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以为萨莉亚是一家美国餐厅。
因为山姆大叔总爱把意大利人的玩意儿搞各种平替,从必胜客到星巴克,然后以高超的营销技巧包装成所谓的“生活方式”。
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萨莉亚居然是日本人开的,尽管我和同事已经在里面吃了好几顿,竟没有发现一丁点日式元素。
相比之下,无论必胜客还是星巴克,尽管都披着意大利美食的外衣(星巴克早期主打意式咖啡),你依旧能感受到浓浓的美利坚风格。
温馨的室内装修,花里胡哨的组合套餐,还有为亲子活动推出的各种玩具周边,愣是把快餐店吃出了迪士尼的味道。
但萨莉亚很低调,它最大的杀手锏没有别的,就是便宜。
必胜客的客单价在70—80元,萨莉亚才35元,和肯德基麦当劳差不多。
但问题是,35元的肯德基与麦当劳连温饱都勉强,35元的萨莉亚却能把你吃撑。
更绝的是,萨莉亚还卖葡萄酒,定价才36元。
不管好不好喝,先干为敬。
萨莉亚最近很火,因为它去年的经营业绩。
魔幻的2022,整个餐饮业被整得死去活来,萨莉亚却逆势上扬,去年下半年营收和利润率增长30%,股价更是创出五年来新高。
目前萨莉亚总共有1500多家门店,日本1000多家,中国400多家,新加坡29家,而且不开放加盟,只有直营。
看到这,日本人的做派依稀可见:保守、低调,最关键是抠门。
抠门,是萨莉亚闷声发大财的秘诀,也是它基业长青的关键。
没错,这家日本企业已经活了56年。
< class="pgc-img">>1
直至上世纪末,大家对西餐的认知仍旧是仪式化的,因为多数人没有正儿八经吃过。
高档的陈设,摇曳的烛光,悠扬的古典乐,就像英剧《唐顿庄园》那样,西装礼服,绅士淑女,四目相对,连杯盘的摆放都极端讲究。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在西餐厅撩妹,证明你大概率已经混出了人样。
从明治维新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人对西餐的认识大体就是这样,不管你是真精英还是伪中产,西餐厅对日本人而言,就是一张圈层的入场券。
持这种认识的人,当然也包括萨莉亚的创始人:正垣泰彦。
正垣泰彦大学时代学的是物理,后来阴差阳错地爱上了餐饮,最后干脆退学专心开店。
< class="pgc-img">>最初正垣泰彦想把萨莉亚打造成一家高档西餐馆,店面精致豪华,全是昂贵菜品,吸引有身份的中产慕名而来。
但现实很快给他浇了盆冷水。
正垣泰彦急了,是不是自己的西餐不对胃口?于是他开始了“本土化”改造,包括引进日本料理和烧烤,用更多的品类吸引顾客。
然而生意依旧没有起色,混合东西方菜品,反而让萨莉亚显得不伦不类,既不高档,也不便宜,在顾客心中没有存在感。
背后的根源在于,萨莉亚最初的门店开在千叶县的一座菜市场里,这个选址决定了萨莉亚不可能走高端路线。
因为萨莉亚的竞争对手不是别的餐厅,而是菜市场摊贩。你的食材都是从摊贩那儿买的,价格多少,顾客都一清二楚。他们平时也从菜场买菜,凭什么愿意多花冤枉钱,去吃以同样食材做的“高级货”呢?
