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红餐网
一款来自台湾的街头小吃,今年以来,在全国多地的小吃街、商业街、夜市市集上频频露脸。
眼下,不少餐饮创业者也开始跃跃欲试,准备磨刀霍霍向车轮饼,创业卖车轮饼会是一个好出路吗?
口味多样、价格低至3元一个,一款街头小吃正悄然走红
广州海珠区的艺苑南路,有人称这里是广州的美食天堂,还有人表示这里占据了广州美食的半壁江山!
近日,红餐加盟优选也特意来到了这里打卡,发现这条约200米长的街道,竟然有不下四家餐饮店都在出售一款叫车轮饼的小吃。
“记录余生车轮饼”的门店就在这条街道上,红餐加盟优选前往打卡时,大概是中午2点左右,当时门店内还有7-8名顾客在排队等候取餐。
其门店采用小档口形式,不设堂食座位,门店售卖的车轮饼共有16款,口味方面既有奶油、香芋、抹茶、红豆等经典口味,同时也有芝士鸡蛋培根、咸蛋肉松香芋等创新型口味。产品的售价从6元到12元不等。
在这家约10平米左右的小店门前,红餐加盟优选观察了大概半小时,发现该店售出了近50个车轮饼。
距离“记录余生车轮饼”不远处,有一家快餐店在店门前用小推车的形式售卖车轮饼,出售的车轮饼种类没有“记录余生”多,仅有芋泥、红豆、抹茶等五六款口味,但价格却更亲民,统一都是5元一个,也有三三两两的顾客前来购买。
还有一家粉面店在午餐用餐高峰期过后,开始在门口支上了摊位,也卖起了车轮饼,单价同样在5元左右。
所有的车轮饼均采用现点现做的方式,平均出餐时间在6-7分钟左右,面皮及包裹的馅料经过烤制后香气四溢,引来不少消费者的驻足。
一位正在购买车轮饼的年轻人告诉红餐加盟优选,自己刚工作一年,车轮饼既能饱腹且价格实惠,买来当早餐或宵夜都非常适合。“好吃又便宜,一个饼才5、6块钱,还可以选香芋、抹茶、奶油、牛奶等各种口味,车轮饼简直就是省钱党的福音。”
家住广州番禺大石附近的消费者小许则向红餐加盟优选表示,自己家附近的地铁站出口有一个夜市市集,市集上有专门售卖车轮饼的小摊,每次路过都能看到不少人在排队购买。“一个车轮饼只要3块钱,味道和鲷鱼烧差不多,但比日料店的鲷鱼烧便宜多了,很多人下班路过顺便就买来当晚饭或宵夜了。”
红餐加盟优选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后发现,不仅是广州,在上海、深圳、武汉、南京、天津等全国多地,都在掀起一股车轮饼的热潮。
有郑州的网友称,从去年开始,在郑州的国贸小吃街、健康路、互助路、南阳路等多条街区就时不时能看见一些车轮饼摊或者小店。“今年这种小店、小摊更多了,商业街、小吃街、夜市上随处可见,一个车轮饼就卖3元左右。”
武汉大学的晓晓则分享称,今年夏天,在武汉的江汉路、粮道街、循礼门以及大学附近的一些小吃街……几乎都能看到车轮饼的身影。在一些大学附近,还出现了不少专门卖车轮饼的小吃店,甚至有一些店已经开进了校园里。
还有不少网友分享了在山东潍坊的泰华安丘巷夜市、青州大学城、十甲市场等多地打卡车轮饼的情况。
“好吃又便宜”“口味丰富”……年轻人对车轮饼的喜爱早已溢于言表。
经典小吃车轮饼,凭什么虏获人心?
车轮饼,最早出现于台湾,是一种类似日式“烧”类甜点的小吃,与鲷鱼烧等有着类似的配料和做法。常以面粉、鸡蛋与砂糖制成,皮薄而脆、咀嚼起来有韧性,内里则可以夹馅。因为常采用圆形铁盘边转动边加料制作而成,故人们将其称作车轮饼。
△ 图片来源: 红餐加盟优选摄
作为一款经典小吃,车轮饼对大众而言并不新鲜、新奇,但其凭什么能够虏获人心,在今夏走红?
