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阴冷大概就是很多人对四川冬天的第一印象。
其实,如果您将目光望向四川的最南端,这里有一座以花为名的城市,却是个全年无寒冬的过冬胜地。
< class="pgc-img">>每到冬天,我的父母都不太喜欢留在四川过冬,本想去到海南,父母又顾虑当地语言不通,饮食习惯不同。于是,我决定带两位老人去到四川的攀枝花,虽然它同属四川境内,但却被称作“阳光之城”,在那里,我们呈现出一副截然不同的冬日景象。
< class="pgc-img">>当我们一行人抵达攀枝花机场的时候,正值中午时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带着高原气息的温暖。蓝天,白云,四处都是饱和度极高的明亮色彩,小朋友开始张罗要脱掉羽绒服,的确,这20度左右的天气里,羽绒服实在显得有些多余。接下去的事实证明,这里的冬天早晚温度略低一些,中午时分,您会收获20度上下妥妥的温暖。
< class="pgc-img">>攀枝花群山环绕,机场建在山顶,据说是“削峰填谷”建造而成,被称作最难飞的机场之一。
朋友是大河中学的老师,在她的介绍下,我们选择住在攀枝花的仁和区。
< class="pgc-img">>没来之前,没想到攀枝花会有这么多的花。
无论是叫得出名还是叫不出名的花,都在灿烂的阳光底下热热闹闹地开着,就连多肉植物也显得更有生命力起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也是到了这里我才知道,三角梅居然有这么多的颜色,生机勃勃地爬得满墙满院。
< class="pgc-img">>春节时分,这里已经热热闹闹的开满了油菜花。
< class="pgc-img">攀枝花
>看,这就是攀枝花,又名木棉,其色如火,热辣辣的在枝头怒放着。
初到这里,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我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打听一下当地的美食。攀枝花有名的铜火锅绝对不容错过。
< class="pgc-img">>铜锅外观形有些和老北京的铜锅相似,然而打开盖子才知道,吃这个火锅根本就像个寻宝游戏嘛!
< class="pgc-img">>手剁的大肉丸子满满当当地铺满了一层,在丸子的下面,还躲着腊肉、排骨、豆腐、白菜、莲藕、土豆、竹笋等等食材,烟雾升腾里,谁都不知道一筷子下去会夹起来什么。
铜火锅的汤底属于清汤,如果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自行调制蘸水。
如果想吃得随意一些,那就一定要去吃一碗羊肉米线。
< class="pgc-img">>羊肉米线的精妙都在汤里。白白胖胖都米粉吸收了羊汤的鲜美,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选择加入不同口味的辣酱,最精彩的是每桌都有的清爽薄荷叶,把它放在羊肉粉里一起吃还真是第一次尝试!
想吃宵夜?没有问题 !入夜的攀枝花,风味各异的餐厅开始纷纷亮相。各式烧烤、串串香、小炒粉墨登场。
< class="pgc-img">>我最喜欢的是当地的一种烤肥肠。貌似是大肠先经过卤制,在其中塞上大葱,再放到火上去烤。吃的时候切成小段,再撒上一把辣椒粉,外焦里嫩,那滋味实在是非常美妙。
父母自然不会希望天天在外面吃饭,于是,我们迅速地打探了周围的农贸市场。结果喜人。
< class="pgc-img">>这里的蔬菜水果种类异常丰富,价格公道,有些菜甚至是我以前没有见到过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清甜的枇杷是我的最爱,感觉永远都吃不够似的。
< class="pgc-img">>集市上还出售攀枝花的花蕊,卖菜的大哥告诉我,这个花蕊需要经过开水汆烫,与腊肉一起炒,味道好极了。
阳光之城的冬天,你根本就不用担心无聊。
< class="pgc-img">>比如,去逛一逛距今1800年历史的彝族村落,古朴美丽的迤沙拉村,感受一下汉族与彝族生活习俗高度融合的中国彝族第一村。
< class="pgc-img">>虽然村子历史悠久,但丝毫没有受到商业化的侵袭,游人稀少,村里所有的建筑都被刷成了明亮的红色,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分外的美好。
< class="pgc-img">>仁和是个奇妙的地方,这里居住着彝族、傈僳族、苗族、白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的人,我闲来无事就喜欢跑到当地的农村转转,在这里才更有机会遇到一些身穿民族服装的女子。她们平日穿着的衣服上,也绣满了精致的图案,这是在北京断然也见不到的。
< class="pgc-img">>老乡们都非常友好。某日,我偶遇他们在地里收大葱。
< class="pgc-img">>我再往地里细细一看,居然长满了荠菜。
< class="pgc-img">>我厚着脸皮问老乡,您这荠菜能卖点给我吗?