再说了,有谁撩妹会选择去菜市场?即便拖家带口周末聚餐,也得挑个像样的商场啊。
正垣泰彦无奈接受现实,除了降价,别无选择。
起初降价30%,还是无人问津,然后是50%,依旧门可罗雀,最后咬咬牙,直降70%,顾客如潮水般涌了过来。
经过一番折腾,萨莉亚终于找到了生存之道,那就是:低价。
从此萨莉亚有了个响亮的外号:穷人的西餐。
自1996年起,日本陷入经济危机,市场寒冬下,餐饮业遭受大洗牌。当餐馆陆陆续续倒闭的时候,萨莉亚却在这段时间里大举扩张,从1998年到2003年,萨莉亚的规模以每年新开100家店的速度疯狂增长。
2003年,萨莉亚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开了首家门店。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在经济最不景气的时候,走低价路线的萨莉亚仍保持着20%的利润,展现出强大的穿越周期的能力。
不仅如此,萨莉亚仍嫌自己贵,还在继续降价。
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萨莉亚中国餐厅的焗饭价格从30元降至18元;意大利火腿从36元降至18元,如此高的性价比,把整个西餐行业都给卷麻了。
当日本步入老龄化与少子化社会,正垣泰彦却认为,萨莉亚的核心定位始终是家庭餐饮,他希望更多人来萨莉亚聚餐,而不仅仅是吃一顿“快餐”。所以萨莉亚的套餐以量多实惠而闻名,给餐厅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
萨莉亚能有如此超高的性价比,只能证明一点。
这是一家对自己够狠的企业。
狠人都爱整活,对萨莉亚而言,最好的整活方式就是把成本往死里压榨。
2
萨莉亚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从选址开始。
萨莉亚从不选择高档购物中心或商业街,宁可把店开在犄角旮旯处,早期在日本的时候,萨莉亚大多选择在偏远的地方开店。
即便来到中国,萨莉亚也很少选择市中心的大型购物中心,而是在不太知名的商场落脚,既获得了稳定的流量,也能节约一大笔租金。
萨莉亚的装修不值一提,除了low,你可能无法用别的词来形容。有时候萨莉亚甚至会直接沿用上一家餐厅的装修,这样又把装修费给省了下来。
其次来自食材。
萨莉亚所有食材原则上全部自产自销。它在全球总共有七家工厂,其中六家在日本,一家在澳大利亚。前者提供基本食材,后者提供肉类与乳制品。
进入中国之后,考虑到地缘与政策等原因,萨莉亚才不得不与第三方合作,包括一家上海公司与一家内蒙古企业,分别为萨莉亚提供乳制品和肉制品。
但无论你与谁合作,基本宗旨都不变,那就是抠。所以做萨莉亚的供应商,大概率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由于农产品价格会不断波动,萨莉亚会提前与农户签下协议,在未来5—6年内以约定的数量与价格采购,这就避免了农产品供应的不稳定性,也让萨莉亚的采购成本相对固定了下来。
除了在供应端发力,萨莉亚在提升经营效率上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衡量餐饮店经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翻台率,而翻台率取决于上菜速度。
萨莉亚的翻台率堪称业内一绝。
如果你在萨莉亚点15道菜,只需10分钟就能把菜上齐。在日本萨莉亚餐厅,每位顾客平均的逗留时间只有15分钟,比麦当劳肯德基都要短。
萨莉亚能保持高翻台率的原因,首先来自它的中央厨房。
萨莉亚是最早引进中央厨房模式的西餐厅,所有原料先在中央厨房加工,然后做成半成品送往各门店。
有了中央厨房,萨莉亚就有了统一的采购方式。由于采购量大,对于上游供应商享有一定的议价权,可以把采购价给压下来。
中央厨房还节省了门店的后厨面积。通常情况下,连锁餐饮店的面积至少要250㎡,留给后厨的至少得60㎡。
而引进中央厨房之后,门店面积仅需150㎡,留给后厨的面积则减少了三分之一。另外,由于后厨程序变简单了,厨师人数与加工时间也相应减少了。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萨莉亚在后厨环节还进行了一系列改善,比如使用专门的番茄切割机,一秒钟就能把番茄切好。还有加热速度奇快的铝热锅,比普通铝热锅的加工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一。
除了以上这些,萨莉亚还会通过改进产品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比如招牌意面,最早采用的是干面,这种面需要专门的设备烹煮,不仅耗时且出品也不稳定。
于是萨莉亚将干面改为冷鲜面,只需很短的时间加热,而且不再需要煮面设备,进一步为门店节约了成本。
在压榨生产成本的同时,萨莉亚也在绞尽脑汁提高服务效率。
理工男创办的萨莉亚玩不了情调,可计算起人效来却比AI还要精明。
日本萨莉亚服务人员有一个恐怖的指数,叫做每秒价值,即员工每秒钟值多少钱。经测算为0.22日元。
