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是一家门店的主心骨,肩负团队建设、业绩考核、门店发展经营等重担。那么,一名优秀的店长应该具备哪些能力?餐企又该如何培养呢?
在连锁餐饮企业,店长对餐厅来说意味着什么?
“店长是餐厅的主心骨,他必须管好门店管好下面的员工才行。”一米线品牌创始人老刘告诉红餐网(微信号:hongcan18)记者,最近他正因为门店店长的事头疼着。
“前段时间招的一个店长,对店内的一些基础业务不熟悉,而且在汇报营业情况的时候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主要还是不怎么会看财务报表。门店有些员工不服他,偏偏这人平时管员工的时候还特喜欢摆官架子,导致现在有些员工都不肯干了。”说到员工离职,老刘还特别强调有几个他比较看好的员工也走了。
可能就有人好奇了,这样的人招来干嘛?老刘表示:“这个店长懂营销,店内该怎么推广产品,他能给出很多建议。”
但现在想想,老刘觉得要管理整个门店、团队,只有一项能力突出还不行,必须得各方面能力都不错的人才能胜任店长的职位。
总结来说,一名优秀的店长需要具备4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01
具备把握顾客需求能力
熟悉全岗位技能
行话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但风大了,会飞的猪多了,真正能赚到钱,活得好的还是前几名,这就是说即便有风口也得抢占先机。
怎么抢占先机呢?把握顾客需求。
门店作为最接近顾客的场所,在把握顾客需求这一点上如同信息枢纽一般的存在。
像哪些是经常来店消费的老顾客、新顾客分别是哪类人群、什么产品最受顾客喜爱等都需要通过门店来体现。也正是如此,店长针对分析顾客方面的工作能力尤为重要。
餐企该如何培养店长这样的能力呢?
海底捞的做法十分值得餐企借鉴。在海底捞内部,一名合格的店长必须熟悉店内所有的岗位业务技能。
在对店长进行培训时,会通过理论及实践来考察店长是否合格。
理论考察其实也就是笔试。当店长学习了一系列基本的岗位技能以后,需要通过做题考取合格分数来自我检测。只有理论考察合格,才能向上级申请实践考核。诸如服务顾客、收桌、后厨的拉个面等。
可能有人觉得我做店长主要就是管理工作,学这些基础的东西会不会有点多余?
“海底捞曾经引进过一批大学生,直接从事店面管理工作,但用着用着就会发现,这些大学生即使再多干几年管理职务,也始终无法较好地同海底捞的企业文化契合在一起,很难切实地掌握住顾客的需求。”海底捞副总裁袁华强表示,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店长,对餐厅的各个环节都非常了解,他能深入到门店团队中,很容易与企业文化相契合,也更珍惜自己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店长身上会保持与顾客的亲切感,他们非常懂得如何把握顾客需求。
02
具备挖掘新人能力
梳理激励体系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人才的稀缺对餐企来说也是如此。
对于连锁餐企来说,摊子大,人员多,高层领导很少能接触到底层员工,想要从企业内发现人才并不容易。
这样的状况下,挖掘、培养新人的重担自然就落在店长的肩上。那么,餐企如何培养店长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呢?