对此,红餐加盟优选走访了市场上的一些品牌,与行业一众人士也进行了交流,总的来看,车轮饼的走红主要归功于供需两方面的推动。
今夏以来,“夜经济”兴起,而车轮饼本身就自带夜市基因。且车轮饼的性价比优势突出,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更易受消费者青睐。
“就拿车轮饼跟成都小吃‘蛋烘糕’对比,车轮饼3元一个,跟2元一个的蛋烘糕价格差不多,但是消费者从车轮饼中获得的饱腹满足感、口味丰富程度却更上一级台阶,可以说,车轮饼是蛋烘糕的上位替代。”成都美食探店博主山木(化名)表示,如今餐饮消费者对于价格越来越敏感,车轮饼这种几元钱就能管饱的产品的确颇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从供给端来看,车轮饼制作简单、投入成本低、回报率可观……也吸引了大批创业者纷纷涌入该赛道。
既有成立车轮饼专门店,走连锁发展模式的,比如“记录余生·车轮饼”和“拾烧·车轮饼”等品牌;
也有将车轮饼作为一款单品加入门店产品线进行售卖,用以拓宽自身产品覆盖面的,比如烘焙连锁品牌85度C、茶饮品牌“桃园三章”,还有前面提到的在门店出售车轮饼的快餐店等。
△图片来源:红餐加盟优选摄
此外,不少车轮饼创业大军也在加速涌向夜市市集。
在抖音上,“车轮饼摆摊”“车轮饼摆摊创业”“车轮饼摆摊教学”等话题的播放量动辄都是几十上百万次的播放。其中,“车轮饼摆摊”话题的播放量达到超134w次的播放。
供需两热,推动着车轮饼市场热度不断上涨。
摆摊卖车轮饼稳赚不赔?小心被收割!
眼下,还有不少创业者正跃跃欲试盯着“车轮饼”。那么,车轮饼的这股热潮能持续多久?创业卖车轮饼会是一个好出路吗?
△ 图片来源: 红餐加盟优选摄
以最容易入手,门槛最低的摆摊形式来看。小红书上,晒摆摊经验贴的博主晶晶(化名)向红餐加盟优选表示:“在夜市摆摊卖车轮饼的启动成本不超过3000元,买二手设备花了600多元,剩下2000多元中,一千用于购入原材料,另外一千多元主要用于制作摊位广告、灯牌、包装辅材和购买充电宝等物品。”
据其所说,一套车轮饼夜市摆摊设备很便宜,比如最核心的电烤盘在某宝上只需要几百元就能买到,收购一台二手夜市摆摊推车最低只需花几十元。而车轮饼的原材料也比较常见,制作饼皮的面粉、鸡蛋和糖自不必说,内馅的原材料也无非是奶油、抹茶粉、香芋、奥利奥饼干、珍珠啵啵等常见备料。
而摆摊的收益看起来似乎也不错。广州夜市摊主吴军告诉红餐加盟优选,自己通常在石碁地铁站出口摆摊售卖车轮饼,3元一个,日营收300-500元左右。
桃园三章研发主管谢青萍此前也曾向红餐加盟优选介绍,称桃园三章在门店推出车轮饼产品后,市场反响不错,单个门店平均每天能售出300个左右。
但也有人对车轮饼创业项目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广州海傍夜市车轮饼摊主黄先生告诉红餐加盟优选,自己从小红书上看到某位博主车轮饼摆摊创业月入1万,成本也不高,就投入3000元左右打造了自己的车轮饼摊,但是回报率比较一般,“每天下午5点半开始,摆摊到10点左右,将近5小时,收入非常不稳定,好的时候能卖出400多元,差的时候卖不到100元,扣除成本也就挣个吃饭钱。
成都美食探店博主山木指出,车轮饼几乎没有制作门槛,导致一批创业者加入,但市面上能见到的车轮饼产品与十几年前并无太大差别,所以摆摊卖车轮饼可能能火一时,但要走长远,还有不小的难题。而那些想要以车轮饼作为主打产品的餐饮品牌,也不易构筑起产品护城河。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坦言,将车轮饼仅仅作为一项单品来经营无可厚非,但要以此来作为一项事业,甚至加盟一些品牌,创业者可能还要谨慎。
如其所说,车轮饼在市面上走红后,有部分品牌就打出了招聘加盟的旗号,或许也是这些品牌考虑到项目的长期发展欠佳,故而急于先收割一批加盟商。
今有不少24小时营业的饭店餐馆,为深夜的宵夜市场撑起另一片天。无论是老式的茶餐厅、暖暖的砂锅粥店,还是洋式的快餐店,甚至只是平价的一碗牛肉汤面,都能给疲惫的人们补充些能量,让整晚的狂欢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 class="pgc-img">>作为一家连锁海鲜砂锅粥店,如轩出品的砂锅粥品种多样,有招牌膏蟹鲜虾粥、花蟹沙虾粥、干贝海参虾粥、淮山元贝烧骨粥、清远鸡粥、补血养颜乳鸽粥、金汤香芋水鸭粥、菜心粒粥等各式美味砂锅粥,功效各有不同。如轩提供各式新鲜的海鲜肉类供用餐者选择,不喜欢既有口味的朋友也可自己选择食材让店里煲。
