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恩冠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陶瓷墙砖的陶瓷建筑公司。 公司成立后仅两年,就成功开发了50多种全陶瓷外墙砖新产品。 全市陶瓷产业存在一定差距,年产值超过150万平方米,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十年来,从一名下岗工人到一家著名的私营企业董事长,从借贷到开办一家小店,再到一家拥有一千万资产的公司,只有40岁的李冬莲写了一篇关于 成功的女人,具有非凡的企业家精神。
目前,景德镇恩冠陶瓷有限公司的产品不仅出口到全国20多个省市,而且还进入了欧洲市场。 李冬莲是“恩冠陶瓷”董事长。 最近,她获得了“瓷都十大女企业家”和“瓷都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誉称号。
敏锐的视力,勤奋的精神和生活态度在面对困难时不容失败,李冬莲成功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1995年,现年29岁的李冬莲被景德镇物资局解雇。 面对生活的压力,她没有抱怨,没有灰心,而是挺直身子重新寻找生活的道路。 由于她在工作中接触过建筑陶瓷,因此李冬莲决定陶瓷将拥有光明的未来,因此她决定开设一家商店。 没有资金,她借钱租了建彩街最小的商店。 当没有库存时,她问了一个朋友200箱砖。
但是,由于商店规模小且品种单一,因此很少有人来参观。 尽管如此,李冬莲仍然以最好的服务态度和最优惠的价格对待每一个客户,并且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客户在增加。 李东联以一定的固定收入开始丰富品种。 为了获得一些新样式的产品,她白天在商店做生意,晚上开车去乐平购买商品。 经过半年的努力,她终于积蓄了1万元,于是去广州购买了更多新品种。
经过四年的努力,李冬莲的业务不断扩展,不仅使这家商店成为建材街上最大的商店,而且使这家商店的业务种类最多, 从一岁成长到十岁以上。她的年收入超过500万元,口袋逐渐膨胀。 从零开始,实现数百万元的资产,李冬莲开始变得富有。 那时,她可以完全控制建筑材料商店。她过着富裕的生活,但她“不满意”。 她希望继续发展并为社会做贡献。
有一次,李冬莲去高安的一家建陶厂买东西。 那里的人得知她来自瓷都景德镇,开玩笑说:“你不能用瓷器生产优质陶器。标题。” 这些话深深地伤害了李冬莲的心。 她坚定地回答:“瓷都就是瓷都。会有不存在的东西,它们将是最好的。” 回到景德镇后,她下定决心成立一家陶瓷建筑公司并在自己的家乡创建品牌。
为了丰富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知识,李冬莲在南昌投资了一家砖厂。 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个人资产也有了新的增长。 2002年,李东联出资500万元,收购了亏损的原景德镇装饰材料厂,创办了自己的陶瓷建筑企业,并将其命名为“恩冠陶瓷”。
她珍视人才并坚决阻止亲戚来公司工作,公司的每个技术骨干都精疲力竭并受到其他地方的邀请。 她强调管理,并在任何地方体现人性化。 她将员工视为公司的主人,时刻关心员工的生活,并尽一切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她重视信誉,从不敢忽视自己的客户。 我记得有一次,上海的一位客户立即订购了整个建筑的70,000平方米的外墙瓷砖。 李东联投资100万元生产,并在10天内多次开窑。 出乎意料的是,在客户接连将货物运到上海并使用了大部分产品后,他们发现每个窑炉中产品的颜色都有偏差,要求将所有产品退还。
收到此消息后,李冬莲欣然同意,将其裁切一次,并加班制作。 为此,她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此外,她还专门为客户制定了三个“ 24小时”,即确保付款在24小时内交付给客户; 如果客户有任何疑问,请在24小时内回复; 推出新产品,并在24小时内将样品发送给客户。 她在乎。 她不仅在原企业负担了200多名退休工人的退休金,并接受了200多名下岗工人在自己的企业中重新就业,而且每年还补贴20名有需要的学生。学生返回校园。 今天,李东联可以说是成功的,但她仍然坚持下去,她想追求更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