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3日起,全国各地陆续高考“放榜”。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填报志愿成了重中之重。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在理想大学和理想专业之间,如何取舍?
< class="pgc-img">图:高考志愿填报小贴士(人民网)
>在大眼商机看来,兴趣和爱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优秀的人进入任何行业,都能获得很好的发展。
然而,当下的社会大环境,对高学历人才踏入餐饮这类传统行业的举动,似乎不是太友好。
比如,清华大学毕业回去卖猪肉、北京大学硕士跑去卖米粉、重点大学毕业生改行当服务员等话题,总能引起网络上极大范围的讨论。
人们纷纷谴责这种行为,认为他们对不起自己,也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
01PART ——
大学生去当服务员,真的丢脸吗?
前阵子,郑州大学毕业的“程序员”小赵,改行当火锅店服务员,上了知乎热榜,引发热议。就连他的父亲,都觉得儿子十几年的书白读了,甚至“威胁”儿子:再干下去,回家就“打断腿”!
< class="pgc-img">图:小赵坚信,职业是不分高低贵贱的
>但两年时间,做着“初中生都能干的活”的服务员小赵,已是门店值班经理,被选入企业培养计划,月收入过万。若说这背后,与他在大学所受的教育和素质培养毫无干系,也不大可能。
正如小赵所言,“你想有一个怎么样的人生都是你自己去塑造的。任何对人生的尝试、探索,都应该被尊重”。
360行行行出状元,高学历人才入行餐饮,并不会低人一等。而往往世俗的偏见,也许会束缚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02PART ——
盘点餐饮业那些高学历人才
最近十年来,相对传统的餐饮业迎来了一大批985、211背景的高学历人才。
有拿到餐饮界最大一笔A轮融资3亿元的五爷拌面创始人孙雷,卖米粉的北大硕士张天一、四有青年赵刚、遇见小面创始人宋奇,还有夸父炸串创始人袁泽陆、大虾来了创始人戴金胜、甘其食创始人童启华……
虽然其中一些身影和他们的品牌,已经淡出大众视野,但他们都曾为餐饮行业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各种玩法,带来了互联网基因,管理经验,各种资源,为餐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高学历人才,正在改变餐饮行业。
1、孙雷,五爷拌饭创始人,哈工大EMBA管理硕士
< class="pgc-img">图:五爷拌面创始人孙雷
>6月24日,五爷拌面宣布完成3亿元A轮融资,成为目前市场上餐饮连锁业最大的一笔A轮融资。
五爷拌面和孙雷,也因此迅速登上热搜榜,走进大众视野。
孙雷是哈工大EMBA管理硕士,此前曾是上市公司负责信息化大数据和营销的高管。这些从业经验,让孙雷擅长企业数据化管理——五爷拌面对加盟商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强管控,实现门店的标准化赋能管理,是资本方所看重的。
在营销方面,孙雷也有着很强的功力——五爷拌面的产品包装及品牌调性方面打造都可圈可点,非常专业。
< class="pgc-img">图:五爷拌面
>孙雷在2018年5月创办五爷拌面,半年时间开出了五十家店。公司通过自营+加盟的方式,以东北三省为起步,拓展至河北、山东、内蒙、广东等省市。
在投资方B 资本王岑看来,五爷拌面敏锐地抓住了未来餐饮的演变模式:1、外卖占比越来越大,店铺效率极度提高;2、服务零售化,五爷拌面积极推出包装面食品,通过自己会员体系及新零售渠道增加销售。
截至目前,五爷拌面门店数量已突破700家,预计今年年末门店数量将突破1000家,在中式面条品牌中成为门店数量冠军。
2、张一天,霸蛮米粉创始人,北大法律系硕士,90后
< class="pgc-img">图:霸蛮米粉创始人 张一天
>许多人认识张一天,是从那篇刷屏的文章——《我硕士毕业为什么卖米粉》开始的。
霸蛮米粉成立于2014年,商业模式主要为“餐饮+零售”,有堂食和外卖,还有速食包装。身为90后的张天一与合伙人,凭借对互联网创造商机的敏锐直觉,利用社交网络进行精准营销,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线产品,同时依托社群运营能力,在当时打出全新的线上市场。
张一天认为,“餐饮的本质是时空生意",用户是通过堂食就餐,还是外卖消费,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数字化改造,触达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打破餐饮与零售之间的界限。
< class="pgc-img">图:霸蛮米粉零售装
>从去年疫情开始,张一天转战线上,加码零售业务,截至目前卖出300多万份的半成品零售装米粉。
