酒店的管理人员从关心员工的生活入手,注重为员工办实事,解决员工最困难、最苦恼、最实在的问题。近年来,他们兴建三百套宿舍,解决员工住宿困难;办好员工餐厅,为孕妇、哺乳期女工、患病员工供应营养餐,坚持家访制度,尽力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关心员工恋爱、婚姻、生育、家庭关系,给员工送去温暖。他们深信:感情投入必然会得到更多的感情产出。餐厅对员工的实实在在的关心,往往会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员工努力去工作。有一位刚刚进入餐厅工作的员工,由于对工作环境不熟悉,又不善于和同事交流,过得很不开心。在她进店不久过生日那天,餐厅领导为她送去生日蛋糕,使她感到领导的关心,觉得自己应该熟悉工作环境,全心全意去努力工作。可见,一些细微的感情投资,是一种无形而又实在的力量,它浸润着员工的心灵,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产生巨大凝聚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别人的尊重。作为餐厅员工,这种欲望往往表现得更为强烈。因为餐饮业作为服务性的行业,要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就必须确立“宾客至上”的服务宗旨,即视顾客为上帝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尊重员工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日本的商界奇才松下幸之助提出“替员工端上一杯茶”,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因为是上下级关系,就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或者在讲话时不经意表现出对员工的轻视。对员工应用启发、诱导来代替命令、强制;用信任、鼓励来代替监督、处罚;餐厅在制订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时,应反映员工的意志和愿望,不要简单地把员工个人合理地需要和向组织计价还价等同起来。
尊重员工,要求餐饮业的管理者必须热情对待下属员工,在员工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表扬,让员工明白:企业的成功是每一个员工努力的结晶。在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有上进心,都不愿出现差错,当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差错时,最难受的是其本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餐厅管理者,对已发生过错要冷静分析。喜来登酒店的创建人亨德森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说;当下属出现错误时,不能像爆竹一样火冒三丈。在员工有错误时,根据过错的性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不应过多地指责和训斥。即使批评员工,也要在尊重员工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场合和方式,一般不要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异性面前指责员工,更不要有意无意地抬高自己,否则,就容易使员工造成逆反心理,产生感情的疏远,或者因自尊心受挫,推动自信心和对管理层的依赖感。
文3360字,阅读约20分钟。
餐饮经营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老板们第一反应应该是提升餐厅营业额,提升营业额的关键,在于复购与转介绍,复购与转介绍其实是基于信任的基础,只有顾客足够信任餐厅,才愿意成为常客,并把餐厅介绍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提到餐饮营业额的公式,流量、转化率、客单价、翻台率以及复购率。流量取决于门店的位置、门头的展示,而转化率取决于门头宣传的精准度,很多消费者每次进店,可能只是在逛街时偶尔看到,正好你的门头上有他喜欢吃的食物,或者说正好你的门头在街区最显眼,抱着好奇的心理进来品尝美食。
第一次尝试,就让消费者产生信任,并且愿意复购,餐厅该如何设计呢?以下十条秘籍,分享给各位餐饮老板们,助力餐厅提升复购率。
1、店面整洁,乱而干净
很多餐厅,不仅整洁,而且特别干净。这个真的好吗?其实不然。
如果说,餐厅在刚开门的时候,又干净又整洁,这是好事,能提升餐厅在消费者中的印象。如果都到了用餐正点,餐厅都干净又整洁,要么说明餐厅的经营非常一流,但平常餐厅很难达到这个标准。要么说明,这家餐厅其实没有什么生意。
有一次夜里接家人下班,路过一家烧烤店,烧烤店门口放了很多串串的竹签,远远看去,特别抢眼,朋友还好奇,为什么这家烧烤店门口摆了五六个超大号垃圾筒,放满了竹签,这不是有损餐厅形象吗?
其实不然,这样的摆放也是视觉冲击,当夜的竹签当夜清走,在清走前,过往的行人看到竹签就会好奇,这是一家什么样的烧烤店,生意这么火?竹签都摆满了垃圾筒,要是你,你会不会进去尝尝?
所以餐厅乱,不是坏事,做到乱而干净,才是高手。
2、门头与装修、菜单一体化
前面说到,餐厅之所以吸引消费者进门,是因为餐厅的门头招牌、装修风格吸引顾客进门。
看看下面这家猪角饭餐厅,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产生好奇?
