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厦门日报】
119”消防宣传月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两位一线消防员。他们一个是消防岗位练兵比武的常驻教官,总在装备上新、技能学习等关键时刻“打头阵”;一个是消防救援站站长,参与过火场、水域、交通事故等大大小小数千场救援。
“如果有需要,我请假回家……”相约采访地点时,两位消防员不约而同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于是,本期家访的“家”很特别——记者和消防员家属,共同走进了消防员的第二个“家”——消防救援站。
厦门日报记者罗子泓(左一)在海沧兴港消防救援站采访陈杰(右一)及家人。
常年参与比武练兵 口袋总揣着牛肉干
【关键词:磨砺】
●出镜人物:陈杰,33岁,海沧兴港消防救援站助理站长;妻子曾格佳,33岁,校医;女儿陈诺妍,学生。
●地(站)址:海沧区兴港路
●心愿:消防兄弟们每次出警,都能平安归来。
家访这天,来到兴港消防救援站的陈诺妍有些拘束。她一会儿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一会儿抱住爸爸的大腿。“她害羞,平时来站里的频率不高。”陈杰笑着解释。别说女儿,就连他自己,一年也只有一半的时间待在消防救援站里。
常在全国全省的比赛中当教官
手臂练得和小腿一般粗
那么,陈杰的另一半时间呢?“经常出差。全省、全国有比赛的时候,我就会被抽调去当教官。”陈杰说。他曾从全省三四百名消防精兵中脱颖而出,代表省队参加全国执勤岗位练兵大比武,斩获高空山岳救助操第二名的佳绩。凭借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不断学习的进取心,陈杰逐渐成长为赛事能手,蜕变成为一名带队集训的“常驻教官”。
优异的成绩,与付出密不可分。陈杰伸出手:“高空山岳救助操项目,一趟来回60米,有时候一个早上得练三四十趟。两个中指不断用力,和绳索相互摩擦,已经有点变形了,手臂也练得和小腿一般粗。”“你看他,皮肤黑吧?”曾格佳指着丈夫问记者,“其实,这会儿已经算白的啦!”她曾给丈夫买过防晒喷雾,不过,东西一直原封不动——一方面,集训节奏快,陈杰顾不上“爱美”;另一方面,作为教官,他必须和队员同进退,一起“黑”。
女儿说“爸爸最爱吃牛肉干”
是他在地震拉动演练中养成的习惯
“老婆常说我,每次带集训,都能带出一帮兄弟来。”陈杰总结说,比武的技术方法大同小异,团队凝聚力才是关键。因此,集训期间,只要有空,他便会带队员们回家,给他们做饭吃——这既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也是和家人、兄弟们贴得最近的时候。
“我喜欢吃爸爸做的牛肉火锅,他最喜欢吃牛肉干!”谈到吃的,陈诺妍的话匣子一下打开。“我从事消防救援工作16年,这也是工作带来的习惯。”陈杰娓娓道来:前些年,他每年都要参加省内的大型地震拉动演练。演练模拟真实的地震环境,前72小时,消防救援人员的补给,只能是随身携带的压缩饼干、矿泉水等。“打那时起,我就喜欢在口袋里揣几块牛肉干。不论下水,还是流汗,牛肉干都能‘扛’,不易变质。”陈杰说。
2018年,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工作职责由原先的防火灭火为主,向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转型升级。经验丰富的陈杰总是“打头阵”,在队伍上新装备、技能升级时率先学习。“停在站里的七八辆消防车,都是我去‘接’回来的……”陈杰介绍,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要,消防员更专业,还得考取舟艇驾驶、无人机操作等证照。
“消防虽辛苦,但所有的付出,都是对自己、对群众、对工作的‘回答’。”在陈杰看来,救援关乎生命,容不得丝毫差池。“我对这份职业有感情,对生活、工作了16年的海沧,更是如此。”听到丈夫这么说,坐在一旁的曾格佳默默点了点头。
厦门日报记者罗子泓(左一)采访李小勇(左二)及家人。
增援外地一天两夜
忘报平安妻子担忧
【关键词:责任】
●出镜人物:李小勇,36岁,集美杏林消防救援站站长;妻子蔡苗苗,32岁,教师;儿子李雨泽,女儿李雨熙,学生。
●地(站)址:集美区杏林西路
●心愿:老人身体健康,孩子快乐成长,夫妻工作顺利。
11月9日是李小勇和妻子蔡苗苗的结婚纪念日。家访的时间,也恰好定在这一天。“只要消防演练,就能想起来是纪念日。”蔡苗苗打趣说。“当兵18年,除了四年在军校,其他时候都扎根一线。在11月9日登记结婚是我的主意……”李小勇接过话茬。
因工作没法照顾住院手术的母亲
他说“对家里亏欠太多”
杏林消防救援站的责任片区为杏滨街道、杏林街道以及灌口镇,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辖区人员密集、工厂多等特点,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李小勇估算了一下,今年以来,站点的出警数已接近800起。
“小到有人手指被卡,大到发生火灾、台风天救援等问题,都归我们管。一次,一家工厂起火。由于厂内存放了许多可燃物,扑灭明火、处理阴燃、冷却降温等,整整耗费了两天。”李小勇介绍,每次出警半天、一天,是家常便饭。
令李小勇夫妇印象深刻的,是发生于2020年7月,龙岩市一新能源公司的火情。收到指令,他很快登上了前往增援的车辆。“就给我打了个电话,简单说了情况,然后就再没消息了……”蔡苗苗回忆。后来,她不论怎么打电话、发消息,都没有丈夫的回音。直至一天两夜后,李小勇交代朋友帮忙报平安,蔡苗苗提到嗓子眼的心才放下。
说到这儿,李小勇撇了撇嘴:“手机没电了,一心想救援,根本顾不上充电。休息时,大家躺在路边喘口气,没过多久,又得上阵。”彼时,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对家人的记挂,只好暂时抛到脑后。“还有一次,母亲住院手术,我因工作没能陪伴她。”李小勇说,家人打来电话的那一刻,他的鼻子酸了,“对家里亏欠太多。”
在爸爸的耳濡目染下
孩子说“我长大也要当消防员”
好在,蔡苗苗没有埋怨,她看中李小勇的踏实,默默做他的后盾:恋爱时,她会挤时间探望李小勇,和他分享工作生活的趣事;婚后,她和孩子每天给丈夫打视频电话,周末再“探班”。李小勇常常忙得顾不上家务,蔡苗苗主动“补位”——“辅导孩子功课,带父母看病等……她替我分担了很多。”李小勇看了看妻子怜惜地说。
李雨泽、李雨熙是两个小“社牛”。“我经常来消防站找爸爸!我喜欢这里的云梯车、泡沫车……我长大也要当消防员!”李雨泽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还有水罐车!”李雨熙补充道。“他们以爸爸的职业为荣。”蔡苗苗说,每回要来站里,李雨泽总是拖着小行李箱,向身边的人“炫耀”:“我要去找爸爸了,我的爸爸是消防员!”
