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安全是重大基本民生问题,每年315晚会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超132万件,同比增长15.33%。
在具体商品投诉中,共收到食品类产品投诉88942件,相比2022年同比增长13.54%,投诉量在全行业中排第1位。涉及到微生物污染、添加剂超标、成分造假、保质期等方方面面。
10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上升
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703.49万批次,不合格率2.72%,较前一年下降0.14%。全年查办食品案件54.4万件,罚没金额26.3亿元。
市场监管总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130838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55473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60%,较2022年同期下降0.33个百分点。
从抽样食品品种来看,消费量大的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等5大类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率分别为0.73%、0.99%、0.85%、0.16%、0.08%,均低于总体抽检不合格率。
与上年同期相比,餐饮食品、饼干等22大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有所降低,但蔬菜制品、调味品、水果制品等10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有所上升。
食品方面投诉主要集中在5类问题
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有关食品方面的消费者投诉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总投诉量仍然较大,消费者反映的主要是5大类问题。
一是销售已过保质期食品。一些经营者未尽到定期检查义务,销售食品超过保质期,甚至故意涂改、遮挡生产日期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
二是网络销售低价肉制品,存在进货渠道不明、无检疫证明等问题。
三是食品中吃出异物。消费者食用过程中发现异物,引发身体或心理不适。
四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如在腊肉制品、速冻食品、糖果中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五是经营者未将食品进行充分烹饪熟透,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
多家上市公司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2023年,消费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旧不断,“翻车”姿势千姿百态,不断刷新着消费者的认知下限,甚至是东方甄选、金龙鱼、青岛啤酒等多家上市公司被卷入其中。
高校食堂惊现“鼠头鸭脖”。2023年6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惊现“鼠头鸭脖”,学校官方开始通报称,确认“异物”为鸭脖,系正常食物。结果官方多部门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随后,该校涉事食堂被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涉事企业及法定代表人也被处以顶格处罚。此外,2023年10月10日华北理工大学食堂被曝吃出鼠头,涉事餐饮公司江徽餐饮被已解除合同。
青岛啤酒深陷“小便门”事件。2023年10月19日,有视频曝光显示一工人在青岛啤酒三厂原料仓中小便,视频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对青岛酒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造成了严重影响。
金龙鱼、东方甄选被质疑五常大米造假。王海称东方甄选卖的近150万单的自营品牌“五常大米稻花香2号”,经过DNA鉴定不是稻花香2号,包装袋上也没有溯源码;金龙鱼天赋五常稻花香2号,用廉价的中科发5号大米冒充,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同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此外,王海称,东方甄选带货的一款名为“TiQ天萁西梅汁”的产品被检出有泻药成分。2月26日,海关总署官网称,已撤销天萁西梅汁生产企业在华注册资格。海关总署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其饮料产品,包括天萁西梅汁。东方甄选厄瓜多尔原装进口冷冻南美白虾经送检检出了二氧化硫残留0.155克/千克。GB2760规定,焦亚硫酸钠在海水虾蟹类中使用量不得超过0.1克/千克,董宇辉在直播间则表明配料表只有虾、水和盐。东方甄选直播间的有机富硒玉米,则被王海质疑其有机认证标签有问题,且硒含量存在缺斤少两现象。
中炬高新被前高管举报厨邦蚝油造假。中炬高新子公司美味鲜前高管高听明,发布实名举报,指出美味鲜旗下的蚝油、酱油产品不达标,同时涉嫌骗取国家巨额补贴。另据高听明举报,厨邦酱油并没有晒足180天,系用120天的头油+50天的二油,再加上10天的三油凑出的180天,实际该酱油只晒了84天。3月1日,针对蚝油、酱油涉嫌造假,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正组织开展相关核查工作。同日,中炬高新公告澄清,其产品质量不存在问题,也不存在虚假申报的情况。
巴奴旗下火锅品牌卖“假羊肉”。2023年9月4日,视频博主“猴大腕”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视频称,北京合生汇超岛火锅店售价约80元一斤的“高钙羊肉卷”实为“假羊肉”,被检测机构检测出含有鸭成分。最终超岛自选火锅关联企业北京橙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广渠路分公司,因售卖掺假羊羔卷,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罚款约42.70万元。
网红饮品接连翻车。上海消保委称,书亦烧仙草一款宣称“甄选黄金奶源天然发酵”的现制酸奶饮品,被检出蛋白质、脂肪、乳糖含量均比市面上一款预包装酸奶要低。此外,蜜雪冰城因不止一次发生饮品中被曝有“小虫子”或水果发霉等情况;沪上阿姨、茶百道、奈雪的茶等均曾因食品安全问题陷入舆论争议。
近一段时间,餐饮界属实有点热闹,热闹的地方在于,「添加物」越来越丰富了!
