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在西式快餐赛道中,品牌开启了“卡位赛”,麦肯在加速跑马圈地,塔斯汀亦来势汹汹。
那么,西式快餐赛道的竞争格局到底是怎样的?还蕴藏着哪些机会呢?
< class="pgc-img">>说起今年竞争较为激烈的餐饮赛道,西式快餐必然榜上有名。
进入2023年以来,西式快餐赛道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西式快餐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 class="pgc-img">>在此背景之下,诸多西式快餐品牌在国内加速跑马圈地。
2023年9月14日,百胜中国在西安举办的2023年投资者日活动上表示,百胜中国计划到2026年门店数量达到20,000家。同时,将2023年净新增门店目标从之前的1,100至1,300家,提高至1,400至1,600家。
作为百胜中国的“得力干将”,肯德基被寄予厚望。据了解,在未来三年,肯德基将保持每年1,200家以上净新增门店数,担负着百胜中国75%以上的全年拓新任务。
红餐大数据显示,肯德基目前已经进驻了360余个城市。2023年前9个月,其在国内的新开门店数超过了1,400家,距离万店只有一步之遥。
百胜中国对外表示,肯德基还将继续加大拓店力度,促进渠道加盟以及小镇和偏远地区的加盟合作,加快高校、医院、景区、油站等门店的布局。
< class="pgc-img">>同时,麦当劳亦在加快拓店步伐。此前,麦当劳曾对外宣称,2023年麦当劳中国计划开业900家新餐厅,以平均每10个小时开出一家新餐厅的速度推进,这也刷新了其进入中国内地以来的开店速度纪录。
< class="pgc-img">>“后起之秀”塔斯汀亦不甘示弱。从2019年到2023年,塔斯汀的门店数从两位数增长到超6,000家。光是2023年前9个月,塔斯汀的新开门店数就超过了2,400家,拓店势头非常猛。
这几个品牌之外,其他的西式快餐品牌也在稳步发展中,如尊宝比萨、必胜客等。
西式快餐品牌们在积极拓店的同时,在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的尝试也未停止。可见,西式快餐赛道的竞争异常激烈,众多品牌们均想在“卡位赛”中抢占先机,占据有利位置。
那么,在西式快餐的争夺赛中,真实的竞争格局到底是怎样的?品牌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取胜?赛道有哪些发展亮点值得关注呢?
< class="pgc-img">>“品价比”之战一触即发
从西式快餐的人均消费价位分布来看,40元以下的平价西式快餐仍是当下市场的主流,但讲究“品价比”的市场趋势变得更为明显,很多西式快餐品牌不再一味追求低价。
红餐大数据显示,人均消费在20元以下的西式快餐品牌数占比从2022年的63.5%下降至2023年的60.5%,人均消费在20~40元之间的品牌数占比从2022年的28.7%上升至2023年的32.8%。
< class="pgc-img">>事实上,人均消费20元以下的区间是华莱士、贝克汉堡等本土连锁品牌的主力价位区间。这类连锁品牌追求极致性价比,为消费者提供价格低、分量足的产品,但其产品品质和口味都与巨头肯德基、麦当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些品牌甚至屡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这类品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恐较难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升级的追求。因此,近年来,这类品牌的开店速度有所放缓。
经红餐品牌研究院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影响其门店数增长放缓的外在因素,品牌缺乏创新、形象老化或是其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如今,品质升级、讲求“品价比”已成为西式快餐的发展趋势。与过去流行的“性价比”经营策略相比,“品价比”则更侧重于品质,表达出物超所值的消费观。以往提起“性价比”,大部分消费者会联想到“价格便宜”“廉价”,而如今提起“品价比”,大部分人会首先想到“品质”“价值超越价格”。
< class="pgc-img">>据红餐品牌研究院发起的“2023年餐饮消费大调查”,在选择西式快餐餐厅时,65.4%的西式快餐消费者最关注口味,52.9%的西式快餐消费者最关注价格,47.8%的西式快餐消费者最关注卫生。
