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最出名的10道经典菜,每一道都是湖北人的心头爱,看完口水流。大家好,我是水墨尚食,今天跟大家分享湖北的10道经典菜,希望能喜欢。
湖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有趣的是,湖北到任何省份最多跨越不超过两个省,因此素有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说起湖北,大家的印象就是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确实,湖北水域广阔,水产品丰富,尤其是武昌鱼和莲藕已经声名远扬,可说到湖北菜,大家可能并不怎么了解,毕竟湖北菜不在大家熟知的传统八大菜系之一,吃起来虽然不像鲁菜咸鲜醇厚、川菜麻辣回味、湘菜香辣开胃、粤菜清淡精细等,但是湖北地理位置的特殊,融合了大江南北的风味,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为现代十大菜系之一,下面就给大家分享湖北最出名的10道经典菜,每一道都是湖北人的心头爱,看完口水流。
1.葱烧武昌鱼
< class="pgc-img">
>
说到湖北的经典菜,就不得不提武昌鱼,“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相信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也因此让武昌鱼闻名海内外。
武昌鱼的做法很多,大家知道的可能就是红烧武昌鱼,其实葱烧武昌鱼也是湖北一道经典名菜,做法跟红烧武昌鱼差不多,但是用的油是葱油,还加入洋葱、大葱一起烧,烧出来后葱香味很浓,闻着很有食欲感,而且辣度非常底,适合大众的口味。
2.腊猪蹄吊锅
< class="pgc-img">
>
进入冬季后,天气越来越冷,除了吃火锅,在湖北也很流行吃吊锅,吊锅下面放一个炉子,开着火慢慢烧,慢慢炖,越吃越有味,身上暖和和的。
吊锅的食材一般非常丰富,多的有十几种,少的也有五六种,有一点像大杂烩,而腊猪蹄吊锅就是其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腊猪蹄吃起来胶质满满,但是又不油腻,还有一股特有腊香味,加入肉丸、柴火豆腐、冬瓜、粉条、蘑菇等一起炖,又鲜又好吃。
3.沔阳三蒸
< class="pgc-img">
>
湖北是“千湖之省”,水产品丰富,所以擅长做河鲜,其实湖北的蒸菜也是非常出名的,最具代表的就沔阳三蒸,主要是蒸肉、蒸鱼、蒸青菜三种,以水产类、禽畜类、蔬菜类为主要原料,有粉蒸、清蒸、扣蒸等多种技法,在湖北仙桃有“三蒸九扣十大碗,不上蒸笼不成席”的说法。
4.甲鱼烧公鸡蛋
< class="pgc-img">
>
甲鱼是一种高档食材,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一般在湖北的宴席中属于压轴菜,这道菜也是湖北经典烧菜之一。
很多人不知道公鸡蛋是什么,公鸡蛋就是鸡腰子,也称鸡肾,属于鸡杂中的一种,营养价值很高,和甲鱼一起烧,不仅能增加营养,而且丰富口感,吸收了甲鱼汤汁,吃起来也是非常鲜美。
5.鱼丸
< class="pgc-img">
>
鱼丸在湖北人餐桌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一般宴席上的第三道菜必须上鱼丸,鱼丸颜色洁白,圆润光滑,有团团圆圆,圆圆满满之意,人们为了讨个好彩头,所以鱼丸在湖北人餐桌上始终有一席之地。
鱼丸是把鱼肉切碎,然后剁成鱼茸(或用打碎机加水打成鱼茸),再加入适量的盐、猪油、生粉、葱姜水搅拌上劲,最后挤成丸子,放入锅中用热水养熟,不能开大火煮,所以称为“养”。
6.洪湖烧鸭
< class="pgc-img">
>
洪湖是湖北省内最大的淡水湖,是中国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湖北之肾”,由于有优质的水资源,所以水禽养殖非常发达,而洪湖鸭子更是远近闻名,其鸭子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上佳的食材,而洪湖烧鸭也成为湖北的一道经典名菜,味道咸鲜微辣,口感醇厚,汤汁泡饭吃,更是一绝,在湖北的很多大小酒店都有这道菜。
