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上没有永恒,终有消逝的一天,前段时间世界上最出名的萌宠“俊介君”走了,世上只留下它大量的萌照和微笑。
儿时接触的偶像剧总有这个套路,男女主爱的死去活来,历经千辛万苦在一起,可最后女主得了绝症,消失于这个世界,留下男主孤苦伶仃。
小时候爱吃的学校门口老爷爷做的小吃再也看不到了,小学毕业离开就吃不到了,再回去或许学校已搬迁,哪怕还在,可老爷爷已不在熟悉的路口,从此再未相见。
那些年喜爱的事物,总有消失的一天,不管是爱的人还是物,美国百年企业柯达都有宣布破产的一天。因为时代在变,新的东西出来,旧物被淘汰,物竞天择。就算是新的东西,也面临竞争,无法顺应时代就只有消失,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重庆作为火锅之都,火锅发展这么多年,也许味道并未多大变化,可品牌越来越多,保留下来的老品牌越来越少。那时那么火的赵二、孔亮,请问现在还经常看到么?
别说赵二、孔亮,有几家历史嘿深厚的店都不在了。《火锅中的重庆》介绍,进入上世纪三十年代,重庆涌现了许多著名的火锅店,如汉宫、云龙园、一四一、桥头、不醉不归及夜光杯等。
不过,这些火锅店在建国初期,除云龙园、一四一、安渝、桥头及山城火锅存活外,绝大多数毛肚火锅店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曾经的喧嚣与热闹场景不复存在。
赵二火锅
“赵二”,在重庆几乎无人不知的火锅品牌,当年,民间就把它列为重庆最牛的火锅之一,一个老知名品牌,现在却很少见它身影,何故?“赵二”取名源于老板,老板姓赵,在家中排行第二,从1985年3张桌子的小店,开到后来拥有数家分店,一个30多年的老品牌,它成功过,可现在它该何去何从?据我搜到的资料,在主城只有区区两三家店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纠正。现在的“赵二”,只能说总店还在,加上几家零零散散的老店,但提起的人真的少了。
总店有自己的沉淀,重庆本地的老粉丝多,慕名来吃的外地人也多。
作为30年的老店,据说味道并未保持初心,难免让重温的顾客有点失望,但是外地人很喜欢。面临新生代的老火锅的异军突起,赵二需要改变,老店是它的资本,但已不足以成为它赖以生存的根本。
孔亮老火锅(前身孔亮鳝鱼火锅)
“孔亮”这个名字,在重庆火锅史上,有着符号意义。它是重庆火锅协会发起单位,1100平方米起的大店模式曾冠于成都、加盟店顶峰时到600多家……这样一个品牌,却在2013年突然走向衰落,淡出消费者视野。两个事件是孔亮走下坡路的导火线,大约在2005年,孔亮火锅遭遇“毛棉油”黑油碟事件,众多重庆火锅品牌遭诟病。再加上加盟店过多,管理吃力,火锅市场竞争激烈,生意直线下滑,后来孔亮转战金融行业,慢慢淡出火锅市场。不过去年孔亮重启火锅,只是少了“鳝鱼”二字,操盘人也换成了孔亮的侄儿,新孔亮的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资料来源:重庆商报)
现在应该算升级版的孔亮,环境、菜品、服务上都有升级,从外表来说更好了,据体验者反馈,感受还不错。因为牌子响,回归后的口碑也不错,所以新孔亮的生意也算不错,目前在重庆三家店,据说暂不考虑加盟。
虽然孔亮没有鳝鱼了,但其它该有的都有,而且菜品保证了新鲜和品质,招牌是毛肚和牛肝,还有麻辣牛肉和双椒牛肉也值得MARK!
杈记火锅
杈记名气不算大,但它的确是龙头寺火锅一条街的第一家店,那会儿火锅一条街还未成形,就杈记一家生意好,每天排队。后来搬到了招商花园城,结果龙头寺火锅一条街开满了大大小小火锅,逐渐成繁华地段,当时不排队的一些店慢慢也火起来了,老板后来回归过那条街,但已错失曾经的天下,生意比不过几家后起之秀,只得慢慢退出那条街。老板自制健康底料,锅底汤呈棕褐色,而不是鲜红色,这保留了老火锅最原始的味道,而且火锅汤可泡饭。明星也来光顾过,以前老店墙上挂的照片有孟非、于娜、冯小刚等。
杈记目前应该就招商花园城这家店了,不过这家开了很多年了,老顾客还是比较多。
人家也是带着火锅50强的身份,他们汤底呈棕褐色,而非鲜红,做的是重庆最传统的老火锅锅底,至今未变,鸭血、带皮牛肉、三线肉是亮点!