按照这个标准,如果每个服务员每天能节省10分钟,一年能为公司节省157亿日元。
为此,从后厨到服务员,萨莉亚对所有工作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比如服务员上菜不能用托盘,直接用手端菜。因为托盘的效率并不比手更高,而且还得花钱买,使用托盘的服务员得花26.8秒端一盆菜,而不用托盘的服务员只需18.2秒。
为了节省清扫的时间,萨莉亚还推出了一种特别的拖把,拖把上装有自动加水器,这样就不用工作人员来回打水了。对拖地的方式,萨莉亚规定必须用U字形,以避免重复劳动。
哪怕在最上游的收割环节,萨莉亚也把降本增效发挥到了极致。
农业收割费时费工,萨莉亚直接把卡车开到农田里,哪怕毁掉一部分种植面积,也要把效率提升上来。
把车子开进农田,是为了让农民完成收割后不必进行预包装,而是直接由车子运往工厂,这样又省了一道环节。
为了提高农民的工作效率,萨莉亚对他们在田间地头的劳作也有详细计算。干了多久,干了多少活,甚至连弯腰的频率和幅度都被记录在案,只为让他们的动作更快一些!
从以上这些细节中,你应该能感受到一家日本企业变态的掌控力。
把成本抠到每一根毛细血管,把效能精确到每分每秒,不允许你有丝毫浪费和多余的动作,从头到尾,由内而外,萨莉亚把自己打造成一台效率收割机。
这哪里是萨莉亚,分明是餐饮界的丰田啊!
没错,萨莉亚成功的背后,是日本精益制造的辉煌,它曾令日本傲视全球。
3
总有人问,萨莉亚学得会吗?
表面上看,萨莉亚的作业很容易抄。
在B端,体现为封闭式供应链、中央厨房、以及从后厨到服务的大量简化操作。
在C端,则通过降低客单价+提高翻台率+聚焦核心大单品,最终成为领域里的品类杀手。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总结很容易掉进了一个陷阱,那就是刻舟求剑。
萨莉亚有这些优势都没错,但它们的形成与积累却离不开时间与机缘巧合。
举个例子,萨莉亚很少打广告,在日本开店都喜欢开在偏僻的地方,当时也没有外卖平台,这种开店策略在今天看来不啻于自杀。
那为什么萨莉亚的生意非但不差,还越做越好?
最关键的原因来自于三点。
第一点前面已经说过,日本经济萧条,大家勒紧裤带过日子,消费降级,客观上为萨莉亚这样的廉价西餐带来了庞大的需求。
而且那个时代意大利菜并不普及,少数餐馆价格昂贵,一般人根本吃不起。而萨莉亚的价格优势又颠覆了人们对西餐的认知,以至于几乎不用打广告,也不需要在市中心开店,就能吸引大批顾客。
最后还与萨莉亚的基因有关,萨莉亚是一家诞生于菜市场的意大利餐厅,对来自供应链的压力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这也迫使萨莉亚之后不断加强供应链建设,确保将核心资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是特殊的环境与时代,为萨莉亚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萨莉亚的成功,让我想起了另一则被人津津乐道的案例——丰田。
丰田车当年杀遍全球,据说就是由先进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丰田车厂在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效率方面令全球车企望其项背。
自那以后,美国人、中国人、韩国人,甚至德国人纷纷去丰田车厂学习,想从中习得丰田成功的秘诀。
结果他们却发现,即便把丰田车厂的操作规范全部抄下来,把丰田的工程师高薪挖过来,自己和丰田的差距还是那么大。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因为决定丰田生产效率的,不光是那些看得见的操作流程,还有特殊的生产环境。比如丰田的供应商大多集中在丰田工厂附近,他们与丰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还交叉持股,可随时随地响应丰田的要求。
即便是丰田生产方式本身,也不是你全部抄过来就能学会的,因为它本身也经历了漫长的迭代,有无数细节难以言说,连丰田自己人都讲不清楚。
所以,倘若你一味用“便宜”或“效率”来概括萨莉亚的成功,你充其量只能看到它的一面。
而它的另一面,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那是岛国工业的骄傲,内卷社会的高效,以及广大?穷?忙?族?廉价的快乐。
卷不死的萨莉亚,还将继续一路狂奔。
<>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3月22——25日,千千氏2018年度加盟商大会在广州永成大酒店璀璨绽放。大会以“大发展,大执行”为主题。
这五天里
500余位千千氏家人们参与了大会
30余位大咖走上讲台分享成功经验
5款新品面膜首次发布
4款妆容套盒惊艳亮相
……
现场模特、明星齐聚
在千千氏2018加盟商大会现场
到底发生了哪些事?
