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久了,谁没能遇到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呢?有人遇到过奇葩顾客,也有人遇到过奇葩员工。那么,遇到这些事情,餐饮经营者到底该如何应对?
本文转载自餐创星球(ID:canyinstar),由红餐网专栏作者龚伟授权发布。
我来聊聊餐饮人经历的各种辛酸往事,以及我所知道的一些行业内幕。
01
遭遇顾客的刻意刁难,做过餐饮的朋友应该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没有说明你做餐饮的时间还不够久。
去年我们一个客户店里一个老太太吃披萨吃出一个钉子,老板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提出赔偿,老太太要了500块钱走了。过了三天又来闹,还闹到药监局呢,最后又给老太太赔了一笔钱终于告一段落。
我另一个做餐饮的朋友,有顾客投诉在店里就餐后拉肚子,找来了食药监又是检查化验,又是停业整顿,最后赔了一笔不菲的钱,还耽误了生意。
之前海底捞也传出在火锅中发现老鼠,最后赔钱道歉。其实有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这种事出现的可能性和概率有多少。
< class="pgc-img">>△海底捞被恶意索赔
再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们之前店里有个顾客,每次过来都会提出各种无理要求,比如:多放一把香菜,不能煮到汤里,青菜不能煮软要是脆的,出锅时再给她加一点泡菜……吃一碗9块钱的砂锅,得要好几个人给他服务。直到后来有一天,就餐高峰期店里正忙的时候,她又来了,说她三天前吃饭吃送的鸡蛋没有吃,让我们给她赔一个,最后为了不影响店内生意,我们只能给她打包一个鸡蛋带走。
遇到找茬的顾客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遇人不淑。但是话说回来,没有几个人会一天闲着没事跟一家餐厅杠起来,当然也不乏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以碰瓷讹人为业的人,如果遇到了这样的人,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的同行想要搞你,因为你的店被搞垮了,受益最大的必然是你的同行。
所以,开店做餐饮要谨记一点:多交友,少树敌,心态平稳,敢于吃亏,藏起你的锋芒,贴地飞行,等你有一天真的羽翼丰满了,再去一鸣惊人。
02
做餐饮是老板、顾客、以及员工之间的三方博弈。
首先是顾客和老板的关系。
做餐饮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遇到和善的顾客大家都喜欢,比如我们曾经有一位顾客,每次点完餐都会告诉我们米饭给她少来点,主食也可以少一点,她饭量小吃不了浪费。而且她每次吃完饭都会主动将桌子收拾干净,垃圾扔进垃圾桶。所以我们厨师知道她喜欢吃菜,每次不用问都会给她多放一些。
遇到刁钻刻薄,不讲理的顾客时,才是真正的考验。上餐慢了、上错餐了、饭菜里发现异物、产品口味不合适等等,这些都是最常见的问题,任何一个小事情如果处理不好都可能会造成大的问题。
我曾经在一家店里吃饭,恰好碰到一个顾客饭菜里吃出了虫子,找老板理论,结果老板态度蛮横和顾客吵了起来,吵到最后甚至动手打了顾客。我将这个事写在了大众点评上,又引来了老板的谩骂,最后在点评上引发了一群人的讨论。
< class="pgc-img">>在这个行业里,不乏用匠心做事的人,也不乏黑心商人,有彬彬有礼的顾客,自然也有专门找茬的好事之徒,甚至还有一言不合就要鱼死网破的亡命之徒。餐饮是良心活,以真心换真心,做餐饮,尤其是小餐饮,利润很薄,基本就是交个朋友,经不起任何折腾,所以作为餐饮老板,只能是以真心对待每个人,面对问题,及时处理,真诚道歉,相信大部人都能理解,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其次是顾客和员工的关系。
前厅员工能不能服务好顾客,给顾客更好的就餐体验,后厨员工能不能把产品做好,给顾客更好的味觉体验,这一切的核心点其实还在于老板。
老板怎样去给员工做培训,让员工拥有主人翁意识,能够与店面共成长。
老板怎样去做店面管理,让所有的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让一切的行为都有约束。
老板怎样去组建团队,怎样让团队良好运转,能够应对店里产生的各种突发状况。
< class="pgc-img">>这一切的根本在三个地方:一是组建什么样的管理团队,二是用什么激励员工,三是有没有做好危机处理预案。
