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行业一直是一个多面化的赛道,例如:对于普通人而言,街边开个小餐馆,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创业谋生手段,历史悠久,门槛也不高。
深圳创业补贴扶持政策
>从古至今,大家一直都是在讨论一个关于“吃”的问题,毕竟民以食为天。所以很多商场三分之一的营业场地都被餐饮行业所占领。要是你选择餐饮行业创业,选择的品类非常多样化,顾客需要的价值创造也各有不同。
餐饮行业虽然食品是占主要的,但是工作人员也是重要的角色之一。如果你在本市招聘了员工,就可以申请深圳市的创业补贴,创业补贴中有一项就是“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餐饮行业需要的人员也是比较多的,细分下来有:厨师、收银员 、服务员等其他岗位需求的人员。不管有几名员工,都可以申请领取每人3000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是指企业在本市招聘了员工,并给员工缴纳了本市的社保且与员工签订了1年或以上的劳动合同,企业就可以拿到每招聘一个员工就有3000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补贴是给予企业的,合计补贴金额最高可得5万元。
创业补贴
>一个企业最多可以申请10名员工的补贴,如果创业者你是宝安户籍且企业也在宝安,就可以申请最多16名员工的补贴。一个企业内的员工要是达到了最多申请人数,并且全部一起员工一起申请的,那么补贴就是一次性发放的。要是没有招聘到那么多员工,从申请开始后续三年内都可以申请。
申请条件:
1、深圳户籍人员
2、毕业五年内的全日制大学生(不限户籍)
3、毕业五年内的留学回国人员(不限户籍)
4、港澳居民
5、台湾居民
创业者只要符合以上其中之一的身份,一定要记得申请创业补贴哦!
创业补贴
>餐饮行业除了招聘员工可以申请创业带动就业补贴(5万元)以外,还可以申请初创企业补贴(10万元)、社会保险补贴(30.24万元)、创业租金补贴(5.6万元)。四项补贴创业者全部申请下来,人均可以得到8万元,企业最高可得40万元。
了解更多创业补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创业补贴讯息】
深圳创业补贴讯息
>何吃得好、吃得安心
一直是老年群体关心的民生问题
随着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社区长者食堂
不断推陈出新
老年人的吃饭问题
正逐渐找到“最优解”
图源:上海嘉定
但在实际运行中
还是会碰到
因居民的不同需求
而带来的问题
记者刘康霞今天来到
嘉定区吉镇北路社区的我嘉餐厅
这家社区食堂虽然空间不大
但是非常整洁
为居民供应早中晚三餐
图源:上海民政
吉镇北路社区食堂
从今年2月起正式营业
并从7月29日起供应晚餐
对于户籍在辖区内的60岁以上老人
还有每天3元的助餐补贴
现场贴出的一周菜单显示
这里菜品丰富
菜的单价从3元到18元不等
也有15元和20元的套餐
但近日,食堂贴出公告
从7月29日开始
最低消费达到7元
才能使用老人助餐补贴
对于这项规定
居民有些不理解
对于这个情况,真新街道吉镇北路我嘉餐厅负责人殷晓雯解释,此前餐厅并没有最低消费,但出现了部分老人只拿包子、鸡蛋等菜品凑满3元享受减免的情况,这也导致其他有购买需求的居民却买不到相应菜品。在收到居民投诉后,餐厅和街道研究讨论后,设定了满7元才能享受补贴的规定。规定实施后,大部分居民都表示,有了基础门槛,菜品买不到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据介绍,真新街道规划的15分钟生活圈社区食堂共有4家,位于吉镇北路的这家是今年新开放的,颇受周边居民欢迎,日均供应餐食500客左右。对于需要最低消费才能享受助餐补贴的情况,真新街道主任沈元雄说,这是综合了菜品质量、价格、服务和供需平衡后,研判制定的。未来,社区食堂对于惠民政策将采取更规范的表述,同时进一步改善提升菜品和服务质量,切实提升居民的满足感。
嘉定区民政局局长何志军表示,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嘉定全区共有24家长者食堂,未来根据就餐需求还会继续开设新的服务点。而对于最低消费,民政局并没有统一规定。
嘉定区区长高香表示,长者食堂设立最低消费有综合因素的考量,我们理解运营商要算经济账,但能够享受助餐补贴的老人也是政府实事工程的特定对象。她指出,各街镇在制定规则时,要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筹考量,兼顾各方利益。
听民声、解民忧
察民情,汇民智
2024夏令热线·区长访谈
欢迎您的参与!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记者:刘康霞、王迪杰
编辑:陈雯
责任编辑:严萍
本报记者 毛鑫鑫
每到中午11点多,广饶县乐安街道东王村的“一元餐厅”就开餐,荤素搭配、适合老年人口味的饭菜端上餐桌,老人们高兴地吃着饭、聊着天。
“平均每天有20多位老人来,多的时候能有40多位。这些老人都是70岁以上,来这儿吃顿热乎乎的饭菜只需要1元钱,便宜、安全又卫生。”东王村党支部书记王仲武说,村党支部用36天建成了幸福院和“一元餐厅”,打造成集日间照料、就餐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民生服务平台。
像东王村这样党支部领办的“一元餐厅”,广饶县已建成投用104家,为老人提供午餐服务和日间照料,通过一件小事养了群众的胃,暖了群众的心。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年轻人大多进城居住、进厂务工,农村老年人长期无人照料、就餐不便等问题凸显。”广饶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蒋涛说,着眼破解这些难题,组织、民政部门靠上指导,财政专项补贴,镇街班子成员包点指导建设“一元餐厅”,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路子。
为保障办得好,各个“一元餐厅”建立起人员、财务、安全、设施设备、应急处置等日常运行与管理制度。安全方面,党支部定期对食品安全、饭菜质量、运营情况等进行检查;人员方面,所有“一元餐厅”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员,须经党支部严格把关,具备健康身体、良好品质和服务能力等条件。
让群众充分享受便利的“一元餐厅”,实际上运营开支的费用并不少,钱从哪里来?广饶县加强财政支持,规范运营的“一元餐厅”县级以上财政每年给予补助,镇街财政列支专门资金为新建“一元餐厅”提供支持保障,如李鹊镇列支专门补助资金,对每家新建支部领办“一元餐厅”,在上级财政补助基础上,对村级承担资金再补助50%。此外,党支部设立“爱心汇”基金,鼓励党员带头,引导社会多方力量,向“一元餐厅”捐款捐物,减轻集体负担,提升服务水平。
为将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广饶县各地党员带头参与“一元餐厅”运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李鹊镇鲍家村2019年“一元餐厅”的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工作,全部由4名离任村干部、老党员完成,没让村里花一分钱;陈官镇北户村根据无职党员能力、特长,在“一元餐厅”设置相应岗位,做到人尽其能,既为“一元餐厅”增加了服务力量,又解决了党员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乐安街道东王村留出集体土地5亩,作为“一元餐厅”种植用地,设立“党员责任田”,支部组织党员带头种植萝卜、大葱、菠菜等蔬菜,为“一元餐厅”运行提供了食材补充……
“党员付出汗水,做好一件件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效密切了党群关系。”广饶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胥高远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一元餐厅”,广饶县打造了联系服务群众新阵地,搭建了支部、党员宣传政策、汇集民意、调解纠纷的新平台,强化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作者:毛鑫鑫
来源: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