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甜”非彼三分甜,而是一家外来的重庆公司!
这是一家很神奇的公司,全称叫:“三分甜(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自称是中国餐饮+甜饮品行业的先行领跑者,专注于为餐饮企业提供甜饮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 class="pgc-img">>说人话就是:帮助火锅店快速成为网红店(当然在我看来也可以说是甜品店)!最直观的就是你在任何一个类似大众点评、小红书这样的软件检索火锅时,高赞的永远是家甜品店合作供应的火锅店!
讽刺的是,“重庆正宗卤味火锅,20道招牌菜里有13道是甜品!”这是我对前两年在重庆爆火的“卤校长”的评价语。
< class="pgc-img">>这里面有声称来自重庆但重庆人基本不会吃的佩姐重庆老火锅;也有声称重庆本地人更喜欢的火锅店,但重庆本地人基本上也不会去的周师兄;更有重庆本地人严重抵制的卤味火锅“卤校长”、30多种甜品免费吃的“楠火锅”等等!
网红火锅:从开在奶茶店旁边,到店内开设甜品店
好的选址是门店成功的一半,而对于火锅这个线下生意中最受瞩目的品类,在选址方面的文章更要做得深刻。
几年前,连锁知名的火锅店们纷纷在店内做起了奶茶生意,或者甜品小店。而即便是小型一些只有两三家门店的本地传统老火锅,也必然会把门店设在奶茶店的附近。
< class="pgc-img">>不信你走出重庆,在全国各个城市生意好的火锅店周围去观察,这些火锅店的200米半径范围内,出现的奶茶品牌有:
蜜雪冰城、 书亦烧仙草、 益禾堂、 古茗、 Coco奶茶、 茶百道 、 1點點、 快乐柠檬、 七分甜、 喜茶、 一只酸奶牛等等。
而在互联网上,每一个探店网红和路人美女的照片中,无论是不是这家火锅店的产品,比如会有奶茶或甜品的露出。
劣币驱逐良币:重庆火锅网红化的饮鸩止渴
诚然,重庆火锅在“网红重庆”的打造下出尽风头,但真正的重庆传统老火锅却并没有吃到这部分红利,甚至被资本去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下不断地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间。
传统的重庆火锅店走的是薄利多销,菜品物美价廉,靠着周边消费者的口碑拉动店内销量。
< class="pgc-img">>但资本走的确实另一条路:靠网红、流量、甜品、广告等吸引一波又一波根本不会来吃第二次的外地游客或年轻人,所以能够做到一份只有6片的腰花敢收费32元,25块钱的卤肥肠,两筷子下去就没了。
久而久之,人流量上来了,租金上来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慕名而来去了网红店,传统火锅店要么搬走要么等待它的就只有门可罗雀只有一些忠实的老食客。
< class="pgc-img">>为了流量,甚至很多网红火锅老板还亲自下场,搞一些西瓜、榴莲、雪糕烫火锅,卤校长创始人陈平靠着“万物皆可烫”这一较诗意的概念,在抖音、西瓜视频上通过自我糟践的方式,成功地圈了一大波粉!
但火锅配雪糕、冰沙等,真的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那些肠胃不好却天天打开网红店的女生真的有一个钢铁肠胃吗?