< class="pgc-img">>在煮粥的方式上,如轩的砂锅粥有潮州粥和广式无米粥之分。潮州粥米粒分明、偏稠,类似于稀饭。而广式无米粥则看不出一粒粒的形状,只看到些许絮状的米花,粥底喝起来绵软顺滑清爽。两者各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如轩家的粥里加入了八小时慢火熬制的高汤,再用文武火煲透,让粥底充分吸收了高汤的精华。在如轩家能让食客实现海鲜自由的鲜货,都是每日从渔民手里精心搜罗来的,生猛鲜活的样子让人喜欢,尝到鲜香的味道,忍不住想再多来几只。
< class="pgc-img">>如轩海鲜砂锅粥店在其他搭配小吃方面,值得推荐的是该店的上海灌汤包和丝绒抹茶菠菜卷。上海灌汤包皮簿筋软,轻咬一口,任由里面醇正浓的汤汁蔓延到口中,油而不腻。丝绒抹茶菠菜,一口菜汁和抹茶的组合很新颖,中间夹着红枣泥软糯绵柔,甜而不腻,趁热吃,甜蜜仿佛融化在了心里,两者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店里的其他卤味和粤菜,港式蒸凤爪、港式蒸排骨、水晶虾饺皇、蒸黄金糕、龙井绿茶饼、普宁一品豆腐、干炒牛河、香煎小黄鱼、酥皮薄饼、普宁豆酱炒麻叶的呼声也是非常高,色泽、香气激发味蕾,独家潮汕风味,欢迎到店!
< class="pgc-img">>广东地标美食出品的确不错哦!砂锅粥真材实料, 菜品的质量和口味,这个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同时,餐厅还经常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让顾客可以更加实惠地享受到美食。
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我是怎样从零起步,开了一家麻辣烫店,没有加盟,完全自己摸索,自创品牌。做到一个月纯盈利达到五万。
< class="pgc-img">>
我从不做饭,因为除了泡面,别的真心不会。可我偏偏选择了餐饮行业,做起了麻辣烫,我的店于2017年10月8日正式开业,过去的整整三个月里,基本做到了每天顾客排队。目前我二号店正在选址,开始扩张。
一、我为什么选择麻辣烫
选择一个行业,首先要看这个行业有没前景,市场容量大不大。麻辣烫行业前辈杨X富和张X亮,分别在全国开了5000多家店,他们用实实在在的开店数据,告诉了我们这个行业市场之大,顾客接受度之高。我也是在后来开始做外卖的时候,知道的另外一个数据,麻辣烫在夜宵档外卖搜索关键词排名第一。
麻辣烫行业市场分析,简单说几点:
1、去厨师化,这很重要,因为餐饮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但煮麻辣烫相对是个超级简单的活,只要把汤底的问题解决了,任何一个成年人都会煮。也非常有利于以后再复制开分店,能确保口味一致。
2、相对毛利比较高 基本能达到70%的毛利率。
3、无油烟,对厨房要求比较低,选址范围更广。
4、市场很大,外卖搜索关键词,夜宵档排名第一就是麻辣烫。
另外因我不懂餐饮,麻辣烫比较简单,只要把汤底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就都不是问题了,所以这个项目很适合我。
二、开店前调研
我用几个月的调查数据表明,喜欢吃麻辣烫的顾客年龄,普遍集中在18-30之间,而且以女性居多。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关注新媒体,注重健康饮食,因为他们讲究身材哈。
而那两大品牌麻辣烫,品牌名字听上去就是个大叔的名字,另外整体装修风格比较传统的快餐式装修,没有特色,只能说是看上去比较清爽大方。基于这两点,我开始有了一些想法,我想我应该有一些机会去参与竞争的。
后来的事实也表明,当初的两大决定方向是正确的。我的店开在杨X富和张X亮中间,和他们相差不到百米,每天我能做到排队,他们两家也就是那样稀稀落落的顾客。
我一直觉得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每个周末,我也会依然坚持去捧他们的场,吃他们的麻辣烫,依然会拿本子记录他们做的好与不好的地方,来不断的完善自己。
在那几个月里,我基本吃遍了杭州市区各个麻辣烫,拍了很多的照片,也有遇到特别热情的老板,会给你讲一些行业的情况。通过那段时间的走访,基本对麻辣烫有了最初步的认识。会在中间发现很多,完全刷新自己以前对麻辣烫的一些固有看法。
目标的消费群体怎样组成的,客单价大概集中在多少,顾客进店的动线怎样,厨房出餐效率怎样,菜品大概有多少种,顾客最喜欢选的有哪些,在区域市场里,顾客的口味偏向于什么,一家店主要,必须要有哪些设备,一般60方的店面最多能安排几个就餐位置,等等所有的细节,每天出门口袋里随身携带记事本,把每家店觉得好的不好的全部都要记录下来。至此,脑子里就会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可以进行初步的投资测算。
三、商标注册