可见,在口味、价格、卫生等方面做得较好的品牌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继而更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仅关注其中一两个维度的品牌或许能在一段时间内获取关注,但难以长久地立足于市场。
< class="pgc-img">>下沉市场的竞争升级
总体来看,我国西式快餐在下沉市场的增长空间较大。红餐大数据显示,我国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每万人西式快餐门店数分别为4.1家、4.1家、4.2 家,与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的每万人西式快餐门店数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 class="pgc-img">>基于此,诸多西式快餐品牌纷纷瞄准下沉市场,下沉市场的竞争渐趋激烈。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早在2022年,全国就有近五成的西式快餐门店分布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华莱士、塔斯汀等本土品牌在下沉市场均有大量的门店布局。而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下沉市场的肯德基、麦当劳再度提速。
红餐大数据显示,在肯德基和麦当劳2022年新开的国内门店中,分别有34.7%、21.8%的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进入2023年,肯德基、麦当劳等巨头的下沉策略仍在继续推进,比如麦当劳宣布年内将在中国新增约1,000家麦咖啡,并且主要分布于三线城市。
而从下沉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麦当劳和百胜中国的扩张策略已有了一定的收获。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肯德基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有着 3,000余家门店,是下沉市场中门店数第二多的西式快餐品牌,仅次于华莱士;麦当劳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有着千余家门店,与深耕下沉市场多年的德克士门店数相差不大。
与此同时,“后浪”塔斯汀在这两年疯狂拓店,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布局了2,000余家门店,其在下沉市场中的门店数居于西式快餐品类中的第三位。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肯德基、麦当劳等巨头深入下沉市场,2023年西式快餐品类在下沉市场的争夺会更激烈。
< class="pgc-img">>品类创新点:
产品“中体西用”,多点发力突围
近年来,一些头部品牌在产品、渠道、营销方面不断发力革新,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值得一众品牌学习借鉴。
(1)产品融合:“中体西用“熨帖”中国胃”
中式汉堡崛起,是近年来西式快餐品类的一个明显变化。以塔斯汀、“贾国龙中国堡”为首的中式汉堡品牌推崇“中体西用”,即以中式味道+西式标准来熨帖“中国胃”,主打“80%的熟悉+20%的意外”的中式汉堡产品。
例如,塔斯汀所有的汉堡现点现做,并且采用现擀现烤的面包坯,强调烘烤的油香味和烟火气,与汉堡老牌选手的流水式、自动化作业区分开来。在传统的牛肉饼、鸡排等馅料之外,还充分考虑国人的口味需求,推出了小龙虾、北京烤鸭、火爆辣子鸡、鱼香肉丝等特色馅料。
店面装修强调国潮风,以“中国红”、汉字logo、国风图腾等为主要设计元素。西贝的子品牌“贾国龙中国堡”则以浙江桐庐的酒酿空气馍对标西式汉堡,以中式发酵的方式制作汉堡的面饼。
此外,主打中式汉堡的品牌相比传统的本土西式快餐品牌更具有文化自觉性,其品牌定位、产品口味、美学风格都与国潮文化深度结合。
比如,塔斯汀就打出了“就是中国胃,就爱中国堡”的口号。“贾国龙中国堡”则在菜单中主推地方特色产品如酸米浆、烤鸡架等,以“好吃的中国汉堡”为品牌口号。截至2023年10月,塔斯汀在中国已开出了超6,000家门店,以质优价廉的定位打开了下沉市场,并逐步往一线、二线城市拓展。此外,享哆味、楚郑等中式汉堡品牌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部分品牌更是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潮风的兴盛以及消费市场上一系列国产品牌的崛起,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在不断增强,“中式汉堡”的流行正是此趋势的一种表现。
