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就餐,公共餐具安全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事情。3月9日,南京市消协公布全市500家餐饮单位公共安全调查情况。结果显示,不少商家依旧存在清洗流程不规范、未经消毒直接重复供给、不实际启用消毒柜等乱象。对此,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曹炜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对消毒餐具进行末端监管。
通讯员 王芙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餐具消毒居然就是走个形式
在前期调查中,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餐饮具集中消毒分会发现南京餐饮单位在餐具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后厨空间狭小,餐具清洗流程不规范,繁忙时脏餐具铺满后厨地上,回收清洗未经消毒直接重复提供给消费者。清洗完的餐具没有摆放在洁净的位置,包括不锈钢储存柜的上方、操作台架上,或者直接裸放摆台。
一些知名餐饮连锁品牌虽然在前厅做到了明厨亮灶,相对规范,但仍普遍发现餐具自洗清洗后仍有明显积水,未做到烘干消毒,玻璃杯上洗涤剂化学残留物形成的水渍明显,部分店面餐具清洗消毒环境与垃圾桶交叉。
更有商家浮于形式,虚假宣传餐具消毒措施。某餐饮品牌在店门口前厅设置所谓130℃的高温消毒处。调查发现其后厨清洗流程不规范,一清、二洗、菜肉清洗混用一个水池,餐具消毒用塑料周转箱放在无池的水龙头下冲洗餐具。洗完的餐具随意堆放在角落或任意位置。
很多餐饮店选用了小型洗碗机作为消毒设备,最高温度低于85℃,不具有高温消毒功能,此外没有其它高温消毒措施。有的小型洗碗机被当作洗菜的晾架使用,消毒柜没有实际投入使用。
有企业违规生产一次性塑料餐具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餐饮具集中消毒分会会长吕先铭告诉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产生了大量的塑料污染物。
江宁区五号路一个设在违章建筑内的车间里,内部环境脏乱,尘土遍地,一次性餐具在非洁净空间里包装,没有任何消毒、检验措施,没有职业工人。纸箱遍地堆放,所谓的秸秆餐具实际上是劣质的化工合成品,品相粗糙,流入市场对消费者形成食品安全威胁。无生产日期或生产日期印刷在不可变更的包装膜上,实际生产日期和标注不符。
抓紧查!消协建议加强末端监管
为何餐具清洗不规范现象屡禁不止?曹炜分析,一方面,由于餐饮具不卫生导致疾病传染的情况比较隐蔽,普通消费者缺乏认识,所以投诉餐具不卫生的情况相对较少;另一方面,负责洗碗的从业者缺乏餐具专业清洗消毒的知识,主要是靠手工完成各道工序,包厢内“两盆水”完成洗碗现象成为餐饮业长期存在的潜规则,且很难在短期内解决。此外,餐饮单位众多,职能部门监管到位难度大。
“市场监管部门要对南京市场的消毒餐具进行末端监管,如市场监管抽查中多次发现集中消毒餐具存在明显质量问题的,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在整改后经过多次检验合格后方可允许重新进入市场。”曹炜建议,不具备自行清洗消毒条件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依据《食品安全法》可以选择正规的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为其提供餐具清洗消毒服务,把好市民的入口关。
放心餐具要符合这些标准
使用放心的餐具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呢?2022年2月22日正式实施的GB31654-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和GB3165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规范》分别对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公共餐具清洗消毒提出规范要求,检测标准均执行GB149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
“这次调查对餐具是否清洗消毒合格,主要依据GB14934的感观要求,即‘餐(饮)具应表面光洁,不得有附着物,不得有油渍、泡沫、异味。’其中‘附着物’包括未烘干的水、食物残渣、其它污染物等餐具自有质地以外的所有异物。”吕先铭告诉记者,餐消单位公共餐具集中清洗消毒的一般流程包括水除渣、分拣、洗涤剂化学去污、消毒、多道喷淋+38℃以上水温浸泡、80℃高温浸泡、高温烘干、感观检验、封装、批次检验、合格出厂。
目前,南京规划建设的两个规范化餐饮具集中消毒基地,北部基地为位于浦口区宁建工业园的南京康新餐具消毒有限公司,已经投入生产。南部基地在江宁区谷里工业园,新建南京昊然酒店用品有限公司,该基地预计将于2022年5月1日前后投入使用。南京餐饮商会秘书长曹春红倡导使用正规的集中清洗消毒餐具服务单位的餐具,鼓励有实力的餐饮单位自建餐具集中清洗消毒基地。
来源: 扬子晚报
尼内西区一家韩国烤肉店因违反新冠病毒规定,允许顾客在自助餐台共用餐具和食物,被罚款5000澳元。
上周五,新州安全工作人员访问了位于Strathfield 的Butchers Buffet餐厅,发现顾客们在开放式自助餐台上使用共享的调味品、餐具、碗和食物。餐桌上也有共用的餐具。
该餐厅没有根据新州公共卫生限制要求,设置安全检查员,也没有限制出入的顾客人数。桌椅之间没有足够的间隔距离,监控画面显示,顾客拿自助餐时也没有保持社交距离。
新州安全工作部门的主管Sarina Wise说,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在新冠疫情期间,自助餐厅很可能会成为潜在的传染源,两者根本不能混在一起。”
自助式的食物供应在疫情期是禁止的,包括在公共餐台提供小吃和调味品。
“在自助餐台上共享食物显然是新冠病毒传播的直接途径。”
这家餐厅是本周因违反新冠病毒限制而被罚款的23家餐厅之一。
一系列违规行为包括桌椅没有充分隔开,场所内没有设置新冠病毒安全措施,餐厅没有登记为新冠病毒安全场所。
Wise 说:“我们呼吁公众积极监督企业承担责任,如果你到一个地方,发现自己和其他顾客没有安全的社交距离,看到没有卫生措施和登记程序,可以在nsw.gov.au上进行反馈。”
本周被罚款的餐厅还包括:
编辑:Hazel
来源:9 News
原文:http://www.auyx.com//web/news/share/id/60497.html
源:环球网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侯佳欣】新冠病毒在餐厅的传播速度有多快?近日,日本放送协会(NHK)和卫生专家联合进行了一项模拟“硬核”试验。
模拟实验视频截图。图源:CNN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月14日报道,这项实验通过模拟自助餐厅或游轮上的场景,来展示像新冠病毒这样一种病毒的传播能力。
CNN报道截图
视频显示,10名实验参与者进入餐厅,其中一人被标记为“感染者”。视频中,每名参与者都像往常一样,在餐厅内走来走去,对于潜在的污染物质不甚在意。
在这样的环境下,病毒的传播速度有多快?
实验最后揭晓了答案。视频最后,参与者们都被置于黑光灯之下,他们身上代表病毒的“物质”也在光亮下“现身”。报道称,食物及餐具上均可看到这种物质,甚至一些参与者的面部也有这种物质。
报道称,尽管这类实验并不新鲜,但香港大学病理学临床教授约翰·尼科尔斯表示,它们证明了病毒传播的速度有多快,特别是在不洗手的情况下。
“这段视频展示的是,它(病毒)会非常快地蔓延至到(物体)表面和人们身上,”尼科尔斯认为,这项实验凸显了保持手部卫生以阻止疾病传播的必要性。
不过,尼科尔斯也表示,实验情景是“人为”模拟的,接触本身被强调得比较多。神户大学传染病专家岩田健太郎对此表示赞同。
岩田称,“实验只是描述了(病毒)通过接触传播的可能性,这并不能证明(实际)发生了什么,所以必须明确区分可能发生和已经发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