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题:“半成品年夜饭”“线上食堂”“星厨上门”……餐饮消费推陈出新能否迎“春”翻“牛”?
新华社记者胡旭、熊琳、陈爱平、任超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今年,许多“打工人”响应号召选择“就地过年”。“打工人”也是“干饭人”,不管在哪里过年,总要吃好喝好,才有过年的味道。往年春节,餐饮最火爆的当属各家饭店的大堂,但在“就地过年”的新潮流下,这个春节的“食堂”则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从“一人食豪华套餐”到“小家庭团圆饭”,从“快手家常菜”到“半成品年夜饭”,春节餐饮新特点让餐饮消费转型特征更加凸显,餐企变革也乘势而上,行业新增长点正在加速形成。
餐饮门店堂食受限餐企顺势求变
春节前夕,全国多地发布疫情防控指南,倡导控制聚餐人数,再加上人们自主疫情防控意识增强,餐饮门店传统的“团拜宴”“年夜饭”遇冷。
记者在四川成都市区多家餐厅的订餐日历上看到,虽然早在去年国庆节后,就有顾客提早预订了腊月二十九、大年三十和正月前几天的家庭宴席,但排期不像往年那样密集,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大型团拜宴订单量下降尤甚。
2月17日,成都一家火锅店后厨在准备消费者在线上下单的外卖火锅(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旭 摄
成都一连锁餐厅大堂经理表示,春节前后本是餐饮行业的旺季,往年一个月订出去三四百桌只能算基本水平,火爆的时候排两三轮也不一定有空位,订餐电话都快被打“爆”了。但是今年情况不一样,不仅电话略显冷清,不少来电还是退订的。
“门店堂食退订是由客观原因导致的,但人们春节餐饮消费的需求还在,而且很旺盛。”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秘书长袁小然说,去年以来餐饮企业就在不断求新求变,以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要,如今“就地过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为应对“就地过年”新趋势,餐饮企业想出各种招数应对,在菜品创新和就餐形式等方面花足了心思。
这是2月17日在成都一家中餐厅拍摄的春节期间推出的半成品“牛年硬菜”干烧海参的包装礼盒(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旭 摄
“今年我们主打家宴头盘菜,特别包装推出佛跳墙和干烧海参两款‘硬菜’,连锅带菜全部备齐。”成都老房子华粹元年食府总经理熊江华介绍,顾客只需在手机上选定菜品,餐厅就会提前制作好并按约定时间送货,简单加热就能摆上宴席。
绿地酒店旅游集团商务市场部总经理张乐介绍,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的基础上,酒店推出“星厨上门”服务,由酒店专业厨师携原材料到消费者家里现场制作佳肴,受到不少客人欢迎。
餐饮线上服务量质齐升
2月17日,外卖配送员在成都一家火锅店交接消费者在线上下单的外卖火锅(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旭 摄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加强线上服务成为传统餐饮企业寻求转型、绝地求生的重要途径,在今年的春节餐饮消费中,许多餐饮企业也是依靠线上推陈出新,提供线上服务的餐饮企业范围越来越大,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据了解,今年上海有78家餐饮企业、2274个门店的225款年夜饭套餐支持外卖。西贝、眉州东坡、青年公社等餐饮品牌,都在线上推出年夜饭套餐或新春套餐。
越来越多的高级宾馆酒店加入线上“年夜饭圈儿”。飞猪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前一周,该平台自提酒店年夜饭的预订人次环比增长了4.2倍。在广东,广州白天鹅宾馆、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等纷纷推出可自提的粤式新春盆菜,让“打工人”在家也能享受品质大餐。
一些老字号也不断拓展线上业务。以素食闻名的老字号功德林完善了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的线上供应菜品,顾客春节期间可以通过外卖服务形式,在家吃到和饭店一模一样的味道。
在传统餐饮企业急迫转型的同时,各大互联网平台和零售企业则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向更多生活消费场景延伸,共同满足了消费者“就地过年”带来的各种餐饮新需求。
在各大网络订餐平台,各类快手菜、半成品年菜销售非常火爆。为满足年轻人用餐轻量化、低热量需求,盒马上海推出了“小家庭团圆餐”,预订量占其年夜饭套餐的近六成。美团也联合各地商家推出“年夜饭到家”服务,支持从单人餐、双人餐到10人以内家庭聚餐等多种规格年夜饭外卖。
这是2月17日在成都一家中餐厅拍摄的春节期间推出的半成品“牛年硬菜”佛跳墙的广告牌(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旭 摄
新需求带来增长点助力行业变革
疫情发生后,以聚集性、接触性为特点的餐饮消费市场受到很大影响,餐饮业成为受损最严重、复苏最缓慢的行业之一。
“但餐饮本身也是一个具有很强韧性,能够不断推陈出新适应变化的行业。”袁小然说,一些能够持续推进创新转型的餐企还在扩大规模,以成都为例,春节前一个月南堂、悦百味、大鸭梨等连锁餐企新开门店就超过100家,这种趋势在春节餐饮消费能量持续释放的背景下更加凸显,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餐饮和零售两个看似特性完全不同的业态出现了交集,从海底捞自热锅到肯德基推出“KAIFENGCAI”,再到杨国福自热麻辣烫……餐饮零售化成为最新的商业趋势,而“就地过年”则加速了这种趋势。