茶叶产业来说,门店现制茶饮对“茶”消费拉动和文化普及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疫情冲击之下,书亦烧仙草、古茗等品牌线下门店逆势扩张,门店数已超过3000家。更值得注意的是,蜜雪冰城即将突破1万家门店。
截止目前,规模茶饮品牌企业并未对外公布过财务报告。
今天的文章,就来聊聊一家餐饮公司—华莱士。
主要从2015—2019年度财报来聊聊华莱士,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
华莱士靠模仿肯德基和麦当劳起家,旗下门店数量已经超过1万家,是国内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总和。该公司愿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它,目前还在对外扩张。
< class="pgc-img">>该公司快速扩张依赖一种介于直营连锁和加盟连锁之间的形式,被称为“福州模式”。福州模式即门店众筹、员工入伙和直营管理。
01 华莱士简介
华莱士,公司全称为:福建省华莱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为华怀余。该品牌创立于2001年,股份公司成立于2009年,2016年4月在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836475,证券简称:华士食品。
该公司获取销售收入主要是通过预包装食品、相关辅助设备的批发来实现。
其与快餐店的客户签订集中购销合同,为快餐店提供食品原料、设备等供应,相关贸易物资由公司统一询价、集中采购验收,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发往快餐店。
该公司采购的预包装食品及相关辅助设备数量巨大,形成价格优势,在销售给开立西式快餐终端的经营者时的定价往往比该经营者自行采购的价格便宜。
02 利润指标
利润指标,主要关注“华士食品”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和净利率。
1.营业收入
2015—2019年度,华士食品的营业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后期增势明显减弱,2016年度同比2015年度增幅最大,达到71.82%。其中,2015年度营业收入最低,约为6.45亿元;2019年度营业收入最高,约为25.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较2018年营业收入增加比例首次降低至10%以下,可能与其门店扩张放缓有关。
< class="pgc-img">华莱士2015—2019年度营业收入
>2.净利润
2015—2019年度,华士食品的净利润呈上升趋势,2016年度同比2015年度增幅最大,达到121.02%。其中,2015年度净利润最低,约为975万元;2019年度净利润最高,约为5460万元。
< class="pgc-img">华莱士2015—2019年度归属挂牌公司净利润
>3.毛利率
从华士食品的毛利率来看,2018年度最低,约为5.96%;2015年度最高,约为6.95%。
4.净利率
从华士食品的净利率来看,2015年度最低,约为1.51%;2018年度最高,约为2.18%。
对比毛利率和净利率来看,华莱士品牌真的是把性价比做到极致。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华莱士赚钱不多,没有过多关注产品研发投入和专利等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布局。
< class="pgc-img">华莱士2015—2019年度毛利率、净利率
>03 资产负债概况
资产负债情况,主要关注“华士食品”总资产、总负债和资产负债率。
< class="pgc-img">华莱士2015—2019年度资产负债概况
>1.总资产
2015—2019年度,华士食品的总资产呈上升趋势,但后期增势明显减弱,2016年度同比2015年度增幅最大,达到43.59%。其中,2015年度总资产最低,约为1.83亿元;2019年度总资产最高,约为4.53亿元。
2.总负债
2015—2019年度,华士食品的总负债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度同比2015年度增幅最大,达到79.23%。但2019年度负债出现小幅度减少。其中,2015年度总负债最低,约为0.73亿元;2018年度总负债最高,约为2.44亿元。
3.资产负债率
2015—2019年度,华士食品的资产负债率先增后减。其中,2015年度资产负债率最低,为40.15%;2018年度资产负债率最高,为55.40%。
从华莱士资产负债率数据变化来看,目前公司维持在较低风险水平。
04 现金流量概况
现金流量概况,主要关注“华士食品”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class="pgc-img">华莱士2015—2019年度现金流量概况
>1.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
2015—2019年度,华士食品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都是正数,代表期间一直处于净流入状态,且整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2015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流入最少,约为403万元;2019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流入最多,约为9660万元。
2.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
2015—2019年度,华士食品的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都是负数,代表期间一直处于净流出的状态,一直在向外投资扩展自身事业版图。
其中,2016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流出最少,约为-36万元;2018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出最多,约为-1434万元。
3.筹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
2015—2019年度,华士食品的筹资(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仅在2015年度为正数,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流入为412万元。
其余年度都是负数,代表着2016—2019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一直处于流出状态,2018年度流出最多,约为-2712万元。
05 运营能力指标
运营能力指标,主要关注“华士食品”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和存款周转天数。
< class="pgc-img">华莱士2015—2019年度三大运营能力指标
>1.总资产周转率(次)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它是衡量资产投资规模与销售水平之间配比情况的指标。
2015—2019年度,华士食品的总资产周转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5年总资产周转率最低,3.65;2018年总资产周转率最高,5.92。
值得注意的是,用总资产周转率分析评价资产使用效率时,还要结合销售利润一起分析。以后有机会详述!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是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一个辅助性指标,周转天数越短,说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好。
2015—2019年度,华士食品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5年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最多,29.91;2019年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最少,11.12。
3.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资金占用在存货的时间越短,存货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2015—2019年度,华士食品的存货周转天数先减后增。其中,2015年度存货周转天数最多,30.31;2017年度存货周转天数最少,20.14。
06 收入构成和主要客户
对华士食品来说,靠什么产品赚钱?谁为它的产品买单?