张一天和他的团队,赶上了创业时代的风口,也赶上了传统行业与电商结合的潮流。目前霸蛮牛肉粉全国连锁门店上百家,公司估值10亿。
袁泽陆,夸父炸串创始人,西安交大管理学院,90后
< class="pgc-img">>袁泽陆,201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先是在百度做产品经理,2014年加入西少爷肉夹馍团队,2018年创办夸父炸串。
夸父创立之初,袁泽陆就提出“小吃消费升级”的新概念,打破了炸串“夫妻档”的传统模式,并确定“小店+特许经营”的模式。
袁泽陆认为,过去20年发展起来的餐饮连锁都是“先有万店连锁才开始做数字化”,但未来10年的新餐饮品牌应该是“先有数字化才有机会做到万店连锁”。
< class="pgc-img">>夸父炸串正是借力数字化,在订货、巡店、扫码点餐、会员体系打造等多方面,实现连锁赋能,两年多时间全国累计签约1000家门店。
今年5月,夸父炸串完成两轮近亿元融资,成为近一年来第一家拿到大额融资的小吃连锁品牌。
4、陈宁,乐凯撒披萨创始人,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专业,80后
< class="pgc-img">图:乐凯撒创始人 陈宁
>乐凯撒陈宁,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学的是计算数学,担任过深圳新百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创立乐凯撒披萨之前,陈宁花了很长时间在阅读、调研和思考,甚至梳理了清朝以来的产业发展脉络。2011年,乐凯撒首创榴梿比萨,风靡全国。
自称“产品经理”的他,始终关注标准化,从出品、服务到流程管控。在数字化建设上,乐凯撒累计投资4000万,拥有独立、专注于餐饮业数字化集成的乐家云计算。
< class="pgc-img">>去年疫情期间,这个数字化生态系统发挥出重要作用。通过快速优化外卖、开发智能化管理工具、强化可感知的安全等数字化方式,乐凯撒保障了现金流正常运转。
例如,连夜录制门店防疫视频教程,通过线上培训平台快速普及到所有门店,并且线上稽核平台同步更新了考核标准。
2021年4月,“乐凯撒榴梿比萨”更名为“乐凯撒披萨”,收回爆品尖刀,拥抱大品类。据乐凯撒官网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在上广深等地拥有140+家门店,全直营,不加盟。
5、宋奇,遇见小面创始人,香港科技大学硕士,80后
< class="pgc-img">图:遇见小面创始人 宋奇
>宋奇,华南理工大学学士,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先后加入过麦当劳、百胜餐饮等知名餐饮企业,2014年创立“遇见小面”品牌。
作为高材生创建的餐饮品牌,不论是2018年推出的24小时店型,还是2019年开启特许经营合作模式,都遭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与质疑:中式餐厅做全时段生意是个伪命题、20多家门店就开启区域合作模式不稳妥。
< class="pgc-img">>但截止2020年底,遇见小面有100多间门店,其中24小时店型10多家,特许经营门店占两成,并进驻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12座城市的核心商业中心及交通枢纽,是国内川渝风味面馆的头部品牌。
遇见小面不断试错的背后,除了有资本扶持外,离不开其创始团队不断创新的勇气。宋奇表示,“任何一个企业,永远无法一招吃遍天,如果说遇见小面的品牌护城河是什么?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的探索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
今年3月,遇见小面对外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估值近10亿元。
小结
正是这些选择入行餐饮业的高材生,改变着行业内的人才格局,酝酿着整个行业的大变革。
360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社会需要更包容的态度,就如张一天曾在文章里所写的: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不再以“北大学生卖猪肉”、“清华学生当保安”这样的新闻当炒作和噱头,我们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尊重每一个职业岗位时,我们的这个社会才算是一个正常的社会。
民以食为天,餐饮行业作为刚需行业,规模已经达到近6万亿,未来十年很可能会突破10万亿规模!在这样一个与大众息息相关的行业里耕耘,真的不丢人。
相信不久的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餐饮行业,爱上餐饮行业,引领着这个千年传统行业迭代升级,进入一个新的餐饮时代!
