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合肥1月31日电题:有年味更有文化——非遗产品走俏安徽年货市场
新华社记者朱青、刘美子
“买两张非遗年画过年贴,有传统的年味,还有历史韵味!”安徽合肥姑娘雪来举起手里的童寿记木版年画,设色鲜艳而古朴的“二龙戏珠”图案,正是拓印自旁边一块有百余年历史的木雕版。
在安徽省铜陵市永泉小镇的“年味市集”上,还有许多像童寿记木版年画一样的非遗技艺制作产品齐齐亮相“上桌”:孙传才糕点、铜陵生姜、五松糖画……市民和游客人潮涌动,手里大包小包,拎着满含徽州文化特色的非遗年货。
安徽各地“村晚”上的非遗“大集”、安徽省“游购乡村 好物迎春”年货市集、安徽供销年货大集……在春节临近而不断开市的各类年货集市上,人们找寻的“年味”不仅是物质上的丰盛,也是文化上的丰盛。“国风”“国潮”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让非遗产品成为了今年年货市场上的“明星”。
在安徽省级非遗铜陵白姜的厂房里,初秋时节收获的新白姜,经历了古老的29道传统工序,正加班加点地封装发货,各种脆嫩可口、味道多样的白姜,将送往全国各地的春节餐桌。
“我们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为春节市场做准备,预计春节期间订单销售额近300万元。”铜陵白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金如林说,这两年可以从销量上直观感受到,非遗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而非遗传承人也在坚持品质的同时为消费者创新服务。“我们专门为年货设计了‘姜来更好’‘好事姜近’等节礼包装,还推出了口味定制的新服务。”他说。
非遗传承的“匠心”之外,又多了“贴心”,让非遗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也让非遗传承与发展更加“活”起来。安徽省级非遗汪满田鱼灯本是黄山市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的民俗,春节期间游村的大鱼灯长达8米。如今,各种小尺寸鱼灯作为文创产品走向市场,来皖南的游客都愿意买上一盏,拍照“打卡”之外,将富有徽州年味的纪念品带回家。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的古塘菜糕始于清朝末年。今年的“年货版”古塘菜糕上,印上了当地古建筑巽峰塔图案,打造出“非遗+文保”的文创产品,让消费者爱不释手。
“糕点、年画、臭鳜鱼……真买了不少,还想给亲戚、朋友买一些作为礼物。”来自河北的游客孙伟华说,“用非遗年货作为礼物太特别了,自带中国的历史传承在里面,又有心意又有文化。”(完)
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合肥9月7日电(赵越)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一条条农村路串联起好山好水,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人气、财气、福气。作为道路交通系统里的“毛细血管”,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开展2020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活动,经单位推荐、资格审查、公众投票、专家评审,产生了2020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候选路线,经公示后最终结果出炉。
安庆市岳西县天妙公路。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1、安庆市岳西县天妙公路
妙道山·天妙公路海拔1188米,是安徽省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公路穿越国家森林公园,沿途植被茂密。每到深秋时节,公路两旁山色烂漫、层林尽染,仿佛一个被打翻的调色板,各种斑斓的色彩蔓延开来,大批骑行爱好者慕名而来,流连忘返。
天妙公路蜿蜒曲折,线型优美,盘山而上,犹如蛟龙腾飞;四季景色怡人,空气清新,犹如天然氧吧。2020年11月,全线实施三色“彩虹”标线,给天妙公路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各地网红前来打卡,堪称皖西最美公路!
