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广州日报
核心提示
第五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简称:“互联网+”博览会)正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顺德“搭台”,每一届“互联网+”博览会都充分展示了尖端科技、行业潮流,展会也不断迈向国际化、专业化。今年的“互联网+”博览会,以“工业互联、数字智造”为主题,呈现工业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
作为展会“东道主”,佛山顺德在布局“互联网+”产业上“捷足先登”,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而借助“5G+”东风,这座“制造业强区”正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巡馆
62家顺企参展
顺德“机器人天团”耀眼
每一年“互联网+”博览会,顺德“机器人元素”至为耀眼。今年,顺德区机器人协会组织62家会员企业参展,组成实力至为强劲的“机器人天团”亮相“互联网+”博览会。
据顺德区机器人协会介绍,如今,顺德的智能制造产业,尤其是机器人产业已初具规模。
数据显示,目前,顺德现有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企业超过80家,当中产值超亿元的有5家,包括隆深、嘉腾、利迅达等。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超亿元企业”也参展本次“互联网+”博览会,以展示顺德机器人产业“肌肉”。
在展会的机器人馆内,产值“超亿元企业”隆深让机器人更懂得“人机协作”。例如,击鼓机器人引来了无数专业观众的围观,机器人手臂可根据音乐的鼓点击鼓“找节奏”;下棋机器人更是吸引观众与之对弈。“这些趣味机器人,不单只是好玩、有趣,更是体现了机器人产品人机协作、智能编程等技术。”隆深现场负责人介绍说。
除了“灵巧的手”,顺企嘉腾机器人还展示了“有力的脚”——搬运机器人。在今年的“互联网+”博览会上,嘉腾携“大黄蜂”等AGV机器人现场“秀”实力。值得关注的是,该企业专注生产搬运机器人,还被称作为“佛山无影脚”,其产品遍布世界知名企业的工厂,还代表“佛山智造”登上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舞台。
除了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之外,顺德还有不少优秀机器人集成商也亮相展会。专注机器人集成的广东利事丰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员。据悉,其在今年的“互联网+”博览会上,展示了其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包括机器人装配生产线、检测老化生产线、成品立体仓库等。
据悉,该条生产线无需工人,可实现全自动装配及生产。“我们集成多家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根据需求装配成一条全自动的生产线,以提升智能生产的效率。”该企业总经理刘汉刚说。
工业互联网“赋能”
美的有厂区引入“边缘计算”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互联网+”博览会,以“工业互联、数字智造”为主题,呈现工业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其中,顺德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正“谋篇布局”。
在参展顺企中,今年,作为陶机“隐形冠军”的科达洁能就充分展示其工业互联网的实际应用成果。据悉,近年来,该企业投入实施智能化改造,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成功探索。
在“互联网+”博览会上,科达洁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工厂智能管理系统吸引了不少专业观众前来咨询。据悉,这一数字化管理系统,是以“工业4.0”概念和智能制造模式为主导,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陶瓷生产制造过程的集成应用,逐步将陶瓷制造业推向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
“这一系统我们已经广泛用于自己的下游企业中,包括一些瓷砖、砖坯烧制等企业生产线。”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IT与科技管理部经理邵俊杰表示,通过使用这一系统,可提升企业效率超过5%。“这一系统的优点,就是快速、真实,通过将大数据和自动化结合起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量化的依据。”邵俊杰称。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世界500强”的制造业企业,美的在工业互联网上的布局更是多样化。而在今年“互联网+”博览会上,美的集团的展区展示了其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M.IoT。
另外,在中国电信展区,还展示了美的微波炉生产基地的工业互联技术的应用。据悉,中国电信的“5G厂区边缘云计算”技术正“落地”在该园区的每一个角落。“所谓的边缘云计算,就是将核心服务器下沉,促进数据互换。”中国电信现场负责人介绍称,在美的园区内,搭建了5G基站,依托覆盖园区的信号,园区监控、扫码业务等数据可通过5G基站传回广州的总机房,再由总机房传输到各个终端。“总部机房和美的自有机房数据实现互换,实现了实时对园区监控、设备管理等,十分高效、便捷。”该负责人介绍。
