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打折与送菜的区别
餐饮行业有句行话是这样说的:每天迎接新太阳,意思就是每天接待的客人都不一样的,什么奇怪的事都会遇到也不稀奇。比如在餐饮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顾客要求打折或者送菜的要求对吧。那么站在餐饮管理的立场上里说,到底是哪一种方式比较好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
一家小餐馆开业时,一天营业额只有几百元,整个儿是入不敷出,愁得几个押上了身家性命来做这个餐饮买卖的股东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于是有人提议:打折吧,打折就会有客人图便宜来消费啦。
这家餐馆定位于大众消费群,吸引的主要是一些普通写字楼工作的人们,讲求经济实惠而方便快捷,因此定价已经相当低廉,一盆足够三个人吃的“煲仔饭”仅卖25元。当“8折”的横幅挂到店门口之后,顾客确有增加,但远远没能达到理想的客流水平,很多人打了8折还想要7折、6折,无休无止,贪得无厌,餐馆方面经营压力反而加大了。
一个月后,餐馆大股东从湖南请来自己的弟弟做大总管。他出手的第一招就是废止打折措施,悬挂起“送菜”的横幅:消费满50元送价值12元炒菜一盘、消费满100元送价值38元鲈鱼一份。
“送菜”横幅挂出的当天中午,消费者纷至沓来,日营业额迅速飙升至5000元。以后随着新菜品的推出,生意更加火爆,附近原来生意颇好的一家拉面馆和一家小吃店的客人几乎被抢走一半,逼得它们的老板“屈尊”到地下室“取经”。
打折与送菜,同样做促销,效果咋地就如此悬殊?如果来算一笔账,你还会惊讶地发现:打折给消费者让利的程度还远远大于送菜。
打8折,就是消费者按照菜谱价格消费了100元,只需付给餐厅80元,餐厅的总收入也就只有80元。相反,消费100元之时送一份菜谱价格为38元的鲈鱼,餐厅收到了消费者支付的100元,餐厅的实际收入是100元减去鲈鱼的成本。按照当时市价,1斤鲈鱼11元左右,加上调料等,一份1斤左右的鲈鱼成品菜成本价仅15元左右,餐厅最终获得的毛利收入是85元左右,相当于打8.5折。
餐厅肯定赚了,从打8折变成了打8.5折,毛利增加了,人流也扩大了;消费者也赚了,花100元享受到136元的菜品,自然是值了。问题是,餐厅多了收入,消费者多花了钱,双方都很满意,这种好事儿谁摊上谁乐儿。
生意经就是这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分析一下,无非是那位湖南来的大总管窥透了消费者的心理。当“打折”已经泛滥成灾的时候,对于价格的敏感已近于零的消费者往往面对“打折”有心理障碍,总认为商家不是好东西,提了价再折价来蒙人,或者是价格本来就定高了。“送菜”则不同,实实在在就摆到了消费者面前,看得见,吃得到,在心理上感觉是额外的赠予,有受重视的感觉,买起单来也就爽快得多。这场小规模的商战颇发人深省:有时候,同样一件事情反向思维一下,马上就会豁然开朗。
看了这篇文章的餐饮朋友们,以后你们的餐厅是送菜还是打折呢?
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卢瑶瑶 黄葆青 潘骏 何慧婷 王晓洁 刘硕 毛玮琦/文 制图制作 陈海伟 林上钦 姬臣 龚子皓/ H5
为积极响应“公筷公勺”倡议,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共同指导,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推出的爱国卫生特别策划“在一起,筷行动”今日启动。
杭州百家餐饮名店,组成了“公筷联盟”,邀你一起来参与。
百家参与钱江晚报“公筷联盟”的餐饮机构中,既有像外婆家、新白鹿、弄堂里、新庭记这样的知名中餐连锁品牌;有楼外楼、知味观这样的百年老字号;还有杭州黄龙饭店、杭州西溪宾馆这样的星级酒店,以及跨湖楼、乾湖会、元港餐饮、王元兴这样的大餐饮企业。
楼外楼
店内消费,扫码参与互动,转发朋友圈,每桌赠送冷菜杭味双拼一份。
时间:即日起至6月15日止。
外婆家
客人到指定门店出示钱江晚报宣传海报或宣传报道,送杭州小笼包一份。
时间:4月27日到5月15日
适用门店:古墩印象城外婆家,联合大厦外婆家,马塍路外婆家,西溪银泰外婆家,外婆家西溪天堂店
新白鹿
店内消费,扫码参与互动,专享“当红小炒肉石锅拌饭”6折
时间:即日起至5月31日
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马晓晴)做月饼、做花灯、舞狮、踩高跷、跑旱船,居民一起热闹过中秋……9月22日开启中秋节小长假,东城区前门街道东方容和物业草厂胡同分公司9月21日举办了“和谐邻里,共度中秋”月饼制作及传统民间艺术活动,为居民奉上一道“中秋大餐”。
此外,东城区北新桥街道以“月满京城,情系中华”为主题的簋街中秋文化活动也拉开大幕,凡是在中秋节当天进店的顾客,当场背出一首句中带‘月’字的诗,就可以获得打折或送菜的奖励。
前门街道 物业为居民办中秋活动
据前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卫东介绍,2017年,草厂地区启动了新一轮整治行动,面貌一新的街巷环境,让草厂文保区居民幸福感倍增。据容和物业总经理助理周义介绍,为了弘扬老北京传统文化、展现街巷整治成果,前门街道首次在胡同里举办“中秋”活动,物业公司邀请了舞狮、高跷等传统文化演员,小车会、美猴王、变脸王、老北京叫卖等表演更是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前门街道在胡同里举办“中秋”活动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 杨益
表演结束后,在场的80余位居民还亲手制作了月饼,并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进行了慰问。
此外,为烘托节日气氛,展现前门胡同特色,物业公司集思广益,自制了“星河璀璨、花好月圆”等主题花灯,一团团、一簇簇五颜六色的花灯,寄托着人们对节日的祝福。
“往常中秋节我就和家人一起吃个饭,今年不一样了,不但胡同漂亮了,物业还搞了中秋晚会,我们还能亲手做月饼,节日气氛特别浓。”家住草厂四条胡同居民丁淑凤说。
簋街商会 中秋进店背诗送菜又打折
与此同时,北新桥街道以“月满京城,情系中华”为主题的簋街中秋文化活动在花家怡园四合院店拉开序幕。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簋街商会56家餐饮商户参与的“进店背诗送菜或打折”活动,第二部分是今天举办的“居商创和谐 共叙邻里情”2018中秋茶话会。
“凡是在中秋节当天进店的顾客,当场背出一首句中带‘月’字的诗,就可以获得打折或送菜的奖励,具体的折扣和赠送由各商家自行决定。”簋街商会秘书长周梅华说,“我们鼓励并号召所有商户均参与此次活动,也鼓励食客把本次活动通过微信朋友圈或者小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
在茶话会现场,周梅华向来参加活动的商户和居民们介绍了京味月饼的历史文化,介绍了簋街商会的情况,大家在品鉴老北京传统手工月饼的同时,还能观看传统文化表演。
“簋街前段时间刚举办完美食节活动,中秋又有活动了,得到实惠的还是我们老百姓。”社区居民孙大爷高兴的说,“请我们吃月饼,中秋来吃饭背诗还能打折送菜,我得带家里人来吃一顿!”
周梅华说,本次中秋文化活动,不仅拉近了商户与食客、周边居民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传统文化,将文化与餐饮巧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