闽南猪脚饭,不仅从门头招牌、装修、店内陈设、灯箱摆放,都非常抢眼,让人看了就想进去品尝,如果你路过这样一家店面,会不会想一探究竟?
这家全红色的设计,不仅能在街区抢占顾客眼球,顾客进店消费,也会有很高的翻台率。为什么?从色彩心理学上来讲,大面积的红色,会让人产生疲劳,用餐结束后,就不想再这样的环境继续呆下去,理所当然地提升了翻台率。
有人担心,顾客这样匆匆离去,会不会对餐厅没有印象?答案是不会,首先是餐厅的装修别树一帜,口味正宗,用餐的时间又短,这是上班族最好的选择。
对比一下我们自己家的门头、海报、菜单,是否做到了这样一体化的设计呢?
3、展示招牌菜品信息
招牌菜一定要宣传最大化,出现的频次要高,前几天的文章中提到过7次定律,门头招牌上、门口招牌灯箱上、立式展架的海报中、店里的墙面海报、桌前的菜单台卡、收银台前的大屏幕、菜单中,高频出现,才能让顾客记录。
招牌菜是经过餐厅全员设计规划出来的,也是通过顾客购买数据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更是餐厅最有效率的产品,为了招牌菜,无论是从厨房的出品、还是服务员的服务动线、餐厅营销的强度、菜单设计的C位,都给招牌菜最大化的展示,也是为了增强顾客的信任。
顾客进一家餐厅,往往是比较蒙的,餐厅需要给出明确的指令,告诉顾客哪些是餐厅的特色招牌,什么样的搭配更适合进店的消费者。
4、价格透明,童叟无欺
菜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价格透明,童叟无欺。所有的标价,都是信任基础,餐饮经营定价定生死,定价是餐厅的战略规划、定价是餐厅的赢得模式。
所有的定价都是给消费者的承诺,有了明确的定价,消费者会感受到安全,知道自己这一顿会花多少钱,试想一下,我们进一家餐厅消费,如果不清楚价格,又囊中羞涩,还敢进店消费吗?
人都喜欢确定性的事物,面对不确定,会感到不安全,而定价能增加顾客的确定性。
为什么顾客愿意在品牌餐饮店消费?不是因为他们知名,而是放心。他们的店走到哪里都是统一价格,不用担心被宰客。所以餐厅为了提升信任度,可以从价格上下手,透明的价格单,就是最好的信任背书。
< class="pgc-img">>5、引导消费者体验
新开的店,都会做活动,比如试吃活动,特价菜引流、各种抽奖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是邀请更多人到餐厅消费体验,感受餐厅里的氛围以及菜品的口味。
只要餐厅里的味道可以,又有相应的会员锁客活动,就会有5-15%消费者参与,只要消费者愿意来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慢慢就会形成了黏性。
6、客座爆满,信任更强
餐厅做营销活动,不仅激活餐厅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还能促进消费者到店消费,营销活动的火爆场面是最好的信任度。
我们外出就餐时,是更愿意到爆满的餐厅等候,还是直接到冷冷清清的餐厅?对于冷冷清清的餐厅,虽然不用等候,但内心不免怀疑,为什么其它家生意那么好,它家却没有生意?是价格高了?还是菜品差了?在怀疑中,消费者的脚步也移向了别的餐厅。
而那些爆满的餐厅,虽然说要等很久,但是爆满的座位就会让消费者产出信赖,这家餐厅味道肯定不错,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排队等待呢?
7、用数据证明:一年卖多少份招牌菜
餐厅最好的信任背书是用数据证明,很多餐厅没有挖掘过自己卖了多少份菜品,只关注了一年营业额、净利润这些财务指标,这些要关注,但属于餐厅的内部管理。
而餐厅对外的宣传也是可以借助数据吸引顾客。比如香飘飘有一句经典广告语:一年卖出三亿杯,可绕地球一圈。这样一句口号语,是不是很形象?让人产生好奇,并且直指行动?