7.香辣蟹
< class="pgc-img">
>
现在正是吃螃蟹的季节,黄满膏厚,肉质细嫩,吃起来还有一股鲜甜的味道,大家都知道阳澄湖大闸蟹,其实湖北的梁子湖大闸蟹也是非常出名的,所以到了吃螃蟹的季节,湖北人喜欢螃蟹的各种做法,而香辣蟹就是其中之一,味道香辣可口,肉质入味醇厚,吃一口蟹黄和蟹膏,更受鲜香满足,香辣蟹比起清蒸蟹更让人有食欲。
8.腊肉炒黎蒿
< class="pgc-img">
>
黎蒿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蔬菜,一般只有天冷时候才有,过了季节就会质感很老,到了清明节前后,户外的野黎蒿就长出来了,野黎蒿比一般的黎蒿香味更加浓郁,更加有嚼劲,跟冬天的腊肉简直是绝配,简单一炒,鲜香四溢,黎蒿脆嫩爽口,腊肉鲜香,吃起来特别的下饭,是湖北人最喜欢的家常菜之一。
9.清炒红菜苔
< class="pgc-img">
>
红菜苔是湖北的特产,在古代是宫廷御菜,因此有“金殿玉菜”的美誉,红菜苔以湖北为佳,湖北以洪山菜苔出名,洪山菜苔以宝通寺洪山菜苔最为正宗,吃起来鲜甜脆嫩,质感脆爽,吃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炒的时候不能久炒,炒到7分熟最佳,也可以给腊肉一起炒,增加回味感和风味,红菜苔季节性也很强,只有冬季才有,过季后吃起来有一股苦味,到了这个季节,最受欢迎的就是红菜苔。
10.排骨藕汤
< class="pgc-img">
>
湖北除了武昌鱼、螃蟹、鸭子等水产品出名,其莲藕也是名声在外,素有“莲藕之乡”的美誉。
湖北盛产莲藕,做莲藕也是非常拿手的,藕丸子、藕夹、藕饼、藕汤可以说都是湖北经典特色菜,其中排骨藕汤更是征服了不少游客的味蕾,而且湖北人自己都喜欢吃,不管招待客人,还是在外游子归来,一碗排骨藕汤最为解乡愁。
湖北人炖排骨藕汤用的器皿跟别的地方不同,而且用一种叫“铫子”的器皿,小火慢煨,藕汤好了以后颜色粉红、鲜香四溢、汤汁鲜美、莲藕粉糯、口感醇厚,是冬令的滋补佳品。
好啦!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看完湖北的经典名菜有没有想吃的冲动,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菜品呢?欢迎评论区分享,最后感谢阅读。
#冬日生活打卡季#
<>< class="tt_format_co
ntent " id="js_content">
第一步:
完成“你心目中的最佳楚菜”投票
第二步:
第三步:
对话框回复“楚菜文化节”
即可点击参与摇一摇抽奖活动
100张刘胖子家常菜价值50元的代金券
等你来领!
rame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class="vote_iframe js_editor_vote_card" data-display-style="height: 901px;" data-display-src="https://www.sjzyslg.com/skin/canyin/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https://www.sjzyslg.com/skin/canyin/image/nopic.gif" data-src="https://www.sjzyslg.com/skin/canyin/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https://www.sjzyslg.com/skin/canyin/image/nopic.gif" data-supervoteid="503246001" allowfullscreen="">rame>