三五火锅
这家店在父辈们中很有影响力,大坪的人都晓得,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不晓得,据说当年也是标杆一样的存在。其实他们家味道很好吃,锅底够味,牛味儿重,无论丢什么普通食材进去烫出来都能焕然新生,绝对是沉淀几十年的实力锅底。现在的生意确实很一般,吃的人少,老板是两口子,态度很好,菜都是现切现上。
从门口看确实很有年代感,正儿八经的老店老火锅,曾经活跃于上世纪90年代。
锅底端上来其貌不扬,但其实很好吃,几十年味道如一日。
君之薇火锅
1998年元月6日,“君之薇”默默诞生了。据老板说,当时取名“君之薇”也没什么别的文化含义或高深的学问,就是当年他刚结婚,就用自己和夫人的名字的 后一个字来命名这个实打实的“夫妻店”。刚诞生的“君之薇”也同样是摆几张桌子,采购点菜品,便做起了经营,10来平方的地方摆了得张桌子,靠自己、妈妈、姐姐和妻子一共四个撑起这个店。1999年5月28日,在重大正门斜对面,一个上了规模、上了档次的大排档火锅店开业了,那会儿生意很好,这家店现在应该不在了。在2005年前,君之薇在全国有300多家店。根据搜到资料,这个品牌在主城还有10家店,主要还是在沙坪坝,总店在瓷器口,加州花园有一家旗舰店,但明显感觉已没了当年的辉煌。
君之薇走的应该一直是环境好的路线,而且服务也是极好,现在几家主要的店游客比较多。
锅底跟其它火锅差不多,但他们家自助小菜是特色,稀饭、水果都有。
苏大姐火锅
苏大姐,其名苏兴蓉,是苏氏火锅创办人苏维章的长女,苏氏火锅传人。 解放前,苏维章在重庆著名的古镇磁器口大码头创办了苏氏老火锅,因其醇厚的香味,成为当时“好吃狗”们口碑相传的美食。一九八七年,当商业浪潮席卷中国大地的时候,这个出身商家的女儿毅然离开大型国营企业,重拾火锅技艺,用积攒的3000元钱,置办4张桌子16张凳子,创办了“苏大姐老火锅”店。一家历史渊源如此深厚的火锅店,奇怪的是,看不到几家店,号称全国数百家店,但在重庆主城却很少看到它的身影,同事说大学城有一家,味道还不错。
能搜到的资料极少,图片也不全,这个时代应该不存在不重视网络?还是它真的没落了?
一四一火锅
"一四一"是老重庆著名的火锅店,旧址在重庆保安堂(现在的八一路)141号,以门牌号数命名。谐音“一是一”(有货真价实之意)。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火锅名店有:一四一,桥头,川道拐,夜光杯,云龙园等。后来的一四一开过一段时间,是由一四一与云龙园强强合并而成的,但是后来关门了。一四一也是最早获得“重庆火锅名店”、“四川火锅名店”称号的火锅店之一,昔日的名火锅现在几乎搜不到任何资料,可能真的不存在了吧,真是唏嘘。
还有哪些火锅店当年辉煌,现在却没落,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重庆火锅竞争激烈,逃不过新旧交替的自然法则。经历住时代洗礼和市场考验的火锅才能活到最后。老牌子的消失固然让人遗憾,但新品牌的崛起也没让人失望。下一期预告:那些年很火,现在依然很火的火锅店(下部),欢迎大家推荐!
