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省市场监管局决定自即日起,在全省正式运行“江西省食品安全溯源平台”(以下简称“赣溯源”)。
一、“赣溯源”建设目的
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模式,现阶段面向全省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政府监管部门,整合相关数据,打破信息孤岛,督促指导我省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进货查验制度、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等法定义务,建立的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信息,以及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预防性消毒等疫情防控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录入“赣溯源”,注重基础数据多维化、智能化、可视化运用,实现数据归集、部门共享、自动预警,打造全方位覆盖、全链条贯通、全流程追溯的冷链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
二、“赣溯源”建设意义
冷链食品是指采用冷藏、冷冻等方式加工,产品从出厂到销售全链条、全流程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冷藏冷冻食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冷链食品已成为我国食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多重因素叠加,当前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冷链食品安全形势并不乐观,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人防、物防、环境防”压力持续加大。排查问题产品来源及流向,是有效防控风险的基础和前提。生产经营企业的追溯体系可以是电子的,也可以是纸质。由于线下排查工作量大、时间长、效率低,难以满足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追溯效率。关于信息化追溯工作,过去一直是以鼓励、引导为主,但是在疫情面前,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面前,这项工作已经不再只是“加分项”,而是“必答题”;不再是“自选动作”,而是“规定动作”。因此,由政府相关部门依法主导推动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共同参与建立完善冷链食品信息化溯源体系,既是疫情防控急需,也是监管手段的创新和监管理念的转变,对于全面掌握进口以及来自国内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入赣冷链食品流向,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消除疫情防控风险隐患,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非常重大。
三、“赣溯源”部署运用
1、“赣溯源”自即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投入正式运行。
2、“赣溯源”登录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操作。
电脑版:http://gsy.amr.jiangxi.gov.cn/;
手机版:扫描APP二维码,或者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赣溯源”。
3、用户工作任务:
“赣溯源”用户主要包括我省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政府相关部门,主要任务是:
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用户: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通过“赣溯源”如实及时记录并保存进货查验、出厂检验、食品销售等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同时,还应当及时准确将从业人员、冷链食品以及经营场所、运输工具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和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等疫情防控信息一并录入“赣溯源”。从事冷藏冷冻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简称“第三方冷库”),还应当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冷藏冷冻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公告》要求,向所在地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并将备案信息录入“赣溯源”。委托贮存、运输冷藏冷冻食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简称“委托方”)不得选择未在“赣溯源”登记备案信息的第三方冷库贮存冷链食品;并在产品入出库时主动将入出库冷链食品品类、入出库数量、产品合格证明、入出库时间等信息录入“赣溯源”。
政府相关部门用户:按照部门职责,指导督促辖区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赣溯源”,实现入赣冷链食品从海关进口查验到贮存分销、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去向可追、来源可溯、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全程信息化追溯链。通过“赣溯源”及时了解掌握本辖区食品安全相关动态,尤其是冷链食品安全和有关疫情防控动态,及时发现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处置措施。
四、提高站位,推进“赣溯源”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冷链食品监管事关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消费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省市场监管局要求各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上来,切实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冷链食品溯源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守好安全底线、创新监管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扎实推进“赣溯源”正式运行工作,慎终如始抓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加强协同联动,精心部署实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和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海关、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疾控)、商务、公安等部门协同,将“赣溯源”作为压实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疫情防控策略,做好常态化、精准化、快速化防控措施,有效防控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抓手,组建工作专班,指定专人负责,细化工作措施,以冷藏冷冻(特别是进口冷藏冷冻)畜禽肉、水产品等为重点,建立入赣冷链食品从海关进口查验到贮存分销、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去向可追、来源可溯、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全程信息化追溯链,进一步规范冷链食品行业,提升冷链食品安全,不断巩固来之不易的我省疫情防控成果、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明确主体责任。各地一是要对冷链食品进口商、生产经营企业、第三方冷库、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生鲜电商和餐饮企业等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全面排查,掌握底数和实际情况。二是要在前期培训和试运行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协同,按照正式运行与组织培训同步进行的原则,在积极推进“赣溯源”运用的同时,组织对有关单位和人员再培训、再动员,逐户上门宣传、逐户指导使用,做到一户不漏。