餐厅可以在招牌菜的海报写上:一年销售XXXX份,全合肥人进店必点。
如果餐厅在本地经营时间够长,可以写上:专注XX类餐厅XX年。这些都可以提升消费者对餐厅的信任度。
比如王品牛排:一头牛仅供6客,通过数据告诉顾客牛排的品质有多高。
8、做出承诺:食材的取地、上菜的速度、菜品的卫生与口味
很多餐厅,明明有了很多好的食材,甚至说,为了寻找食材,创始人作出了很多努力。在服务、出品中都花了很多心思,但是从来不会表达出来,创始人不说,服务员自然感知不到。甚至新来的服务员还会觉得老板事儿真多,太挑剔。如果这样的抱怨声太多,还会带动老员工心生不满。
如果将餐厅背后付出的努力,通过文案、图片、视频展示出来会怎么样?员工可以感受到老板挑剔背后的原因,甚至会为在这样的餐厅工作而感到自豪。
消费者看到餐厅如此用心,更会产生强烈的信任,如果在餐厅的用餐体验非常好,还会在朋友间传播,邀请朋友们一起过来用餐。
< class="pgc-img">>9、信任背书,美食大赛等
消费者相信餐厅,不仅在于餐厅展示出什么,还有餐厅的实力。比如有哪些名人到餐厅就餐、餐厅的厨师参加过哪些美食比赛,获得过什么名次,这么都可以展示出来。
上面这幅图片,来自网络,就很好的说明了这家餐厅的信任背书,放出与名人的合影,让消费者产生信任。
如果说我们的餐厅普通,也可以自己营造信任背书,比如像下面这张海报中所写的内容一样,帮助有需要的人,有些老板担心这样的海报,会导致很多贪小便宜的人过来蹭吃蹭喝。然而事实并非这样,餐厅可以尝试三个月,看到底是来蹭吃得多,还是餐厅进店量慢慢增加 。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少有人天天来餐厅蹭饭,反而是那些真正的消费者看到这样一张海报,对餐厅会产生强烈的好感,反而更愿意进店消费。
我记得国外有一家咖啡厅,顾客在点咖啡的时候,可以多点一杯,另一杯的小票粘在墙上,如果附近的流浪汉想喝一杯咖啡,可以进店取下墙上的小票,免费点一杯咖啡。
这些小策略,基于人性的善,传播力极强,对用户产生的信任感也极强。
10、保持餐厅品牌良好形象
经营餐厅就是柴米油盐,还有各种锁事。即使餐厅是新开的,也要维护餐厅的品牌形象,餐厅老板对于员工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员工对待客户的态度。
形象,不仅是那些广告营销包装出来的,还有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良好气质。
消费者最初是被门头、招牌、菜单、海报吸引进店,然而真正留住顾客的是餐厅的菜品、服务员的温度,以及餐厅给人的良好感受。
统一的服装、统一的餐厅装修风格,都会增加顾客对餐厅的好印象。
员工和老板的一言一行,皆是品牌形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餐厅经营很多时候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因此我们要杜绝影响餐厅形象的事情发生,当然每一家餐厅都会遇到一些负面新闻,这个时候,不要推卸责任、不要狡辩。承认错误,承诺改正,更会被消费者理解。
面对我们做过的“好事”,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图片进行传播。当然传播人,要有策略性调整。
只有消费者信任餐厅,相信餐厅的菜品、老板以及服务员的人品,才会常来。帮助餐厅建立消费者信任的方法需要一点一滴的搭建,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管理,都有塑造消费者信任的环节,重要的是餐饮老板要细心、用心且走心。
只有消费者喜欢且认同,餐厅才能在商圈经营得越来越好。如果没有信任,消费者怀疑,又谈何复购呢?
<>/龚伟
做餐饮的人都有一个通用的烦恼,那就是招不到人。很多餐饮老板还要面临留不住人的难题,总结起来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管理的问题。
管理是一门艺术,餐饮管理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如何做好管理,让你的员工愿意跟你干,并且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来投奔你,我说说我在日常管理经营 中的一些经验:
1.学会理解穷人思维
选择在餐饮店打工的大多数都是穷人,而且相对而言都是思维比较匮乏的人。很多人把企业管理用到的各种技巧和激励方法用在餐饮管理上,发现结果完全无效,因为你根本没有理解穷人的思维。
什么是穷人的思维?
