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网重庆4月5日电(袁瑶)为进一步挖掘传承重庆风味小吃,凸显巴渝饮食文化特色,推进“美食之都”建设。近日,阿兴记宣布将在黄泥磅店、奥体店、沙坪坝店、金港国际店、文化宫店开设中式茶餐厅,主要经营风味小吃、冷菜、以川菜为主的家常小炒。
据阿兴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小吃潜在的价值有待更深的挖掘。此前,阿兴记组织团队,走村窜户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资源进行调查,把和传统小吃有关的风土人情习俗、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收集好、整理好,并组织大师、名师对其进行挖掘、恢复。
“4月中旬,五家门店将同时从早晨10:30分——晚上12:30分不间断营业。陆续推出高品质的重庆风味小吃以及精品川菜,同时开出‘重庆小吃专门店’”。阿兴记相关负责人说。
<>李婆婆,李婆婆,李婆婆…..”在重庆涪陵区的某一栋老式小区楼下,阿兴记大饭店的一群员工正在卖力地叫着住在楼上的李婆婆。李婆婆的听力已经有些衰退,她们只好扯开嗓子叫着。可巧,散步回家的李婆婆正好碰见了她们,才有今天关于挞挞面的故事。
一碗只有两根的挞挞面,李婆婆做了30多年
前几天,在重庆阿兴记大饭店的“记忆重庆名小吃”品鉴活动现场,一位年近古稀的婆婆,穿着一套厨师专用服,正在认真地揉面、甩面,见她脸颊有些汗珠,我忍不住走上前,想叫她停下来歇息。
可当我走进她,见她满脸笑意,对正在做的事情充满乐趣,我突然觉得她一点都不累,反倒似一个活力十足的年轻人。
“婆婆,您在做撒子哦?”我想和这位婆婆聊聊。
“挞挞面。你吃过没有?”婆婆一边甩着边,一边笑嘻嘻地回到我。
“挞挞面是撒子面?我没有吃过。”我一脸好奇。
“挞挞面在我们涪陵很出名哦,我都做了30几年了。你看嘛,煮好就是这个样子。”婆婆空出一只手来,指着我面前的一小碗面说道。
我仔细研究起面前的这碗“挞挞面”。
从外观而言,挞挞面的粗细介于水面和刀削面之间,是一条完整的“线条”——厨师用两只手拉出来的长度,直接下锅煮,煮熟后直接捞出,一碗有两条完整的“线条”。通常,达达面入碗时,会有少量的香油打底,佐料是现炒的杂酱和新鲜葱花。
从味道而言,第一次尝到挞挞面,我很惊讶,重庆本地的面食竟然也能做到韧性又细腻。咬下挞挞面,面条并不会马上断掉,而是Q弹有劲,需要多咀嚼几下才能完全释放出面粉的香味及回甜,让口感更加饱满丰富。
更惊喜的是,达达面的杂酱佐料,不像平日杂酱面里的杂酱,肉粒细小,油水多,入口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而挞挞面的杂酱,肉眼就能看出一颗颗肉粒,筷子一搅拌,肉粒均匀地沾在了面条上,入口即有面香又有肉香。
“小时候,我就爱守在面摊前,看师傅揉面、甩面,再下两根到沸腾的锅里,然后就眼巴巴地等着。虽然只煮了几分钟,但感觉自己已经等了好久,等到面条端到面前时,呼呼吸两下就没了,每次都没吃安逸。那个年代,物质匮乏,能吃到一碗带有杂酱的挞挞面都觉得好开心。” 挞挞面也是阿兴记集团董事长刘英的童年记忆,直到现在,她都印象深刻。
后来,我才了解到。这位品鉴会现场做挞挞面的婆婆,大家都叫她李婆婆,今年71岁,重庆涪陵区人,曾是涪陵清香饭店的面点师傅,已经做了30几年的挞挞面。
而挞挞面,又名手工宽面。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县城中的面馆多在上午经营,此种面食香脆入口,为大众喜食的名吃。挞挞面最出名的地方在四川雅安市的荥经县,解放后成为县外名食,传入重庆。
其特点就是手工制作,经过调、和、揉、挞等几道工序来完成,其“挞”堪称一绝,故称“挞挞面”,解放后成为县外名食。除了杂酱口味,还有牛肉、大肉、排骨等10多种口味,配以考究的佐料,色、香、味俱全。