既然要干,就要大干。我也的有自己的品牌,先注册个商标再说。
商标,大家都不陌生,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对商品或服务的选择也意味着对该品牌的认可。
产品未动,商标要先行!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现有的体制,所有的商标申请注册都要把资料邮寄到国家商标总局来完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你递交申请开始到最后审批结束,收到商标注册证书,你的商标可以加注R,要整整一年半,是的,18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且,中间如果出现有其他商标所有人对你提出异议,那么相应的,时间还要久。
当然,现在代理商标注册这样的公司很多,网上找就一家就行。
我也幻想这或许有一天,我的品牌也会遍地开花,做人应该要有梦想,下一句是万一实现了呢,你说是不?
第三、选址
开店选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位置选的好,事半功倍,选不好,后期所有的努力付出,起结果都会大打折扣。
根据一些实战的经验得出的数据分享给大家。
一般,我们能做到人流量3%左右的抓捕率,也就是说,在我们有效的营业时间段内,店门口经过100个人,大概会有3个人会进店消费。(为什么要提有效的营业时间,总没有人一大早会吃麻辣烫的,所以应该是上午10:30---营业结束)那么假设我的店门口这个时间段,经过人流约一万人,大概会有300人会进店。乘以客单价25,就可得出预估的营业额。
但是每个商圈,都会有自己特定的原因,导致人流不稳定。比如我现在的店,处在写字楼集中商圈,周末、节假日,人流量就会少的可怜。所以,我们在选址的时候,要尽量去选择一个复合型的商圈。写字楼、大型商场、超市、学校、地铁口、公交站牌、酒店、医院等等能聚集人气的周边店面,尽量做到能符合上述2个条件以上的商铺。
同等面积不同地段的商铺,往往租金差距很大,简单的说,我们所付出的房租差,就是在买这个地段的人流。回到上面提到的3%的人流抓捕率,这只是一个均值。我们要通过很多的手段来提升这个抓捕率,店门口的人流量,我们决定不了,但是提升自己店的抓捕能力,这是由我们自己能力决定的。很多所谓的网红店,会花代价请人来排队,因为人都有从众心理,看到这家店排队,应该东西很好,也跟着排队,这样就提升了他们店的抓捕率。
第四、经营
1、关于定价
麻辣烫的计价方式,经过几个版本的变更,现在主流的计价方式还是以荤素同价,设定每500克单价多少为主。我也遇到有这样的方式计价,把荤素分开计价,或者用竹签子串起来,数签签的方式计价。在综合比较之后,我选择了用荤素同价称重的方式进行,这样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在单价设定多少的时候,又用到了之前的调查数据。从全国市场来看,杭州的消费水平算是在偏高,北方很多城市有12.8元每500克。杭州的麻辣烫价格普遍都是在19.8元----22.8元之间,我最后选定了25.8元每500克。
其实在当初开业之前,我还是比较紧张的,不知道这样的价格,顾客接受起来会不会觉得高了,因为附近的两大品牌都只有21.8元。后来的实际情况表明,并没有多大影响,因为麻辣烫是做不到直接比价格的。因为是顾客完全自助挑选的菜品来称重,没有人能做到两次挑选的一模一样的菜品,而且重量都一样。不像一瓶可口可乐,一包香烟,可以直接的对比价格。所以,对顾客来说,他上一次花了23块吃了碗麻辣烫,和这次来我家花了26块钱吃麻辣烫,心里对价格是不太敏感的。
当然,前提还是你的口味要好,环境也好,服务要好,菜品要新鲜。
2、丰富的菜品
在菜品的选择上,实则有一个最简单的计算方式,比如我的售价是25.8每斤,那么原则上说,只要我们的进价不超过这个价格的菜品,都可以上柜销售。菜品加上汤底的成本,基本就是我们的毛利了,至于允许上柜的最高进价多少,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比如,我们可以每天适当的上一些进价高的产品作为人气产品,但是限量供应。在调查周边麻辣烫店后,我毅然选择了很多别家店没有的产品,比如蛋黄芝心年糕、清江肥鱼片、海苔鱼豆腐等等,凡是人家店里有的,我全都有,而我有的别家店里不一定有,本着这样的原则来丰富我的产品柜台。
我也每天不断地去逛各种美食城,发现花甲粉丝是个极好的项目.一份花甲粉丝一般售价为15元,顾客基本作为休闲食品.而且花蛤基本上是最便宜的海鲜了,4块钱一斤,一斤花蛤最少能做两份,所以毛利率很高.出餐速度也很快,用电磁炉2分钟即可做好一份.原本在下午2点到5点时间段,基本上店里是没什么客人的,上了花甲粉丝后,得到了有效的改观,每天为店里增加500-800营业额.