为减少人员聚集杜绝疫情防控风险,节约参训时间成本,使参训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参加培训,省局已组织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录制“赣溯源”操作培训视频、建立线上直播间,供各地使用;鼓励各地优先以云培训方式组织开展,参训人员通过自行扫码登录线上直播平台观看学习。三是要深入宣传《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等疫情防控要求,提升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意识,引导其进行自我承诺,落实专人联络;督促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出厂销售记录等制度,做好“赣溯源”所需人员、设备、技术等准备,积极主动按有关要求通过“赣溯源”全面、准确、及时录入溯源信息,并对其录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三是坚持严字当头,严查严防严控。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接到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阳性信息通报后,应当立即通过“赣溯源”对同批次食品的流向进行溯源倒查和精准定位,第一时间报告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并利用国家平台上报食品关键信息,迅速组织力量按相关规定开展排查核实。各地要运用“赣溯源”,加强对冷链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的监管力度,把进入本地的“首站”管住。实行“电子一票通”制度,销售冷链食品的,应当主动通过“赣溯源”出具《食品购销凭证》(简称“电子一票通”),有条件的还应当将“电子一票通”展示在销售场所;购买冷链食品,应当索取供货商出具的“电子一票通”;对不能提供“电子一票通”的,不得采购、销售和使用。要抓住冷库这个关键点,对所有企业自建冷库、第三方冷库进行全覆盖排查和备案,确保“应备尽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向上下游延伸监管链条。对进口冷链食品,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实行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售卖,不得与其他食品混放贮存和销售;做到凡是没有检验检疫证明、没有核酸检测报告、没有消毒证明、没有追溯信息的,一律不得生产加工和上市销售。对来源不明、没有溯源信息等的冷链食品,要从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不可一失万无的高度,将其视为疑似涉疫食品,督促相关生产经营者立即下架停售、专区封存,查清有关食品来源、去向、库存及相关数量;对相关人员、物品、环境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消毒,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处置;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四是确保信息安全,严格信息发布。各地要加强“赣溯源”信息管理和运用,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提升监管服务效能,同时注意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严格信息发布,不得擅自发布冷链食品追溯相关信息。针对突发情况及人民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新闻事件和舆情热点,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公告、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及时回应。(胡邕)
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许佳慧报道:5月26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于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对全省餐饮从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店长、食品安全管理员、厨师长、采购员、库房管理员及后厨操作人员等)开展餐饮从业人员网络培训考核工作。
据悉,本次考核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食品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食品安全专业知识,食品安全管理知识,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等,以及其他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记者了解到,江西将组织建设全省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学习资料库和考试题库,在“江西省食品安全溯源平台”(以下简称“赣溯源”)中增加培训考核功能模块,按年度分三步进行全省餐饮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实施信息化管理。餐饮服务单位通过“赣溯源”注册、登录后,添加从业人员信息,注册地址为:http://gsy.amr.jiangxi.gov.cn/,从业人员下载“赣溯源”APP软件或扫描二维码登入参加培训考试。
自即日起,餐饮服务单位可自行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自行选择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学习,或者选择“赣溯源”APP软件线上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培训费用自理。餐饮从业人员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40 学时。
餐饮从业人员自行完成40课时培训后,通过“赣溯源”APP软件申请参加年度考试。考试应独立完成,一经发现代考的,将取消本次考试成绩,并全省通报。从业人员每年有3次考试机会,考试成绩合格则视为通过考核。通过培训考试的,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一年,在全省范围内有效。
据介绍,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日常监督工作,每年度对辖区内餐饮从业人员进行抽考,及时掌握从业人员培训学习情况,通报培训考试情况,记入日常监督管理档案。对抽考不合格的餐饮从业人员,督促餐饮服务单位限期整改;其中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餐饮服务相关工作。
值班编辑:陈凯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黄廉文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赛说明
1、本次有奖问答由南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闽北日报社联合主办,分选择题和判断题,分别设置40道题,各100分。
2、参赛者可直接在6月21日《闽北日报》上答题(可至闽北日报2楼广告公司索取),也可将未作答报纸复印后答题,每位参赛者限答一次,多次无效。
3、竞赛题目同时在大武夷新闻网发布,参赛者可登录大武夷新闻网www.greatwuyi.com,进入专区答题。
4、本次有奖问答设一等奖2名,获得价值500元的礼品一份;二等奖10名,获得价值300元的礼品一份;三等奖30名,获得价值100元的礼品一份;参与奖60名,获得价值50元的礼品一份。获奖者通过抽奖方式在满分者和参与者中产生;奖品按获奖者所留地址寄出(或自行前往闽北日报社领取)。
5、参赛者应当填写完整的个人资料(主办单位将对个人资料严格保密)。填好的答题部分请剪下,贴于信封背面,按以下通信地址寄回:
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闽北日报新闻传媒公司“食品安全有奖问答”办公室收 邮政编码:353000
6、参与对象:全市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新闻工作者、学生群体及其他社会公众,如参与人是外市身份证号码的,须在南平市行政辖区内工作或居住,联系地址必须在南平市行政辖区内。
7、答题卡回收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30日(答题卡回收日期以当地邮戳为准)。
食品安全有奖问答
一、选择题:
1.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2.以下哪种食品可以食用?