>着岁月的流转,重庆火锅逐渐风靡全国、名扬海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拥有重庆火锅门店超20万家,其中重庆拥有火锅门店达3万余家,位列全国火锅门店数量第一名。重庆火锅全产业链收入超过4000亿元,其中火锅营业收入600多亿元,解决就业人口100多万人。2007年,中国烹饪协会正式命名重庆为“中国火锅之都”。
< class="pgc-img">>在重庆众多火锅名店中,出现了“德庄”、“小天鹅”、“秦妈”、“孔亮”、“苏大姐”、“奇火锅”等一批大型火锅品牌企业,其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火锅企业10余家,年营业额超亿元的火锅企业17家,先后进入全国餐饮百强企业的有14家。重庆火锅已经走出重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在传承重庆火锅制作技艺中成效突出,先后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有桥头火锅、巴将军火锅、朝天门火锅、三耳火锅、巴江水毛肚火锅、陆派巴倒烫火锅等6家火锅品牌。
< class="pgc-img">>桥头火锅:重庆桥头火锅始创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距今已有115年历史,是一家“中华老字号”火锅品牌。桥头火锅的特点有“四绝”:选料绝、做工绝、调味绝、色香绝。
一百多年来,桥头火锅严格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及配方,制作工序严格遵循传统,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经过选料、配料、制油、炒料等多道工序,加之秘传香料调味,坚持“五味中求平衡,清鲜中求醇厚,麻辣中求柔和,口感中求层次”,形成了麻、辣、烫、嫩、鲜、香的鲜明特色,深受美食界及广大顾客的喜爱,素有“食在重庆,味在桥头”的口碑。
作为重庆火锅文化的杰出代表,桥头火锅又有“三最”:最历史、最文化、最美味。所谓最历史,是指桥头火锅是重庆火锅中最早的名店和品牌;最文化,是指桥头火锅在传承过程中,不仅自身成为地方饮食文化的代表,也通过文化名人的活动,在地方文化演进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最美味,即指桥头火锅烹饪技艺精湛,传承有序,是正宗重庆火锅的代表。
在技艺传承过程中,桥头火锅由于选料讲究,做工精细,炒制独特,调味鲜明,因而其火锅调料传统熬制技艺,于2014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class="pgc-img">>巴将军火锅:始创于1998年,得名于巴蔓子将军。巴蔓子为古巴国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是东周末期(约战国中期)巴国的将军。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传奇故事,在巴渝大地传为佳话。
江苏人王人庆为巴将军“忠信”精神所感动,于1998年4月创办了“巴将军”火锅馆。从此,一个与巴将军精神和巴渝文化血肉相连的新星企业在重庆冉冉升起,直到成为在全国拥有300多家连锁店的知名火锅明星集团、重庆市著名商标和中国餐饮百强企业。
巴将军火锅的特点:1.汤色红亮自然、醇朴可口、源于本色;2.麻辣适度、回味悠长、油而不腻;3.不糊锅、不浑汤、久煮不变味;4.选料配制绿色健康,具有舒胃健脾、除湿滋补等作用。
王人庆诠释巴将军精神和巴渝文化不是浅尝即止,更不是沽名钓誉。20多年来,他先后挖掘巴将军的人文精神,塑造了具有浓郁巴渝地域气息的重庆火锅文化,完成了巴将军火锅考、火锅赋、火锅颂等文化建设工作。并要求各连锁店必须在大门口矗立一尊巴蔓子将军塑像,以缅怀将军的义举。如今,位于大坪石油路的巴将军火锅旗舰店,已成为远近闻名、富有巴渝文化内涵的特色火锅店。2019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class="pgc-img">>007年3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重庆市“中国火锅之都”称号。以“火锅之都”命名一个城市,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专家一致认为重庆当仁不让中国 火锅之都之名。
2016年5月,“重庆火锅”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时至如今,重庆的火锅数量已经发展到“十步一家”的程度。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中国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后来这一派被称为”水派“诸如“德庄”、“小天鹅”、“秦妈”、“孔亮”、“苏大姐”、“奇火锅”等火锅大型品牌企业。反之,在重庆即将修建的南山火锅小镇上面有着另外一支火锅流派,他们自称传承于重庆马帮文化,号称陆派。代表便是著名的南山”巴倒烫“火锅山庄,以及抖音上非常火的枇杷园火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有句老话说,”重庆火锅千千万,只要没倒就能干”形容的就是重庆火锅不仅数量多而且味道好。当然对于火锅重庆是认真的。说到味道,诸如许多成名的火锅店大品牌自然是不用说,但是在重庆这个地方,想要吃到最好的火锅并不是牌子大,而是历史久。
< class="pgc-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