3、一定要卫生,一锅一煮
麻辣烫行业一直存在,一想到麻辣烫,我们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景象一般都是,一大缸煮了又煮的汤底,几个漏网放进去烫菜,熟了捞起来倒碗里,再舀一勺调好的汤出餐。对于那一大缸子底汤,不知道煮了多少遍了,我们一想到的时候,内心还是比较纠结的,这样卫生吗?
所以对这个出餐方式,我进行了修改,采用开放式厨房,完全一锅一煮的方式做每一碗麻辣烫。让卫生看得见,让每一个过程都时刻接受顾客的监督。
一家店在这方面做的好与不好,有一个很直观的方式,如果你经常看到有父母带着小孩子进来就餐,说明你的环境卫生基本是达标的。所谓的一锅一煮,是用5千瓦的电磁炉,一锅一锅的煮出来,现在我店里有8个电磁炉。
说到这里,大家会质疑两个问题:一是电费,二是出餐速度。这也是我开始担忧的问题,为此刚开始的时候,我特地买了定时器来掐每一次出餐的时间。事实证明,一般的丸子,两分半时间即可完全煮好,蔬菜更是不在话下。关于电费,理论上说,一个电磁炉就要五千瓦了,感觉很费电,但实际上,因为来一个客人启动一个电磁炉即可。总的电费还是不多的,现在我每月的电费基本在4千左右,对比和我同样面积的麻辣烫,基本要达到7千左右。
4、促销
曾经在我的朋友圈分享过附近杨X福一家店的促销活动,店面拉了一条横幅,下午5点后,全场八折。而同样类似的活动,我店里也做过,但我就会换个方式进行。全场满20即可以减5元。以人均25的消费为例,全场8折,顾客只需要支付20,而满减也是只要付20.全场八折,有些顾客可能只选了15块,而满减的设置无形的拉高了营业额。现在我又换了一个方式进行,以顾客抽奖的方式发放代金券,增加了和顾客之间的互动。每一次活动,都需要做总结,对比分析效果。
5、互动
客户喜欢有格调的音乐背景,所以我会经常更换店里音乐,钢琴曲、法语歌等也进入我的播放菜单。互动,永远是一家有活力店的标志,尽可能的加顾客的微信,无论是堂食顾客还是外卖。我们所要做的是,给顾客提供和传统麻辣烫完全不同的就餐环境和体验。
6、口味本地化
我调查杭州所有麻辣烫店,发现基本都是东北系的重口味为主。为了实现厨房标准化出餐,骨汤麻辣烫统一用微麻微辣来出餐,调味台增加小米椒和辣酱、花椒油来作为弥补。但是在后来实际经营过程中,还是发现有很多顾客会要求不麻不辣口味,所以又研发了原味的鸡汤。番茄味从开店开始就一直想做,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比如出来后味道可以,但是颜色会沾碗边,达不到出餐的标准,经过很多次试验后,终于攻克。现在店里三种主打口味,还是比较受顾客喜欢的。
7、尽职的店长
没有店长就根本就没办法开店。我朋友圈也没这样的人,只能去别的麻辣烫店里挖人。所谓挖人,其实很简单的事情,无非就是许诺比他之前的工资要高,福利要好。但是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我对现在的店长很满意,我和她之间就是很完美的搭配。她是属于文化不高,但是做事情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而我更擅长于运营。
最后,我个人就是完完全全的从零起步开的麻辣烫店,中间走过一些弯路,我会尽量的把我能想到的,曾经遇到过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都罗列出来和大家分享,请珍惜你准备开店的每一元钱,多问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千万不要脑子发热,人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老本给我们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