如果有一套完整的危机处理方案,有一支足够优秀的管理团队,有一群有激情有担当有主人翁意识的员工,上下一心,同进退共成长,那么相信问题就不会是这样了。且不说问题会不会发生,一个有良好公关常识的团队,一定不会将事情处理到让顾客必须要求调监控这样的地步,查监控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确实有问题,正如顾客所愿。二是没有问题,即使这样,争了口气却丢了顾客,结果依旧是输了。
那么这个事的正确解决办法是啥?就是在面对饭菜里有异物时,本着最真诚的态度,表示最深的歉意,拿出最大的诚意解决问题,先让顾客心里舒坦了,心情平复了,这事才能解决。如果据理力争、死不承认、那结果就只能是让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引火上身了。
最后,再说说厨师的问题。
没有哪个厨师是天生就是坏到骨子里的,一个人之所以会做出出格的举动,无非两种情况,老板让他不爽了,或者顾客让他不爽了。老板让他不爽的原因无非是没有给到足够的尊重,或者没有给到足够的待遇,顾客让他不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管理团队处理问题的能力欠缺。如果顾客对饭菜有意见,要求厨师调整,那么合情合理,如果顾客要求对饭菜反反复复的调整,那可能就是沟通有问题,带情绪了。
所以这个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怎样将菜品调整到满意,而是怎样让顾客心里爽了。这本该属于老板或管理层的问题,最后甩给了厨师,这或许才是厨师做出如此粗鲁举动的根本原因。
编后语:
餐饮经营看似简单,其实十分复杂。其中涉及到了员工、顾客等形形色色的关系和管理。如果管理不当,很可能小事变大事,大事变祸事,毁了一家餐厅。因此,在餐饮经营中,完善合理的培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天我老伴跟我出去遛弯,一边走着,他一边给我提意见,他说:老孟,你这人可有点看人下菜碟哈!
咋回事呢。老伴说你看,刚才小庆爸爸见了你的面,主动和你打招呼,挺热情。对了,前两天他不还送给你一包玉米须子,让你回家煮水吗?可你呢?就是淡淡的和人家说了两句话就走了。可转眼看到小明爸爸,你就满脸堆笑。
老伴这话一出,我想了想,嗯,还真是。我见了小庆爸爸就不大热情。可瞧见那个小明爸爸,就不一样了。我立马满脸都是稀罕。你看这个从黑龙江屯子里出来的农家小伙子,如今已经在一家三甲医院的手术台上耍小刀了,真不错,有出息。
小明爸是年轻医生,成天在急诊室里忙得连轴转,带娃的时间不多。可小庆爸爸,正好相反?这位爷成天在家里专职当儿女,脱产干养生,闲的时候挺多。
要说小庆爸在俺们这院里也是个人物。大伙儿都叹他命好。一下凡间,命里自带食禄。30多岁的人了,也不上班,成天一双趿拉板儿闯天下,噼里啪啦,领着个娃。
“哎,你说说大小伙子不上班,吃啥喝啥。”
一个外地来的看孙奶奶在背后嘀咕道。于是,有个推着小车的河南大娘站出来了,说:
我说您那都属于瞎操心,人家孩子和咱家这娃不一样,人家有老底。我给你盘盘,小庆他爷爷是局长,退休金一万多,小庆他奶机场退休的。不是养鸡场啊,是飞机场。那咋也得七八千吧,加在一起,这就是两万,小庆他太姥姥姥爷,他太爷爷奶奶,哎呀,听说大多数还都活着呢,是老干部。巴拉巴拉算盘珠子,你说一个月下来,人家家里有多少进账。
啧啧啧,那还真是。这是人家命好,不像我家那妮儿,苦死了,成天起早贪黑的搬砖。
那个外地大娘摇着脑袋砸着嘴,突然心疼起了自己的闺女来。
还说这小庆爸爸,还真不是凡人。他来自于一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都是天津本地都是干部,一个在机关,一个在机场,往上倒,他家有好几个老军人。嗨,反正就是天地灵秀,门里光辉,三代忠良,躺娃一枚。
听说小庆爸爸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好像是上过一阵班,上了没几天就说太累。歇了一阵子后来又上了一阵班,又说太乱,反正到最后他就决定,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春夏与秋冬。
小庆爸爸以前经常在小花园和一帮全职宝妈宝奶奶在一块儿交流看娃大业,如今娃也上幼儿园了,他也成天闲着了。
哦,对了,还得说明白点儿。小庆爸爸是咋当上爹的呢?说起这个事儿来就更让人羡慕了。那是因为他家在我们这个小区里有两套房,小庆爸爸自己单独住一套,好像不是住28楼就是26楼,他爹他娘住一套,好像是三楼五楼。我们这个高层里面有五部电梯,朝向全都不同,所以出来进去这两拨人也碰不上,到后来呢,好像是小庆爸的爹妈请了个保姆。
哦对了,别看小庆爸在家呆着,其实他也不做饭不干家务活。
这请来的保姆还是个小年轻的姑娘,刚来的时候挺苗条。可一来二去,寒来暑往,小保姆就变胖了,大伙都说小庆爸他家的伙食好,可再往后呢?不对呀,一个姑娘家,这腰咋跟扁茄子赛的越来越粗,越来越粗。终于,瞒不住了,嗯,上医院一看,大胖小子一枚,挨肚子里呢。
谁中的这个种呢,当然就是小庆爸爸了,他在楼上躺平呢,趁着这个姿势正好种娃!
