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约会,庆祝生日,总是少不了在快乐之余,将一份美味甜品点缀其中,既温馨浪漫,又甜蜜融融。带你进入哈尔滨最美味的点心之旅,享受翻糖的快乐,抹茶的醇厚,打包幸福带回家~
DIY蛋糕坊
中央大街原宿春天购物广场地下通道
他家可以DIY蛋糕,特别有爱哦。德式森林好吃,价格也不贵。
Bread﹢618(乐松店)
三大动力路8号乐松购物广场1楼
蛋糕样式虽然不多但是用料还是挺讲究的,口感很好。推荐品尝。
麦田咖啡简餐
木工街3-17号(近工大科技园)
店内只有四张桌子,客人一直不断,都是附近的学生。推荐大理石蛋糕,冰镇一下再吃,美味无敌!点饮品的时候老板一般会推荐店内的两大特色:鸳鸯奶茶和茉莉奶茶。
快乐窗咖啡屋
木工街2号104室
经营美式简餐,味道纯正,适合约会、休闲,总汇三明治是店内特色,几乎每桌必点,还有芝士蛋糕、重乳酪蛋糕,想想都流口水了,不过每次去他家都要排队。
品味香西点
景阳街195号(近国美电器)
这么漂亮的奶油蛋糕放在这,你受的了吗?果断抱走!巧克力风情,从没有看见一款蛋糕这样心旷神怡过,太漂亮啦,巧克力香甜入口即化,口齿留香,真的是一大享受!
时光胶囊咖啡店
砖街1-5号(近百脑汇)
店里真的有好多好多好多杯子,每一个都想带回家。店里的芝士蛋糕、榛果咖啡和花果茶,慵懒的午后,约上二三好友来这里小坐一下,很惬意。
木咖啡
学府路74号黑龙江大学家属区28栋3单元103室
在这里是一定要吃甜品的,因为西点师傅很有名的哦~胡萝卜蛋糕软糯香甜,香橙巧克力慕斯丝丝苦味中透着橙的清香,意大利牛奶布丁奶味醇厚,回味悠长。对甜食不那么感冒的我净有了舌尖上的感动......也许这就是用心品味,美食自在心中吧。
彼克汉堡快餐店
新亭街56号(近故乡世纪联华)
在他家定的小熊蛋糕,好看不?蛋糕细柔软绵,入口即化,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金汉堡美食自助餐厅
红旗大街200号(闽江路口)
爱吃蛋糕的人到哪都离不开这个,看,多好看呀!好吃又好看,谁能受的了!
约翰丹尼雪域蛋糕
中央大街232号万达广场A座1楼(近摩提工房)
雪顶咖啡雪域蛋糕
川城小巷(赣水路店)
衡山路17号万达广场3楼(近赣水路)
芝士蛋糕,融化在舌尖的香浓,美味的奶香,芝士的特殊醇香。
万达假日酒店西餐厅
经纬街90号
环境不错,自助餐,生鱼片,海鲜很新鲜,杏仁巧克力,冰淇淋,现磨咖啡都不错,小甜点原先有纯巧克力蛋糕,超赞,鱼块做得好吃
芭米莉(大安商场店)
中央大街大安商场内(大安街口)
“巧克力栗子慕斯”精巧可爱,咖啡的香味很浓郁,下面基本上不见蛋糕坯,完全被浓浓的奶油味道所吸引,栗子味道反倒没那么明显
壹月咖啡馆
红霞街87号(近红星广场)
看到第一眼就心动啦~彩虹芝士蛋糕!大爱的芝士搭配鲜艳的色彩!
鲜芒山
中央大街232号万达广场2楼1号(近防洪纪念塔)
芒果芝士蛋糕,奶油丰富,芝士味道不太浓。不过这么一块78,真心不便宜啊。芒果据说是菲律宾空运的哦
中央牛巴店
道里区中央大街69号金安国际购物广场5楼
蓝莓蛋糕味道真是够醇!百香水果茶,巧克力蛋糕,玉米芝士条,完美组合会员只要30,快来吧!
1356 Bar
西十一道街35号(近金安后门)
大爱彩虹蛋糕,有种小时候的味道
Firenze翡冷翠咖啡馆
铁工街副3-1号(近工大科技园)
哈工大附近的Firenze Coffee,像极了一间开在油画中的咖啡馆,绵柔的轻乳酪蛋糕搭配香浓的卡布其诺,可以轻松的待上一整个下午……P.S大爱这里的柠檬茶!