芜湖市南陵县奎湖环湖路。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2、芜湖市南陵县奎湖环湖路
奎湖环湖路位于奎湖湿地公园内,沿着奎湖修建,道路全长12.529千米,道路周围景色优美,走在路上即可观赏奎湖风光,又可看到田园景色。
春天赏花,夏天垂钓,秋天观湖天一色,冬天看白雪皑皑。与周边大浦乡村世界、黄墓美丽乡村(黄盖墓)、马仁奇峰、丫山的花海石林等景点,串点连线,以线成面,是附近居民旅游、度假、休憩、疗养、科教、文化娱乐的场所。
六安市X316南汤路。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3、六安市X316南汤路
X316南汤路(铁冲乡至汤家汇镇段)全长20.035公里,是“中国红岭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路沿线生态优美、路域环境优良、附属和服务设施齐全、管养机制健全。
南汤路(铁冲乡至汤家汇镇段)建成通车,直接带动汤家汇红色小镇旅游资源开发,同时把小南京美丽休闲乡村、龙津溪地、望春谷、万亩杜鹃花、白龙潭、金刚台及长江河流域旅游景区串联起来,对带动金寨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及沿线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条名符其实的扶贫、旅游、人气之路。
宣城市泾县溪桃路。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4、宣城市泾县溪桃路
泾县桃花潭镇龙潭村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流传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著名诗句。
泾县溪桃路更是指引游客深入了解桃花潭风俗人情及文化底蕴的重要通道,沿途有桃花潭旅游景区、绿林谷景区、桃谷何家生态园等景色。该路既注重亲山近水、路景交融,坚持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为先决条件,打造“显山露水、自然交通、乡村野区”的生态景观。同时推进旅行社、民宿、旅馆、农家乐、采摘园、农村土特产等发展建设,为带动桃花潭镇旅游产业作出巨大贡献。
马鞍山市和县丰乐古道。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5、马鞍山市和县丰乐古道
该公路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国省干线公路对地方公路的辐射作用,完善了和县公路网的布局,对加快和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路线经过国家级森林公园——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将通过国道346将和县“历阳旅游区”和“北部山区旅游区”连接起来,尤其是加强了和县县城与“鸡笼山风景区”的连接,对于加快“鸡笼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乃至“北部山区旅游区”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黄山市休宁县源白路。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6、黄山市休宁县源白路
行徽州天路,探江南秘境。源白路地处天目山脉余脉群峰之中,全长36公里,平均海拔600米以上,最高海拔达1158米。她蜿蜒曲折,地势险峻,大小弯道960余处,被誉为“皖南川藏线”。
穿行其中,满眼碧绿,满目苍翠,时而松涛阵阵,时而溪水潺潺,蓝天白云,天上人间。驻留停歇,群峰连绵,蔚为壮观,时而云海翻滚,时而山花烂漫,生态绝佳,天然氧吧。
滁州市全椒山湖景观大道。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7、滁州市全椒山湖景观大道
山湖大道沿线有山林面积16500多亩,山湖大道的开通,交通的便利,让当地苗木花卉销售旺起来了,苗木和休闲旅游成为产业支柱,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青天路。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8、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青天路
肥东县包公镇青天路起于省道S326,从包公文化园入口牌坊节点沿北向东出发,横跨包公镇小包社区大邵村,与合宁高铁平行,经包公文化园、潜龙宫,最终到达安徽省省级美丽乡村—岘山社区。
道路在建设过程中,本着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结合包公文化园的整体规划,对生态旅游、慢性系统等休闲、生态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位于包公镇小包村这一包公出生地所在的村落,主打包公文化中的寻根文化、族谱文化孝亲文化,进一步增强包公廉政文化品牌影响力。