那天我把这件事情和弟弟叨叨,弟弟听了之后不屑一顾,他说这叫:
命里全有,你抢不走。福禄寿禧财,点手就能来。唉,这本是我的梦中人生啊。
说到这里,弟弟不禁感叹一声,他拍了拍自己那没啥肉的大胯,说道:
看看,看看咱这模样,玉树临风啊,看咱这体态,钟灵翠秀啊,可我咋就是个劳碌命呢?算命的说我是驿马之命,行商千里,凭什么呀?我想当河马?我也想躺平啊!
姐,你说像你这种心气儿的人,咋就生了病呢?哎,你说咱爹咋就走的这么早呢?哎,可惜我空有少爷形没有少爷命。说到这里的时候,弟弟不禁一声叫板,唱了一段:上天台。
我一听这话,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乎抡起脚丫子照着他就踹了过去。
呸:咱爹当年是小八路,到你这儿改当大混混儿了,还惦记着在家躺平,就算我身体好,我也不养你,一脚把你踹出去!
我这人就是这想法,无论家里什么条件,多多少少,这子女也得干点儿啥。不劳动不得食,不能一味的和社会搞切割任性来躺平。你看,原来和我走的近的两个躺娃,一个叫懒肉,一个叫胖玲,如今多多少少都就业了。
学计算机的懒肉,毕业于一家三本学院,现在供职于一家游戏公司做推广,有时候也去打电竞。
学中文的胖玲如今成了一个自由摄影师,给人家做跟拍街拍婚纱拍,美体造型跟妆娘,甚至于还被拉到某酒店派对,现场客串了一天。
虽说说胖玲子,这娃懒了点儿,胖了点儿,但是多多少少她还是愿意走向社会的,至于什么专业对口不对口,呵呵,用懒肉的话说,我们00后哪那么多讲究,有几个专业对口的?
什么学传媒的去传菜。学工程的去携程。学环艺的去环卫,学视觉的做柿饼,这都是真事儿啊。俺们老家有个学视觉的小伙子,如今在网上帮他二舅卖柿饼呢,据说连直播带货卖货收入也不少!
三百六十行,行行能调剂。能干专业固然是好,干不了专业,咱不骂不急,慢慢干,慢慢找,只要是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张能吆喝的嘴,咱就在就业大军里先插上一脚,站上一坑。
如今呢,形势就是这么个形势,现状就是这么个现状,用我老伴儿的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就是实在不行咱接受调剂。打个比方,我知道有个学雕塑的,小哥。小哥如今干啥呢,在河北某短剧片场里,给人家做道具呢,这也行啊。大到鬼子炮楼,小到大帐盔甲,小哥成天还挺忙。
我还知道有个小姐姐学的是服装设计,到现在干啥呢?
她在一家奢侈品店里当柜姐呢,一般的人也就会说:
大姨您穿这个显气质有品味。
可人家小姐姐呢,人家给您讲您这个皮肤是暖性的,暖性皮肤配这几种颜色它就好,您这个线条属于H型的,H型线条,在上世纪20年代很流行。
你瞧,这逼格拉上去了吧,人家那服装设计不白学,用在卖服装上,那也是销冠。
除此之外呢,一群脱下长衫的知识分子,如今也霹雳扑噜的跳入商海,自主创业了,都说如今做小买卖难,但也分您怎么做?