龙塔旋转餐厅
长江路178号
黑森林蛋糕,香甜而不腻
Double Cake打包幸福烘焙生活馆
安发桥街24号
享受甜蜜生活,打包幸福带回家~
————关于我们————
哈尔滨吃货侃美食是哈尔滨美食点评、发现、分享的草根自媒体,是聚合冰城美味的美食平台。搜“kanmeishi”关注同名微信,吃遍哈市美味。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奈雪之后,又有新茶饮要IPO了。
只不过这回不是独角戏。1月2日,港交所文件透露,蜜雪冰城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和它同天有同一个想法的,还有一个叫古茗的新茶饮品牌。
雪王要上市大家都没话说,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敢同天上市的古茗,又是个什么来头?
我点开外卖软件试图搜索古茗,结果连个影子都没看到。和在南方的朋友抱怨一句,结果人家“啊?我家楼下连着三家古茗,北京不可能没有吧?”
是了。古茗,一个南方人的自家常客,北方人的陌生面孔。
越搜越想喝,越想喝越喝不着。小红书上和我一样情绪的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打工人比比皆是。一时间,“北京急需古茗”、“上海怎么会没有古茗”的话题随处都有。
“和雪王争茶饮第二股”的古茗,怎么就馋死了一二线城市打工人?
浙江小村镇都能买上几杯的古茗,在北京只想靠做梦才能喝到。
网友们一边幸灾乐祸“居然还有上海得不到的奶茶店”,一边晒出自己手中的古茗并留下一条评论表示“嘿嘿大城市好像都没有,我们小地方每公里都有一家嘿嘿嘿”。
没法子,古茗确实不去北方,也不怎么进南方大城市。逼得一二线打工人发出尖锐爆鸣——“偌大的北京容不下一家古茗吗!姐以前一周点四次,在北京四年喝不了一次!”
中国人有句古话,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古茗的大城市打工人也不会坐以待毙。
网友透露,在南京浦口区有一个专门点古茗奶茶的群,订单满了20杯,就会有人从安徽滁州专门来南京送一趟。还没来得及判断消息来源真假,底下就已经有了一溜烟儿江苏IP的回复“能不能拉我进群”。
我看大概率是真的。毕竟真的是有人会专门坐几个小时车去周边小地方喝古茗。
不止是奶茶本身,还有人买古茗单纯是因为想要活动联名。这下好了,想喝奶茶的,想要东西的干脆合作搞事情。
是一场浩浩荡荡的“代喝”业务开始应运而生。凡是古茗做的在江湖上说得上名字的联名,都有人提供“代喝”业务。比如最近很火的莲花楼联名,以及
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代喝”业务开始应运而生。凡是古茗做的在江湖上说得上名字的联名,都有人提供“代喝”业务。比如最近很火的莲花楼联名,以及去年10月的天官赐福联名,都需要去线下店说出“我是莲络人”这类i人社死的暗号才能获得周边。
“代喝”业务干的就是这样的活儿——你出奶茶钱,我去现场买,我来对暗号。奶茶归我喝,周边给你包邮寄过去。
就连古茗打工人站出来分享自己的心酸,感慨一下橙子真的很难剥,剥了十几个才不到半盆。本以为底下网友们会像面对瑞幸Manner打工人分享崩溃瞬间时送上一样的安慰和理解,没想到画风一转,竟然成了“是手剥粒粒大橘吗!我最爱的古茗单品。因为古茗,每年自己都买一箱春见粑粑柑吃。”
以及语重心长劝大家少喝点的浙江台州人,“坐标古茗总部发源地,古茗lv8。别喝了,120斤到180斤。”
但就在大家逐渐开始接受大城市没有古茗的时候,去年下半年,它在深圳市中心开了店。“好你个古茗,真让人摸不着头脑”,说好的只宠爱三四五线小城市呢,说好的“县城奶茶”呢。茗茗,你要抛弃父老乡亲们去大城市赚大钱了吗?
