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火灾现场 网友提供
新民晚报讯(记者 徐驰)昨天下午2时14分,松江区银都西路上一单位发生火灾,现场浓烟滚滚。事发后,消防部门调派消防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处置。经消防队员全力扑救,火灾于下午3时39分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现场市民介绍,火灾发生时,起火单位不断冒出黑烟,烟雾随风飘散。该单位位于嘉闵高架附近,不少驾车从高架上经过的驾驶员也看到了升腾起的黑烟。
接到报警后,消防部门派出数十辆消防车赶赴现场处置。“现场源源不断有消防车到场,消防队员铺设水带灭火。”市民称。在起火厂房周围,消防部门升起云梯车和高喷车扑救火势。
据松江区消防救援支队发布的火情通报:2023年12月29日14时14分许,松江区银都西路一单位发生火灾,市119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调派灭火救援力量赶赴处置。火灾于15时39分被扑灭,现场无人员伤亡。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 class="pgc-img">>民晚报讯(记者 陈浩)1月14日晚上9时许,银都路3118弄2区一居民家发生火灾,邻居中一男子站在4楼雨篷上躲避、求救,最终被成功救回。
网友“无名小卒叶”说:“闻到一股烧纸的味道,打开小区群一看,原来是旁边有一户着火了,来了五辆消防车、两辆救护车,愿平安! ”
浓烟顺着楼道向上飘散,而此时,已有明火从起火居民家中蹿出。邻居中一名男子为躲避浓烟,从5楼窗户爬出,站在4楼居民家的雨篷上求救。他的身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接到报警后,消防队员很快赶到事发小区,第一时间破门进入居民家中,从阳台上将站在雨篷上的男子拖入屋内,护送下楼。
据悉,现场明火很快被扑灭,但起火居民家中不少物品被烧毁,多户居民家受到火灾殃及,所幸现场无人员伤亡。火灾不排除是居民用火不当引发的。
目前,确切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小钳
< class="pgc-img">>注:本文主要参考资料来源于《安徽消防》、《吉林消防报》、《吉林市志》、《中国文物报》、《湖南消防》等刊物。
水枪没水了,方圆2.5公里的消防栓竟然没有一个可用的,一直坚持战斗一秒钟没休息的消防员气的把头盔摔地上。
——《安徽消防1995年第3期》,蒋爱山
时间:1994年11月15日凌晨1点半左右
地点: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大街96号“银都夜总会”
夹在博物馆和图书馆里头的夜总会
“银都夜总会”位于吉林市吉林大街96号,其右侧就是历史悠久的吉林市博物馆。该博物馆内收藏有4万多件文物,其中还有兄弟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在吉林市展出的一具7千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一具猛犸象化石和一具披毛犀化石。
< class="pgc-img">>▲博物馆中的恐龙化石(资料图)
而在银都夜总会的左边则是吉林市图书馆,该图书馆于1907年建成,总面积6千多平方米,藏书百万余册。
那么,为什么一间夜总会场所会如此突兀地夹在两间文化气息如此浓郁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之间呢?
原来,银都夜总会原来只是吉林博物馆的一个纪念馆,后来,为了扩大博物馆的收入,以商养文,吉林博物馆就将该纪念馆改造成了中央电影放映厅。1992年的时候,吉林博物馆又把该馆租赁给了吉林市建设开发集团公司和香港悦丰投资公司,两家公司合资500万元装修出了银都夜总会。
然而,无论是吉林博物馆还是银都夜总会,从一开始,就没有把消防安全规定放在首位。
1992年9月份,银都夜总会和产权单位吉林市博物馆,还没有向吉林市当地消防监管部门提出审批,就擅自开工进行银都夜总会的改建和装修工作,完了还没有进行报备,一直到当地消防部门对吉林博物馆进行防火检查时才发现:这里竟然多出来了一个夜总会?