比如上周,小柴文章被「添加」进方便面、黄焖鸡饭?老鼠最近忙疯了……一文中,一线方便面品牌、知名连锁黄焖鸡饭品牌,都陷入吃出老鼠事件;
< class="pgc-img">>以及,还有螺蛳粉产业用含6000条寄生虫的福寿螺冒充田螺事件……
< class="pgc-img">>没成想,老鼠余温还在,这两天,网红食品品牌满小饱又被爆出,肥汁米线中,吃出五毒之一的壁虎头、蛆虫、头发「老鼠后五毒也来凑热闹!网红食品惊现「壁虎头」,胖东来已下架…」……
< class="pgc-img">>上述两篇文章发出后,小柴的后台可以说爆了,近千条评论、数千条转发证明了吃货们的震惊程度。
不少柴油表示,餐饮业「怪味」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再这么下去,咱们个个都能变成段誉,百毒不侵,凌波微咔咔练……
< class="pgc-img">>但万万没想到,什么福寿螺、老鼠头、壁虎头根本不算什么,商家一旦失去对人的基本尊重,一切罪恶都是有可能的。
相比于这些自然界生物,更多超乎吃瓜群众想象力的事情都能发生。
比如今天一大早,小柴一睁开眼就忙着回复柴油的评论,但突然弹出一条热搜,热搜话题是,有位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爆料,自己买了一杯古茗奶茶,竟然从里面喝出一口血痰!
< class="pgc-img">>看到这一新闻,小柴那是快yue出眼泪了,真是好家伙,痰就算了,还是血痰?这玩意的恶心、恐怖程度,可以说碾压老鼠壁虎……
如果小柴没记错的话,古茗奶茶,也因喝出壁虎上过热搜。也就是在2022年,一名女士在工位上通过吸管喝一杯饮品,突然感觉有异物吸到口中,随后用手将异物取出,看清楚异物后整个人受惊从座位上跳起。
< class="pgc-img">>那么这次又喝出血痰,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位安徽池州的女子,买了一杯古茗奶茶,喝了一大半后,孩子在其中的一杯百香果内发现红色漂浮物,一开始以为是西瓜瓤,但捞出后,仔细一看,疑似是浓稠的血痰。
小柴给大家贴个图,大家也发挥下赛博判官的才能,看下究竟为何物?
< class="pgc-img">>的确,这么看,那基本上排除了是西瓜瓤,而小柴也去查了下古茗百香双重奏这款饮品的用料,主要为珍珠、百香果、椰果、青橘、茉莉花茶,也就是没有其他红色的用料添加。
而消费者晒的图片,看上去的确更像是血痰……
< class="pgc-img">>而这位女士,恰巧是在医院上班的,于是将样本带到了医院,让同事帮忙用显微镜查看,结果显微镜显示是大量红细胞。
< class="pgc-img">>随后,该女士选择了报警,相关部门也介入了调查。
看到这里,吃瓜群众们那叫一个不淡定。「不会这时候正好有人边喝奶茶边刷手机刷到这个惊悚视频吧?」「赶紧去检查下,有没有什么传染病」
< class="pgc-img">>「我经常点它家奶茶喝」「奶茶店的店员 如果心情不好 无差别在给顾客在里面免费加料 好像还真没什么好的办法去约束这种行为」
「看到这条热搜直接反胃了,这比什么出现蟑螂、头发之类的还令人作呕啊」
< class="pgc-img">>「爱喝奶茶的小姐姐不得吓死 」「本来以为可能真的是西瓜瓤,或者杨梅,树莓的纤维,毕竟他家果茶我觉得做的还可以,我也爱喝。没想到她说自己的是医院的,化验出红细胞,我整个人不好了! 」
< class="pgc-img">>「一早看到这个新闻简直刷新我的三观,如果是工作人员故意往奶茶里面吐痰,而且是带血的那种,那这种无异于谋杀啊,重则染病,轻则恶心一辈子」
< class="pgc-img">>「以后真要一切自己做了,我直接隐居山林,自生自灭」
< class="pgc-img">>随后,古茗也对血痰质疑作出回应,并公开了当时门店的监控视频。
古茗表示,第一时间核查了安徽池州相关门店的监控视频,对投诉所涉的「百香双重奏」饮品的备料、调饮及出杯全过程进行了仔细核查。经查验,门店全体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均全程佩戴口罩,按照调饮标准出杯,不存在违规操作,也没有异物进入的情况。
小柴也看了这个七分多钟的视频,视频中,也可以看出,店员是全程戴口罩操作,这段时间,大概率是没有让异物进入的机会的。
< class="pgc-img">>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口血痰到底是什么时候进去的,怎么进去的,到底是不是血痰,还需要有关部门的进一步的调查。
但该事件,无疑又一次将新茶饮市场的食品安全和卫生状况讨论推向高潮。
比如有消费者表示:「奶茶房子还有哪个没塌的,避无可避,我喝什么?」
< class="pgc-img">>这些年,新茶饮市场可以说火出天际,大量的品牌,迈入万店时代,这是中国餐饮史上从未有过的盛景。
而对于很多小年轻来说,如今喝奶茶就和吃饭一样重要且普遍,然而,关于新茶饮市场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似乎也从未离开过热搜。
也被网友称为这是一个最火,但也最恶心的行业。
什么原料过期贴标重售、店员偷吃、食材掉地后回锅、?生熟混放、?餐具不消毒、老鼠蟑螂满地爬等等。