对比过去其他品牌的本土化尝试,无论是麦肯的本土化产品,还是华莱士、德克士的本土化商业模式,都可视作西式快餐在传统的、以西方为中心的叙事框架下的改良。而塔斯汀们引领的“新本土化”革命,则打响了“中式汉堡”的名头,开辟出新的细分赛道。
“中式汉堡”目前的规模并不算大,仅有塔斯汀和享哆味两个品牌门店数破千,其他品牌的门店数多在数十家,且大部分中式汉堡的门店都集中于二线和三线城市。
< class="pgc-img">>此外,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式汉堡的概念并未明确,容易与肉夹馍混淆,创新空间相对有限。
总体来看,中式汉堡在我国有一定的可拓展空间,但是中式汉堡的未来走向还有待市场检验。
(2)营销创新:多平台种草齐“撩”消费者
近年来,以微博、小红书、抖音、快手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这些平台成了消费者了解品牌的重要渠道。
红餐品牌研究院发起的“2023年餐饮消费大调查”显示,通过朋友推荐了解西式快餐品牌、自己看到店铺的西式快餐消费者占比最高,分别达到了54.4%、47.8%;通过本地生活平台推荐、种草平台推荐、短视频广告了解品牌的西式快餐消费者的占比分别达到了41.9%、35.3%、22.8%。
< class="pgc-img">>如今,这些新媒体平台逐步开拓了线上销售渠道,如抖音在2023年初开启了团购配送项目,进一步赋能餐饮品牌。
通过这些平台,品牌不仅能高效地触达目标消费者,还可以直接引流转化。因此,不少西式快餐品牌利用这些社交媒体的发展红利,发力新式内容营销。2022年,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新式内容营销就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3)市场教育渐普及,高频次、多渠道消费习惯养成
从消费端来看,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西式快餐的消费习惯已然普及。据红餐品牌研究院发起的“2023年餐饮消费大调查”,超四成的西式快餐消费者每周至少购买1次西式快餐,其中11.8%的西式快餐消费者每周购买3~4次西式快餐。
< class="pgc-img">>在消费渠道上,西式快餐已发展出较为多样的渠道。大商场店、社区店、商业步行街店、外卖都是西式快餐的主流消费渠道。“2023年餐饮消费大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在大商场店就餐的西式快餐消费者占比最高,为57.4%;选择社区店和商业步行街门店的西式快餐消费者占比相当,均为39.7%;选择点外卖的西式快餐消费者则达到了33.8%。
< class="pgc-img">>另外,选择在CBD商务区就餐的西式快餐消费者的占比也接近三成,西式快餐在商务区有着一定的增长潜力,这一点十分值得品牌关注。
目前,肯德基、麦当劳已在CBD商务区进行了布局,瞄准白领们的一日三餐需求,其早餐业务和“智能取餐模式”在CBD商务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 class="pgc-img">>餐饮“红宝书”,一览餐饮业概貌
以上精彩观点均来自《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3》一书,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西式快餐品类的剖析,或者餐饮其他品类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可以阅读《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3》!目前,该报告正在火热销售中,欢迎订购。
< class="pgc-img">>在《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3》,无论是餐饮产业上下游从业者,还是创业者、投资人,都可以从这份餐饮产业的“红宝书”中见微知著,汲取养分,窥见餐饮产业的发展风向。