同为创业,就拿小餐饮来说,在我手头的成功失败案例都有。先给你说说成功的。
我认识一个小姐姐,以前在地产公司,给老板当助理。风光那会儿就别提了。用我小侄子二猴子的话说,那是牛B哥斯拉了。
那会儿她天天拎着宝格丽的包,上车奔机场坐着头等舱跟大佬一起去欧洲谈美元贷,下车进大院,和老板一起见官方。
唉,如今再回想起来,那真是如梦如幻,泡影一般。
如今这一切都过去了,三十五六岁的小姐姐从公司出来之后回了老公家乡的省会城市西安扎根了。
不过这小姐姐一向来把钱攥的很紧,搭着她老公在工程部门,主要是盯现场,就算是被拉出去请客,那也是人家掏钱,所以这两口攒了不少银两。这不,先后下岗的两口子开始了二次创业。
西安这城市向来是陕甘宁等西部地区的中心,还有个第二首都的西京之称,盛唐古都,繁华之地。小姐姐在城里买了两套商品房和一个门面。门面房百来平米吧。于是乎,脱了白领换短衫,他们要杀入小餐饮赛道。
有人猜,白领创业必是小资。肯定是开什么咖啡馆,书店,花店之类的买卖呀!可实际上呢,嘿嘿,人家小姐姐可接地气了,不整那个里格楞。
小姐姐深入陕西农户,找了一个非常靠谱的麦子提供商,然后呢,磨了面,自己弄到西京,她又跟着师傅踏踏实实学了三个月的压面条经验,就这样,小姐姐开始了实打实的创业!
她开了一家面馆。拿出干上市公司的细致劲儿,把各个环节都把控的细细的。小姐姐说干餐饮就是两个字:
死盯。
对她这话,我是100个赞同。为啥?因为我有教训呀?
当初大妈我年轻那会儿刚上大学,家里生活有点紧巴?于是乎,一瞧手里有些闲钱,我就开了个小饭馆。饺子馆。
按说西四那边人流量挺大,主要呢有两波人。白天上班算一波,晚上看电影的算一波,白天吃饺子,晚上喝啤酒,门口卖冰棍儿,屋里有汽水。我就盘下了一家小店,就开始卖饺子。
刚开始还行,找了两个师傅,有个大娘愿意帮我调馅,调馅是个手艺,具体加什么,弄什么,大娘有绝招。做出来的挺香,然后呢,俩师傅一个包饺子煮饺子,一个跑前边,小饭馆不大,八张桌子,后边有俩大冰柜,能拉工业电,还卖点速冻饺子,我看行。
白天不卖白酒,省的有酒腻子,到了晚上有白酒,有凉菜花生皮蛋,小肚香肠,外带烧鸡都备好了,有喝酒的愿意跟这多待会儿也无所谓,反正那俩师傅跟这住。
这不挺好吧,我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把这块给弄起来了,屡顺了,随后上学去了,可我走了没仨月,慢慢的就出问题了。
先是俩师傅撺掇我把大娘轰走,因为大娘的手艺他们已经学会了,而大娘呢,平日里和他们相处的也不好,所以人家也就主动离开了。
我本琢磨着接下来省了人,是不是能多挣钱呢?实际上,不是。俩师傅串通一起又找了个什么,他们的亲戚表妹,在前面收银,他们在后面做菜。紧接着凉菜饺子质量下降,屋里也不干净,再者各种偷摸鬼道的事就开始来了,比如说有一回让我一朋友亲眼撞见了。
师傅拿着大桶大桶的油,往小玻璃瓶里倒,倒出两瓶子来,让人拎走,随后这个油桶也卖了,哎呀呀,这不就是往外偷财吗?虽说厨子不偷五谷不收,但问题是您一偷偷半桶,这也太不像话了!