从事消防工作多年,李小勇很感慨。他直言,自己对每场救援都印象深刻,因为每次出警,都在和时间赛跑,都与生命财产安全相关。“成功救援归来,他会开心得像孩子一样。群众的安全,在他看来,尤为珍贵。”蔡苗苗说。
(文/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实习生 林睿瑶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爸炒料
店名:爸爸炒料牛排老火锅(交大路店)
火锅点推荐
招牌!必点!是秘制的辣卤牛排
【爸爸煮排骨】
腌制入味牛骨,抿嘴就脱骨的排骨肉,软嫩软嫩的吃起来贼香。
#美食分享# #好好吃饭# #不可辜负的美食#【竹筒小郡肝】
这个小郡肝,脆嘣脆嘣的,口感太好了!还串有二荆条,够味!
【牛肉九宫格】
喜欢吃牛肉的朋友一定要点这个,焖牛肉、麻辣牛肉、肥牛等各种牛肉,一份菜品享受多重口味!
【麻辣牛肉】
超大一片!牛肉劲道,满满的辣椒面,味道超级不错。
菜小吃就要划一下重点了,一般吃火锅不喜欢点太多小吃喧宾夺主,这次是人多,才发现小吃也有惊喜~
坐下就直接让店员上了一份【黄金鸡爪】和【现炸酥肉】,解馋和消磨时间必备。
【蛋酥糍粑】不开玩笑,成都最好吃的蛋酥糍粑认证!不同于有些重庆火锅的糍粑,貌似蛋清只轻轻裹一层,略微炸透就起锅,不追求色泽金黄。但软糯程度超出想象,不油不干,暖暖甜甜超好吃。
【铁板蛋炒饭】就看照片,想不想吃?简直了。饭粒颗颗分明有嚼劲,咸淡正好,吃饱了都没忍住吃了一大碗。
牛宴。
今天去外面吃饭,吃牛肉馆里吃牛肉。这个本来是孩子爸爸星期四生日那天晚上去吃的,因为小孩子放学回来要做作业,怕去吃饭吃的太晚了,所以今天才去吃。
全部是牛肉,有牛百叶、牛舌根、牛柳,有好多品种,我也不认识。还有河粉、豆腐、青菜、腐竹。现在汤底才刚拿过来,还没煮开,先下了牛肉丸子。我的酱是有辣椒的。这个是牛百叶,我只认识这一个。现在烫开了,孩子爸爸在烫牛肉,我们都怕烫老,不会搞,都是他在那里烫,烫好了就夹给我们吃。
< class="pgc-img">>牛肉还挺不错的,味道还挺好的。这家店生意挺好的,很多人吃。他那里是在隔了一个房间,在那里现切的。人家说牛肉放三下就可以了,3秒才烫的,就嫩这样子。烫的确实是挺嫩的,不会很柴,咬不动,吃起来还是挺鲜甜的。他们吃的都是不辣的,我的是有辣椒酱的。小孩子和爸爸都喜欢吃牛肉,所以这个是他们的最爱了。我也还可以,也还挺喜欢的。
< class="pgc-img">>这个是牛腩,牛腩好像他们店里事先煮好了,就放过来,汤底一起煮热就可以吃了,要不然牛腩是咬不动的。牛肉就是直接放到圆的案板上,这一趟来吃。吃完了之后还吃饱了,就去超市里逛一逛。
< class="pgc-img">>超市又新开张了,水果都挺便宜的。葡萄柚和橙子3块多钱一斤,还有苹果也是3块多钱一斤。这是葡萄柚,水分足,吃起来也还挺不错的。这边是橙子,卖橙子的3块9毛8一斤,苹果也是3块9毛8一斤,挺漂亮的。
< class="pgc-img">>在这里看了一下,家里还有水果就没有买,巧遇的遇到了孩子的姑妈在这里逛,跟他的表哥表弟也在这里逛水果,就聊了几句,后面就去买了一袋米回去了。他们在这里看火龙果,好多人来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