果你的孩子十年寒窗苦读,就读于名牌大学,毕业后去当服务员,你会赞成吗?我想大部分父母是反对,甚至无法理解的。
前段时间,有这么一个新闻上了热搜,并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议。一名90后的小伙赵梦昊,毕业于郑州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选择在火锅店当服务员。他的父亲非常失望,觉得儿子的书白读了,甚至“威胁”儿子:再干下去,回家就打断腿!
< class="pgc-img">>大部分网友同样是持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他老子说得没错呀,餐饮行业的学历门槛真是初中毕业就够了呀。上了河南最好的大学,学的是当下最吃香的专业,竟然去做服务员,确实浪费了学历!当服务员没必要上大学,实在是大材小用。”
其实,赵梦昊父母以及大部分网友们的想法是非常能够理解的。毕竟父母辛苦培养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孩子毕业后有体面的工作,安稳的生活。而孩子不但没按照自己给他规划的人生去旅行,反而走了一条如此不寻常的道路。
< class="pgc-img">>这些年,计算机专业可谓是非常吃香。照理说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未来会有大好的前途,他可以去互联网大公司就职,做一份稳定且高薪资的工作。
然而,在赵梦昊心里,他有自己清晰的目标,他说:“职业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只在于你的选择,和你怎么去面对它。360行,行行出状元,服务员并不低人一等。”
入职两年多的时间里,赵梦昊已经从普通服务员,干到了值班经理。他下一步的目标,是争取5年内能当上店长,拿到更高的工资。如果赵梦昊能像自己预想的那样,争取5年后当店长,那么他很快就能靠自己的努力,首付买房买车。结婚成家,也指日可待。
211大学毕业的赵梦昊,虽然没有成为父母的脸面,但他先成为了务实的自己。
近年来,随着脱口秀的大火,我的朋友圈里忽然多了好几位李雪琴的粉丝。李雪琴,北大毕业,纽约大学的研究生,是名副其实的高学历学霸。
< class="pgc-img">>一提到北大,名校毕业,很多人认为高材生就是国家栋梁,人中龙凤,学有所成之后,做研究,造福人类才是他们应该实现的目标与应走的人生轨迹。
而李雪琴呢?虽然毕业于北大,却成为了因向吴亦凡喊话走红的短视频网红。2020年,因为参加《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李雪琴再度爆红,也因此被推上风口浪尖。她的表演方式松弛且接地气,笑料出其不意又耐人寻味,似乎不太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名校“精英人设”。
在一档节目中,有人问李雪琴:“你作为北大的一个毕业生,跑去拍短视频,做综艺节目,当网红,你有没有觉得这样浪费了一些社会高等教育的资源?”面对这种刁钻的问题,李雪琴没有回避。她说:“要么贼有钱,要么贼有学问,要么能为人类社会做大贡献,这可能是大家对北大学生的普遍误解。其实,北大出来的,能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地付出自己的劳动,就没有辜负北大对他们的教育。”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职业选择,没有你应该做什么工作,只有你想做什么工作。
< class="pgc-img">>我一个大学同学,毕业后放弃了央企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开始做短视频拍摄工作。一开始,家里的亲戚们议论纷纷,背地里都拿她当反面教材去讲,说她读书读傻了,好不容易走出了村子,考上了好的大学,结果竟然又回去了。只有她自己知道,能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并为这份工作去努力是多么的幸运。
为自己的愿意全力以赴,就不是人才浪费;为自己的选择全权负责,就不是儿戏人生。
< class="pgc-img">>还记得2003年被全世界嘲笑为北大之耻的猪肉佬陆步轩吗?2018年,他创办的壹号土猪入驻30多个城市,销售额18个亿。
< class="pgc-img">>还有去年爆火的刘双,毕业于名牌大学硕士生精通法语和英语,结果应聘去做保姆。很多人嘲讽他们,高学历人才干起零学历门槛的活,给人感觉比富二代家里蹲还要堕落。
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刘双看中的不仅是这份工作,而是整个行业。如今三胎开放,人口老龄化严重,一二线城市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在增大。这个行业风险低,利润又可观,一年无淡季,是朝阳行业。这姑娘是有计划在未来组建家政团队的,现在是积累经验的时候。
< class="pgc-img">>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读书其实是为了让你有更多选择,而不是限制你的选择。