小千一一为您解答
拼命!2018
在会上,千千氏董事长曾昭霞发表大会致辞,曾总首先对在市场一线为千千氏事业全力以赴的家人表示感谢!在2017年,千千氏4度刷新年内行业最高单店业绩记录,新增升级店和化妆服务新门店近400家。曾经,我们起跑、快跑、超跑;如今,千千氏新三年规划:2018破界、2019跨界、2020无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战术千万条,头一条是肯打。未来已来,相信相信的力量。
< class="pgc-img">千千氏董事长曾昭霞
>千千氏总经理郭玉宝在发言中表示:在过去的2017年我们的关键词是All in,2018年的关键词是拼命!在2018年实现提升单店月均营业额3万元,实现全国平均单店月均营业额8万元。而为达成这一目标,主要将从产品驱动、人才驱动、体制驱动去执行落实。最后,郭总表示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怀揣“空杯心态”,在课堂中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 class="pgc-img">千千氏总经理郭玉宝
>为更好地落实“大发展,大执行”,千千氏特邀大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杨田华现场讲授《大执行》课程。杨田华主要从执行的第一战略思维、两大配套落地系统、三大要素、四大心态、五大败类制度、执行的六大步骤等方面,对一个企业应该具备怎样的执行力进行了全面、详细、深入的解读。为了帮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执行力背后的学问,杨老师现场引用了大量的案例进行剖析,寓教于乐,让大家在生动的故事中对课程里的内容进行记忆和消化,令人受益匪浅。
< class="pgc-img">大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杨田华
>向优秀学习
志同者不以山海,在会议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千氏家人们走上讲台,结合地域特色和个人经验进行了分享。
四川、重庆、吉首、铜仁、凯里代理邹平进行了“西南分公司18年发展规划及合伙人打造”的分享。确立了今年开店40家,在2018年实现共开100家店的年度规划。
< class="pgc-img">四川、重庆、吉首、铜仁、凯里代理邹平
>云南省代理云南王晏艮兵带来了:“云南18年发展规划”。计划2018年开店60家,在2018年突破100家店的发展规划。在发展中,要注重重点的市场的开发和打造,要集中一切资源树立样板市场。
< class="pgc-img">云南省代理云南王晏艮兵
>贵阳王刘冬梅分享了“贵阳及毕节18年发展规划”。在未来五年内,开100家直营店,200家加盟店,成就年收入十万以上百万以下者若干,成就10位百万富翁,5位千万富翁。在2018年,与所有的家人们一起分享成就和财富。
< class="pgc-img">贵阳王刘冬梅
>紧接着,遵义王寇晓霞分享了“遵义合伙人打造”。优秀店长李诗兰结合自身丰富经验进行了“小区域持续稳定高业绩秘籍”的分享,优秀店长瞿燕发布了自身持续保持10万高业绩秘籍。满满的干货让大家耳目一新,收货颇丰。
< class="pgc-img">>新品发布 嗨爆全场
会议现场曾总和郭总带领着优秀的千千氏家人一起为新品揭幕!随着样板间红色绸缎的滑落,会场后方的神秘惊喜(千千氏新品样板间和千千氏四款妆容样板间)跃然于大家眼前!瞬时,现场掌声、欢呼声连连。
< class="pgc-img">揭幕仪式
>< class="pgc-img">揭幕仪式
>在新品样板间中,整齐划一摆放的货柜、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千千氏产品、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千千氏美肤小灯泡盈亮面膜、小苹果紧致面膜、水炸弹保湿面膜、小蜜罐滋养面膜、小磁铁吸附面膜,五款面膜首次展出,大家纷纷试用,并对使用后的效果赞不绝口!