地道的武昌鱼产于鄂州梁子湖,头小体高,面扁背厚,脂肪丰富,肉味鲜美,汤汁清香,营养丰富,堪称淡水鱼中的珍味佳肴。清蒸武昌鱼既是许多餐厅酒楼的镇店名菜,也是许多老百姓家里的家常菜。其做法简单易学:将鱼收拾干净,两面打上花刀,根据个人喜好加葱结、姜片、精盐、绍酒、清汤或其他配料,上屉蒸约 10 分钟取出,拣出葱姜即可食用。鮰鱼学名长吻鮠,俗称"江团"、"白吉"、"肥头鱼"、"鮠鱼"。肉嫩少刺。以武汉江夏区金口出产的鮰鱼为佳。其肉刺少,肉质紧实弹压,胶质的鱼肉吃起来有点红烧肉的口感。1955 年,在国家商业部全国食品展览上,老大兴园酒楼厨师曹雨庭做的红烧鮰鱼技惊四座。第四代鮰鱼大王孙昌弼曾用这道在外事活动中大放异彩,让老外也爱上楚菜。这道菜源远流长,在宫廷宴席和百姓饭桌上都常常见到。在荆州一带,人们宴请已形成“无糕不成席”的局面。鱼糕晶莹洁白,软嫩鲜香,有韧性,对折不断。鱼糕在继承传统烹调方法的基础上,经过厨师不断研究改进,已制作出风味各异的鱼糕菜肴。在湖北吃鱼,不得不提的便是荆州地区的荆沙财鱼,荆沙财鱼的主要原料是黑鱼,又称花鱼、斑鱼等,财鱼的叫法最受欢迎,取其恭喜发财的祝福之意。财鱼出肉率高、肉厚色白、少刺,味鲜,通常用来做鱼片,以白豆腐垫底,用最顶级的本地豆瓣酱微火烧制而成,味道醇厚而不油腻,回味甘醇。皮条鳝鱼是湖北荆州的传统名菜,已有数百年历史。这道菜形似皱皮蛇条,用两道不同温度的油炸至皮酥,再挂上糖醋黄汁,色泽金黄,外酥内嫩。这道湖北的珍贵名菜,最难得的是它的原料——石首笔架鱼肚,有人为此感叹“此物唯石首独有,天下无二家”。据说石首市境内的鱼长得特别肥美,有一米多长,重可达七八斤至二十多公斤,质细嫩,味道鲜美,鱼鳔肥大厚实,独特别致,外形很像石首长江边的笔架山,鳔内有红色的笔架山图案,笔架鱼肚因而得名。湖北人爱喝汤,有 " 无汤不成席 " 的说法。湖北盛产莲藕,粉嫩白净,闻名全国。湖北人喜欢拿藕和肉骨头煨汤,文火煨到肉烂脱骨,藕块吃起来口感粉糯,最绝的汤喝上一口,香浓清甜,不禁要感叹藕香与肉香的搭档简直是天下绝配!排骨藕汤也是湖北接待贵客的必备菜之一,鲜香味美,营养丰富,有补气补钙的功效。金灿灿的 " 炸藕圆 " 外焦内糯,令人垂涎欲滴,既能当菜肴入席,也可作平日小吃零食,是很有营养的素食小点。逢年过节,这道菜更是是荆楚人家过年过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寓意着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藕夹又名藕夹子,得名由来藕是 " 偶 " 的谐音,偶即成双作对,夹子是 " 有子 " 的一种说法,寓意吉祥。作为一道大小餐馆必备的家常菜,油炸出锅的藕夹色泽金黄,吃起来咸淡适中油而不腻、酥脆可口藕香浓郁。这是鱼米之乡最特色的菜品之一。藕带,又叫鸡头管,事实上就是还没有成形的藕,也就是最嫩的藕。其制法是:新鲜藕带洗净斜切成寸段,泡在水里以免变色。如果藕带偏老或不太新鲜,则需要去皮。红辣椒切丝备用。热锅下油,放入姜丝,干红辣椒小火煸至出香味。倒入沥过水的藕带和切好丝的红辣椒,快速翻炒,至断生,加入白醋,盐调味翻炒均匀即可。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解酒解毒的功效。此菜选用家菱与猪肉片合炒而成,肉片穿衣上浆,淡黄色,软嫩滑。红菱片油润脆爽,盛夏食之,清淡可口。过去,这道“硬菜”只有在特别重要的日子才会出现在老百姓的饭桌之上。现如今,粉蒸肉早已成为稀松平常的家常菜,它以猪五花肉为主料,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米香宜人,让人禁不住垂涎三尺。湖北的传统名菜之一 , 这里所说的汽水不是指常喝的碳酸甜饮料 , 而是蒸锅中的水受热蒸馏而产生的汽水。汽水肉是传统菜中常见的品种 , 最适宜现蒸现吃 , 滋味清爽鲜美 , 口感嫩滑 , 对于消化不好或是胃口不佳的人来说还是一道开胃进补好菜。珍珠丸子又名蓑衣丸子,是源自湖北仙桃市的地方小吃。其风味独特、清香细嫩、鲜香可口。珍珠丸子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蘸料搭配着吃。珍珠丸子位列沔阳三蒸之首。其做法是:将糯米淘洗并用温水浸泡,然后捞出滤干,再将加了蛋清的肉茸、鱼茸、荸荠丁、香菇末搅匀,挤成肉丸,放入糯米中滚上一层米,用手轻压表面,把一部分糯米压入肉馅中。