老乡饶有兴趣地盯着我看了半天,说:这草我们从来不吃啊,你要多少自己去挖就是了。
于是,我满心欢喜地挖了一塑料袋,顺便买了老乡一捆大葱,欢欢喜喜回家包饺子去了。
< class="pgc-img">>冬天正是当地草莓上市的季节,去到农民的地里采摘草莓。我和小朋友的基本操作就是一边摘,一边吃,反正这片草莓地里没打过农药,至于有没有泥土粘在草莓上,好像一点都不重要了。
< class="pgc-img">>新鲜采摘的草莓吃在嘴里有种活泼的甜,这是那些平日里摆放在超市货架上的草莓无法比拟的灵动。
< class="pgc-img">>当地的农家饭,吃到了一些从前从未尝试过的搭配,比如,嫩豌豆烧蚕豆,薄荷烧牛肉,感觉很是奇妙。
从农家晒满玉米的天台望出去,层层叠叠的山,在明亮的阳光底下显得精神抖擞。对于老人来说,冬天每天能坐在这样煦暖的阳光底下晒上一会,实在是一件幸福指数爆棚的事情。
< class="pgc-img">>说到住宿,据说,现在村子里也有专供外地老人前来过冬的老年公寓,价格大约是一个人每月不到2000。城市里的公寓价格自然会高出许多,但相对硬件设施会比这里更完善。
来这里过冬,丰俭由人,任君选择。如果像我们这种愿意自己在家做饭的,可以直接租上几个月的房子,体验一下当地人的生活,也是非常有趣的。
料的世界中有些极为冷门的香料,它们虽然效果不错,却因为并未进入大众的视线,从而成为了一些师傅所谓的‘秘方’。今天提到的这种香料,它和半年之前小鸣曾聊过的‘夜寒苏’一样,都是极为冷门的香料,它们同样是可以用于卤水,它便‘素馨花’。
< class="pgc-img">>素馨花并非我国土生土长的植物,但是早在唐代的时候便有了它的一些记载,和多少的香料一样,素馨花最先的身份也是中药,但在当时的西域便已经有人用之压成油,其香气十分的浓郁。到了近代一道十分雅致,也十分冷门的火锅,名曰“百花火锅”的料理,便是使用素馨花搭配茉莉花、辛夷和依兰搭配新鲜清淡的食材制成。
< class="pgc-img">>素馨花的香气虽然浓郁,但是出香和挥发都比较快,而且出香的时间较短,同时它的味觉是带有微苦的,这一切的料性都让它不能适用于长时间的炖煮,所以将它用于卤水中只能是浸卤的形式,或者是在快要卤制完成时才加入。素馨花不仅在烹饪形式上限制较多,在使用时搭配香料和食材也是不少需要注意之处的。
< class="pgc-img">>首先素馨花是不太合适用于油脂含量较高的食材的,对于肉质较为嫩滑的食材,素馨花的赋香效果会有较好的展现。在香料搭配方面素馨花并不合适用于以辛辣香料为主料的配方中,而在传统的卤水口味中,就小鸣所知的范畴内,素馨花是比较适合于以桂皮为君料的配方中。使用素馨花时一些香味比较霸道的香料应该比较少用,例如丁香、香砂、荜菝这类的香料,反而是和辛夷、小茴香、莳萝籽、香菜籽这类香料比较合适。同样的使用素馨花时如草果、香叶、白芷这类香料不建议在臣料位置上,而是应该在佐料上,如此才可更好的发挥出素馨花的优势。
<>< class="pgc-img">>火锅火锅 /
< class="pgc-img">>作为一个爱吃重庆火锅的成都妹子(?),搬到海南后,在“吃火锅”这件事情上却显得异常忧伤。
即便知道是为了照顾海南人民而调整了口味,尝试过的火锅店中,依旧存在着“锅底不够香,食材不地道,人均异常高”的情况。
对火锅的要求度,随着一次次的踩雷而逐步降低,却在降低的过程中一次次失望(导致后来全靠自热小火锅续命)……
所以当飞特君告诉我,他家附近的一家重庆老灶火锅,每天生意很好的样子的时候,我简直是含泪飞奔过去的好吗!