< class="pgc-img">>在四款妆容样板间,性感高挑的模特们,分别画着相见欢约会妆、上班妆、逛街妆、派对妆四款妆容,摆着pose站在不同场景中,画面太美,引来大家纷纷拍照、合影。
< class="pgc-img">>幻想着,你画着精致的“相见欢”约会妆,来到和爱人提前约定好的餐厅。浪漫的烛光晚餐、柔和的灯光营造着暧昧的氛围。当你和爱人执手拾阶而上,柔和的灯光打在你精致的面容上,他对你说“你今天真好看”!无不让每个女人都怦然心动。
< class="pgc-img">>在会场,让《每一次相见,都若初见》的舞台剧中,千千氏首席造型师姚东为即将赴约的女顾客现场打造约会妆,将会场氛围推向高潮,引得阵阵掌声和呐喊声。
< class="pgc-img">广东韶关市代、湖北荆州市代签约仪式
>< class="pgc-img">贵州省代签约仪式
>千千氏专业的技能、优质的服务、一流的产品、舒适的环境,为会员提供长期、免费、便利的化妆服务,实现女性对美的追求。让你所到之处,都会让你成为人群中备受瞩目的焦点。做人群中最璀璨的那颗星!
>代快报讯(记者 李鸣)9 月 15 日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举行。当晚,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同步揭晓。江苏省选送的锡剧《烛光在前》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该殊荣。这是江苏连续第四次获得文华大奖。
文华大奖是我国舞台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是专业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每三年评选一次,入选作品代表了近年来我国专业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本届艺术节期间,共有 39 台剧目角逐第十七届文华大奖,锡剧《烛光在前》与其他 15 部优秀作品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这是继话剧《枫树林》、淮剧《小镇》、苏剧《国鼎魂》之后,江苏连续第四次获得文华大奖。同时,这也是江苏地方剧种——锡剧首次夺得该奖,续写了江苏在舞台艺术创作领域的精彩篇章,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江苏艺术创作生产的繁荣面貌和无限生机,也将舞台艺术创作 " 江苏现象 " 进一步推向全国。
锡剧《烛光在前》取材于 " 常州三杰 " 之一张太雷及其妻儿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他的妻子和儿女坚强不屈,追随张太雷足迹走上革命道路的感人故事。全剧以 " 烛光 " 为核心意象,独辟蹊径构建故事,从陆静华这位平凡又伟大的女性身上,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光辉,深情讴歌了为民族解放和党的事业奉献牺牲的革命先烈。
自 2021 年 4 月正式首演以来,《烛光在前》已先后修改 20 多次,演出超 50 场,坚持边排边演边修改,不断打磨提升,雕琢精品。为呈现更好的演出效果,江苏常州市锡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 2 个江苏锡剧代表院团强强联合," 锡剧王子 " 周东亮倾情加盟,演员队伍力量得到有力提升,同时还邀请业内权威专家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省内外一批老艺术家纷纷加盟、助力。今年 9 月 6 日,锡剧《烛光在前》在常州上演,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亮相中国艺术节,全网总观看量达 1001.66 万人次。(图片来源:剧方提供)
(编辑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