一个制作的小窍门是:蒸制前,铺上一层菜叶,不易粘盘。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人们常常能看到新农牛肉的招牌。据介绍,新农牛肉均采用来自大山里的纯天然水牛,产品十分注重色、香、味、美,卤牛肉干实不油腻,牛骨头五香味浓、含高钙质。凭借可靠的品质与老少咸宜的口味,新农牛肉已经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征服了不少人的味蕾。正宗洪山菜薹炒腊肉,做法十分讲究。菜薹要选洪山宝通寺周围种植的,要既鲜且嫩,主要吃薹,薹用手折,长约寸许,洗净沥干备用。腊肉要切成一寸长的薄片,先放进锅里煸炒,然后捞起,再炒菜薹,最后把腊肉掺入,起锅装盘。吃时菜薹鲜嫩脆香,腊肉醇美柔润,别有风味。" 过江名士笑开口,樊口鳊鱼武昌酒,黄州豆腐本味佳,盘中新雪巴河藕。" 黄州豆腐与樊口鳊鱼、武昌酒、巴河藕并称为鄂东名产。此菜采用黄州豆腐与鲜猪肉茸制成,豆腐盒是在豆腐内瓤入新鲜猪肉馅,先炸后烧制作而成,成品质软嫩,味咸鲜,色红亮。黄陂豆丝是武汉市黄陂区的三大传统小吃之一,也是当地备受喜爱的农家菜,主要分布在湖北东南部等地。在黄陂,豆丝是必不可少的年货。每年腊月,家家户户做豆丝,飘出浓浓的年味。黄陂豆丝用精米、绿豆、优质面粉、植物油等以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口感细腻有筋道。最正宗的潜江油焖大虾出自潜江市周矶镇的大排档,如今这道美食已经声名远扬。每年盛夏时节,都有来自全国各地数以百万计的食客赶到潜江,只为品尝最正宗的小龙虾。潜江油焖大虾采用潜江龙虾为原料,制作过程的关键就在 " 油焖 " 二字,3 斤虾耗油半斤左右,焖烧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上。如此焖烧而成的大虾,色泽鲜艳耐看,香辣鲜味俱全。公认的武汉鸭脖发源地是汉口精武路,按老一辈人的说法,鸭脖是活肉,鸭子整天寻吃觅食,纤长的头颈一伸一缩,肌肉纤维锻炼得非常有韧劲,所以味道格外的好。鸭脖经过红辣椒、花椒、八角等几十种纯天然香料进行精心烹制料理之后,再剁成一截一截,肉层次分明,颇有嚼劲,肉啃完后,接着吸吮骨节中间的骨髓," 刺溜 " 一声,让人觉得颇有成就感。腊鸭焖藕用湖北两大特色物产制作,亦汤亦菜,是冬天湖北人餐桌上一道很常见的地方特色菜。莲藕本性清净,味道清淡,腊鸭的味道却霸道醇厚,腊鸭焖藕和普通藕汤不同,鲜甜的莲藕吸足了腊鸭的咸鲜味道,汤喝起来不油不腻,不咸不稠,堪称完美。湖北煨鸡汤的最有名的馆子,当数 1946 年在汉口兰陵路开办的 " 陶袁 ",后改名为 " 小陶袁 "" 筱陶袁 ",1978 年更名为 " 小桃园 ",至今说起小桃园,老武汉人都知道。小桃园主营母鸡汤、八卦汤等,瓦罐鸡汤是店内公认的名菜,堪称一绝,加之湖北人最喜喝汤,视此菜为珍品。小桃园瓦罐鸡汤选用黄陂、孝感地区的黄色老母鸡为主料,以特制的瓦罐在文火上长时间煨制而成。瓦罐受热均匀,老母鸡经过长时间的小火煨制,约需 2 小时以上,原罐上席,骨酥肉嫩,汤汁稠浓,味道极为鲜美。松滋鸡又名杜婆鸡,沙道观鸡,是荆州地区松滋市的待客名肴。最地道的松滋鸡采用当年的仔鸡公,一定要加当地酿制的荆沙豆瓣酱,以火锅上桌,看起来色泽金黄,吃起来,鸡肉富有韧劲,有别于母鸡的肥腻,鸡肉透出了肉香味。荆沙豆瓣酱的鲜、咸味道透进了鸡肉内里,肉香扑鼻。说起毛嘴卤鸡,在湖北仙桃市可谓是无人不知,它是当地传统名菜之一,以肉质细嫩、油而不腻、香醇可口、品味绵长著称。在卤制过程中,该菜配以蜂蜜、杜仲、枸杞、八角等十八种名贵中药及天然香料,用秘制卤汁加毛嘴特有的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会吃的食客,路过仙桃时,都会稍上几只毛嘴卤鸡,或自己食用,或馈赠亲友。据记载,板栗烧鸡也是一道历史悠久的荆楚名菜。板栗烧仔鸡做法简单易学,可谓是既美味可口又富含营养。现在,大厨烹调板栗烧仔鸡,多选用 1斤重的仔母鸡,肉质比公鸡更加鲜嫩,易于消化吸收。