1/老灶火锅该有的长相
这家火锅店位于海甸岛海大附近,地理位置非常好找。大大的木招牌和显眼的红灯笼,外观就是一家老灶火锅该有的模样。
< class="pgc-img">>进门后,径直穿过一楼来到二楼。大厅面积不算大,方方正正的,规划得很合理。
店内整体装修古色古香,不是那种奢华的中式风,而是略带匪气的江湖风:木质的窗棂,贴砖的灶台,悬挂的辣椒和大蒜,透露出一股粗犷的平民味儿,倒是和“重庆老灶”的气质十分契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座位的设置很有私密感,高高的砖墙隔离了与领桌四目相对的尴尬,就算不在包间也有种在隔间的感觉,这点非常加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每个卡座的墙上还会悬挂一面小旗,写上诸如“解放碑”“渣滓洞”等重庆地标,或者“雄起”“巴适得板”等巴蜀俚语,看上去饶有趣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自助调料台一字铺开,调料种类众多,墙上写有调料搭配提示。另一边的免费自助区还提供免费的冰粉、酸梅汤和老冰棍,十分贴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我们到的时候不到六点,店里已经陆陆续续有客人入座。大概不到七点就满座了,看来生意也是十分火爆。
闻着空气中弥漫的浓郁火锅香气,不禁咽了一口口水,期待着接下来的品尝……
< class="pgc-img">>2/九宫格锅底的骚操作
相比起一些同类型火锅店的冷漠脸,宽板凳的服务员都比较热情,上菜速度也是非常的快。
同行的两个小伙伴(包括那位不会吃辣的摄影大哥何大壮),今天居然非常给力地表示:“不吃鸳鸯锅!”
< class="pgc-img">>四川妹子的两行热泪啊!鸳鸯锅简直就是人间灾难啊!!火锅就是要吃全红九宫格的才够味啊!!!
服务员端上了盛有高汤底的九宫格锅,麻利地划开一次性火锅料,分成九块往格子里放——以前吃过的九宫格,都是直接端上来的成品锅底,这波骚操作还是第一次见,真是迅速地激活了我的好感度啊~
< class="pgc-img">>随着锅底咕噜噜地升温,阅人……哦不阅锅无数的我,立刻通过“一看二闻”的本能反应,迅速判断出这家锅底是否合格:牛油红亮,汤底醇厚,香气辣而不躁。
总体来说,锅底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优于不少本地火锅店的。
< class="pgc-img">>火锅的灵魂,无非在于“锅底够香辣,食材够鲜美”。既然锅底已经通过了我们的考验,那么是时候看看食材的表现了!
< class="pgc-img">>3/关于食材的一些体验
来之前做足了功课,在大众点评上挑选了推荐最多的几样菜(同时还十分灵活地购买了几张88抵100优惠卷)。琢磨着借用广大网友的智慧,应该不会太踩雷吧~
屠场鲜毛肚:58/份
懂吃火锅的人都知道,验证一家火锅是否地道的“必点三连”:毛肚,黄喉,鸭肠!
他家的“三连”都有一个“屠场”的前缀。“屠场鲜毛肚”,听起来就十分诱人,眼前仿佛立刻蹦出了屠宰场鲜杀鲜卖的生动画面。
< class="pgc-img">>58元/份,虽然知道是很多海口四川火锅“食材空运直送”的价格,但还是隐约有一丝心痛。
端上桌的毛肚,浸泡在水中油黑发亮,看起来倒是十分诱人饱满的样子。
< class="pgc-img">>夹起一片,发觉毛肚厚度有些偏薄;没来得及多想,就在锅里“七上八下”地涮一下,竟然发现它,缩水有些严重……
待烫好夹进碗里,已经是小小卷曲的一片。放入口中,口感偏干,鲜毛肚的鲜香味也不够。还好锅底味道比较给力,掩饰了食材本身的不足。
< class="pgc-img">>屠场猪黄喉:36元/份
他家黄喉有猪黄喉和牛黄喉两种。以我吃了二十多年火锅的经验,是能一眼分辨出两者的区别的:猪黄喉薄片,入口爽脆;牛黄喉厚实,口感劲道。
点的是猪黄喉,端上来却有点像是牛黄喉:厚厚的一片,一眼望去,竟有一些竹笋的既视感。
< class="pgc-img">>待我仔细观察,好像又确实是猪黄喉。但这么疲软的姿态是怎么回事?猪黄喉不应该都是很坚挺的吗!