例如,“就地过年”在很多城市催生了“一人食”消费需求。连锁商超大润发数据显示,统一旗下的开小灶火锅在上海销量猛增233%。同时,大润发自己研发的加热即食快手年菜自1月上市以来,每周销量环比增长超过50%。
饿了么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在线上供应年夜饭套餐的餐饮品牌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64%、参与门店激增260%,供应的年夜饭套餐数量更是同比上涨近3倍。
业内人士分析,“就地过年”强化了餐饮到家消费场景和需求,倒逼餐企涉足生鲜、预制菜、包装食品等零售领域。尤其是供应链和品牌优势明显的头部企业纷纷借力线上平台,从单一的堂食转变为堂食、零售“两条腿”走路,有望形成餐饮行业新的增长点。
中国饭店协会的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餐饮业冲击巨大,但也催生了新的亮点,餐企外卖、食材零售、成品半成品工业化业务均有不同程度的拓展;社区团购+集中配送、中央厨房+冷链配送、无接触服务等也促使全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年,学生放假回到老家总爱相约着一起出去聚会玩耍,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其中最热门的娱乐方式莫过于剧本杀、密室逃脱等需4-10人合作的游戏。在长沙最繁华的五一广场上,“××剧本杀”的招牌肩并肩竖在街头,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挤在一个房间里为剧情争得面红耳赤。但如今好像不一样了,一家剧本杀的老板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一个或者两个人来玩,我们帮他们匹配其他陌生玩家,组一场多人游戏局。”在社交平台知乎上,有人提出过问题“怎么看待玩密室逃脱一个人拼团的小姐姐?”不少人表示“我经常一个人玩,感觉挺好的”。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一人拼团玩剧本杀,和六七个陌生人在一间密闭的房间里各自扮演角色,沉浸其中,三四个小时流逝浑然不知。曾经,我们出去玩耍是为了和朋友相聚,但现在大家更倾向于独自娱乐,或者认识新朋友。帕特南在《独自打保龄》中提出,20世纪末期的美国倾向于单人进行活动,公共事务参与意愿越来越低。中国的年轻人似乎也进入那种状态,更愿意单人娱乐。
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说,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弱关系两种,强关系的人之间有极强的感情维系,例如多年的同窗好友、血浓于水的亲人等;而弱关系的人际交往比较松散,没有极强的感情,例如在一场游戏、比赛中认识的陌生人。
年轻一代对强关系似乎不再依赖,以更开放的心态建立弱连接。因此不再像过去,人们有极大需求通过娱乐、饭局等方式来维系好友关系。这种需求的降低是父辈有些难以理解的,中国自古是乡土社会、熟人社会。学者边燕杰曾认为,相比美国,中国是一个强关系社会,人们需要靠关系来完成很多事情。但年轻的大学生们逐渐走出自己的城市,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更多城市的人,他们意识到老家童年以外的朋友同样能给自己带来很多情感、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不再依赖从前的朋友。也意识到新认识的朋友能够很快成为挚友,甚至为自己带来更多的信息交流。
年轻人更加看重自身体验感,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组织朋友们进行娱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其中包括协商时间、地点、游戏风格甚至叫哪些人一起玩耍。城市的节奏在加快,原本放假的时间寥寥无几,年轻的学生们更希望在这不长的假期中酣畅淋漓。随着悦己文化的盛行,人们对娱乐活动的看重,越来越重视自身体验感,其中“及时满足感”是体验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的一位朋友说:“下午听说有家剧本杀的剧本非常开脑洞,就心痒痒地想当天晚上来玩一把,体验一下剧本里刺激、恐怖的场景。不想委屈自己迁就别人的时间、别人的喜好。”一个人拼团方便、能最快地满足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因此这种拼团方式逐渐流行。
年轻人新游戏方式背后实则是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变化,悦己文化浸透到社会肌体的毛细血管。面对这种变化,长辈可能不太理解,习惯将“孤独”“不合群”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但总体来说,社会还是越来越宽容。在知乎那个问题下,更多出现了“大家开心是最重要的”“这种人精神世界很丰富”之类理解与赞赏的话。五一广场街头,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走入了一家剧本杀房间,似乎房间里的玩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他们笑得很灿烂。(黄雨瑞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学生)
日来,高温天气持续
一间间坐落在农家村舍中的
清凉书屋成了村民
阅读、消暑的好去处
不少农民、学生、阅读爱好者等
纷纷走进书屋阅读书籍
“充电”蓄能
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出家门
寻觅书香
打卡藏在荆楚村落里
这些农家书屋吧!