其中最无法忍受的城市当属南京。周围所有小城市乃至县城都充斥着古茗的身影,唯有偌大的南京城,除了高铁站以外一家都不开。网上各种迷幻传言,有人说是因为老板前女友是南京人,所以绕开南京开;有人说南京这边的供应链没做稳,不敢往里开。
所有说法都还没有考证,传言就已经和热播剧《繁花》里的商战八卦不相上下。
确实,对一二线城市的打工人来说,古茗还挺神秘的。
根据本次招股书显示,古茗大部分门店集中在华东及华南的8个省份,每个地方的门店数量都超过了500家,其中浙江和福建开店最多,分别超过了2000和1000家。而河南以北的地区则有大片灰色未解锁领域,南方则绕开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
这种情况下没来北京,倒也能说得过去。
不过你这都要IPO了,北京上海还不来,古茗到底怎么个事儿,真不想要大市场吗?小茗星耍大牌啊?
其实也不是不想要大市场,只是古茗目前赚的钱确实能给自己撑上市。
全国拥有9001家门店,仅次于蜜雪冰城,古茗成为中国新茶饮第二家突破万店的品牌近在眼前。商品销售额更是高达192亿元,号称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品牌(雪王是最大的平价茶饮品牌)。
甚至在实绩面前,雪王都得给古茗多多少少让点位置。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去年前三个季度收入为153.93亿元,毛利率29.7%,净利润16%,而古茗的毛利率则高达31%,净利润率也是略胜一筹18%。
不进北京上海照样能赢麻,不扩张全国也能和蜜雪冰城并肩站港交所门口IPO,古茗到底怎么做到的?
茗就一个字,稳只说一次。别问,问就是够稳。
古茗能上市的神奇精髓之处,在于供应链。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甫曾公开表示,茶饮同行中最欣赏喜茶和古茗。喜茶把行业的高度带了起来,而古茗在供应链方面很扎实。
由于古茗产品中鲜果茶数量很多,且不同季节的时令水果一直在换。古茗就在全国各地建了23个仓储基地,有300多辆专门负责配送运输的车队,还和多家第三方冷链物流合作,向超过97%的门店提供“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服务,保证水果的新鲜程度和供应速度。
招股书中显示,古茗仅在2022年就采购了逾8.16万吨新鲜水果,是同期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最大的水果采购商。
和蜜雪冰城不同,由于雪王选用的水果大都是柠檬橙子等储存条件比较宽松的品类,对供应链速度方面就没有古茗严苛。一般古茗购买的水果会先送至当地冷库,然后即刻被冷链车送到仓库基地,再从仓库出发送至加盟商门店,整个过程控制在七天内。
因为王云安曾发现芒果等热带水果在冷链运输过程中会被冻伤,还专门在仓库里设置了五个温区——催熟仓库、4℃~8℃度的热带水果仓库、2℃~4℃的乳制品仓库、-20℃的冷冻品仓库以及一个用于保鲜的正常温度仓库。
水果搞定了,茶叶也是个麻烦事儿。
某茶叶公司总监在接受《晚点》采访时表示,“古茗是对茶叶理解最深的奶茶品牌”。本以为受到行业高度肯定的新茶饮茶叶会是恨不得告诉全世界我家只做茶的霸王茶姬,又或者天天研究鸭屎香单枞茶的奈雪,万万没想到是这个北方人一无所知的古茗。
甚至还发生过“奈雪撞款古茗茶叶大师”事件,去年3月,古茗官宣自己携手国家级非遗“西湖龙井采摘与制作技艺”传承人樊生华,将重新上架自己的原创龙井系列,但十几天后,奈雪的茶发布了一篇“奈雪×樊生华 | 非遗传承龙井,一杯春日顶配”文章。同样的大师、同样的表情、同样的背景,大师几乎只是换了个衣服就来了。
图源:咖啡工坊
针对供应链问题,王云安表示“其实在行业内,这些做法我们是做的比较严格的”,以及“仓库建到哪里,古茗的门店就开到哪里,以保证原材料的管理是到位的。”
且古茗在某一城市要么不开,要么集中开店。门店跟着仓库走,门店密度高了,配送效率也会高,最大程度上压缩了物流成本。
要说供应链只是基建,那对加盟商的管理之稳就是高明之处。
根据招股书统计,古茗直营店只有个位数,剩下皆是加盟店。蜜雪冰城平均每位加盟商开了2.2家店,而古茗的老加盟商人均开了3.1家店。