关注:“顺德智造”新趋势
生产:深化“互联”、智能提速
“工业互联网”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助推力,而在本届“互联网+”博览会上,顺企也积极描绘了一幅“万物互联”的新图景。
目前,不少顺企正通过云计算及大数据等创新技术,依托工业互联网将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生产流程等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万物互联”。事实上,未来,越来越多的顺企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相关技术与解决方案上有所突破,带动产业向高端迈进。
据悉,去年以来,顺德就涌现了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包括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如“美云智数”、“广东明匠云”和“科达云”等。
另外,目前顺德已有“赛意信息”、“隆深机器人”、“精工智能”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而美的制冷、美的厨电、万家乐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也有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数据显示,目前,顺德制造企业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技术,现已通过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登记上云上平台的企业总数超过180家,其中,美的集团和中国电信正合作建设美的厨电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另外,美的集团旗下的洗衣机、冰箱等事业部已启动5G技术项目试点,而微清事业部车间已实现5G网络覆盖。此外,美的集团还着力打造5G IoT实验室,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以机器人产业为例,经过多年的推广以及客户知晓度提升,目前机器人等与‘互联网+’相关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性能较为稳定且价格逐渐下降,正在制造业企业中逐步普及。”利事丰总经理刘汉刚表示,依托“互联网+”,企业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共享智能工厂生产线也在杏坛一公司投用。“这是一个趋势,有了工业互联网,可以促进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效率提升,事半功倍。”刘汉刚说。
产品:持续创新、解决“痛点”
从本届“互联网+”博览会上,机器人顺企正呈现这一现象:体量上,形成更大规模;产品上,融入更多创新。
数据显示,去年,顺德全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值超过600亿元,机器人累计产销量超过4000台,这一数字占全国超过2%的比例。
另外,近3年来,顺德企业每年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超过1000台,年平均增速超过10%;其中,美的、富华、新宝、万和、东亚、东泰等企业已大规模应用机器人。
实际上,今年的参展企业,在解决行业发展“痛点”上积极进行系统探索,在技术上持续创新,不断挑战“无人区”。
在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看来,机器人搬运领域的前景仍非常广阔,目前该公司已有100多种相关产品,但对于技术突破,嘉腾也勇于做出探索。“我们正在研发重载型的搬运机器人,例如集装箱搬运,我们已经花了一年多时间进行样机的准备。”
在陈洪波看来,“重载搬运机器人代表了一个行业的顶尖水平,重载是一个软硬件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不断突破。”此外,据其介绍,重载机器人在危难时刻也能发挥作用,“例如在地震时能够进入灾区进行救援工作。”对于核心技术的攻坚也离不开科研力量的投入,“目前,我们将营业额的10%~15%投入到技术研发。”陈洪波称。
解决“痛点”的根本,是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据悉,不少参展本届“互联网+”博览会的顺德机器人企业就围绕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痛点”,推出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例如今年参展的捷瞬机、利事丰等机器人企业,都面向市场推出了可定制化、可租赁、可共享的“全自动智能生产线”,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自动化、智能机器人及生产设备的租赁服务,让这些企业也能低成本实现智能生产、柔性生产。
另外,一些顺德本体机器人企业正向集成商转型,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
5G“竞速”,顺德“起跑”
5G正成为热词,作为连续四年的“互联网+”博览会的“东道主”,佛山顺德已在5G“跑道”上起跑。