1.收入构成(2019年度)
2019年度,华士食品主营的产品类目为干货、冻货和设备。同期,对应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549,701,041.51元,营业总收入为2,550,002,071.02元,其他业务收入仅为30万元。
从干货来看,2019年度收入金额约为9207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6.11%。2018年度收入金额约为7603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2.69%。
从冻货来看,2019年度收入金额约为15638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61.33%。2018年度收入金额约为15152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65.15%。
从设备来看,2019年度收入金额约为6517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56%。2018年度收入金额约为500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15%。
综上数据,干货、冻货和设备2019年度销售金额较2018年都有所增加,收入构成还是以冻货为主。其中,变动金额最大的是干货,2019年较2018年金额增加为16041万元;变动金额比例最大的设备,2019年较2018年增加比例为30.14%。
2.主要客户(2019年度)
2019年度,华士食品的前5位客户依次为:
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销售金额约为10041万元,年度销售占比为3.94%;陈敬江,销售金额约为5883万元,年度销售占比为2.31%;石通飞,销售金额约为5656万元,年度销售占比为2.22%;马东峰,销售金额约为5036万元,年度销售占比为1.97%;上海沃进贸易有限公司,销售金额约为4638万元,年度销售占比为1.82%.
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居然是华莱士的第一大客户,有意思~
后记
新时期下,企业品牌化是大势所趋,从单纯追求数量和规模到追求质量和效率。
毕竟门店数早已破万的华莱士,2019年度营业收入也比不上只有768家直营门店的海底捞(截止2019年12月30日财报数据),离百胜中国(旗下有肯德基,必胜客,小肥羊,黄记煌)更是差得远呢。
回看大一点门店现制茶饮企业,目前在线下终端管理上基本是加盟为主。门店经营更多依靠加盟者的人脉,而不是加盟品牌本身的组织管理和供应链能力。
你怎么看大举做加盟的线下茶饮门店?希望今天的案例企业拆解,能够提供一个参考。
注:本文有参考网络公开资料。
欢迎关注本文账号,后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穆瑀宸 王萧然
万物皆可元宇宙,新茶饮也不例外。
2021年12月7日,奈雪的茶(02150.HK,以下简称“奈雪”)在6岁生日之际,官宣了品牌大使“奈雪女孩NAYUKI”,并发售了限量300份的“奈雪女孩NAYUKI”NFT盲盒。
12月9日,奈雪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奈雪此次首发的NFT数字艺术品,标志着奈雪在六周岁的节点开始探路元宇宙,同时这也是新式茶饮行业的首次尝试元宇宙。
“奈雪入局元宇宙,主要是想通过元宇宙获得资本市场的肯定。”12月9日,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奈雪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他们对于元宇宙的认知较浅,从某种程度来说,奈雪入局元宇宙并非为了To C市场端。