板栗要新鲜上市的鲜果更佳,栗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等,对人身体颇有益处。作为非常有地域特色的楚菜,这道菜以武当山独特的纯天然野生源猴头菇和鸡肉为主要材料,配以鸡脯肉、火腿、冬笋等原料制成。猴头菇为上等山珍,口味鲜美,整道菜软滑醇香,汤汁清鲜,宜食本味,突出 " 鲜 " 的特点。湖北江河湖泊甚多,盛产甲鱼。这也是人们喜爱的滋补水产佳肴,无论蒸煮、清炖,还是烧卤、煎炸,都肉鲜汤浓。酱烧甲鱼是将甲鱼杀好,肉抹上胆汁烹炒,吊高汤自然成芡,置火上焖烧入味,令汤汁自然浓缩,成菜汤稠味醇,肉质软烂,香气浓郁,让人赞不绝口。这是一道源于民间,得名于宫廷,又从皇家回归到普通百姓餐桌的荆楚名菜。传统蟠龙菜是用猪肉、鱼肉、绿豆粉、鸡蛋清制而成,其特色是肥而不腻、肉滑油润,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 " 吃肉不见肉 " 而著称。“吊锅菜,蔸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 ",一句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生动地刻画了山乡居民对吊锅美食的满足感。如今,吊锅已经走出大山走进城市,不仅因其美味,更因为它的“一切皆可炖”的原生态和围坐一团的其乐融融。合渣,又名嫩豆腐,用黄豆磨制而成,是湖北省宜昌、恩施等地家常菜。因制作容易,营养价值高,美味可口,深得当地人青睐。合渣的吃法很多,有的只加一点青菜和盐,可做汤饮用,常称为淡合渣;寒冬腊月,可在合渣中放土辣椒、猪油、盐、大蒜、鸡蛋、肉沫等食材猛煮,当做主菜食用,又是一番风味。
第一步:
完成“你心目中的最佳楚菜”投票
第二步:
扫码进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公众号
第三步:
对话框回复“楚菜文化节”
即可点击参与摇一摇抽奖活动
100张刘胖子家常菜价值50元的代金券
等你来领!
武汉刘胖子家常菜创立已20多年,旗下有13家遍布武汉三镇的直营餐饮旺店、大型现代化储运冷链配送中心、具有“SC”资质的专业中央厨房、畅销全国的速食产品和佐餐酱料,以及成熟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连续多年被评为“诚信企业”、“江城餐饮名店”、“中国人气旺店”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搜狐美食网评为“中国一百家好吃餐厅”;2019年被湖北省商业厅选评为“楚菜名企”。
5月17日-20日,相关工作人员将联系中奖网友,告知代金券领取详情,请保持电话畅通。
>>< class="pgc-img">>
江汉平原地带,有这样一种牛“威震四方”,它北通襄樊、南阳,南及常德、衡阳,东往武汉、九江,西达恩施、宜昌,往来食客络绎不绝,但凡吃过,都啧啧称奇......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公安牛肉,名震湖北街头,分为牛三鲜、牛杂、纯牛肉、牛蹄筋、黄金管五种火锅。
< class="pgc-img">>
它的招牌虽然在湖北随处可见,常闻其名,吃其肉,但是问起源,知者甚少。
其实公安离武汉也不远,它是荆州下面的一个县城,与主城区隔着条长江,名字还是当年刘备改的。
< class="pgc-img">>
早年间,公安县是长江上一个重要码头,有很多工人搬运货物,从晚上一直忙到天亮,待到收工之时,他们就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喝上几杯酒,吃着火锅,再回去休息,时间久了,就慢慢形成了喝早酒,吃火锅的习俗。
< class="pgc-img">>
改革开放前期,斗湖堤镇的新建街上,有一家国营餐馆,擅长用剩下的牛骨头、牛筋和牛杂烧制成牛肉面,或牛杂汤售卖。在美食匮乏的年代,它家的牛肉汤、牛杂面香飘十里,从此名震荆楚。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公安牛肉也叫牛肉炉子,牛肉炉子是湖北省公安县对牛肉火锅的地方称谓。