而借助“5G+”东风,顺德这座“制造业强区”正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期待的是,未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将应用于顺德城市建设、民生工程、产业升级等各领域,推动“顺德智造”新变革。
描绘“智慧城市”新图景
“5G时代”,顺德加速跑。据悉,伴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顺德区镇各级政府、企业也正加速5G技术应用的落地。
此前曾访顺德的华为董事长梁华称,5G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如远程医疗、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等,推进一座“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设。
今年以来,大良、伦教、北滘等多个顺德镇街就积极“落地”5G技术。例如,北滘镇在此前就推动“5G智慧小城”建设工作等,有了5G技术后,可重点围绕村居、交通、教育、医疗、旅游这五方面开展建设,构建多功能、集约化、全覆盖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水平,令市民享受到更加智能便利的生活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有通信运营商已投入越来越多5G基站的建设,有部分镇街还开展了智慧杆建设试点,其中龙江万洋众创城等已开展5G智慧工业园区项目,实现5G自动巡查机器人、智能仓储、安防联动等。
另外,三大通信运营商将全面展示5G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其中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已与中国电信合作,通过5G技术提供远程多方会诊平台、远程手术示教、医疗检测与护理和个人健康管理等业务。
而在暨大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二人民医院),该院救护车搭载5G技术,提升突发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率。例如,救护车搭载了5G技术后,病人在救护车上就可以完成心电检查,通过5G信号传输检查数据,医院医生进而对病情进行诊断,抢救胸痛病患的时间可缩短近半个钟。
在教育领域,5G进校园工作也卓有成效。据悉,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着力建设首个5G智慧高校,将打造VR教学、直播教学、无人驾驶校内安全巡逻及交通车等。
助力“顺德智造”新升级
“现在的顺德有家电制造、家居产品制造等数个千亿元规模的产业,未来要实现‘智能制造’,迫切需要5G技术来支撑顺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此前曾表示,5G技术在顺德的落地和应用,还能助力顺德实现产业融合跨越式发展。
8月,佛山市顺德区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在顺德打造世界级5G产业集聚区和5G融合应用区。而在上月,郭文海还率顺德百家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深圳的华为总部进行参观学习,鼓励顺企积极学习、引入5G技术以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值得关注是,在顺德,已有多家顺企摩拳擦掌欲在5G技术融合领域抢先领跑。
例如,作为互联网家电新兴品牌,云米在今年的AWE大会上就公布了自己研发的5G电冰箱产品。另外,云米还与中国电信合作共建“5G家庭场景应用联合实验室”,探索智能家居新服务。
在顺德,传统家电企业如美的、万和等也纷纷对外宣称布局5G技术,以推动产品和产业的升级。
而位于容桂的顺企万和电气同样与华为、中国电信合作,共同打造“万和·5G创新基地”,三方将共同组建具有前瞻性科研性质的5G技术应用团队,研究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制造应用以及人工智能产品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万和电气总裁卢宇聪表示,目前企业已全力开发与5G技术相关的产品如5G热水器、5G厨房电器等。
另外,在今年“互联网+”博览会上,参展商之一的华为还现场展示助力碧桂园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果,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项目开展5G智慧工地建设,将“5G+视频数据接入+边缘云计算”应用在工地监控上,实现未来的“智能建造”。可以说,“5G+”正深度推动顺德传统产业的变革和升级。文/黄子宁、王名润 图/陈枫
心提示
第五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简称:“互联网+”博览会)正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顺德“搭台”,每一届“互联网+”博览会都充分展示了尖端科技、行业潮流,展会也不断迈向国际化、专业化。今年的“互联网+”博览会,以“工业互联、数字智造”为主题,呈现工业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
作为展会“东道主”,佛山顺德在布局“互联网+”产业上“捷足先登”,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而借助“5G+”东风,这座“制造业强区”正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巡馆