某餐饮品牌在督促店长培养人才方面,摸索出了“358模式”,其核心要义就是以股权来激励店长潜心挖掘培养新人。
在这套模式里,“3”代表了3%的干股收益,考核成绩排名靠前的店长可以获得这部分分红奖励。
“5”便是5%的股份,如果店长A能够为餐企培养出新店长B,并且通过店长考核,那么店长A就有机会成为小区经理,同时还可以在新店中投资入股5%。
而如果店长A能够培养出5名店长,店长A就有很大的机会成为区域经理,在新店可以投资入股8%。
更甚至店长如果能成长为片区经理,可以独立负责选址经营,就能在新店投资入股20%。
△店长A的成长轨迹
该餐饮品牌旗下某门店店长回顾称,当初大学毕业才1年,在358发展模式的吸引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便成为了店长,并且之后还培养出了一名新店长,自己则成了小区域经理。这位年轻的店长笑言:“我每天都在想怎么找到合适的人,把他们培养出来。”
这种将店长收入及发展机会直接与培养人才数量挂钩的方式,让店长在培养新人方面更有积极性、主动性。
03
具备数据分析能力
得看得懂财报
如果我们把门店看作一家小企业,店长本质也是一名经营者、企业家,看懂财务报表是其基本职能。
只有懂得如何分析财务报表数据,才能透过现象看到门店经营的本质,知晓门店当下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制定出针对门店的有效策略。
有着餐饮行业黄埔军校之称的麦当劳就认为,财务知识是一名合格店长必须学习的东西。
麦当劳在将员工培养成店长的过程中,将员工的薪资与所处岗位挂钩。员工、训练员和计时经理这三个层级以时薪来计算,而想要往上走,摆脱时薪晋升到月薪阶段,就必须接受餐厅的各项培训学习,其中会计及财务系统学习就豁然在列。
这是麦当劳员工走向店长必须学习的环节。因为越清晰的门店营业数据分析,越方便总部进行判断,也是餐企能妥善调整门店营业任务目标的前提。
04
具备沟通协调能力
培养角色意识
说话是门艺术,作为基层员工及领导的中间层,优秀的沟通能力对店长来说尤为重要,它可以让店长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在工作中,店长遇到问题需要主动与领导沟通,最重要的是让领导感受到你对工作的热情。
比如在向上级领导汇报门店经营情况时,店长应该积极主动的指出门店经营有所发展的方面,并说明原因。对于有些没有取得实际成果的地方,店长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不论领导最后是否采纳建议,至少可以让领导感觉到你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有认真的为门店发展考虑。
有位餐饮老板说了这样一个例子,曾经在与两个新店长沟通门店怎么管理的时候,店长A一直滔滔不绝,有很多自己的观点,虽然有些观点不一定恰当,但是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店长A对这个岗位的热爱。
店长B则不同,如果不主动问他,基本就是坐在一旁不说话,简直比老板还像老板。“我当时有点怀疑他可能不怎么喜欢店长这个岗位,他可能想坐我的位置。”该餐饮老板调侃道。
两人之后的发展不用猜也知道,店长A很快就升职做了区域经理,店长B则处在可能被请辞的边缘。
而在与门店员工沟通的过程中,店长切忌摆出领导的架子,“接地气”很重要。
真切沟通的前提一定是双方能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店长需要让员工知道即便是领导也能理解自己的感受,而店长能够给予相应的反馈,说明与员工间是能够契合的。在这样的状况下,员工才会坦诚并给予相同的信任。
井格重庆火锅在培养店长的时候,将“接地气”融汇在企业所倡导的“平等”文化中,通过授课培训、及定期的内部文化活动培养店长的平等意识。同时,用员工的满意度作为店长绩效的考核内容之一来督促店长。
用这样的方式提升店长管理门店人员的水平,员工满意,店长工作也轻松。
总结
要招到一个合用的基层员工都不简单,更不用说要招综合能力强的店长了。现在有很多餐企为了稳妥,选择从基层员工中选拔人才,一步一步提升实力逐层评测培养成店长。这意味着餐企对基层员工的招聘需要更加严格。恰逢春节假期刚刚过去,市场上大量人力涌动,正是企业筛选人才的大好时机。红餐网建议企业在招聘前拟定好详细用人标准,为店长一职做好储备。
作者:莫非
><>同每一个店员进行单独沟通
和店员进行沟通是店长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也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沟通技巧。只有沟通得好,很多工作才能顺利展开,才能不断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提高销售业绩。
店长为什么要同每一个下属员工进行单独的沟通?单独沟通的好处是什么?