襄阳高新区
炎炎夏日 农家书屋避暑“充电”忙
“楼上写完当天作业,我最喜欢来楼下书屋看书。”7月22日,来襄阳高新区孙庄社区参加暑期班的同学闫浚尹说道。
随着暑期来临,清凉舒适的农家书屋成了居民阅读、消暑的好去处,不少学生、阅读爱好者纷纷走进书屋阅读书籍、“充电”蓄能,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
整洁凉爽的环境、丰富多样的书籍、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在孙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农家书屋里,各类书籍琳琅满目、排列整齐,屋内不时响起翻动书页的声音,居民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着自己喜欢的书籍。
“进入暑期以来,每天都有十多名孩子前来看书。”孙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员刘华玲介绍,区里每年都会对农家书屋的书籍进行扩量,平时社区也会在这里开展一些阅读活动,动员居民积极参与,营造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孙庄社区不断加强农家书屋阵地建设,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改善全民阅读环境,吸引更多居民到农家书屋阅读。目前该社区拥有各类书刊1万余册。每年暑假期间都是农家书屋最火热的时候,农家书屋俨然成了学生阅读学习的“打卡地”,“点亮”儿童多彩假期。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襄阳高新频道 作者 吕焕云)
利川市
学生暑期读书忙 农家书屋伴成长
近日,利川市柏杨坝镇友好村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资源优势,把农家书屋打造成为孩子们的假期“加油站”,让孩子们“阅”享暑假。
暑假期间,3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农家书屋为村里的36名学生进行为期30天的志愿服务,辅导学生完成暑假作业。遇到有不会的题目、看不懂的字,志愿者都耐心对他们进行指导。同时,志愿者还为学生进行相关知识讲课、引导读书,解决家长无暇看管的难题。
农家书屋,不仅是孩子们去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村民和学生学习的一个平台。
“我们觉得农家书屋在节假日和寒暑期对学生开放是非常好的。”家长们纷纷称赞。
友好村是长江出版传媒集团驻点帮扶村,投资10万装修农家书屋、购置书柜和桌椅和投影设备,同时更新图书,目前书屋藏书6000余册,涉及政治、文化、农业、科技、少儿等多个领域,以农业科技和少儿图书为主。友好村将不断拓展书屋“新技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和学生走进书屋,爱上阅读,让小书屋发挥大作用。
“我们每年将继续组织村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村里的学生辅导作业、开展读书阅读,解决家长无暇看管、辅导课程的难题,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假期学习环境,营造和谐、文明、互助的社会环境。”村党支部书记蒲东旭说。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利川频道 作者 朱杰)
宜昌市伍家岗区
书香社区 全民阅读氛围浓厚
8月13日,宜昌市伍家岗区联丰村妇联、计生协联合兰可琪绘本馆协力开展“绿书签”护苗行动,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充满创意的趣味活动。
活动在绘本《跑跑镇》讲解中拉开序幕,兰可琪绘本馆的小向老师全程以拟声词“咣”引出了整篇故事的趣味点,并通过提问、绘画游戏、故事创编、科学实验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两个不同的对象观察趣味元素“碰撞”的创意,进而联想出两个角色碰撞后可能产生的新变化,寓教于乐地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启动丰富的联想,为孩子带来思考的拓展性和开阔性,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跑跑镇”。
近些年来,联丰村持续深化农家书屋建设,常态化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让孩子们不仅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更为打造“书香社区”筑牢坚实基础。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伍家岗频道 作者 张晨 严巧)
通山
在暑期驿站 静下来享受字里行间
“这里的图书有很多,暑期和同学们一起来这里学习,非常开心。”8月10日,在黄沙铺镇晨光村的农家书屋内,几个小朋友们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
随着暑假的到来,孩子们迎来了最期待的欢乐时光。与城市丰富多样的暑期生活相比,农村地区孩子们的活动较单调,农家书屋往往成为了他们探索乐趣的温馨港湾。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黄沙铺镇18个村(社区)的农家书屋全部对外开放,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故事会等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激发灵感,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华丽转身。
农家书屋为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一个专属的阅读空间,汇集了孩子们喜爱的各类书籍,从经典文学到科普知识,从历史故事到现代科技,应有尽有。这些书籍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和方向。
下一步,黄沙铺镇将不断深化农家书屋作为文化传播前沿阵地的功能,从“阅”读到“悦”读,让知识之花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绽放,尽情享受字里行间流淌的智慧与美好。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山频道 作者 陈威)
郧西
农家书屋成村民“精神粮仓”