当高学历的人,选择进入各行各业,这既体现了对个人自由的基本尊重,也能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更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 class="pgc-img">>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人生也没有白上的大学,学了就有用。
这个世界上没有丢人的岗位,只有敷衍的做事态度。任何岗位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当你眼中只在意工作是否体面时,你会发现限制人生发展的,是多余的自尊,还有无能的观望。
<>文5300字 阅读需要7分钟
高考是一个分水岭:有些人走上新世界,有些另辟蹊径。
但高考不是定输赢,只是新的启程。
今天,农业君分享一些农业领域牛逼的高中毕业生创业的9个故事。
1、打工妹的种子事业
漯河市金秋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顺梅从一个普通的打工妹起步,一步一个脚印,怀着满腔的创业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功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种子事业。
崔顺梅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之家,1992年高中刚毕业便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生涯,她先后来到上海、北京等地打工,由于没有经验和技术,虽然没少吃苦,但也没挣到多少钱,到头来仍然两手空空,但是打工的经历让她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以后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选择了种子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崔顺梅的企业也越做越大,她投资创办的漯河市金秋种业有限公司现在年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常年经营各类农作物良种1000多万斤,带动600多农户实现增产增收80余万元。
2012年7月,我又创办了漯河市天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合作社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漯河的绿色、无公害品牌,走出一条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种植特色化的新路。
如今的崔顺梅经营的种植合作社投入资金200万元,已建设露地花菜标准园400亩,优质良种300多亩。
点评:人生不需要轰轰烈烈,需要敢于不平庸、敢于折腾。
2、自学成材的“猪倌佬”
高中毕业的赵敬忠,他跑过运输,办过工厂,当看到规模化养猪已成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途径时,他下定决心回到农村养猪创业。
创业之初,赵敬忠为了筹集资金,跑穿了鞋底,磨破了嘴皮,最终向亲朋好友借了10多万元。遗憾的是,由于初期不懂养殖技术,因猪仔的防疫问题,10多万元全都赔了进去。
初尝试创业失败的赵敬忠并没有气馁。他开始细心观察猪的生长规律,靠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一股子钻劲,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硬是把空空的猪栏又重新填满,收获了创业道路上的第一桶金。善思善学的赵敬忠始终清楚,创大业就一定要上规模。
5年多来,赵敬忠时常待在猪场里和猪“同吃同睡”,厚厚的几本养猪日记正是他刻苦钻研养猪技术的“科研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年对猪生长习性的观察和分析,赵敬忠对猪的品种改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先后引进了宁河原种猪场从丹麦最新进口的长白猪和大白猪,进行二元母猪生产,供周边养殖户更新品种使用。
如今,赵敬忠的“线一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拥有基础母猪500头的自繁自养商品猪场1个,年出栏商品猪1万余头,是北辰区最大的规模化养殖场之一。
点评:人生需要不断地学习,刻苦钻研、成功属于那些爱学习的人。
3、专注狼产业的“李大胆”
李军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区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便独自到满洲里打工。后来,他学着当地的一些商人做起了“倒包”生意,即把国内的童装、童鞋等生活日用品装成几十个大包,运送到俄罗斯远东地区,换回各种钢材,一转手就换成了大把大把的人民币。渐渐地,他积累了不少做边境贸易的经验,胆子也练得忒大。
俄罗斯朋友带李军到当地一个很有名的动物园去参观,那里有一个驯狼的节目非常受欢迎。李军以前只看过驯狗、驯海狮,却从未见过谁敢驯狼。突然冒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念头:养狼,然后让中国人来看表演,这前所未有的表演一定能够赚钱!