还有进调料的,有人上赶着给送醋,但那醋都不能用,一股子醋精味。我都是买正规品牌,可这俩师傅呢,说是买正规品牌,实际上又是偷天换日。到最后连送肉的都不用送了,师傅说他有地方买更好,更便宜的。
正当我觉得纳闷的时候,没多久出事了,有个大姐说她从我们这吃了一盘肉丝凉皮之后拉肚子了,哎呀呀,街面上的人也找来了。
这饭馆连前带后开了不到八个月就关了。白忙一场没挣到钱。不行,你不盯着根本挑不起来。餐饮小买卖,就是个勤行。说白了,拴人。我想一边上大学,一边盯饭馆,不可能。于是乎,只好关门大吉,算了算,还赔了200多。九零年。
到后来呢,饭馆转出去了,三倒两倒。嘿,过半年我再一看,那俩师傅当老板了。嗨,啥也别说了。
小民有小民的奸诈,大佬有大佬的黑心,生意场里,哪个层面的人际关系中都有算计,这很正常。这也给我的大学课程又添了一门。哎,我应当算是双学士,社会大学的学士证咱也拿了。
再说那位以前当白领的小姐姐,如今呢,不错眼珠的盯饭馆。从进料后厨,收钱洗菜,到和各种人员打交道,小到城管通知检查卫生,大到在网页上做产品宣传推广告,哎呀,小姐姐是亲力亲为,样样不敢松手。天天早晨尝一口卤子,天天中午挑一绺面,这都成习惯了。
同理,我认识的另外一个小姑娘,正经还是211的呢?蜀中某地的211文科。嗨,咱就不说是哪里了。反正以后要是能学理,您尽量学理。
这位小姐姐,回来之后除了带回一纸文凭,还带回五大袋,辣椒酱。本来就是天生吃货的天津小闺女,以吃会友,在四川除了学比较文学,中外艺术之外,她还学会了做蹄花,做凉粉,做棒棒鸡,做麻辣烫……
文凭含金量高不高,不清楚,可这饭菜倒是真正宗。据说跟一个成都老太太学的。有一回寒假里小姑娘回天津,给她家操办了一桌,哎呀把个亲戚吃得摇头晃脑龇牙咧嘴。吃完饭之后,表哥还把一大锅棒棒鸡盘子里的调料全端走了,一个劲的说:香太香了,回家夹饼吃去。
但是,这个小姑娘毕业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上了个什么?小公司一月工资三千五,老板让她去学车,以后早晚接老板娘送孙子。破事真多,据说除此之外,还遇到了老板娘的傻侄子的咸猪手。而老板呢,还劝她嫁给那个傻侄子。
哎呀,小姑奶奶一下子窜了。
不干了。
回到家里小姑娘就憋着自己创业。自家本有一个老破小的一楼门面房,面积才三十多平米,不过也行啊!准备了六口大锅。熬啊熬,熬啊熬,她就熬出了二荆条的辣椒汤,咱也不懂。这二金条是咋回事?
听着挺金贵,不过听人家这位小闺女说这是个宝贝,可不是啥子人都能做出来的。
于是小姑娘抱着这些金条,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卖啥呢,卖冷麻辣烫。大锅调料都煮好了,像泡澡似的里边泡着一众串串们。什么鹌鹑蛋,豆腐皮儿,鸡肉串儿,小银鱼儿……,反正这么跟您说吧,万物皆可穿, 啥玩都得能烫,然后呢?
小闺女,那四年的大学也不白练,在新餐饮赛道上,她紧抓年轻人的诉求,她浑水摸鱼,一通深耕。
比如说,年轻人都想吃什么?嗯,现在流行酸奶杯,酸梅汤,甜凉粉,整上!
然后呢,主食就是杯子麻辣烫,罐罐小凉粉,盒子装的凉面,一提就走的炸鸡,又麻辣又解馋。又低脂又减肥。不做糖食全是外卖,拎包就走,售货门口。小店生意,听说可兴隆了。而且人家也知道怎么投放广告,怎么找人写软稿,什么样的渠道适合年轻人,什么样的包装能够吸睛。哎呀,这套传媒的东西,那些大爷大妈还真不摸门儿。
但除此之外,传统技艺也不能丢了,那就是认认真真炸辣酱,踏踏实实守锅台。从早到晚,从一睁眼到两腿蹬,小闺女真能吃苦,一天十多个小时拴在店里,盯着。洗菜大姨不敢偷懒,灶上大哥没机会耍滑,谁也不能偷梁换柱,私自收款。
小餐饮是一个非常难以精确品控的行业,虽然有肯麦二人在前飞跑,但那也是在大资本的加持之下,一般的小买卖想都别想。
至于什么从别人那买加盟,一方面要掏那不菲的加盟费,另一方面加盟的品控也不见得就能保证。在这方面好多人都吃了亏,20万买个什么咖啡牌子,实际上就是卖你堆设备,等真干起来,满不是那么回事儿。几十万甚至于上百万加盟费打水漂的事儿,我听得多了……
而这位小姐姐,起家花了多少钱?