62家顺企参展
顺德“机器人天团”耀眼
每一年“互联网+”博览会,顺德“机器人元素”至为耀眼。今年,顺德区机器人协会组织62家会员企业参展,组成实力至为强劲的“机器人天团”亮相“互联网+”博览会。
据顺德区机器人协会介绍,如今,顺德的智能制造产业,尤其是机器人产业已初具规模。
数据显示,目前,顺德现有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企业超过80家,当中产值超亿元的有5家,包括隆深、嘉腾、利迅达等。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超亿元企业”也参展本次“互联网+”博览会,以展示顺德机器人产业“肌肉”。
在展会的机器人馆内,产值“超亿元企业”隆深让机器人更懂得“人机协作”。例如,击鼓机器人引来了无数专业观众的围观,机器人手臂可根据音乐的鼓点击鼓“找节奏”;下棋机器人更是吸引观众与之对弈。“这些趣味机器人,不单只是好玩、有趣,更是体现了机器人产品人机协作、智能编程等技术。”隆深现场负责人介绍说。
除了“灵巧的手”,顺企嘉腾机器人还展示了“有力的脚”——搬运机器人。在今年的“互联网+”博览会上,嘉腾携“大黄蜂”等AGV机器人现场“秀”实力。值得关注的是,该企业专注生产搬运机器人,还被称作为“佛山无影脚”,其产品遍布世界知名企业的工厂,还代表“佛山智造”登上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舞台。
除了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之外,顺德还有不少优秀机器人集成商也亮相展会。专注机器人集成的广东利事丰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员。据悉,其在今年的“互联网+”博览会上,展示了其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包括机器人装配生产线、检测老化生产线、成品立体仓库等。
据悉,该条生产线无需工人,可实现全自动装配及生产。“我们集成多家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根据需求装配成一条全自动的生产线,以提升智能生产的效率。”该企业总经理刘汉刚说。
工业互联网“赋能”
美的有厂区引入“边缘计算”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互联网+”博览会,以“工业互联、数字智造”为主题,呈现工业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其中,顺德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正“谋篇布局”。
在参展顺企中,今年,作为陶机“隐形冠军”的科达洁能就充分展示其工业互联网的实际应用成果。据悉,近年来,该企业投入实施智能化改造,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成功探索。
在“互联网+”博览会上,科达洁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工厂智能管理系统吸引了不少专业观众前来咨询。据悉,这一数字化管理系统,是以“工业4.0”概念和智能制造模式为主导,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陶瓷生产制造过程的集成应用,逐步将陶瓷制造业推向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
“这一系统我们已经广泛用于自己的下游企业中,包括一些瓷砖、砖坯烧制等企业生产线。”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IT与科技管理部经理邵俊杰表示,通过使用这一系统,可提升企业效率超过5%。“这一系统的优点,就是快速、真实,通过将大数据和自动化结合起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量化的依据。”邵俊杰称。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世界500强”的制造业企业,美的在工业互联网上的布局更是多样化。而在今年“互联网+”博览会上,美的集团的展区展示了其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M.IoT。
另外,在中国电信展区,还展示了美的微波炉生产基地的工业互联技术的应用。据悉,中国电信的“5G厂区边缘云计算”技术正“落地”在该园区的每一个角落。“所谓的边缘云计算,就是将核心服务器下沉,促进数据互换。”中国电信现场负责人介绍称,在美的园区内,搭建了5G基站,依托覆盖园区的信号,园区监控、扫码业务等数据可通过5G基站传回广州的总机房,再由总机房传输到各个终端。“总部机房和美的自有机房数据实现互换,实现了实时对园区监控、设备管理等,十分高效、便捷。”该负责人介绍。
关注:“顺德智造”新趋势
生产:深化“互联”、智能提速
“工业互联网”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助推力,而在本届“互联网+”博览会上,顺企也积极描绘了一幅“万物互联”的新图景。
目前,不少顺企正通过云计算及大数据等创新技术,依托工业互联网将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生产流程等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万物互联”。事实上,未来,越来越多的顺企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相关技术与解决方案上有所突破,带动产业向高端迈进。