期间,因不懂养狼的技术好找不到盈利模式而处于长期赔钱状态。2004年春,李军盯上了“狼园”附近一个因经营不善、几近倒闭的旅游度假村。经过协商,他租用了度假村的一块场地,将“狼园”搬至此处。就这样,“狼园”成了度假村里的一个旅游项目。可尽管“狼园”当时门票只需50元,很多游客却由于害怕,不敢进去看;有些大胆的游客参观完了也非常失望,说这样远远地看一下,根本不过瘾。
李军明白,他必须从狼身上找“卖点”。他日思夜想,终于有了主意:既然那么多人害怕狼,何不以此开发一个“练胆”项目?很快,他就推出了“狼吞虎咽”、“鬼哭狼嚎”等一系列有趣而刺激的项目。“狼吞虎咽”就是由游客亲自将活鸡活兔投给狼吃,看它们吃东西时又猛又急的样子;而“鬼哭狼嚎”就是夜晚听狼叫。此项目推出就得到游客的欢迎。
随后,李军以“狼产业”为切入点建立了一个“狼文化”传播基地、策划了一个狼群袭击牛群的精彩节目、举办“狼”演唱会、经营“狼书店”、打造狼影视基地等一系列与狼有关的产业。
如今,李军的“狼园”已有上百只狼。10余年的努力,让他创下数千万元的净资产,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狼王”。
点评:创业就是不走寻常路,敢想、敢拼。
4、兵哥哥的“海虾王国”
2003年,父亲张佐明将高中毕业的张正全送进了部队,退伍后不久,张正全骤然对父亲说想在重庆自我弄个海虾养殖场。尽管儿子的设法让张佐明既诧异,又欣慰,但他其实不放心:“他没吃过苦,我耽心他干不好。”
较了几个月的劲,张正全终究说服了父母,专程到福建考察学习了海虾淡养技术。2011年,父母帮他投入了近1000万元,在合川区太以及镇沙金村建成为了重庆傲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张正全流转了260亩土地,平整后建起了20多口虾池。又从沿海空运来基围虾苗以及海水,再就地逐步淡化饲养。目前在重庆市,用这类技术养虾的,只有两家。张正全恰是看中了这一产业的市场前景。
但,创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除了忍受孤独的煎熬,还要应对各种灾难。虾场位于涪江边上,张正全当初选择这里,就是看中了涪江优良的水源,可恰是这条涪江,让他连续两年遭受了巨大损失。曾因暴雨让涪江水位上涨,漫进了虾池,虾以及大闸蟹跑了许多:“每一次损失都在20万元以上。”张正全说,他打算拉网,或者将虾池堤坝抬高加固,否则年年都会因而遭受损失。
目前,张正全的虾场每一年可产两季,每一季虾饲养约3个月便可上市,年产量60多吨,年收入500万元。
点评:创业就是一场修行。
5、食用菌的淘金梦
柯家厚:高中学历,34岁,福建福州人;2008年,经合肥肥东县农委招商,在店埠镇创建了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年产食用菌鲜菇5000多吨,产值6000万元。工厂目前占地60多亩,生产厂房多达15000多平方米。
他本人早年一直在福建从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机械设计、安装;经过多年工作经验积累,对食用菌生产工艺和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在工作过程中,他看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效益和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决定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2008年,在肥东投资建厂后,即按照福建传统的食用菌袋栽模式开展食用菌生产。
经过潜心钻研,柯家厚先后研发和实施了金针菇瓶栽生产工艺和液体菌种生产工艺,这两项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这对于仅有高中学历的柯家厚来说,实属不易。
不但注重加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探索,还善于利用自已的新技术、新模式满腔热情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他“变废为宝、兴菌成业”的创业梦想。