A.发霉的茶叶 B.发芽的土豆
C.变绿的豆芽 D.变红的汤圆
3.长期食用农药超标的蔬菜水果会对人体的什么系统造成损害?
A.神经 B.消化 C.泌尿 D.内分泌
4.世界公认的在食品中可产生的三大致癌物质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硝胺,其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一食物中。
A.发霉的玉米、大米、黄豆、花生等
B.炸糊了的薯条
C.过了保质期的牛奶
D.海鱼和贝蛤类食品
5.关于户外采食野菜正确的说法是。
A.所有野菜都可以放心食用
B.野菜虽清香鲜嫩,并非所有野菜均能食用,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
C.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马路两旁生长的野菜可以食用
D.有些野菜含有剧毒,食用后,轻者会感到闷、胀、呕吐,重者还会危及生命,吃前要小心辨别。
6.钙的主要来源是。
A.蔬菜 B.奶与奶制品 C.水果 D.粮食
7.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 。
A.次级产品 B.初级产品
C.植物产品 D.动物产品
8.以下哪个不是食物中毒的特征??
A.腹痛、腹泻 B.呕吐 C.发热 D.咳嗽
9.每日食盐摄入多少可满足正常需要?
A.3-5克 B.6-9克 C.10-15克 D.16-20克
10.多吃蔬菜水果是为了获得。
A.丰富的蛋白质 B.充足的能量
C.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D.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11.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A.可降价销售 B.不能销售 C.可继续销售
12.粮食加工精度越高会导致什么结果?
A.纤维素含量越高,维生素含量越高
B.纤维素含量越高,维生素含量越低
C.纤维素含量越低,维生素含量越高
D.纤维素含量越低,维生素含量越低
13.冷饮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可来源于?
A.水源 B.原料 C.包装材料 D.以上均是
14.下列哪种食物含钙最丰富
A.米饭 B.梨 C.青菜 D.牛奶
15.下列食品中哪类食品含碳水化合物最多?
A.鸡蛋 B.粮食 C.鱼类 D.蔬菜
16.下列哪种食物含铁最丰富?
A.冬瓜 B.白菜 C.牛奶 D.鸭血
17.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铁强化调味品是什么?
A.铁强化醋 B.铁强化酱油
C.铁强化盐 D.铁强化味精
18.下列哪种维生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19.下列哪种食物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
A.芒果 B.牛奶 C.白萝卜 D.豆腐
20.关于营养物质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够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是营养物质
B.能够保证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是营养物质
C.能够保证机体完成生殖的外源物质是营养物质
D.氧气是机体从空气中摄取的物质,所以是营养物质
21.人每天都要补充一定数量的蛋白质,理由是
A.每天都有蛋白质需要更新
B.蛋白质是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主要物质
C.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贮存
D.蛋白质不能全部由脂肪和糖类在人体内转变而成
22.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水在生物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参与新陈代谢 ②参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的运输 ③良好的溶剂 ④贮藏能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3.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其体内能量应该
A.摄入量大于消耗量 B.摄入量小于消耗量
C.摄入量等于消耗量 D.摄入量越大越好
24.海产鱼的鱼肝油中的什么营养素含量极为丰富,在防治佝偻病方面有重要意义?