< class="pgc-img">>
刚开始兴起时以纯牛肉为主,后期经过不断改良,食客们普遍觉得有牛腩、牛肚和牛蹄筋按一定比例制作的“牛三鲜”口感最佳,牛腩保持牛肉的厚实感,牛肚增加嚼劲,炖煮化开的牛蹄筋称为道牛肉火锅的“点睛之料”。
< class="pgc-img">>
黄金管则是牛黄喉和牛软骨一起炖煮,软脆交替,将牛的特别部位发挥无限。
< class="pgc-img">>
散养老黄牛
公安牛肉的原材料选取近乎挑剔,最正宗的公安牛肉选取散养的老黄牛,如果是在江汉平原上下地耕作过的水牛肉就更加完美。
< class="pgc-img">>
若是养殖场饲养的黄牛,一定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再次散养,放松皮肉筋骨。不过现在机械化已经大部分取代,本地水牛已经稀缺,很多时候都只能用杂交水牛替代。
< class="pgc-img">>
如今荆楚菜馆里,说要吃公安牛,一般都是牛三鲜火锅。
< class="pgc-img">>
牛肚、牛肉、牛筋按1:0.7:0.3配比,辣椒、大蒜、姜片、八角、桂皮、豆瓣酱就是这火锅的全部调味。
< class="pgc-img">>
一锅火锅的分量并不能支撑很多人,两到三人最佳,超出需要另外加点肉。公安牛肉火锅的纯粹在于他们没有其他的配菜,当地人觉得加了其他食材影响牛肉口感,还不如大快朵颐吃肉,一个锅吃过瘾。
< class="pgc-img">>
如果要更地道,辅助一点当地独有的「公安晒酱」,这种酱以本地蚕豆为原料,经过焙炒,褪壳,浸泡后霉制15天以上,后加入净水、蒜蓉、白糖、食盐、八角、桂皮等,在夏季高温下暴晒45天,形成当地特有的酱香风味。
< class="pgc-img">>
晒酱的鲜美滋味得益于公安长江南岸的地理条件,冬寒夏热,特别是盛夏高温可持续两个多月。因此,公安晒酱可以在炙阳下暴晒充分发酵半月左右,直到酱香沉郁扑鼻,色泽深红后装坛密封待用。
< class="pgc-img">>
煮火锅,其实不需要多深的功力。牛筋要先提前煮40分钟,直到本来硬梆梆蹄筋被大火煨炖软烂。
< class="pgc-img">>
另一边牛肚也不易嚼,因此也要提前煮20分钟,并且为了防止牛筋完全溶化,牛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毕竟牛肚也属于杂物,所以它的汤汁不能要,不然会腥。
< class="pgc-img">>
接着就是牛肉了,小火慢煨20分钟加入牛蹄筋和牛肚,这份牛三鲜火锅就等着上桌了!
< class="pgc-img">>
按道理说每家每户都能自己做,但是当地人就爱三俩相聚,走进某个街边的小馆,点上一锅牛肉火锅,搭配凉菜花生米,再来二两白酒。
< class="pgc-img">>
酌一口酒,夹一口肉,再嚼一粒花生,谈笑风生,则是荆州老一辈最舒服的早酒或是劳作后的饱餐。
< class="pgc-img">>
原始的公安牛肉火锅口味重,这是码头文化的标配,工人们劳动繁重,闲下来就想大口吃肉,补充盐分和热量,只有重味才能抚慰一天的辛苦。
< class="pgc-img">>
而如今随着码头的落寞,工种逐渐多样性,人们再也不需要太重的味道才能释放味蕾,牛肉炉子经过多番演变,辣味减半,咸淡适宜,谁都好上这一口。
< class="pgc-img">>
牛肉看似紧致,入口却松散进味,牛筋糯而绵密,嗦着可以直滑入胃中,牛肚则是唯一需要嚼一嚼的东西,增加口感,每一次牙齿间的摩擦都是为接下来大开胃口提前做准备。
< class="pgc-img">>
当外地人跑来公安县,说想吃地道的牛肉火锅,东南醇一定是首选,不过犒劳当地的人的胃不一定非要去最火爆的地儿,就城西菜场对面的牛肉炉子已经足够满足。
< class="pgc-img">>
而今又逢新春,劳作一年好不容易拥有假日休闲的当地人最爱约上几个老友上自个家,沏上一杯湖北特有的三皮罐茶。
< class="pgc-img">>
打着公安花牌,晒着太阳,叙叙过去的稀松平常,这时候恰好来一锅公安牛肉端上桌,大家忙着夹上一口,欢声笑语,就是最好的时刻!
文 | zoo哥哥
图 | 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