< class="pgc-img">>▲90年代街拍照片(资料图)
消防工作人员当场责令该夜总会履行消防审批手续,并在同年12月份,针对银都夜总会报送的审核申请下达了审批意见书。
然而,对于银都夜总会而言,其管理层打一开始就没有真的把消防审批当回事,所以消防部门的装修审批意见书上面的所有意见也没有真正被采纳。
1993年8月18日,银都夜总会改建装修完毕,绕过了消防部门的查验,直接开始对外营业。1994年7月26日,消防部门突击检查中,发现该夜总会到处都存在问题——天花板、墙壁、通道、包间等各个地方都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于是再次当场责令其停业整改,直至通过消防验收方能恢复营业。
银都夜总会依旧我行我素,既没有停业,更没有整改,为后续的火灾事故埋下了伏笔。
冒死救出15人,消防战士全冻成冰人
< class="pgc-img">>▲90年代的消防员(资料图)
1994年11月15日凌晨1点半左右,吉林市消防报警室警铃大作,一场无情的大火降临到了北国江城吉林市,起火点正是屡教不改的银都夜总会。
消防战士们立刻驾驶消防战车疾驰而至,二话不说,直接投入灭火救援行动。现场群众向消防指挥官反应:
“夜总会里还有人。”
救人第一。消防战士们一边用水枪压制现场肆虐的火魔,一边组织敢死队突入火场中心救援被困群众。然而,这场火可不是一般的小火。
冲天的火柱产生的高温热浪灼烧着消防战士的皮肤,烤得他们浑身疼痛,而夜总会装修中采用的大量不符合消防规范的化纤材料,在燃烧之后又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气体,不仅呛人,而且会导致吸入者头昏脑胀,难以行动。
当时的消防装备可不比现在,消防战士们根本就没有好的隔热服,也没有适用的防毒面具,只能硬着头皮往里冲,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把人救出来。
在消防水枪的掩护之下,消防战士们在火场中曲折穿梭,终于进入火场内部,拯救出了15名受困群众,然而,11月中旬吉林什么天气大家应该都知道,沾满水的消防战士们,刚救完人从火场出来,就被冻成了一个个冰块人。
火魔向博物馆和图书馆伸出魔爪
< class="pgc-img">>▲火场内部救援案例(资料图)
然而,尽管消防战士们英勇无畏,但是火魔同样“不甘示弱”,仿佛是要和消防战士比赛一般,越烧越旺。从一楼烧到二楼,从大厅烧到包间,根本压制不住。
大概在凌晨2点10分左右,银都夜总会的屋顶全部塌落。狂虐的火魔趁机开始向位于夜总会两侧的吉林市博物馆和吉林市图书馆“进军”。
形势越发危急了。为了拯救博物馆和图书馆中无法估值的馆藏物品和资料,吉林市当即出动了全部的消防力量,吉化消防支队和企业单位专职消防队也纷纷赶到支援。
正当消防战士们前赴后继,竭力灭火的时候,一件不可谓不尴尬的事情发生了:消防水枪竟然没有水了。据资料显示,就在如此重要的消防保护单位,方圆2500米之内,竟然没有一个能用的消防栓?
与火魔一直搏斗至此,半刻都不敢休息的消防战士只能将头盔摔在地上,以示心中愤懑。当时的灭火战斗,几乎可以说是全靠消防水枪,没水怎么办?只能靠消防车一车一车地运水,可是,杯水车薪,如何抗衡肆虐火魔?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火总在关键时刻得以喘息,最终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损坏效果... ...
经过消防战士们忘乎生死的艰苦救援,3个小时之后,大火终于被扑灭。
< class="pgc-img">>▲吉林博物馆中最知名的藏品——吉林陨石(资料图)
幸运的是,消防战士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们保住了博物馆和图书馆总计约7800平方米的建筑,其中包含数十万册珍贵的典藏期刊、采编和线装善本等书籍。根据资料显示,《大藏经》也被抢救了下来;此外,被誉为世界之最的吉林陨石标本1号号号和其他小块标本也算是幸免于难;还有大量的陶瓷、化石、金属类文物也得以幸存。
然而,逝去的终究还是永远逝去了,再也无从找回——这场发生在北国江城冬季的罕见大火,烧毁了恐龙化石、烧毁了大量的科技文献和工具书、还烧毁了3万多件古文物,据资料显示,其中含包含了戊戌变法时代的一些手稿以及世界早期的邮票1万多枚等等。
这些文物的价值,是难以用金钱来计算的!尽管事后查明,这起火灾安全事故系人为纵火所致,但是起火点在夜总会,受损最严重的反而是博物馆,其中在安全管理和应急保护、救援方面所折射出来的问题,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