在大众现制茶饮店市场单店经营利润率控制在15%以下的大市场环境下,古茗加盟商单店利润率能控制在20.2%。能赚钱的生意,谁都想做。做了发现真能赚到钱,才会接着做。古茗就靠着给加盟商提供高利润率拿捏了一干人等。
9.88万元的加盟费虽然可以分期支付,但是加上装修设备等七七八八成本,开一个古茗新店的启动资金大概需要23万元左右。为了解决新加盟者对启动资金忧虑的问题,古茗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不仅加盟费可以延期一年支付,而且一年内如果门店倒了,加盟费还会全额退款。
这生意,给谁谁不做啊。
快时尚蹲点大牌秀场玩打版模式,新茶饮借鉴前辈也成了常态。有网友形容,古茗的云岭茉莉白和霸王茶姬的伯牙绝弦之间绝对算不上清白,喝起来几乎一模一样,再加上隔壁茶百道的七窖茉莉,堪称三胞胎,“碰到哪个就喝哪个吧”。
还有人发现前一天喜茶刚出了“芭乐葡”,后脚古茗小程序就给上了“甜心芭乐葡”。速度之快让人怀疑古茗是不是分发出了针对老前辈们的买手,每人盯紧一个店,一上新品第一时间品尝报备。
上游供应链、中间加盟商、给消费者搞新品一条龙都稳了,古茗贯穿一生的理念甚至延伸到了选址上。
选地儿也要够稳。据统计截至去年,古茗位于乡镇、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总门店的79%。两年内古茗猛增了3000家新店,总数一下子超过了茶百道和书亦烧仙草。
古茗的营销顾问跟《晚点》分享了他们的推广案例。所谓简单粗暴,具体就体现在古茗在这些下沉市场的“洗脑式开店”,不仅店内的灯光要是别人的两倍量,还要密集开店,在乡镇来说,比起门头有多好看,好找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古茗的供应链要求极高,门店扩张都是跟着仓库走的,所以迟迟没有北上。王云安并非是不想把古茗开到北方,而是图一个稳中求稳。在他眼里,古茗尚且还没有拿下河南全部市场,更别提河北和北京了,供应链的手完全没伸过去。
不过未来还是会考虑北京市场的,但上海不太一样,由于上海的茶饮品牌竞争更为激烈,在没有十足特色和把握的情况下,古茗不会贸然进入。
“我们在进省会城市,以及大的一线城市的时候,我们一定是做好准备了再去的,比如上海的消费者到底要什么,我们进去应该怎么做才可以让更多的店做得更好,古茗能够给上海的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不同呢,这些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要说雪王的人格是e中之e,那古茗可能就j中之j,生怕一步行差踏错。
当然,还没有深耕北京上海就已经走到上市这步了,古茗还是给人留了白——你看我不在一线城市卖都这么牛,我要是再进北京上海,那还得了?
有人如雪王想让全世界尝尝4块钱的柠檬水有多香,有人如古茗深思熟虑步步谨小慎微。倒闭的奶茶品牌各有各的不幸,但站在港交所门口的牌子的新茶饮殊途同归——奶茶能卖到财富自由,人家压根不靠卖奶茶赚钱。
北上白领们跨省代购古茗,喝的是奶茶吗?随便找家商场都能找到贵替平替,喝的是抚平被奶茶大大小小品牌齐心协力重塑的DNA,喝不到的奶茶永远在骚动。
你以为奶茶够卷够饱和,打工人根本不够用了,但王云安表示,下沉市场都没有饱和,甚至还容得下20个古茗呢。
开篇图源:小红书@西西梨呀
封面图源:小红书@胖乎乎的汤姆猫
| 锌刻度,作者 | 黎炫岐,编辑 | 孟会缘
日前,国内乳企的2021年半年报先后公布,尽管伊利和蒙牛“双雄”仍牢牢地掌控着常温液态奶的主流市场,但在新消费的大势之下,“新鲜”、“高品质”的低温液态奶正成为年轻人更青睐的产品。
一些圈外新势力也趁势跨界,饮料界黑马元气森林、新茶饮巨头喜茶、电商新锐盒马、咖啡新秀永璞咖啡等纷纷推出鲜奶、风味酸奶和植物基酸奶,进军乳业。
于是,面对新消费品牌的冲击,蒙牛也有了新动向——其旗下的奶茶品牌“南小贝”在最近几个月积极招商,扩张门店数,还和蜜雪冰城出了联名奶茶。
事实上,尽管有蒙牛撑腰,“南小贝”早从2019年就开了第一家门店,却迟迟未成功出圈,几乎没在奶茶赛道上留下姓名。如今后知后觉想添柴造势,和新茶饮品牌们一决高下,谈何容易?