无独有偶,11月24日,天眼查显示,蜜雪冰城一口气注册了四款元宇宙主题商标,包括雪王元宇宙、蜜雪元宇宙和MIXUEmeta等,目前该系列商标正在申请中。而在11月早些时候,喜茶、Manner咖啡投资方Coatue以3亿美元入股Niantic——这家《宝可梦GO》开发商正准备豪赌元宇宙。
在业内人士看来,“元宇宙”是当下资本最热捧的领域,能搭上这个概念,或许可以从另一途径提高资本市场的估值。
入局元宇宙,各骋所长
“全球茶饮第一股”奈雪在6周岁生日之际,官宣了品牌大使,不是流量明星,而是品牌人格化后的虚拟形象——奈雪女孩,网友形容其整体风格“甜酷”,发饰是奈雪标志性的爱心塞,瞳色及着装都是高辨识度的“奈雪绿”。
奈雪推出IP形象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早已为“送她出道”“铺好了花路”:围绕奈雪女孩,奈雪在周年日当天发售了限量300份的NFT盲盒,单枚售价59元,含隐藏款在内共7款,只在线上发售,不制作实物;奈雪还发布了以奈雪女孩为原型的实体潮玩,限量1000个,单个售价699元,随盒随机附赠100元-1000元不等的玩家专享黑卡(相当于储值卡);此外,奈雪还同时推出了印有奈雪女孩、元宇宙图案的储值卡、杯套、纸袋实体周边等。
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s,即“非同质化代币”,换言之,NFT是区块链的一个条目,由于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属性,所以能被用来代表独一无二的事物。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当前NFT锻造成本不等,以NFT中国网站为例,单次锻造所需的燃料费仅需33元人民币。
即便奈雪的NFT盲盒本身锻造成本不高,开出来的也只是一张以奈雪女孩为主体的插画,且不可转让和交易,但因为NFT具有唯一性、可确权等特性,依旧吸引了不少热衷于收藏限量款的年轻人的目光。加之,盲盒的玩法正被当下年轻消费市场所追捧。作为新茶饮行业的首次尝试,同时拥有“NFT”“盲盒”两大标签,上架仅1秒便被抢购一空。 在奈雪官方的微博下,大批网友遗憾自己没能成为“三百分之一”。
基于这一系列的营销安排,奈雪六周年的系列活动最大限度触达了目标消费群体。12月3日-5日,72小时内销售额近2亿。
而另一厢的蜜雪冰城,在这一轮“战役”中,似乎就显得落后了。直至现在,除了“元宇宙”商标注册外,尚无任何实质性进展。有媒体联系蜜雪冰城后被告知:“元宇宙商标只是蜜雪冰城的保护性注册,避免仿冒,暂时没有其他的计划和动作。”
但是,以“网红效应”为精神食粮的蜜雪冰城,面对元宇宙这一当下最红火的词,将如何布局,已经让业内浮想联翩。
“热点制造机”,各霸一方
12月9日,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新茶饮入局元宇宙,从短期浅层次的意义上来看,可以制造潮流话题,吸引年轻消费者,具有营销意义。从长期深层次的角度来讲,可以为新茶饮品牌拓展增量空间,打造新的商业模式。
不只是六周年生日季的“盲盒、潮玩、NFT”,奈雪之所以频频登上热搜榜、成为如今的“热点制造机”,直接原因是新茶饮行业内卷严重,同行之间争相“追热点、蹭热点,甚至造热点”。张毅坦言,任何新茶饮品牌,倘若想真正维系好消费者的忠诚度,仍然需要靠差异化营销,加强品牌建设。
时代周报记者综合公开数据发现,2020年,喜茶平均每1.2周会推出一个新品,古茗在全年上新多达79款,基本上每4至5天就会上新一款产品。快速上新之下,留给奈雪的思考时间并不多,当某一爆款出炉,其他品牌也会闻风而动,导致同质化严重。
今年3月,奈雪推出“霸气玉油柑”火爆全网后,喜茶也在5月推出三款油柑产品,市场的迅速跟风导致广东潮汕的油柑价格飙涨8倍。今年10月,奈雪推出鸭屎香系列饮品后,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市面上已经有近20款鸭屎香饮品。奈雪甚至为保证不被侵权,为“奈雪鸭屎香”单独申请了商标。
当然,从品牌战略的角度来看,奈雪的种种营销手段,都是为了更加贴近年轻消费群体,巩固其私域流量。大多数时候奈雪推出新品,总会配套更新手提袋、产品包装等设计,例如开运瑞兽系列、故宫系列等,高颜值的产品外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信仰“颜值即正义”的年轻消费者为其买单。