起新亚酒家有的人不太熟悉,但提起原斯大林饭店大家一定很熟悉了,她坐落在繁华的人民路上,在大连饮服行业比较有名气,也是一家老字号饭店,八十年代后期经改造装修后重新开业纳客,改名叫新亚酒家,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无法考证,饭店开业后,经营中仍然保留了原有的大众快餐、单点炒菜,同时又恢复了当时老斯大林饭店经营的日餐、西餐等服务项目,当时在大连风靡一时,当时的生意很火,每天的营业额有时甚至都高于大连的几个名店,可以说如果再加一个大连名店那就是新亚酒家莫属了。新亚酒家为何生意比较火,这与饭店的经营之道有关,当时人民路周围外贸、外资企业比较多,商务宴请比较多,饭店抓住了商机,在安排菜单的时候格外用心,比如客人吃中餐的时候他们会安客人的需求安排几道日餐、或者西餐,虽然饭店主要以鲁菜为主,他们有时还刻意为客人上几道粤菜等,加上服务的特别周到,很受客人的喜爱,回头客特别多,也是大连比较有名饭店之一。新家酒家的日餐应该说在那个当时是比较正宗了,听说那个日餐老师傅在旧社会就在日本人开的饭店打工,工作时非常精益求精,他制作日式料理特受欢迎,我每次去都要点他做的日料,当时吃得其它菜都记不清了,唯有新亚酒家日餐还记忆犹新。
< class="pgc-img">原新亚酒店照片
>新亚酒家日式餐厅
>新亚酒家刺身海参
>新亚酒家的寿司
>新亚酒家盐烤鱼
>新亚酒家炸天夫罗
>意放缓拓店步调,并非意味着躺平,只是选择了“小步更稳”的发展模式。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简煜昊;编辑:景雪。
800天散养老母鸡,12小时慢火熬制,再加入当天宰杀的猪棒骨、猪脚、五花肉等新鲜食材,以及26味香料,香气四溢,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让人瞬间味蕾大开。
在北京工作的小尹,如今在繁忙的工作日期间,最大的慰藉就是去楼下点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饭。如其所说,一碗排骨饭,有肉有菜,营养均衡且价格划算,已经成为无数上班族、打工人的心头好。
< class="pgc-img">>“排骨饭扛把子”的养成
小尹口中的排骨饭,实质上来自一家叫“犟骨头超级排骨饭”的连锁餐饮店。
过去几年,从天津到北京,再到山东、河北乃至黑龙江等地,出现了一批犟骨头的门店,也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 class="pgc-img">>事实上,犟骨头已走过了8个年头。
2015年10月,在天津万德庄大街,一家名为“犟骨头”的小店开业了,开业2周左右,“犟骨头”就传遍十里八乡,不到一个月,天津电视台就主动登门拜访。
凭借着一碗排骨饭,此后4年里,犟骨头开出了400多家门店。即便是在动荡的疫情期间,犟骨头依然保持着稳步前进的势头。
2023年11月11日,恰逢犟骨头品牌8周年店庆。历经8年积累,犟骨头奠定了其在酱香排骨饭品类的领先优势,同时也推动着排骨饭这个品类不断壮大。
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犟骨头的门店总数已达到574家。
但与绝大多数连锁餐饮品牌疯狂开店的举动相比,步入2023年以来,犟骨头的“开店”策略却稍显得有些“异类”。
据了解,犟骨头今年的开店步伐相较往年有明显放慢,反而是将更多精力投放在了优化产品结构与打磨新店型之上。期间,犟骨头推出了崭新的4.0店型,还对门店原有的菜单进行了大量的迭新与调整。
< class="pgc-img">>对此,犟骨头创始人王艺伟直言,如今的犟骨头是在刻意放缓拓店的步调,目的是让品牌的步子能迈得更稳一点。
“我们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和收益很大,今年以来,无论是同比、环比,犟骨头都实现了增长。”此前在“助燃烟火气——中国餐饮城市行”北京站活动上,王艺伟强调道。
< class="pgc-img">>拓店放慢、收益却增长,
如何做到的?
拓店放缓,犟骨头却还能实现收益的增长,凭什么?犟骨头有意放慢脚步背后,到底在做什么?近日,红餐网也与犟骨头创始人王艺伟聊了聊。
1.加小吃、正餐,实现多品类经营
据了解,目前犟骨头提供的产品共有20多款,除经典的4款米饭套餐外,还推出了排骨面、小炒黄牛肉、骨头煲等一众新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口味需求。
< class="pgc-img">>事实上,从整个快餐品类的发展特点来看,大部分快餐门店的产品结构都过于单一,再加之门店覆盖半径有限,客群较为稳定,时间一长,就会导致顾客复购的意愿和频率逐渐降低。
而犟骨头在快餐的基础上增加小吃、粉面,甚至是正餐类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更多样化的用餐需求,拓宽目标消费群体,也能实现价格带的延伸。
2.价格下调,强化产品价值
王艺伟表示,犟骨头成立8年以来,仅仅在2019年因猪肉成本上涨而将门店产品价格进行了小幅上调,其他时候,品牌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价格。