穷人去一个地方干活最关心的永远是能给多少钱,答应的钱能不能按时给,其次是要知道自己需要干啥,应该怎么来干,再次是吃哪住哪,其他的都无关紧要。在劳动分配上,相比较多少,穷人更关心的是公平,例如他自己拿两千,他就想知道别人拿多少,结果发现跟他一块干活的工友拿一千九,立马就会觉得自己赚到了,至于这个岗位行价是两千还是两千五可能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所以餐饮管理者招人时最首先要做到的是:一个新人来到,首先要告诉人工资多少,发薪日期,休息时间以及请假制度,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奖惩制度……等。先把对方心里最关心的问题告诉他,等于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样人才可以安心干活。
2.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
网上到处都在说海底捞的员工有多幸福,住的地方有热水,员工刚来有人专门带,遇到任何工作问题包括生活问题都有人帮忙给解决……其实核心就是一句话: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
一个新人来到店里,面临的困惑很多,大到工作怎么来做才能让老板满意,小到厕所在哪里,想喝口水应该去哪倒等等,管理者如果能洞察这些细节,主动解决员工的所有困惑,让员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员工自然也会对整个店好感倍增,干起活来也会精神百倍。
例如:
入职时:花专门的时间和员工沟通,包括两方面:工作事务的具体交接,生活问题的答疑解惑。
平日里:观察员工的情绪和积极性,定期和员工进行一对一沟通,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和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节假日:适当搞一些庆祝活动,例如集体聚餐等,让大家适当放松一下,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加集体凝聚力。
特殊日子:例如员工生日,可以搞点小庆祝,送个生日礼物什么的。
很多人认为大的餐饮店才需要做这些,其实小店更需要做到这些,因为所有的大店都是从小店一步一步做起来的。
3.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让员工热爱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其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简单来说就是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有员工干活比较积极,可以号召其他人向其学习。有阿姨切菜切的好,可以让她给其他人做示范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发现员工在工作中某一细节做的比较好的时候,可以当众对其表扬。
最后,把所有好的细节和服务汇总起来,形成店里的一个工作手册,制定统一的操作规范,因为这样的规范是由大家每个人的付出共同建立的,那么大家也就会更加认真的去执行。这样的手册还要定期更新,加入更多员工的创意和想法,这就是成就感的集中提现。
4.选择信任,选择宽容
古人常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将某项工作交给一位员工,就要相信他能够做好,管理者只需要给他提出执行标准和结果验收标准就够了,过程中尽量减少干预,要给员工试错的机会。
管理者的信任到了员工这里就会变成责任,上边说的穷人思维应该再加一条,你相信他,他就一定会努力争取对得起你的信任。如果管理者所有事情都要事必躬亲,那么就会让员工逐渐丧失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果员工做错了事情,在后果不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下,要学会宽容,如果对所有的小错打错都上纲上线,那么势必会阻碍员工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因为没有人愿意冒险去创新。
5.寻求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平衡
制度是一切群体通向文明和昌盛的钥匙。想把店做好做大做强,必须要有制度,岗位职责,工作制度,考勤制度,晋升制度……等等。前边也说过公平的重要性,而制度就是追求公平的最佳方式,迟到了怎么办,看制度,事情做错了怎么办,看制度,在同一份制度面前,所有人都一视同仁,那么大家都没有什么怨言了。
制度有利也有弊,高度的制度化也会扼杀人性化。例如有员工因为家里出了突发状况而迟到,那么这样的迟到是否情有可原?例如有员工因为生病身体状况不佳而影响工作状态,应该怎么处理?这里就需要更加人性化的处理。人性化就等于为员工的着想,但同时又似乎违背了制度化,应该怎么办呢?
那么,管理者需要做的就是在人性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追求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最佳平衡。
6.钱途与前途该给如何给
应该给员工金钱的激励还是前途的激励?
好的管理者应该学会因人而异,年轻的员工年轻气盛,你给他承诺干得好以后可以当店长当经理成为合伙人,这些似乎会更对其胃口。但是如果换做是四五十岁的阿姨,你给她说这些她会感觉像画大饼一样,还不如直接给一张饼来的实在,所以更吸引她们的可能是涨工资、发奖金。
总之,管理娥学问就是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真诚,懂得宽容,懂得因人而异的变通和坚持原则,至于还有更多的方法,那就需要大家一起来探讨了。
餐创记:一个餐饮小白的创业笔记。
只写干货,分享餐饮创业的第一手经验教训,欢迎关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