而反观蜜雪冰城的营销尝试则显得更为激进。蜜雪冰城则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进军,截至2011年11月底,蜜雪冰城已经涵盖了包括咖啡、烘焙、烩面、炸串和烙馍等多个领域。从关联公司上看,蜜雪冰城的业务还包括上游原材料种植生产、计算机系统服务、物流仓储以及物联网应用等。
同时,蜜雪冰城在周边产品方面也有不少尝试,例如奶茶桶、预包装食品和毛绒玩具等。彼时,蜜雪冰城表示,在线上的雪王魔法店铺已经在淘宝平台运营多时,线下方面也会在稍大一些的门店继续铺设。未来蜜雪冰城将不局限于杯子等产品,而是基于雪王IP进行多方面尝试,例如音乐节、电影。
噱头背后,各安本业
文志宏坦言,NFT和元宇宙并不是新茶饮发展的捷径,做好最基础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实现发展的不二法门。
各种新茶饮品牌当然也很清楚,靠营销噱头和账面功夫只能让“面子”显得好看,想让“里子”漂亮,赢得更多投资人的信任,还得靠实打实地提高利润空间。
根据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发布的《专题报告:千亿新茶饮市场边界宽,龙头初显筑壁垒》,奶茶品牌可以按照价格划分为4个档次,奈雪与喜茶、乐乐茶的客单价均在30元以上,属于最高档次。且奈雪的财报显示,在2020年,奈雪单间茶饮店平均每天订单量为470单,每笔订单平均销售价值43元,单店日销售额达到了2.02万元。奈雪一干奶茶品牌的高价位,已经引得一些消费者调侃“想实现奶茶自由都难”,似乎不宜再大幅调高价位。
奈雪能走的路,只剩下了压缩成本。据奈雪2021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其材料成本为4.65亿元,占总收益的39.5%,较2020年同期增加43.6%;员工成本近6.7亿元,占总收益的31.5%,同比增长0.3%。
对于材料成本,奈雪创始人彭心表示还没有计划优化食材成本。换言之,奈雪不愿意以降低产品质量这一切肤的代价,换取财务账面上表面的回报。
真正让奈雪下决心改革的,是用工成本。12月9日,奈雪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奈雪有严格的制作工艺和程序,因此在培训员工的过程中会花费大量成本。目前,店员主要是文化水平并不算高的年轻人,面对当前需要描述的程序和要具备的SOP(标准作业程序)会遇到困难,导致人员流失,从而增加人力成本和培训成本。目前奈雪正在试图应用数字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改变繁杂的步骤。
而事实上,奈雪早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布局数字化转型战略,为自动化生产制备铺路。数字化建设方面,2019年下半年奈雪开始会员体系化运营,月均新增会员数近200万,截至2021年6月11日已拥有超过3500万会员。而其自动化转型的主要思路是通过研发自动化设备简化茶饮制备流程,一来优化和提高操作效率,保证产品的标准化输出,二来进一步压缩高昂的人工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奈雪在数字化、自动化方面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奈雪收入达21.26亿元,同比增长80.2%,线上收入占比高达72.2%,其中小程序自提占比37.9%,外卖占比34.3%。而“店内收银”的份额正在下降,从2018年的92.5%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27.8%。
不过,张毅表示,茶饮赛道的人工成本基本的差别不大,重点是如何通过经营模式的创新在其他项目中找到增值,抵扣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