但到了今年,犟骨头不同区域的部分门店反而开始对产品价格进行下调,人均客单价大约为25-35元,并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活动。
与此同时,犟骨头也在不断强化产品的品质。比如坚持选用一头猪身上唯一的一根猪颈骨来做骨头饭,在门店现煮骨头,坚持每天早晨和中午各煮一次。
< class="pgc-img">>据王艺伟介绍,犟骨头的人工和房租并不是特别高,但食材成本可能会占到收入的50%。
加强品质、降低价格,犟骨头的经营策略无疑满足了当下的餐饮消费趋势。
3.设立“6不要”原则,严把招商质量
“自2020年开放加盟以来,犟骨头新开加盟店的数量日益增加,目前品牌的500余家门店中,仅有10余家直营门店,剩余的都是加盟店。”王艺伟直言,加盟店还是犟骨头如今的主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加盟商的筛选会降低。
“会从多个方面对加盟商进行考察。比如说心态和态度。如果只是想通过加盟快速赚钱,这类加盟商是不适合合作的,他也不会沉下心来,拿出时间、精力去磨经营。”在王艺伟看来,对加盟商的放任,不仅会影响顾客的消费体验,还会影响门店的复购率和品牌形象,为了一点加盟费,不把控招商的质量,对品牌的发展得不偿失。
具体来看,犟骨头在加盟商的筛选上设立了“6不要”原则:急于赚钱的不要;甩手掌柜的不要;年纪太小的不要;资金不足的不要;不配合公司的不要;不敬畏餐饮的不要。
4.成立稽核组,对门店经营严把控
红餐网注意到,今年年初,犟骨头曾因“一个差评关闭一家店”的信息而引发热议。
据王艺伟介绍,公司会通过差评了解门店情况,而后成立稽核组和督导组对门店进行检查,过程中,自己也会亲自下到门店进行检查。
通过多次不告知的情况下去到现场突击检查,发现并确认门店的问题后,会给予门店警告和处罚,针对屡教不改的门店,公司会要求其关店。
有犟骨头加盟商也反映,公司走的是“轻招商,重运营”的路线。据其所说,犟骨头的招商部仅有一个人,而运营部门则高达五六十号人,为的就是抓好门店的经营,提升门店的效益。
王艺伟透露,犟骨头门店存活率高达90%以上。
< class="pgc-img">>“随着直营+加盟的模式进一步发展,门店数量变得越来越多,仅仅通过理念已不足以实现高效可控的连锁化。所以,想要让消费者信任门店,获得加盟商和员工认可,制定严格的经营标准和规范就非常重要。”王艺伟说道。
总体来看,犟骨头今年没有选择大步迈进与扩张,并非意味着犟骨头的躺平,反而是其在基于“做深做牢”的策略之上,对产品、门店、经营管理等不断调整、升级,筑牢护城河。
< class="pgc-img">>“小步更稳”发展模式背后,
减少短板、构筑持续竞争力
餐饮业已迈入存量竞争时代,市场明显的“供大于求”,各个细分赛道开始愈发内卷,抢市场、拼连锁化,成为不少连锁餐饮品牌今年以来的发展重心。
单就快餐领域来看,一些中式快餐企业也在加快资本化的进程,谋求上市,期望将品牌的规模放大,把故事讲的更好。
但犟骨头却选择了“小步更稳”的发展模式。本质上,也与其创始人的想法,以及品牌自身的定位息息相关。
比如犟骨头对于拓店的“佛系”,王艺伟直言,当下,犟骨头在门店数量上并没有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只是按照自身的拓店计划稳步推进着。
再比如针对很多餐饮人都看重的营销,王艺伟强调,快餐品牌需要学习一些新的营销方式,但也没有必要把太多精力放在营销方面,品牌的建立一定是需要长期的投入,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
“有些创始人目的就是想开更多的店,但也有创始人会更在乎产品和口味,我就属于后者。”王艺伟表示,做餐饮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把菜做好,把饭做好。营销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餐饮最重要的还是基本功,产品要做好。
< class="pgc-img">>而对于犟骨头未来的发展,王艺伟也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
“犟骨头未来会将店型和产品这两件事情作为发展重心,因为这决定了门店到底是否能盈利,或者说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在此基础上,犟骨头也会同步布局供应链,提升组织能力等等。”
在王艺伟看来,企业的规模越大,短板就应该越少,至少不能出现明显的短板,而这也是过去几年,犟骨头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无论是调整店型、优化产品结构,再或者是调整价格,都是为了让犟骨头未来能够形成持续的竞争力。”
注:本文配图由犟骨头超级排骨饭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