除了房子是自家的之外,启动资金才一千五百块,1000块是盘了上一个炸鸡店的设备,500块是自己进的原料,但是为了研究她那一锅秘制金条辣底汤,小姑娘前后忙了两个月。专门去四川请来了高人……
而收获呢?嗯,收获也是很让人满意的。听小姐姐说,旺季里就像现在,学生党都在家,一只只小馋嘴巴巴的,跟那张着。上个月她净收入五万,当然这种数据没法持续保证,这就跟写头条似的。你今天挣100,不等于明天肯定能挣十块。
但是小姑娘坚信,无论到什么时候,手艺都能过荒年。厨师与美食是拆不散的一对痴情伉俪。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豆花云吞,驴打滚豌豆黄,实际上都是浸润了手艺人的辛苦与智慧。有没有下狠活,来不来高科技,顾客的舌头就是最好的检验员。只要是在太平盛世里,厨师的辛苦都会有回报的。
现在想想这位小姑娘也是城市娃出身,父母也有挺高的收入,但人家就是愿意自己创业,这娃就是天性勤劳,用小闺女的话说:
我一个月至少两三万,多了四五万,自己当老板,活能顺气干,这怎么不行?我妈还嫌我丢人,我看没啥可丢人的。
对此,大妈我也非常赞同。我强烈声援小姐姐。
有啥可丢人的。小闺女一个卖甜粉的,又不是卖白粉的,没毛病。大妈我现在身体是不好,要不然,我还真想把我那个饺子馆重新开起来。正经,你找对地点,定位准确,再费点心思经营着,效益应当不错,这么着也比那上四五千的班强。
不知从何时起,网上刮起了一种歪风,一提到女生,形容她们的老是什么精致啊,富养啊,松弛啊,仪式呀,哎呀呀,你先把那正经的事业挑起一摊来。
先把那好高骛远,好逸恶劳的毛病给摆脱了,踏踏实实的,脚踏实地。到什么时候能干的妇女,她都不吃亏。
好多人总在网上喊:
我善良,我顾家,我没坏心眼,我就是踏踏实实看孩子,怎么就不行?
说实话,柴米夫妻,生计第一。如果把所有的养家重担都推到男人身上,那么等待你的命运,可真是无限调剂,随便滑档了……
我欣赏那种有朝气的年轻人,他们有像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和一双未经过风雨的翅膀,但是敢于尝试,愿意发力。我不喜欢那种张嘴就哀叹,闭嘴就抑郁的年轻人,我也不喜欢那种上来就唱: “人生如梦没意思,看破凡尘我不出家”,的人!
对,那个躺平娃爹小庆爸就是这么说的。于是我纳闷了,我就问他: 那你为啥不出家呢?
为啥。第一庙里没肘子,第二庙里没妹子。
嘿,也别说总结的还真到位。得,那您歇着!我告退!!
<>< class="pgc-img">>从哪来?干这行几年了?打算一直留在这吗?为什么?
近日,红餐就“干餐饮又累又没保障,为什么你还不走”这一话题进行了一个小调查,结果短短几天时间就收获了1200多名读者的投票和留言。
他们留在这个行业的理由都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 class="pgc-img">>不可否认,餐饮业确实有很多糟糕的地方,有人甚至专门写了一首打油诗:“干餐饮又累又狼狈、浑身上下伤病累累、点头哈腰就差下跪、一年到头加班受罪、劳动法规统统作废、逢年过节家不能回、工资不高自己交税、抛家舍业愧对长辈……”
然而,即便干餐饮这么惨,全国还是有3000万人选择了这个行业,而且投身进来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有的一边骂着餐饮不是人呆的地方,一边咬着牙继续埋头苦干;有的尝尽了餐饮的辛酸和不易,却从不抱怨从不后悔默默坚持;还有的被这个行业虐了千千万万遍,却还是对它热爱如初……
< class="pgc-img">>为什么大家还在坚持?