据悉,去年以来,顺德就涌现了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包括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如“美云智数”、“广东明匠云”和“科达云”等。
另外,目前顺德已有“赛意信息”、“隆深机器人”、“精工智能”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而美的制冷、美的厨电、万家乐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也有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数据显示,目前,顺德制造企业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技术,现已通过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登记上云上平台的企业总数超过180家,其中,美的集团和中国电信正合作建设美的厨电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另外,美的集团旗下的洗衣机、冰箱等事业部已启动5G技术项目试点,而微清事业部车间已实现5G网络覆盖。此外,美的集团还着力打造5G IoT实验室,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以机器人产业为例,经过多年的推广以及客户知晓度提升,目前机器人等与‘互联网+’相关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性能较为稳定且价格逐渐下降,正在制造业企业中逐步普及。”利事丰总经理刘汉刚表示,依托“互联网+”,企业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共享智能工厂生产线也在杏坛一公司投用。“这是一个趋势,有了工业互联网,可以促进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效率提升,事半功倍。”刘汉刚说。
产品:持续创新、解决“痛点”
从本届“互联网+”博览会上,机器人顺企正呈现这一现象:体量上,形成更大规模;产品上,融入更多创新。
数据显示,去年,顺德全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值超过600亿元,机器人累计产销量超过4000台,这一数字占全国超过2%的比例。
另外,近3年来,顺德企业每年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超过1000台,年平均增速超过10%;其中,美的、富华、新宝、万和、东亚、东泰等企业已大规模应用机器人。
实际上,今年的参展企业,在解决行业发展“痛点”上积极进行系统探索,在技术上持续创新,不断挑战“无人区”。
在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看来,机器人搬运领域的前景仍非常广阔,目前该公司已有100多种相关产品,但对于技术突破,嘉腾也勇于做出探索。“我们正在研发重载型的搬运机器人,例如集装箱搬运,我们已经花了一年多时间进行样机的准备。”
在陈洪波看来,“重载搬运机器人代表了一个行业的顶尖水平,重载是一个软硬件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不断突破。”此外,据其介绍,重载机器人在危难时刻也能发挥作用,“例如在地震时能够进入灾区进行救援工作。”对于核心技术的攻坚也离不开科研力量的投入,“目前,我们将营业额的10%~15%投入到技术研发。”陈洪波称。
解决“痛点”的根本,是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据悉,不少参展本届“互联网+”博览会的顺德机器人企业就围绕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痛点”,推出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例如今年参展的捷瞬机、利事丰等机器人企业,都面向市场推出了可定制化、可租赁、可共享的“全自动智能生产线”,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自动化、智能机器人及生产设备的租赁服务,让这些企业也能低成本实现智能生产、柔性生产。
另外,一些顺德本体机器人企业正向集成商转型,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
5G“竞速”,顺德“起跑”
5G正成为热词,作为连续四年的“互联网+”博览会的“东道主”,佛山顺德已在5G“跑道”上起跑。
而借助“5G+”东风,顺德这座“制造业强区”正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期待的是,未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将应用于顺德城市建设、民生工程、产业升级等各领域,推动“顺德智造”新变革。
描绘“智慧城市”新图景
“5G时代”,顺德加速跑。据悉,伴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顺德区镇各级政府、企业也正加速5G技术应用的落地。
此前曾访顺德的华为董事长梁华称,5G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如远程医疗、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等,推进一座“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设。
