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该男子当天与九名家人前往餐厅用餐。 然而等了一个多小时,只上来了两道菜。 面对如此低效的服务,男子多次催促,但餐厅的回应显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当他决定离开时,餐厅要求他付帐,其中包括未上菜的菜肴和九套餐具的费用。 这个要求显然超出了男人的预料,引发了他的愤怒。
次日,餐厅回应男子投诉,称餐厅当时确实很忙,但否认只上两道菜,并表示收取的价格是顾客实际消费的菜品。 餐厅坚称既然被吃掉了,就应该买单,并邀请公众观看监控录像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同时,餐厅还指出,顾客的行为给餐厅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事件引起社会广泛讨论。 消费者普遍关注餐厅的服务质量和收费透明度,认为消费者应该享受公平、透明、高效的服务体验。 该餐厅强调,顾客应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并呼吁公众理性看待此事。
从社会角度看,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消费纠纷,更是对当前餐饮行业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的深刻反思。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餐饮市场,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成为行业面临的难题。
##餐厅作为服务提供者,应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消费者在就餐过程中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 同时,餐馆应建立健全收费制度,确保收费透明合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消费者还应提高权益保护意识,针对不合理收费和服务质量问题,勇于维权。 同时,消费者也应理性看待消费纠纷,避免情绪化处理问题。
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也应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监督和指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标准,规范行业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兰州餐馆事件虽然是个案,但引起了社会对餐饮行业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广泛关注。 只有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加强政府监管,才能实现餐饮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季来了,可是却发现很多人食欲不振,对食物提不起兴趣,有的时候甚至连饭也不想吃。如果长期这样,会对我们的人体产生很多危害。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食欲呢?
食欲不好可能是这些原因
1、疲劳或紧张
一般如上班族由于疲劳或精神紧张,可能导致暂时性食欲不振,这是属于比较轻微的现象。
2、暴饮暴食
过食、过饮、运动量不足、慢性便秘,也都是引起食欲不振的因素,但要注意一些潜藏的危机,诸如无缘无故的食欲不振、连续不断的食欲不振等等。
3、精神因素
想要维持身材苗条,不想吃东西,体重因而大幅减轻,因此拒绝进食。
4、疾病因素
食欲不振通常会让人直接联想到胃肠问题,如慢性胃炎、胃迟缓、胃癌,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症状。肝病的初期症状也会引发长期食欲不振。事实上,因肝病而引发的食欲不振通常呈极端化,严重时根本没有食欲。患者的亲朋好友只要稍加注意,即可看出病人对食物的严重排斥。
刺激食欲试试这三个方法
1、颜色鲜艳的餐具让人吃得香
美国波士顿大学曾有过一项研究,使用颜色鲜艳的餐具,能让老年痴呆患者的饮食量增加25%以上。鲜艳(红、黄、橙等)的食物或环境,能够从感观上刺激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食欲大增。反之,灰暗的颜色,比如灰色、黑色会降低进食的兴奋度。
2、亮丽的光线可让人食欲大增
光照的强度和大脑多巴胺的分泌是有一定关系的,太阳刚出来时的光线强度,可以作为一个及格线,亮丽的光线可让人食欲大增。因此,如果在家吃饭,尽量让室内更亮堂一些,但在外面的餐厅就餐时,光线不用太明亮。研究发现,在餐厅这样的公众场合,微弱的光线让人吃饭更自在。
3、养成饭后听音乐好习惯,助消化
音乐不仅是艺术,而且可以养生健体、益寿延年,甚至可以治病疗疾。古籍《寿世保元》中有句话叫:“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而民间也有“脾脏闻乐则磨”的说法。实际上,这两句话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音乐能够帮助消化。
4、多人共餐更好吃
至于有沮丧、压迫感和厌世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则多人一起用餐的安排应该有帮助。可以和邻近的老人一起用餐,或与家中老小一起吃饭。专家认为,热闹的用餐气氛,会改变老年人的心情,进而增加食欲。另外,也可要求医生开一些可以促进食欲的药物。(华龙网整理)
冠肺炎疫情对国内饭店住宿业冲击严重,如何脱困正成为该行业近来重点关注话题。
中国饭店协会官网6月10日发布消息:近日,商务部住宿业产业促进座谈会在我会举行,商务部服贸司相关负责同志到会,并听取了与会的知名酒店集团、单体酒店、系统酒店等各界住宿企业代表关于如何推动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国饭店协会在上述消息中透露:本次疫情中,住宿业成为受损最为严重的五个行业之一,2020年一季度,住宿业商务客源和本地消费断崖式减少,旅游客源、会展及宴会客源直接清零,全国住宿业平均入住率仅为18%左右,五一期间达到上年同期53%,住宿业营业额损失近千亿元,大型会议、宴会等刚刚起步,仍在缓慢恢复中,企业生存艰难。
中国饭店协会方面表示:为了进一步促消费、保就业,推动住宿业市场恢复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将协力发展,共同推动住宿企业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并最终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按消费类型分,5月份,商品零售28959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3.8个百分点;餐饮收入3013亿元,下降18.9%,降幅比上月收窄12.2个百分点。1—5月份,商品零售127384亿元,同比下降10.6%;餐饮收入11346亿元,下降36.5%。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疫情造成的冲击,从短期的经营边界拓展,到长期的人才培养,国内饭店住宿业正在寻求脱困之道。
中国饭店协会网站介绍:住宿业以餐饮、住宿为主营业务的传统发展模式在疫情期间受到严重挑战,很多企业在应对挑战过程中,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创新举措与玩法,大大拓展了酒店经营边界,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协会方面举例:在疫情期间,考虑到人们对外出就餐的安全担忧,锦江都城公司旗下三大品牌不仅针对酒店住客推出“房+餐”打包服务,更围绕酒店周边社区居民及商务客群,推出了餐饮外卖服务,以此为酒店寻找客房之外的收入。许多酒店疫情期间都采取了这样的举措。星级酒店提供外卖服务,是今年疫情暴发后外卖领域的新趋势。
中国饭店协会研究院6月16日也发文《新冠疫情促行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饭店餐饮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变革》指出:新冠疫情后,饭店行业有广泛用人需求,浙江、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招聘需求更为旺盛。但由于饭店餐饮行业在疫情之后面临重振消费、市场结构调整以及重新布局等问题,因此,行业内人力资源也将面临新一轮结构性调整。
为此,中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与旅游服务业招聘平台“最佳东方”推出的《饭店餐饮行业人力资源需求调研报告》提到:为更好促进行业构筑更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结构,引领行业职业教育发展,报告建议,饭店餐饮企业积极开展职业水平等级评价,提升饭店餐饮行业服务现代化程度;强化培训重视程度,鼓励线上培训,提高行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校企合作,提升职业院校以及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