< class="pgc-img">>煮熟后更是让我疑惑:真的不够爽脆呀,在嘴里整片软绵绵的。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操作有误,嚼到后面,竟然有一种在吃豆腐的软糯口感……
< class="pgc-img">>屠场鲜鸭肠:28元/份
28元一份的价格,倒算比较亲民。可是实物端上来后,着实有点看不懂这个摆盘:拿一根一次性筷子,从中间横穿过去的意思是?……
< class="pgc-img">>鸭肠看起来新鲜度是OK的,但由于肠壁的油脂处理的不是特别干净,漂浮在水面上,让我这个强迫症着实不是很有食欲……
< class="pgc-img">>七上八下煮熟后周身还隐约泛出了一种嫩红色……
入口不温不火,依旧是被锅底拯救了口感。啊,这万能的锅底啊……
< class="pgc-img">>巴蜀嫩牛肉:38元/份
在承受了来自毛肚黄喉鸭肠的三连击失望后,我寻思着,点份最安全的牛肉,总不会有错了吧?
嗯,光看这个摆盘,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 class="pgc-img">>大大的一片,泛着迷人的光泽,看上去倒是足够新鲜,也能满足食肉兽们“大口吃肉”的满足感~
< class="pgc-img">>但煮熟后的表现依然不尽人意:入口干柴,没有太多的嚼劲和香味。因为太大片,锅底的香味也渗不进去。
光从食材上来说,这个嫩牛肉还是和海南本地牛肉锅的牛肉差了许多啊……
< class="pgc-img">>牛羊组合:48元/份
牛羊组合,顾名思义就是肥牛卷和肥羊卷的拼盘。
这份菜端上来不到十分钟,就变成了这个造型。感觉再放久一点,它们就会融化掉了……
< class="pgc-img">>“肥牛”和“肥羊”像亲兄弟一般傻傻分不清,要仔细观察颜色和纹路才能勉强区分。肉质也比较松,用筷子夹很容易散掉。
< class="pgc-img">>煮熟后的肥牛和肥羊口感无功无过,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倒是由于本身比较吸味,在锅底的香气和蘸料的加分下,我们不一会就把一盘扫光光了。
< class="pgc-img">>农家小酥肉:28元/份
这应该是当天表现最好的荤菜了,但我一直以来get不到火锅煮酥肉的点,倒是看莫醒醒和大壮吃的很欢脱。
< class="pgc-img">>农家小酥肉颜色油亮,既可当小吃直接食用,下锅煮涮表现也是不错。只是肥肉占比较大,吃多了有点发腻。
< class="pgc-img">>武隆苕粉:18元/份
吃火锅,一定要吃苕粉。这是另一个检验火锅是否地道的冷门方法。
在海口,我鲜少吃到正宗的巴蜀红苕粉。店里卖是重庆武隆苕粉,正不正宗不敢说,光这个色泽我是有些看不懂的。
< class="pgc-img">>可喜的是,经过锅底的涮煮,这份颜值不高的苕粉竟然表现不俗:煮后晶莹剔透,Q弹入味,配合煮到后面越来越香辣的锅底,让我吃的有点感动。
< class="pgc-img">>冻豆腐:12元/份
冻豆腐是我吃火锅必点的菜色。食材看上去很新鲜,白白胖胖十分可爱。煮下锅后,吸满汤汁的冻豆腐,一咬爆汁,十分鲜美。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还有26元一份的蔬菜拼盘,分量大,种类也算比较丰富。总的来说,他家的素菜表现要稳定很多。
另外,他家免费自助的红糖冰粉是真的很不错!我们一人连吃了好几碗,大家甚至笑称“冰粉是我今天在这吃到最好吃的一道菜”……
< class="pgc-img">>4/一言难尽的探店总结
此次探店共3人,点了6荤3素共9个菜,总价404。即便我们用了几张大众点评上的优惠卷,人均也是在120以上(能听到不远处飞特君心碎的声音)。
关键是吧,我们三个小鸟胃竟然感到没吃饱,最后跑出去一人吃了碗炒粉……
< class="pgc-img">>要客观评价这家店,真还有点难。首先,他家的环境和服务都在水准之上,虽说不是走的高端风格,却意外地让人感到很舒服。
作为“火锅的灵魂”锅底,他家表现的也是不错。第一口谈不上惊艳,后面越煮越香辣,锅底的香辣和牛油的醇厚结合得挺好,吃过也不会让人觉得太咸或者口干。
让我比较失望的是他家的食材。素菜倒还OK,荤菜真的有些一言难尽,内脏和肉类当天表现都不佳。希望只是店家偶尔出品不稳定导致,毕竟他家的锅底是真的很香。
< class="pgc-img">>他生意很火爆,大众点评上的分数目前也不错。但真心希望店家可以把控一下食材的出品,加上这一锅出彩的锅底,我们还是十分愿意专程二刷的。
< class="pgc-img">>宽板凳老灶火锅
地址:海甸岛五西路30号南国超市楼下
人均:120元左右
编辑&排版:陳大頭
摄影&后期:何大壮
EN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