今年以来,大良、伦教、北滘等多个顺德镇街就积极“落地”5G技术。例如,北滘镇在此前就推动“5G智慧小城”建设工作等,有了5G技术后,可重点围绕村居、交通、教育、医疗、旅游这五方面开展建设,构建多功能、集约化、全覆盖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水平,令市民享受到更加智能便利的生活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有通信运营商已投入越来越多5G基站的建设,有部分镇街还开展了智慧杆建设试点,其中龙江万洋众创城等已开展5G智慧工业园区项目,实现5G自动巡查机器人、智能仓储、安防联动等。
另外,三大通信运营商将全面展示5G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其中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已与中国电信合作,通过5G技术提供远程多方会诊平台、远程手术示教、医疗检测与护理和个人健康管理等业务。
而在暨大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二人民医院),该院救护车搭载5G技术,提升突发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率。例如,救护车搭载了5G技术后,病人在救护车上就可以完成心电检查,通过5G信号传输检查数据,医院医生进而对病情进行诊断,抢救胸痛病患的时间可缩短近半个钟。
在教育领域,5G进校园工作也卓有成效。据悉,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着力建设首个5G智慧高校,将打造VR教学、直播教学、无人驾驶校内安全巡逻及交通车等。
助力“顺德智造”新升级
“现在的顺德有家电制造、家居产品制造等数个千亿元规模的产业,未来要实现‘智能制造’,迫切需要5G技术来支撑顺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此前曾表示,5G技术在顺德的落地和应用,还能助力顺德实现产业融合跨越式发展。
8月,佛山市顺德区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在顺德打造世界级5G产业集聚区和5G融合应用区。而在上月,郭文海还率顺德百家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深圳的华为总部进行参观学习,鼓励顺企积极学习、引入5G技术以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值得关注是,在顺德,已有多家顺企摩拳擦掌欲在5G技术融合领域抢先领跑。
例如,作为互联网家电新兴品牌,云米在今年的AWE大会上就公布了自己研发的5G电冰箱产品。另外,云米还与中国电信合作共建“5G家庭场景应用联合实验室”,探索智能家居新服务。
在顺德,传统家电企业如美的、万和等也纷纷对外宣称布局5G技术,以推动产品和产业的升级。
而位于容桂的顺企万和电气同样与华为、中国电信合作,共同打造“万和·5G创新基地”,三方将共同组建具有前瞻性科研性质的5G技术应用团队,研究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制造应用以及人工智能产品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万和电气总裁卢宇聪表示,目前企业已全力开发与5G技术相关的产品如5G热水器、5G厨房电器等。
另外,在今年“互联网+”博览会上,参展商之一的华为还现场展示助力碧桂园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果,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项目开展5G智慧工地建设,将“5G+视频数据接入+边缘云计算”应用在工地监控上,实现未来的“智能建造”。可以说,“5G+”正深度推动顺德传统产业的变革和升级。文/黄子宁、王名润 图/陈枫
来源:广州日报
<>< class="pgc-img">>/晓匠
新匠人学院404号新匠人 Harrison Chan
他是“博木院”创始人
是实木美学和机械结构的狂热爱好者
信仰工业标准化也信仰柔性个性化
他打破“工匠”的传统定义
致力于培养更多的新时代匠人
01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想找到一份值得自己坚持一生的事业。”
大多数人的十几岁,埋头于课桌、流连于校园,所求的不外乎学业与情感,而彼时的Harrison Chan,已经开始为了一个看似“遥远”的未来而努力。
在祖父的影响下,Harrison Chan从小就喜爱读书,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十几岁时就曾自己摆摊创业,大学期间也仍然连续创业,毕业后在三尺讲台做过讲师,之后又因为工作缘由,常常去东南亚……
工作越来越趋于稳定,但只有Harrison Chan自己知道,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 class="pgc-img">>“值得坚持一生的事业,首先要对社会有价值,其次是个人兴趣。”聊起转行原因时,Harrison Chan语气坚定地说。这个阅历丰富的大男孩,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还在等待一个契机。
森林资源丰富的东南亚,是世界木材出口重地。在东南亚工作时,Harrison Chan的许多合作客户都拥有自己的森林,在与客户接触、与木材行业接触的过程中,Harrison Chan发现,木头是很有意思的物件,从原木、制材到最后生活中使用的家具,制作工序达20多道,且每一道都细腻至极,也正是这种精致,让Harrison Chan深深着迷。