4个月密集开店,却没溅起半点水花
蒙牛的牛奶你一定不陌生,但蒙牛的奶茶你却多半没喝过。
尽管25岁的绵绵是资深奶茶爱好者,喝过不少品牌的奶茶,当她发现家门口开了一家蒙牛旗下名为“南小贝”的奶茶店后也难掩惊讶,“蒙牛也跨界卖奶茶了?”
其实,蒙牛这几个月进军奶茶界的脚步,看似悄无声息,实则紧锣密鼓。
根据南小贝的官网信息,南小贝CHIGOOSE-TEA是由蒙牛集团成员企业杭州奇鹅网络科技公司创立的社交性茶饮品牌。产品价格在15元至20元,类别主要分为凝纯孔雀丸茶、轻享慢燃乳酪鲜果、手作鲜果制茶、冰淇淋遇茶和初味传统奶茶五类。其中,“凝纯”是蒙牛乳业推出的水解胶原蛋白晶璨可吸果冻,“慢燃”则是蒙牛乳业此前推出的纤维奶昔牛奶产品。
蒙牛集团常温事业部市场中心创新品牌部负责人王静波此前接受“见微评论”采访时曾提到,“蒙牛现有的众多系列产品也都会与奶茶结合,目标是打造属于蒙牛的自有品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近一段时间,南小贝正积极招商从而扩张门店数量。
锌刻度从“南小贝”招商部的一位经理处得知,目前南小贝正处于第二期“内部招商”阶段。据其提供的招商资料,南小贝的运营方南京南客觅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2019年成立,南小贝奶茶以蒙牛奶源为基底,融入蒙牛凝纯胶原蛋白、蒙牛优益C、特仑苏高蛋白奶等明星产品。”
而目前南小贝的内部招商分为两类,一类是投资单店(标准店投资费用为10万元;旗舰店费用为11.2万元),另一类是区域代理,核心城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投资费用分别为28万元、22万元、18万元和16万元。
南小贝投资费用
锌刻度注意到,南小贝品牌手册内的发展规划显示,“2019年立项,开两家直营店;2021年上海培训、研发中心设立,逐步开始分区域开放招商,限100家店;2022年开放全国市场招商,目标500家店,且海外战略启动,拓展东南亚国家;2023年店面数量1500家;2025年店面数量5000家”。
尽管规划里对2021年的招商名额限制为100家,但该招商经理向锌刻度表示,“现在已经签约300多家了”。
不过,锌刻度在企查查搜索发现,目前能查询到登记状况的“南小贝奶茶店”或“南小贝饮品店”仅27家,且大多分布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成立时间则有24家聚集在2021年6月至9月这四个月,其中9家的经营状态为“在业”。
官方资料不多,但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南小贝目前的招商情况。然而,近四个月密集开店,消费端的反响却似乎反响平平。
小红书仅10余条相关帖子,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则很难看到有人提到它的名字,即便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再度掀起喝奶茶的热潮,互联网上也没见到“南小贝”溅起的水花。
耗时两年,大可不必?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发展规划,南小贝早在2019年就立了项目并开了两家直营店。锌刻度根据公开信息查询到,第一家南小贝在南京试营。
彼时,南小贝的宣传信息也曾在微博等平台密集出现,“蒙牛南小贝奶茶店”、“南小贝茶饮”等相关话题均出现在2019年,互动内容数量并不多,主要集中于门店推广以及招商信息。
而由杭州奇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的“南小贝茶饮”微博账号,则在2019年8月发布第一条微博,声称“蒙牛真的打破次元壁了”以及南小贝即将落地南京。
然而,目前在南小贝官方公众号的点单处,已经查询不到南京的门店。“南小贝茶饮”这一官方微博账号也停留在2019年12月30日发布的最后一条微博,粉丝数尚未过百。2021年新注册的“南小贝”官方微博账号目前的粉丝数则更为惨淡,仅3位。
数据来源:企查查
并且,在企查查能查询到的“南小贝”相关茶饮店中,2020年成立的三家门店目前已有两家注销,仅剩一家状态为存续(企业实体虽然存在,但已经不营业了)。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蒙牛开设线下奶茶店,从整个中长期的战略、整个产品矩阵以及品牌集群的角度来说,这一块只是在扩张整个蒙牛的品牌力、新生代消费者中的曝光率以及加强与新生代之间粘性的工具,并不是蒙牛整个运营的重心以及核心。”