店长作为一名管理者,如果对自己的下属员工不甚了解,不知道每个员工的能力特长,就没办法“因人设岗”,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也很难最大化发挥自己的能力,事情做不好的同时,还会影响员工工作时的积极性。这样时间一长,员工的工作兴趣和激情就会被消耗殆尽,然后是无尽的抱怨,或者直接辞职走人。
< class="pgc-img">>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特点、特长和特性,要想深入了解每一个员工,店长就要同每一个员工进行单独的沟通。
单独沟通的好处是首先能让新入职员工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让员工初步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其次,单独沟通更有利于对每一个员工内心想法、需求、期望等信息的深度挖掘,因为单独面对面更容易说服和打动对方,是对方能尽可能的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
只有员工愿意和你交心沟通的时候,从工作到个人再到家庭,你们无所不谈的时候,你才算是真正了解这个员工。
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少有员工会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毫无保留地告诉领导,零设防的员工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店长同每一个下属员工进行沟通就需要一定的技巧。
如要想对某个员工进行深入的了解,首先就要通过单独的沟通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然后通过工作过程中的观察,发现员工的一些特长和爱好,然后再以此为话题切入口和员工再次进行单独交谈,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2
了解员工的特长
学会和下属员工进行沟通是店长管理的基本流程之一,“了解员工特长”才是沟通的关键。知道员工的特长才能在分配工作任务时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有效提升门店的经营效率,提高销售业绩。
< class="pgc-img">>“知人善用”是对店长管理能力的要求。店长若了解下属员工,但却不知道将什么样的员工用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这是人员管理上的失败。如在一般的面包店里,导购人员加上店长最多不超过6个人,人员的合理安排很重要。
每个下属的员工的工作能力也不一样,有的员工手脚快,做事麻利,但不擅长和顾客沟通,有的员工手脚慢,但嘴巴甜,擅长和陌生人搭讪,而有的员工手脚既不快,嘴巴也算不上甜,但长相姣好,在店门口一站就能吸引过路人的目光,也算是一个特长。
所以,对店长来说,熟悉了解每一个下属员工,知道所有人的特长就能很容易将他们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店面的和谐经营,并最终提升销售业绩。
3
每一项工作都要责任到具体的人
店长制定的每项工作内容,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时间节点要求,将每一项工作都责任到具体的人,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 class="pgc-img">>每一项工作都责任到具体的人,这样既锻炼店长的管理能力,也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结,不养成拖拉延误的习惯才能真正的锻炼我们自己,使我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从中获得快速的职业成长。
其次,将每一项工作责任到人,在店面经营过程中发生任何事情都能寻根觅源,找到具体的事因,这样既不冤枉任何一个员工,也不会姑息任何一个员工。当然,最终要的还是当事情发生后,能根据具体负责的员工找出具体的原因,然后通过总结分析,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以此达到提升店面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4
让每一个员工都把事情做好
“把事情做好”是对员工的最基本要求,但若要求团队里的每一个员工都把事情“做好”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 class="pgc-img">>店长如何通过管理流程来监督员工把事情做好?这就要求店长必须具备很强的执行能力,也就是说店长首先就要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上严格要求自己,只有店长按流程严格去执行了,员工才有可能从一开始像鸭子一样被赶着上架,慢慢变成像鸟儿一样天黑就会主动归巢。
譬如,在面包店里,店长可以在店内放一块白板,把团队各成员的近期工作安排全部排写在白板上,然后通过开晨会的方式沟通检查每个成员的工作进度,对需要加快进程的伙伴给予提醒,并强调最后的时间节点要求,明确相关责任。只有这样,店长才能清楚掌握店内的每一项工作的进展,要求每一位员工都把事情做好。
6
日常工作内容顺序和细节
在门店的日常工作流程中,哪些顺序和细节是店长必须掌握的?从员工“到岗”到最后“闭店”都有哪些工作要处理?
譬如很多店都是要求员工要提前20~30分钟到岗,并由店长亲自负责考勤。在正式营业前的这段时间,员工更换工作服、整理个人仪表、清点整理陈列货品、打扫店内卫生、备好零钱,然后店长还要组织200秒左右的晨会,相互检查店员仪容仪表、昨日工作总结和今天工作安排、调整心态、鼓舞士气、分享总公司及行业新资讯等。
< class="pgc-img">>营业中,迎宾人员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规范,如何巧妙的留意顾客购物信号并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导购人员专业的产品解说,顾客购买服务、休闲区服务、现制饮料等服务。
营业结束前还要进行相关数据账单的统计,如填写日销售报表、当天的商品进销存记录、补货单、顾客订单、顾客挡案信息反馈表等。最后是关店前的商品数量盘点、卫生打扫、电源安全检查、店内设施检查,以及关灯锁门后再检查卷闸门有无锁好等些细节性工作。
店长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餐饮行业人员流动频繁,年轻人个性十足,如何管好人留住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