黄山市徽州区呈灵潜旅游公路。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9、黄山市徽州区呈灵潜旅游公路
徽州区呈坎至灵山至潜口旅游公路(简称呈灵潜旅游公路)沿途风光优美,景色迷人,有田园、河流、山谷、森林、古村落、景区景点等自然、人文景观。
该线路沿途文化底蕴深厚,风光旖旎,有古村、古亭、古祠等悠久的徽文化;有田园、河流、山谷、森林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是“文化体验之旅、休闲健身之道、旅游观光之道,增收致富之道”,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山区公路安保示范工程。2016年4月,该线路被选为首届黄山徽州马拉松比赛主赛道,优美的沿线环境和整洁的路曲状况获得赛事组和参赛选手的一致好评。
广德市Y006笄丁路。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10、广德市Y006笄丁路
笄丁路途经笄山竹海风景区,是广德市“四区同城、四位一体”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
笄山村是广德市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第一村,目前主要的48家农家乐和民宿分布在笄丁路沿线。“四好农村路”笄丁路激活了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推动了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农家乐和中高端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笄丁路”沿线,周边盛产竹笋、茶叶、板栗等无公害农产品。
货志
□ 龚慧枫 广州
于我而言,对茨菰的记忆总与猎猎寒风有关。隆冬时分,处事爽利的母亲兴冲冲地提着大袋小包返家,在厨房一一整治归位:“今年的水仙头贵多了……这猪肚特别新鲜……你等下煎鲮鱼可别折断了尾巴……”直到最后掏出一袋子白胖溜圆的茨菰,方才长长吁出一口气:“可算是把年货置办齐了!”以至于我自儿时起就无端形成印象,“泮塘五秀”中唯有茨菰是不属于夏天的。直到在明诗中读到“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的清新语句,茨菰花白瓣碧蕊的雅洁姿态才在脑际间具象化起来。
同是出身水泽,较之马蹄的清甜可口、茭白的清淡爽脆、莲藕的脆嫩鲜甜和菱角的粉软绵糯,茨菰犹如个性强烈、独来独往的失意隐士。无论烹煮多久,茨菰自始至终筋骨犹在,肉质沙绵,粉中且带涩,涩里更泛甘,繁复滋味中独具一种温柔但固执的清苦,而不是像红薯、土豆般一烹就糜烂如泥。而且,茨菰从不合群,倘若跟别的蔬菜同煮,反而更见苦涩至难以下咽。
用岭南“煮妇”的话来形容,茨菰属于“瘦物”,与鲜美的禽类和鱼虾、香味浓烈的羊牛肉均背道而驰。深谙食材驾驭之道者,自然有妙法扬长避短,便是以五花腩、烧肉等肥腴之物烹制茨菰,浓油赤酱之下,肉汁沁入茨菰的清香,减去几分油腻,愈加香醇厚实;茨菰吃透肉汁,平添嚼劲筋道,那若隐若现的涩气便可大度地忽略不计了。二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添色增香,茨菰的长处得以发挥至淋漓尽致。
籍贯江苏的汪曾祺曾表示:“茨菰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命元素。”茨菰确实常在他笔下:《我的家》提到童年时家中的风俗是“大年三十晚上,祖父和两房男丁要同桌吃一顿。菜都是太太(祖母)手制的。照例有一大碗鸭羹汤。鸭丁、山药丁、慈姑丁合烩。这鸭羹汤很好吃,平常不做,据说是徽州做法。”此处慈姑指的就是茨菰。待到年岁渐老定居京城,他又在《咸菜茨菰汤》里一再忆及,自己小时候对带有苦味的茨菰没有好感,觉得“真难吃”。但有一年到恩师沈从文家去拜年时留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菰肉片,沈从文吃了连夸:“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意在夸赞茨菰的格调。北方人不识茨菰,汪曾祺去菜市场买茨菰,总有人问他买的是什么,他答茨菰,对方又问茨菰是什么,汪先生道“这可不好回答”。难绘难描的,自然不止是下雪天那碗咸菜茨菰汤的滚烫鲜美,更是念兹在兹的一缕惆怅乡思。
茨菰个头与乒乓球大小相仿,上有一根弯曲的顶芽,形似如意。它仿佛就从来不欲以口感取胜,只是以引人遐思的外形迎合岭南人家的传统心理期盼。农历新年,有新婚夫妇的岭南人家,总不忘备上几个茨菰用以“餲年”,讨个象征新妇尽快“梦熊有兆”、一索得男的好兆头。
闺蜜艺芬的妈妈曾传授她一道“金黄茨菰饼”,用料包括茨菰、腊味和鸡蛋,平实却悠远的滋味凭的全是主妇的巧手蕙心,寓意“家肥屋润、金银满屋”的兆头。新春做客时尝到,我们每每赞不绝口。
茨菰之味,初尝辄苦、苦尽甘来,渐次递进、循环往复,像极了一则情味盎然的人生寓言。想来率性大度的汪先生,若是知道距他千里之外的广东人,对于茨菰有着这样的寄寓与象征意义,恐怕也会哂然一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