近日,红餐(ID:hongcan18)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项小调查,结果短短几天时间就有1200多名读者参与和留言。大家留下来的原因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其中,36%的人是为了生存、挣钱、过上想要的生活;20%的人是因为除了目前的工作,已经没有别的擅长的事了;也有19%的人单纯是因为喜欢、热爱餐饮,觉得做餐饮很有意思;还有15%的人是表示不甘心,没干出成绩绝不离开;剩下的则是因为舍不得一起奋斗的小伙伴或一些其他原因。
在此,红餐(ID:hongcan18)挑选了3个故事分享给大家。要知道,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原因留在了这里,你都不是一个人,还有上千万人跟你一样在这里坚持着。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所有的坚持,
都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
@明-一直在路上:在我人生快走投无路的时候,是这个行业救了我。一直都很感激当时收留我的老板,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不问出身只要努力,也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冰:因为是农村来的,吃住是问题,干别的行业不管吃住,挣的钱剩不下,干餐饮挣多少都能够儿子上学用了。
@周扬:做餐饮几年了,从传菜到服务员,从领班到主管,现在做经理了!这些年的苦没人知道~但是值得!觉得自己非常棒!2年后一定要拿下店长级别职位!
@蛋蛋:为了赚钱,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成为更好的人,为了在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出现意外时,我有能力有义务有责任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空。
@s.s:我还年轻,我才18,我能替师父班,我还能赚很多钱,我要自己开店做老板,坚持坚持坚持!
”
大部分人留在这里的原因很单纯,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餐饮人很多都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强大的背景,也没有通达的关系和高等的学历,只有一身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
对他们来说,餐饮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平台了,在这里不看背景、不看出身,只要肯努力,虽然不能保证大富大贵,但起码能保证食住,存点小钱,房子可以盖起来,孩子的学费可以有,老家的父母可以养,自己也有上升突破的可能。
餐厅经理张明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张明的老家在贵州大山深处的一个农村,家里很穷,他17岁就收拾行李跟亲戚去上海打拼了。走之前,他跟母亲说,一定会挣很多钱回来给她盖大房子。
< class="pgc-img">>在上海赚钱并不容易,张明在工地打过散工,做过流水线工人,当过仓库保安,每一份工作都只能勉强维持自己温饱,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再做十年八年也不可能挣到盖房子的钱。
看清现实的张明很绝望,当他走投无路准备吃顿好的离开上海的时候,餐厅桌上摆放的招聘启事吸引了他,服务员包吃包住拿工资,有能力还可以晋升做经理、店长。张明决定留下来搏一把,应聘服务员,目标是管事的领班,给自己2年时间,做不到还能存点钱回家。
做服务员的时候,张明每天最早到、最晚走,跑前跑后跟着领班、店长学习。这股干劲得到了回报,很快他就获得认可和提拔。如今5年过去了,他已经成为了餐厅经理,下个月还将上任新店店长,握有公司股份,老家的房子也早已盖起来了。
张明说,这么多年来,他从没想过离开这个行业。“因为在这里,没有背景没有出身的普通人,也能靠自己出人头地。”
< class="pgc-img">>虽然挣得少,
但有趣、有成就感,生活得很开心
“
@阿文:因为我们的付出得到了顾客的赞许和认可,一声“文姐”、一句“谢谢”,都会让我觉得自己倍有存在感。
@如棋不悔:做一碗让客人们满意的面,这是我的梦。
@小琳:听到客人跟他的朋友介绍说:“我喜欢这家餐厅。”心里乐开了花,像中了乐透大奖一样开心。
@爱九霄云外:首先我对做吃的感兴趣,其次我自认有天赋,从没好好做过牛肉的人来开牛肉汤店,效率还不错,这行是真的真的累,但是也是自己喜欢的地方,再加上自己也没别的本事,所以暂时还不走。
”