近日,在郧西县夹河镇腰滩河村农家书屋看到,一排排书柜整齐划一,一册册图书陈列有序,几名村民正在书柜前翻阅自己感兴趣的农业实用技术,在书山里寻找致富路。
“现在是农作物病虫害易发期,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现在种植农作物,技术是关键。”村民王大爷正在书柜旁翻看一本蔬果病虫害防治的书。
“我们村农家书屋面积大约200㎡,现已添置书籍近3000册,涉及特色养殖、蔬菜生产、科普知识、农业政策、家庭教育、法律知识、卫生健康,文学艺术等方面内容。以满足广大村民生产生活需求为主,同时也能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腰滩河村村干部介绍。
如今,农家书屋逐渐成为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的主阵地、宣传政策法规的主战场,以及开启致富之门的“金钥匙”。在这里,村民们认真挑选书籍和专心阅读的画面成了乡村一道美好的风景。
乡村振兴,文化是灵魂。近年来,夹河镇依托农家书屋文化阵地,大力推动以阅读启智,让美丽乡村溢满书香,用文化点亮乡村振兴“田园梦想”。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郧西频道 作者 梁晨悦)
咸宁市咸安区
农家书屋“悦读村晚”点亮乡村舞台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近日,咸安区农家书屋“悦读村晚”活动分别在向阳湖镇、官埠桥镇、高桥镇白岩泉村举行,至此,为期14天的湖科满天星计划?悦读乡村志愿行公益夏令营圆满结束。
在咸安文化名镇向阳湖镇甘棠社区的广场上,孩子们朗诵《少年中国说》,以激昂的语调与蓬勃的朝气,生动诠释了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镇文化站老站长则以一曲悠扬而富有张力的二胡独奏《赛马》,讲述着岁月沉淀下的文化精髓;志愿者们表演的物理小魔术和朗诵《楠竹歌》,展示了青年人的创造力和文化素养。
在官埠桥镇张公庙村的大树下,孩子们整齐划一表演爱国版手势舞《半生雪》,生动演绎出“此生不悔入华夏”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随后,孩子们带着各种自制道具,活灵活现演绎出《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三借芭蕉扇》,还自告奋勇展示伦巴和拉丁舞,充满童趣的表演,逗得围观群众乐不可支。
在偏远的高桥镇白岩泉村农家书屋,孩子们全情演绎历史情景剧《荆轲刺秦王》,生动再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老师们利用废旧报纸精心设计的创意服饰,深刻传达了环保再利用的绿色生活新理念,也让孩子们在集体走秀中大放异彩;村委会干部带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龙飞锣》,让传统与活力完美融合;镇干部携手驻村工作队深情合唱,帮扶单位经发集团负责人以独唱为晚会添彩;村民们自发的山歌联唱,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咸安频道 作者 茹丽君 李星)
京山
书屋溢书香 护苗”助成长
“要多读书、读好书,自觉养成阅读健康书籍的好习惯,不要在无证照的店铺或地摊上购买盗版出版物。”近日,在新市街道丁家塝村农家书屋内,志愿者们正在向孩子们普及健康阅读知识。这是京山市希望家园暑期班开展“护苗”活动的生动缩影。
暑假期间,京山市依托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展多元化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护苗”系列活动,提高青少年辨别、抵制有害读物和不良信息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暑期大学生志愿者力量,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观看“护苗小课堂”公益宣传视频,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及“扫黄打非”相关法律法规。孩子们了解到什么是“护苗行动”、非法出版物的危害、如何辨识正版和盗版图书。志愿者们还倡导孩子们要坚持绿色阅读、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书籍和网络中的有害信息,坚决拒绝非法出版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抵制不良文化侵袭的能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精神“防护林”。
下一步,京山市将持续推进“护苗”活动进基层文化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倡导未成年人绿色阅读、文明上网,持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京山频道 作者 吴霞 罗鑫 谭晓)
大悟
新乡贤捐赠图书 助力文化振兴
捐一缕书香,送一份真情。7月28日,大悟县东新乡新乡贤、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教授为家乡新岗村农家书屋捐赠《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集》等百余册自己创作的书籍,旨在丰富新岗村农家书屋藏书,改善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受到村“两委”和村民们一致好评。
刘礼堂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同时在隋唐文化史研究领域有所涉猎,出版过多部隋唐文化史方面的专著。他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长期以来非常关注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经常与老家人联系,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此次回乡,带回了自己撰写的百余册图书捐赠给新岗村农家书屋,补充书屋藏书量,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推动“书香新岗”阅读氛围。
刘玉堂、刘礼堂兄弟二人都是从东新走出的高学历人才,在治学育人上有着出色的成就,对家乡的教育事业非常关心,此前刘玉堂教授也向新岗村捐赠了200余本自己创作的荆楚文化丛书,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大悟频道 作者 黄凯)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