这次,阿兴记集团恢复和重建重庆各个地区的名小吃,找到了当年在涪陵做挞挞面的李婆婆,希望她能“出山”,让更多的人吃到“童年的味道”,也能将挞挞面正宗的制作工艺传承下去。
“如果我们再不去挖掘与恢复,再过十年,我们就真的吃不到达达面了。”刘英谈到。
达达面只是其中之一,重庆名小吃的故事还有很多
其实,在阿兴记的重庆名小吃恢复重建过程中,李婆婆与挞挞面的故事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的“匠人故事”值得我们倾听,还有很多的重庆名小吃等着我们去回忆。
比如,“穿糖果子”。中国.重庆味苑川菜培训站的国家级面点高级技师姜伟说,“这道小吃看起来简单,但制作工艺是目前恢复重建的小吃中最复杂的,果子必须在滚烫的油中穿上红糖,红糖停留在油中的时间也要精准,少一秒果子外壳不酥,多一秒果子又会变苦。”
比如,“伦敦糕”。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因为这道小吃本属广东顺德伦敦镇,抗战时期传入重庆,在当时的冠生园、大三园以及一些粤菜馆有卖,后来才慢慢流传开来,逐渐成为重庆人喜闻乐见的小吃之一。
比如,“烫面油糕”。据说,它可是西南地区最出名的早餐之一,老面作原料,豆沙作内馅,最后油炸而成。吃起来,外酥内软,香甜如蜜。
再比如,“三鲜猫儿面”、“枣糕”、“涪陵醪糟汤圆”、“凤酱凉粉”、“炭烧玉米粑”、“糯米团”…….等25道重庆各个地区的名小吃,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以及动人的故事。
阿兴记大饭店改为中式茶餐厅,以“匠人精神”传承重庆名小吃
品鉴会现场,各种各样的小吃和精品川菜,让大家都称赞不已,有说勾起自己的童年回忆,有说小吃的味道不错,还有说阿兴记这次恢复重建重庆名小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对于重庆饮食及风俗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次,为了真正做到传承与发扬重庆名小吃,阿兴记将黄泥磅店、奥体店、沙坪坝店、金港国际店、文化宫店五家门店的大厅全部改为中式茶餐厅,以长期经营重庆风味小吃,精品川菜以及养生靓汤。
“这次去日本考察,一家几代人孜孜不倦地共同经营了140多年的红薯店,让我真正理解到什么才是餐饮人的‘匠人精神’,也加深我对恢复重建重庆名小吃的信心。阿兴记大饭店已经走过12年头,当下转型为中式茶餐厅,既有顺应消费市场,更想以匠人之心打造百年企业。”刘英感叹地谈到。
目前,5家阿兴记大饭店的“中式茶餐厅”正在试营业,5月9日正式营业,大家可前往门店品尝。营业时间从上午10点-晚上11点,有25种重庆名小吃可以品鉴,人均消费不到30元,绝对是朋友相聚、家庭聚会、商务洽谈的好地方。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看见正在甩挞挞面的李婆婆。
采写:盆小妹
>2港币:香港茶餐厅,下午茶攻略。
教你香港茶餐厅的精致下午茶。香港游客100元消费券,领取方法。去我主页看上一个攻略。
这家餐厅离湾仔地铁站D出口只有100多米,找到奇华饼家的大招牌,铺面正中间有个奇华茶室小招牌。应该是要从这里上去。这狭小的楼梯,让人好奇餐厅会是怎样的?这里拍照应该也挺出图的。这个靠窗的位置还不错。菜单翻看看,蜂蜜水果茶:37港币,港式热狗,无骨海南鸡饭。大家双击暂停自己看一下。
< class="pgc-img">>消费券可以叠加使用,但点餐必须超过200港币。凑单有点难,还需另付10个点服务费。点好单要先核销消费券,扣除消费券200,服务费20。这三个点心加一壶茶,只要22港币。你们会来打卡吗?评论区来聊聊。关注我带你了解最真实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