点评:高科技属于钻研者,不限你的学历与出身。
6、500元起家的农家女
1989年,丁美桃高中毕业,跑货运的父亲用100块钱从四川买回几袋柑橘,除去自己食用和送亲朋外,还卖了150元。由此,丁美桃萌生了种水果的想法。
3年后,果园里的果树挂果上市,丁美桃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而丁美桃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满足,于是,她注册了沾益县龙源农家乐,投资建起了3.2万平方米的联体温室大棚,种植观赏瓜果,在曲靖做起了第一家观光农业,年收入上千万元。
一个偶然的机会,丁美桃通过电视了解到苦瓜的功效后,她就动起了在瓶子里种苦瓜酿酒的念头。为了让设想变为现实,只有高中学历的她认真查阅资料,请教农业专家,经无数次试验后,终于寻找到了正确种植瓶装苦瓜的方法。3年后,首批3000瓶苦瓜酒刚下线就被一抢而空,极具视觉和味觉吸引力的苦瓜酒在曲靖引起不小的波动。随后,丁美桃信心满满的建设起了年产50吨苦瓜酒生产线,为苦瓜酒申请了许可证,开始大批量生产。
对于创业来说,丁美桃认为:只要选准一条路走下去,肯付出肯努力就能得到回报。
点评:敢想、敢干就是创业。
7、小人物的大梦想
李锡武,湖南省湘乡市金石镇万群村村民,2009年高中毕业后只身前往上海务工,期间萌生自主创业的强烈愿望。
李锡武从2011年3月开始养猪,白天他和小伙伴们一起扫粪,喂料,观察猪的饮食起居,向有经验的饲养员请教。晚上他就看养殖书,上网查资料,并攻读湖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自考本科,有知识才能更好地科学养殖。李锡武几乎每天都和猪呆在一起,它们不好他也跟着难过。
从发家致富转向为人类大健康着想服务。李锡武又完善了自己的梦想:让城里人安心工作,让农村人做自己内行的事情,即把土产品送上城里餐桌,让城乡人共同致富。
于是,2014年6月13日,李锡武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湘乡市秋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联合了湘乡金石、翻江、宁乡双凫铺、韶山等地的12家养殖基地,养殖黄牛、黑山羊、土鸡和土猪,还配套了60多亩有机肥种植的蔬菜。
点评:有梦想的人永远不会输!同时,不仅仅赚钱,更是为人类着想。
8、多元化发展年入百万
高中毕业后,18岁的张军就选择走出大山,在江苏打工,他当过印染工、焊工、钣金工,在外打工每个月3000多元,周末还要上班。
2011年,24岁的张军过年回到家,开办了一个山羊养殖场。一开始,张军只养山羊,从几只发展到几十只,最后到上百只,最多的时候有260只。
经过两年多时间努力,张军已是锁口村黑山羊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他和家人一起努力,养鸡、养鱼,种植李树、核桃树等,事业干得红红火火。去年7月,逐渐见到效益的张军以黑山羊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融合了羊饲养、花卉和药材共3个基地,成立了一家生态农业科技公司。
公司成立后,他让村民帮忙养羊、种植药材和花卉,村民的腰包也鼓了,张军也成为年入百万元的老总。
点评:创业的思路对了,赚钱路子就对了。
9、心里装着健康梦想的妹子
张杰英,高中毕业后,因家里困难,无法供她上大学,便放弃去其它大学读书,而是选择了云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自考班。
毕业后,在城市里打工,主要从事婚纱摄影工作。2014年8月,回乡探望母亲时,看到母亲积劳成疾,导致双目得了白内障。由于母亲眼睛不好,便放弃了舒适的工作,回家替母亲养猪。
如何在家创业?不浪费青春,不虚度年华。一个念头,使她萌生了养猪的想法,于是去考察,当在考察中发现,人家搞的是温棚养猪,便拜师学艺。为了乡亲们种植的玉米不愁销路,也方便在家里进行销售。张杰英决定,大量收购玉米,再请个酿酒师傅,在家里酿酒。这样,自己不浪费时间,平时跟着师傅学习酿酒技术,等自己有了一技之长后,可以传授村里人,动员村里妇女与自己一道干事创业。酿酒后的酒糟可以喂猪,不浪费。