热爱和成就感也是坚守的重要理由。餐饮很多事都冗杂琐碎,有的人觉得辛苦无聊就离开了,有的人却从中找到了乐趣,并享受其中。
也许是每天都能接触到新的东西,生活变得妙趣横生;也许是自己的付出得到客人的欣赏和认可,情感得到满足;也许是解决了一个棘手的投诉、搞定了一个难搞的客人,存在的价值得到肯定……餐饮带给人的快乐总是在一些细微的地方,虽然渺小,却总能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让人欲罢不能。
去年,广州石牌村一间鸭仔饭快餐店老板一夜爆红,因为他在广州有10栋楼收租,光是收租一年收入就超过1000万,身价过亿,却仍然起早贪黑,在城中村里卖12块钱一份的鸭仔饭。
< class="pgc-img">>他的店在城中村里,面积不到10平方,摆了四张小长桌,摆上桌子后剩余的空间刚好够人传菜。他和妻子负责准备食材,中午11点开始营业,晚上9点或者卖完就收铺。因为平价,出品和口碑也很好,很受附近的街坊欢迎,后来还开了两家分店。
很多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有钱还要做这不挣钱又辛苦的生意?他说他不想干别的,现在做的就是自己想做的,这样的生活很开心,“人家吃得好,觉得好吃,自己心里也会很高兴的” 。
他享受这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挣多挣少、辛不辛苦无关。直到现在,他都没想过关店,因为“一想到那些经常来这里吃饭的熟客,就舍不得”。
鸭仔饭老板的故事虽然比较特殊,但抛开10栋楼,他代表的其实是那群热爱餐饮、追求餐饮带来的快乐和价值的餐饮人,他们简单纯粹,热爱和满足就是坚持留在这里的最大动力。
< class="pgc-img">>做了这么多年了,
不做这行,还能做什么?
“
@丶L:有想过转行,可是想想除了做厨师,还能做什么?都拼搏了4-5年了,又从头来过?
@Y.J_C~:唉!做了3年还是个荷王,想走吧又没路子加上老大教的那么多东西也没报答到,所以还是只能蜗着。
@不能挽回的错:做了15年厨房,开过2次小饭馆,因为做这一行离过婚,离婚后想改行,可是发现什么都不会,就又进了厨房,没办法为了生活。
@时鲜老味道:从17岁入行一直做这个,除了做这个其他的也做不来啊。
”
运动久了肌肉会有记忆,工作久了身体也会有记忆。在餐饮圈工作多年的人,能力、人脉、资源等都在这个圈子里,要改行,就意味着抛弃一切重新开始。很多人承受不起这样的代价。
对此,一些从业时间比较久的人也许体会得更深。就像张森,已经在后厨干了9年半了,虽然偶尔吐槽厨房辛苦,但现在也没想过改行。
5年前,当时已经从厨4年多的他曾下定决心转行,后来辗转去了一家电子厂上班,但只呆了2个月,就又回到后厨了,自那之后他就做到了现在,从砧板变成了副厨师长。
张森说,厨师要改行,可以选择的职业并不多,当时他去工厂打工,虽然挣得比砧板多千把块钱,但习惯了后厨工作模式的自己,完全接受不了工厂的工作氛围。
< class="pgc-img">>现在,他已经将近30岁,在这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已经算半个“老人”了,未来不可能再转行了。“第一,年龄不允许再改行;第二,离开了餐饮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从头去学习其他的东西也不现实了,现在有了孩子老婆,还要为家庭着想。”
至于现在的工作,张森已经习惯了,除了节假日不能陪家人外,其他还是挺满足的。
张森的故事虽然有点无奈,但也是大部分餐饮人尤其是厨师群体的缩影。对他们来说,现在的工作也许谈不上热爱,但起码是自己擅长的工作,换上工服就能找到状态,这样就挺好的。若真要换一份工作,除了干这个,还能干什么,反而又是一个大难题。
结语
哪一行不辛苦?
既然留下了,就不要轻言放弃
除了上面3个最常见的理由外,大家留下来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没有取得成绩不甘心、没有更好的选择、当前的经济情况不允许、舍不得周围的良师益友、相信餐饮业会越来越好……
红餐(ID:hongcan18)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选择了,就不该轻言放弃。因为,没有一个行业不辛酸,没有一份工作不委屈,没有一个岗位十全十美,在哪都要面对各种生活难题。
干餐饮确实容易受委屈,受委屈的时候,多和朋友家人倾诉肯定是好的,但绝不要没完没了地抱怨。因为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你的心态失衡,不如赶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持下去,强大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想要的人生。
与3000万餐饮人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