但从过去两年的情况来看,南小贝的曝光率以及新生代的触达率都并不乐观。耗时两年却少有人耳闻,蒙牛的这场跨界多少显得有些尴尬。
一个重要原因是,奶茶是属于受互联网影响较大的产品。正如锌刻度此前文章曾提到,从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饮赛道巨头的发展策略中不难看出,线下门店的设计固然重要,但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的营销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打造时尚、潮流的标签不断扩宽消费人群和场景。
但显然,这一点被南小贝忽视了。
“一方面肯定和品牌方没有持续性地进行推广有关,毕竟这两年众多新茶饮品牌涌现且高频率地进行营销推广,竞争激烈,南小贝尽管有蒙牛背书,却没能利用这些信息点高频且持续地出现在年轻人的视野,肯定就很难出众。消费端不理想,那招商就也会受到影响。”一奶茶品牌的招商负责人认为,南小贝没能受到关注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现在新茶饮赛道竞争这么激烈,要打出差异化并不容易,南小贝的特色是用了蒙牛的各线产品,但这一点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有多大真不好说,因为现在太多新品牌在吸引他们的眼球。”
这一点得到了绵绵的认同,“现在新茶饮高中低端市场都已经有了头部品牌,新品也是层出不穷,但两年过去了,南小贝的品类不仅没有跟上热潮,所谓的创新饮品无非就是加了一些蒙牛的产品元素,其实不怎么对年轻人胃口,所以感觉蒙牛做奶茶真是大可不必。”
“奶茶”的甜头,传统厂商总是想尝而不得
尽管目前表现不佳,但蒙牛想做奶茶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此前已经有光明、娃哈哈以及新希望等多个传统厂商想要在这个千亿级的新茶饮赛道“掺一脚”。
早在2018年12月,新希望就曾推出新产品“最初”系列,包括最初鲜奶茶、最初鲜奶茶(抹茶拿铁)、最初鲜奶咖(冷萃咖啡拿铁);而此前光明乳业旗下的大白兔奶糖跨界营销热潮中,大白兔奶茶也曾风靡一时;2020年,娃哈哈奶茶则在广州开出了全国首个直营店……
就连和蒙牛并列“双雄”之位的伊利,也试水开了线下门店卖酸奶,与永辉云创超级物种联手在北京长楹天街超级物种门店联手打造了JoyDay酸奶工坊,该店在2019年6月正式开门迎客。
不难发现,以自家的奶源和产品为主推出系列产品,是这些传统厂商跨界新茶饮赛道的主要模式。毕竟“奶茶”里的“奶”的确是其中一大重要原料,传统乳业品牌的确在生产能力和渠道上存在优势,以此作为招牌倒也不令人意外。
只不过,传统乳业品牌忽视的一点是,奶茶对“奶”的要求其实更为复杂。尤其是当每家都用“真茶真奶”的时候,单单把鲜牛奶加入茶饮,很难再让产品脱颖而出。
据CBNdata消费站,如今的鲜奶茶,奶底多以牛奶+炼奶或奶油复配而成。部分门店还创意性加入芝士粉、黄油粉等单品提升口感。“乳品复配”成了茶饮店打造独一无二口感的新玩法,其中瑞幸推出的“厚乳”就是典型代表。
所以,奶茶内不仅需要奶,往往还需要奶油、芝士等奶制品。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根据CBNdata消费站统计,无论是牛奶还是乳制品,国内茶饮店仍是以外资企业产品为主,国内大型乳企尚处于第二梯队。
此外,奶茶中的“小料”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喜茶、奈雪还是一点点,各个定位的奶茶品牌都在不断推出自家的特色小料,仅是奶冻就出现了咖啡冻、椰冻、柠檬冻、玫瑰冻和茶冻等数个品类。
显然,想要做好奶茶,光有“好奶”是远远不够的。但传统乳企在“奶”这一原料上的优势不算明显,在乳制品、小料等其他元素上的劣势倒是比较突出,同质化明显,难以形成特色。
在如此情况下,传统厂商似乎都很难尝到“奶茶”赛道的甜头。无论是大白兔奶茶还是娃哈哈奶茶,在市场上的反响平平,网友们的态度也很一致,“利用情怀营销赚钱,和普通奶茶没有什么区别。”
至于眼下的蒙牛,似乎也很难迎来一个不一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