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青海新闻7月17日电 (孙睿)今年以来,都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将食品安全列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点内容,重点整治“校园餐”安全管理不规范、肉类产品质量安全、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等问题,守好“五个环节”底线,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综合治理。
守好食品生产环节底线。进一步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深入排查食品生产环节风险隐患,以生产环境卫生不符合要求,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掺杂使假等为重点问题,排查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标签标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结合日常执法检查,在全县范围开展“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宣传活动,确保企业都能精准识别风险、科学研判风险、及时化解风险,实现风险及时清零。进一步增强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有效提升企业化解食品安全风险能力和水平。
守好食品流通环节底线。以商超、农村牧区、校园及其周边为重点场所,以餐饮单位、食品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为重点单位,以肉制品、乳制品等为重点品种,围绕民生领域食品安全开展一体化整治行动,严查销售散装熟食无防尘防蝇措施、熟制食品的食用时限不符合要求,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以及食品销售者索证索票缺失等行为;线上线下同步排查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入网商家及线下门店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共出动执法人员139人次,检查食品经营主体578家次,发现问题隐患117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7份,现均已整改。
守好餐饮服务监管环节底线。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联合公安、教育、卫健等部门制定印发《都兰县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建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围绕高中考期间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春秋季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重点时间节点对全县托幼机构、中小学食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共开展联合检查7次,检查学校86家次、学校供货单位104家次,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291家,发现问题84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份,立案查处校园食品案件3起,校园周边食品案件2起,罚没款2.5万元。
守好特殊食品环节底线。以保健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重点检查保健食品经营单位资质、进货渠道、供货方资质、产品标签等,强调保健食品要严格专区专柜存放。针对未设立提示牌或提示牌内容、警示语设置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其立即改正。同时,围绕流通环节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肉类市场及冷链市场、粮食市场、养老及托育机构食堂食品安全以及“五一”等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农牧区假冒伪劣食品安全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
守好食品抽检环节底线。深入践行“开门抽检、监管为民”理念,通过“专题+常态、流动+定点、问诊+帮扶”的“百姓点检”便民服务新模式,推动建立食品安全“你点我检”长效机制,利用微信平台、现场宣传、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向群众征集食品检验品种及工作意见,邀请消费者加入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来。利用“快检车出动”筛出“问题食品”和“第三方检测”助力“精准监管”,现场观摩体验,让消费者近距离了解食品安全快检工作,切实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强化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抽检“五进”活动6次,快速检测样品约206批次,均为合格。(完)
龙江省鸡西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在餐饮服务经营环节采取“四切入四提升”举措,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以健全体系为切入点,提升综合治理“协同度”。针对餐饮服务环节特点,鸡西市市场监管局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建立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落实“三清单一承诺”职责,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网格,结合餐饮经营单位风险等级评定,实现全地域全覆盖监管。督导辖区全面落实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持续推动重点餐饮服务单位智慧监管、高危环节风险监测、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一体化融合发展。
以精准培训为切入点,提升食品安全“认知度”。针对餐饮环节不同主体业态,该局统筹安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培训。鸡冠区市场监管局以“流动课堂”为模板,建立了“业主在哪里、课堂在哪里、食安知识到哪里”的“鸡冠模式”;恒山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全区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特点,定期对经营者开展轮训,目前共计开展各类培训112场次,参加培训包保干部400余人次,参加培训餐饮经营业主4330人次。
以规范高效为切入点,提升包保同查参与度。落实“两个责任”工作开展以来,鸡西市市场监管局提出制定“清单式”包保计划,针对重点环节、重点时节提示包保干部开展督导检查。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时节,虎林市市场监管局邀请学校(幼儿园)包保干部同查陪餐,全流程嵌入式检查。密山市市场监管局邀请包保干部对全域中高考考点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开展监督检查。一年来,共发出同查邀请函98份、风险提示函47份,实现餐饮服务单位包保检查100%,发现问题整改率100%。
以食安创城为切入点,提升社会公众满意度。鸡西市市场监管局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落实“两个责任”两项工作深度融合,同步推进。城子河区市场监管局整合“日管控”项目,制作检查记录模板,在全市推广;麻山区市场监管局研究在不增加小微经营主体负担的基础上,分类推进主体责任落实;鸡东县、滴道区市场监管局统一制作公示板发放给餐饮服务经营单位;梨树区市场监管局制作创城公益片和科普宣传片,广泛宣传。
龚玉波
源:【广安日报-广安在线】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11月27日,四川省广安市、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联合发布《餐饮服务信用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这是首次将“信用”与“合规”有机结合,嵌入餐饮服务各环节,是广大餐饮经营者的“指南针”,既能帮助餐饮“小白”解决“无从下手”的问题,也能帮助餐饮“大咖”自行“把脉诊断”,让餐饮经营者们明方向、知对错、不再盲从。
今年,广安市人民政府与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签订了《加快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同城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落实,打造川渝市场监管合作示范区,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着力增强“协同”之力、释放“融合”之效。
“今天发布的《指引》,正是两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立足构建信用监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健全区域食品安全合作新机制的具体体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刘健表示,广渝两地市场监督管理局部门创新监管理念与机制,将“信用培育”作为助企纾困解难、提升发展质量的切入点,加快信用环境塑造,提升市场主体诚信意识和信用合规能力,将“法治”与“诚信”相互融合、促进,形成守信重信的良好市场氛围。
刘健表示,《指引》以《食品安全法》《反食品浪费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规定为主要依据,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高频问题,从帮助餐饮经营者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出发,从餐饮经营者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着手,以简单清晰的结构呈现相关内容。《指引》草拟稿完成后,广安、渝北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面向渝广两地基层市场监管局(所)、餐饮协会、餐饮经营者代表等多方征求、听取意见,并专门征求了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业务专家的意见。征求意见工作结束后,广安、渝北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分析研究各方意见建议,对《指引》再次进行修改完善后定稿。
刘健介绍,《指引》共六章134条。第一章为总则,主要说明《指引》的主要目的及适用范围;第二章为餐饮服务操作规范,主要从餐饮经营场所选址、设计与布局、内部结构装修等方面明确餐饮经营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及具体要求;第三章为餐饮服务经营者诚信经营规范,从诚信基本准则、信息公示义务等方面对经营者合法守信经营的基本要求及主动公示的信息范围予以明确;第四章为常见失信行为及后果,主要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高频违法失信行为进行了列举,并对违法失信的后果进行了梳理归类;第五章为信用修复,主要对信用修复的条件、提交材料及流程等进行了说明;第六章为附则,明确了《指引》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指导餐饮服务单位合规守信开展餐饮服务活动。
“《指引》也是首个跨区域的合规指引,以‘川渝合作’‘同城融圈’为契机,让广安与渝北餐饮行业同向发展,充分营造广渝两地餐饮食安大环境。”刘健表示,同时,该《指引》从服务市场主体出发,让“服务”走在“监管”前,让“预防”走在“整治”前,唤醒、建立信用合规建设正向激励机制,提升市场主体主动合规能力,强化餐饮经营主体的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提升其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促进渝广两地餐饮服务质量整体提升,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龙俊帆 文/图)
本文来自【广安日报-广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