A.脂肪 B.蛋白质 C.维生素D D.铁
25.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学校超市、副食店、小卖部等食品销售商店应当取得
A.卫生许可证 B.餐饮服务许可证
C.食品生产许可证 D.食品流通许可证
26.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餐厅、餐馆和学校食堂应当取得:
27.食用没有煮熟的四季豆(扁豆)导致中毒的原因是:
A.皂素 B.秋水仙碱 C.龙葵素 D.以上都不是
28.食物若由于烹饪方式不当,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烧焦了的鱼、肉不宜再食用,因其中含有下列哪种物质,该物质对人体有极强的致癌作用:
A.苯并芘 B.二恶英 C.黄曲霉毒素 D.亚硝胺
29.鲜黄花菜中含有的毒素是:
A.龙葵素 B.皂素 C.秋水仙碱 D.以上都不是
30.加工熟食品时应烧熟煮透,加工时的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
A.60℃ B.70℃ C.80℃ D.100℃
31.中小学校的食堂对制售凉菜的要求是。
A.可以制售荤凉菜 B.可以制售素凉菜
C.不得制售凉菜 D.可以制售凉菜
32.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33.为做好食品安全自我保护,下列行为哪项是不对的。
A.选择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
B.就餐过程中如发现食品腐败变质、感官性状异常,应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C.就餐结束时,为了折扣可以不要发票。
D.就餐后如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向当地卫生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34.烧熟后的熟食品在10℃以下冷藏的,保质期为: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可以到一周。
35.使用哪种材料的锅炒菜对健康最有益?
A.铝锅 B.不锈钢锅 C.铁锅 D.砂锅。
36.对餐馆、餐厅、食堂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是:
A.公安部门 B.市场监管部门
C.卫生部门 D.商务部门
37.假酒中导致失明的物质为:
A.甲醛 B.甲醇 C.乙醇 D.乙醛。
38.以下哪种是健康的饮水习惯:
A.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要常喝。
B.口渴时才喝水,不渴时不必喝。
C.有时可以直接喝自来水。
D.饮料口感好,又解渴,应该多喝。
39.在学校超市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不能买:
A.超过生产日期的食品
B.超过出厂日期的食品
C.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D.标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40.在中国境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必须使用下列哪种标识:
A.英文 B.中文 C.本国文字 D.其它文字
二、判断题:
1.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之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赔偿金,其金额为价款的十倍。
2.喝牛奶讲究科学饮奶,牛奶拿去冰冻,牛奶的营养难吸收是否正确
3.酸奶时间越长越好吗?
4.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可作促销食品销售,对不对?
5.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6.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7.可以采购使用散装食品添加剂。
8.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
9.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0.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可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11.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12.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可以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13.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
14.食品生产者可以适当采购或者使用接近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相关产品。
15.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16.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17.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18.只要生产的产品质量好,无需在产品的外包装上贴标签。
19.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20.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1.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22.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所规定义务,在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23.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24.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25.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可以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26.烹饪后的熟食品应及时食用或冷藏,在常温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27.在餐厅、食堂公示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动态等级”中大笑和微笑两种笑脸表示:监管部门最近一次检查中,此餐厅、食堂食品安全等级分别被定为优秀和良好。
28.学校食堂使用泡打粉等食品添加剂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使用范围、使用剂量,并在食堂就餐场所醒目位置予以公示。
29.学校食堂接到学生投诉饭菜有异常或怀疑饭菜有变质时,应及时检查核实;如确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供应,通知学生停止食用,封存有异常的饭菜并报告政府相关部门调查。
30.在餐馆用餐如果发现碗、筷、碟、杯不干净时,用开水烫一下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31.消毒后的碗、碟、筷、杯等可以滤干或烘干,也可以使用抹布、餐巾擦干。
32.吃豆浆时,将生豆浆煮沸后即可饮用。
33.烹饪四季豆时可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煮开10分钟以上再炒。
34.冰箱就像食物的保险箱一样,食品可以在冰箱里长期冷藏,不会变质变味。
35.夏天气温高,可以多吃些凉菜,剩菜剩饭没有必要热透。
36.在超市里买的甘蔗,放久了有一部分会发红,我全吃了,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所以发红的甘蔗只要还甜还是完全可以吃的。
37.水果坏掉了一小部分,切除变色的部分后,余下的部分是好的,可以吃,不要扔掉,如果把没有变色的那部分也扔掉是很大的浪费。
38.小雅丽是初二的学生。近一月来,每天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都要买上满满的一盒烧烤吃,包括鱼、鸡翅等食品。小雅丽的爸爸说,只要喜欢,天天都吃。
39.在缺水的学校,为了节约用水,全班同学的碗筷可以在一盆水或者一桶水里面一起清洗,下一餐用餐时再用清水洗一下就可以了。
40.为了拿取方便,学生可以将自用的碗筷放在无人照管的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