“树木的生长周期很长,有的甚至要历经几百年,耐住风吹雨打、看过世事变迁,木材在我看来是具有生命温度的。”出于对木材的喜爱与探索的兴趣,Harrison Chan萌生出了做木头的想法。
< class="pgc-img">>国内做木材的行业很多,家具、装潢、木雕工艺品……木作物件在现代家庭中越来越普遍,但Harrison Chan并不打算“随大流”,他更想尝试做点不一样的。
相比于销售,他对服务与教育更有兴趣。冥思苦想后,Harrison Chan决定建立一个专注于家具制造的知识解决方案的服务机构,博纳众木、广迎一切木作爱好者,并将其命名为“博木院”。
博木院坐落于著名的木工机械重镇——佛山伦教,Harrison Chan一出手便打造了占地10000平米的教学体验空间并引进了先进的实木、板式生产流水线。
< class="pgc-img">>“只有在技术的前沿地,才能从中变革,为新型家具的制造提供更多可能。”就是这样敢想、敢闯、敢实践的精神,让Harrison Chan走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在博木院中,他钻研新型家具,也为原创设计师们提供帮助,甚至打破了“工匠”的传统定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懂得先进自动化电脑数控操作的“新时代匠人”。
02
志同道合,此处为家
博木院中设有木作打样中心、设计师孵化中心、企业礼品定制中心以及木工房代建中心等基地。Harrison Chan认为,只有设施完善,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 class="pgc-img">>博木院建成后,顾客便纷至沓来,有的来参观学习,有的来感受手作的乐趣、还有的来定制木作礼品,而来得最多的,是年轻的原创家具设计师们。
“许多有才华有创意的设计师,因为资金、技术、场地等限制,无法将自己的作品从图纸变为现实,而博木院刚好可以给他们提供这些方面的帮助。”Harrison Chan坦言,建立博木院的初衷之一,便是为这些木作爱好者“服务”。涵盖国内80%的家具全自动、半自动设备的博木院,是国内目前设备最齐全的家具及木作品打样中心,这里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还能为设计师们提供从工艺拆解到产品销售的一站式服务。
如果你是千里之马,对家具设计、木材利用有着自己的想法,博木院会很愿意成为你的伯乐,但即便你只是对家具设计充满了兴趣的木作“小白”,也不用着急。
< class="pgc-img">>在做好服务之外,Harrison Chan还在博木院内开设了“匠人训练营”,面向所有的木作爱好者,教授木工知识,也分享他的“新时代匠人”理念。
“新时代的匠人,在我们这一行我把他称为‘数字工匠’。很多人认为只有专业的木行业工作者,才能做出好的家具作品,但在制造工艺高度发达的今天,行业‘小白’亦有施展拳脚之地。”
坚守的是“匠”,是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匠人之心,但可变的是“工”,是接纳新工艺,掌握新技术。
< class="pgc-img">>
正是由于具备先进的技术与创新的理念,博木院的第一届匠人训练营在开课后,不仅吸引了众多大学生,也吸引了许多大学老师过来学习,这大大出乎了Harrison Chan的预料。受人尊敬的老师愿意更新自己的理念,在这里重新转变为虚心求教的学生,也更让Harrison Chan感受到了这份事业的价值与责任。
在训练营里,无论大家之前是什么身份,在这里都只剩下一个标签——木作爱好者;无论之前有多少从业经验,都要从“人机交互”的新课程开始学习。残酷的淘汰赛制下,所有人一起体验、一起成长。
经历会被时间冲淡,但创意不会。训练营中诞生的每一件作品都为这段日子留下了痕迹。
03
有价值的事业,一生坚守
博木院与当时参赛的10多所院校达成了合作意向,“不只是桌”就是那次合作的产物。
< class="pgc-img">>桌子与生活,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幼时家里的八仙桌、童年的写字台、长大后的实木餐桌,这些沉静如水的物件也是家里最有温度的物件,陪伴着每一个人的成长。
桌子可以只是桌,沉稳实用;但也可以“不只是桌”,创新多用。
在“不只是桌”的设计中,Harrison Chan与设计师们采用了极简造型,并结合了模块添加的设计,桌面的特色凹槽,将桌面置物变得简单,不用再单独购买手机、平板置物架,直接就能把手机放入凹槽并保持桌面的平整;下沉式的布袋置物结构,更是能让各种数据线、电插板等碍眼物件轻松“藏”进桌中。
抬头时的赏心悦目,低头时的专注凝思,四方小桌氤氲出一方宁静,它“不只是桌”,更是专属于桌前人的安静世界。
< class="pgc-img">>
简约精致更符合于现代人的审美,但优质环保也是Harrison Chan的坚守。
桌子选取榉木、北美黑胡桃实木为板材,继承传统工艺来平衡含水率,使其使用寿命得到充分保证,在制作中采用全自动机械设备开料,并配合13道细致的人工打磨工序,“不只是桌”在工业化的精准中也有着柔性化的优美。
“越简单的东西,做起来越难,所以我们的产品也还在打磨阶段,在‘不只是桌’之后,还会有 ‘不只是椅’、‘不只是柜’……”探索美学在现代家具上呈现的可能性,Harrison Chan一直在努力着。
< class="pgc-img">>多年下来,Harrison Chan也带着博木院做出了许多成绩,为有潜力的原创设计师提供帮助,培养出了更多的新时代木作匠人,“数字工匠”的理念在行业内被更多人认可,博木院自己设计的实木家居工艺品也曾被作为“国礼”相赠。
服务他人、培养新时代木作工匠,一直是博木院的宗旨,而博木院,就是那个值得Harrison Chan坚持一生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