目前,生态农庄规划建设面积达到2亩。农庄门前即将修建的普米特色民俗村连接道路,将极大方便农庄的特色餐饮及土特产品销售。张杰英还将在养殖场增建2个温室大棚,追加养殖生态猪400头。目前她注册明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不仅发展养殖场和生态农庄,还要流转土地,发展中药材种植等,带动村里100户500多村民增收致富。
张杰英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今后,在扩建猪场规模外,还要创建集家禽养殖、蔬菜种植、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有机农场,让人们吃到放心肉的同时呼吸新鲜空气,体验乡村生活。
点评:不虚度就是对得起自己。
大咖说创业:
1、马云:所有的创业者都应该多花点时间,去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一两点。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少听成功学讲座,真正的成功学是用心感受的。有一天如果你成为了成功者,你讲任何话都是对的。
2、刘强东,其创业者得看到自己的缺点,并不断地弥补。同时,不管是在哪行哪业,一家创业公司能够取得成功,有四点最重要:团队、用户体验、成本、效率。
3、罗永浩认为,两种人适合创业,一种是想发大财的,一种是不甘平凡的。
这两种都是非常好的适合创业的基本素质。当然最完美的就是结合了这两点的人,既渴望发大财,又不甘于平凡,追求更大事业上的成就感的人。
4、某大咖:创业是一个十年期的长跑,它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你可以加速但不可能跨越,每个阶段大概都需要三年,一个成功的创业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5、王利芬:创业者需要记住或刻印在脑门上的只有三点。第一,做你喜欢的和擅长的,这样在竟争中才有可能赢,反之一点机会也没有,在风口的猪也没有!第二,单点突破纵向深挖。认识这一点需要付出昂贵的学费,许多人付学费也未必悟到了,即使悟到了又未必能让整个团队坚持。第三,找最合适的人和团队并不断迭代。
6、雷军:人要有梦想,并且要勇于坚持自己的梦想;另外,创业太辛苦,不是人干的事,创业前要想清楚,一旦决定了就要勇往直前。
7、周鸿炜指出草根在创业时不要看别人,去模仿别人的模式,而是看自己,做出自己的特色,在创业阶段,模式越小越好,并且创业时也要明确动机。如果仅以赚钱来作为创业的目的,你有很有可能赚不钱,创业者应该明确创业的态度,不是来赚钱而是来做事,同时创业时要兼顾多方面因素,这样才能成功。
8、史玉柱:创业钱不是万能的,关键是商业模式和创业者激情。
9、徐小平:一个优秀的成功的创业者要正直。你要想成功,并且过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就要坚守商业道德,坚守诚信原则,真正地以真格、人格,以诚实的人的状态运行你的事业,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10、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俞敏洪发表演讲,他认为不创业的人生不完整,但“不挣钱的创业,都是耍流氓”。
创业,正当时!
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起点。
敢于把握每一次机会的人,都有机会成功。(作者:马云华)
农业企业经理人、农村创业者、新农人欢迎加入“农侠会”社群,群主微信:annibaobei0428
更多农业重磅新闻、产业报道、干货案例,500万三农领域的行业人都在订阅公众号:nyguanc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