具体到品牌,比如茶百道替换食材效期标签、用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植脂末替代「真奶」;书亦烧仙草员工用嘴尝食材是否过期、酸奶饮品中的酸奶含量不达标……
而古茗也不例外,在今年的315,其被重点点名使用过期食材,此外,搜狐视频千里眼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在古茗的某个门店内,一只个头不小的老鼠正在蹿行。
< class="pgc-img">>那么肥硕、健康的大老鼠,简直像精心照看的宠物。对于老鼠一事,奶茶店回应称:公司当天已经对店内进行消杀。
而对于店内为何会出现老鼠,该负责人解释称:「店铺临近小吃街,不排除(老鼠)是从小吃街跑进来的。」
但不管怎么解释,有老鼠是事实,且从外面跑进来,也只是店员的猜测。
而在黑猫投诉上,关于古茗奶茶喝出异物的投诉,也是一搜一大堆。诸如:「喝到了一个圆圆的黄黄的不明物体」「古茗奶茶喝出碎虫子尸体」
< class="pgc-img">>还有比如:喝到虫子,好像苍蝇,整个人都想呕,好恶心……
< class="pgc-img">>「古茗苍蝇奶茶。喝到一半喝出苍蝇……」「喝到塑料」「发现里面有睫毛」
< class="pgc-img">>此外,在食品安全检查中,古茗也曾被点名,如,?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的食品安全抽检中,?古茗茶饮奔牛镇店内使用的不锈钢小料盒被检出「大肠菌群」。
还有,古茗茶饮店因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山核桃仁原料加工食品被罚款9000元,?以及因采购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及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被罚款5000元;
也就是这样一个食品安全底线没怎么守好的茶饮品牌,仅在2023年一年,就售出现制饮品12亿杯,并且还在积极筹备上市。
同时,数据还显示,截至2023年底,古茗拥有门店数超过9000家,万店规模指日可待。数据显示,古茗2021年至2023年9月30日的营收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和55.71亿元。
< class="pgc-img">>如今的古茗,也正在积极地冲击资本市场,然而,似乎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其资本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那么为何被资本和消费者合力热捧的新茶饮行业,搞不好基本的食品安全问题,甚至是连最基本的卫生状况都这么惨烈呢?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新茶饮行业是一个门槛不怎么高的行业,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大多数品牌都以加盟模式为主,甚至连昔日坚持自营的喜茶、奈雪的茶,都开放了加盟。
也就是此前,小柴稿件里一直提到的,奶茶生意,本身就是一门B2B的生意,也就是这一行业,对品牌来说,赚钱赚的就是加盟费,食材、设备等供应链的费用。
< class="pgc-img">>而要实现营收、利润的规模化,他们就需要不断的拓展加盟网络,那么对于加盟商的管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也是奶茶品牌,纷纷迈向万店规模的因素所在。
古茗也不例外,据其招股书显示,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及设备收入连续三年均占总收入的81%左右,加盟管理服务收入约占19%。。
如果加盟商的数量跟不上,也就意味着营收与利润跟不上。如果你是品牌方,你怎么选?
具体到消费端,因为品牌方拿走了大量的利润,而加盟商因为不管是装修,还是设备食材,都需要给品牌商上贡,而大量的加盟奶茶店,寿命都超不过一年。
数据显示,活过一年的奶茶店,仅为18.8%;此外数据还显示,在餐饮行业,属奶茶店寿命最短,平均只有13.63个月。
而背后则是品牌方加盟费、设备费赚的起飞,大量的加盟商却血本无归,而奶茶赚的钱,就是to B的钱,在消费者这里,只有流水和亏损。
尤其在现在各种9.9元成为常态的时候,而加盟商想少亏点,意味着要降低成本寻求利润,就只能动歪心思,那么显然,卫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人员配比就成了降本的关键环节。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什么样让人意想不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似乎都成了预料之中。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伍号
编辑|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