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年,饿了么曾在发布会上,对未来餐厅做出如下描述:“全新外卖餐饮业态、50-150平方米、3-5人运营、3分钟出餐、3个以上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饿了么平台流量、物流服务支持、全品类覆盖、全时段营业。”
在当时的CEO张旭豪看来,传统餐厅通常局限菜品单一和营业时间束缚两方面,而未来的餐厅将会是一种全新颠覆的餐饮模式。
时过两年,今天的“未来餐厅”究竟怎样了?
< class="pgc-img">>一、“未来餐厅”塑造“未来新餐饮”?
今天,未来餐厅已在30多个城市,开设数千家线下外卖门店,孵化出数个年交易额过千万乃至过亿的“外卖网红”品牌。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皓哥并不感到意外。
从过往战绩看,饿了么对餐饮行业的理解力非常深刻,从其过去10年间创造的三项历史使命即可窥见。一是从无到有,打造在线外卖新赛道,催生一个生产值2000多亿的市场,直接和间接创造1300多万就业岗位;二是推动传统餐饮行业的互联网化,提升商家运营效率和收入;三是培养国人继堂食、做饭后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
正是基于对行业的深耕细作,饿了么提出未来餐厅概念,这也是看准万亿级餐饮市场的新增量。未来餐厅模式,或是餐饮业一次全新的重塑,新零售浪潮下,新餐饮应运而生。
< class="pgc-img">>而它究竟如何撑起这些呢?
No.1大数据选品。梳理爆款,降低商家试错成本。
核心是借助饿了么深耕外卖多年的大数据和运营能力积淀,赋能餐饮品牌解决选品难题。诸如,其为餐饮外卖品牌规划出合适的定位,并根据每季度消费者口味变化趋势及时预判、推出新品。
在产品研发环节,未来餐厅成立专门的食品实验室,对市面上的爆款产品进行味觉、嗅觉等指标量化分析,结合前期调研,综合得出产品最佳口味。
如此一来,对于初创“玩家”入行无疑极大程度降低了试错成本。以2017年刚刚创立的“周大虾龙虾盖浇饭”为例,刚一推出即引爆市场,以2亿元年交易额,跻身国内一线外卖品牌行列。
< class="pgc-img">>No.2、主打“质高速快”:3分钟出餐+最高食品标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出餐效率上,未来餐厅引进多种先进食品加工设备,如大型智能蒸烤箱、嵌入式保温柜等;并合理化分布店内加工动线,使门店平均出餐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仅为同品类餐厅的1/5。
< class="pgc-img">>品质追求不容怠慢。据皓哥了解,未来餐厅采用业内最高标准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结合24小时后厨直播,每个食品安全环节都确保执行到位。同时,食品在中央厨房制作完成后,全程使用冷链配送到线下外卖门店,防止途中受到污染。
No.3、新零售战略:线上导流赋能线下餐饮业新路径。
加入阿里大家庭的饿了么,对新零售洞见可见一斑。其深知线下流量应当被重新审视,就餐体验也同样重要。便有了新型实体门店“筷马热食”的试水。
“筷马热食”将餐厅“便利店化”,除了做“未来餐厅”品牌外卖,还开辟堂食和零售区域,以碎片化消费的零售商品提高客单价,开张不到半年,月营收便超50万元。使其坪效达周边餐饮商户数倍,成为外卖模式反哺堂食市场的现象级业态。
NO.4、蜂鸟物流:同城即时配送解决最后一公里。
值得关注的是,蜂鸟的同城即时物流配送体系,实现29分钟内准时达,一方面,扩展新餐饮品牌的服务半径,使其不局限于“方圆X里”;另一方面,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消费体验,令其足不出户,便享东西南北、四面八方的美食。
< class="pgc-img">>对餐饮创业者来说,“未来餐厅”的出现让他们对正在崛起的外卖市场触手可及,不断降低其新开餐厅的入行门槛。如今,从业者只需将热情专注于产品,其它全部事情,饿了么都能为之承包。
二、布局“未来餐厅”,饿了么究竟有何阳谋?
此前,饿了么宣布开张“未来餐厅”时,业内人士并不完全看好。而如今,其“未来餐厅”项目年销售额破10亿元,漂亮答卷已验证了它的商业模式。当时笃定的背后,饿了么看穿了什么?
一谋,外部机遇和趋势变化。
消费升级趋势下,人们对餐饮品质要求更高,然而现有存量供给并无法满足此消费诉求。千篇一律的外卖自然与“个性化”、“品质化”无法握手言和,而“未来餐厅”打造的诸多网红菜品,从口味、颜值上能更好满足用户。
< class="pgc-img">>同时,饿了么敏锐洞察供给侧的创新趋势,希望以互联网思维与工具重构新餐饮。
一来解决选址烦恼。过去开店重在选址,现在未来餐厅模式,让品牌能在一流商圈选择九流地段,且不用担心人流量问题。
二来优化供应链。过去互联网重点围绕C端的体验优化,譬如查餐厅点评、预定外卖、预约位置等。但始终未切入影响用户体验的核心环节,现在改造B端供应链,无疑让产业上游有机会实现互联网化、数据化,让选品、食材、制作等被重构,使得供应链效率与用户体验得以改善。
二谋,内外兼修再造新业态。
易观数据显示,2017年12月,饿了么月活人数4505万,已然成为本地生活服务中的核心担当。
除此之外,饿了么在技术创新上也可圈可点。其打造出一批“神助攻系列”,诸如智能调度系统,及智能软硬件,不仅提升骑手驾驶安全,更优化其送单效率。
同时,300万注册的蜂鸟配送员体系也不是盖的,作为物流末端毛细血管的“士兵营”,成为支撑本地生活服务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驱动用户线上线下体验的全面升级。
< class="pgc-img">>饿了么深知要先做C端连接,再做B端供应链升级改造。过去,没有蜂鸟配送和引流能力时,其行业话语权稍显不足,升级供应链难度极大。但今天,“弹药充沛”的它,供应链改造自然顺水推舟。
三、未来餐厅的未来之路
加入阿里大家庭后,饿了么显然不是为了所谓高屋建瓴就可以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所以未来餐厅的未来之路,必然是饿了么、阿里、餐饮行业的逐层升级。
首先,饿了么借此树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借由本地生活服务布局生态。
过去外卖大战,是非常浅层次的操戈,无外乎主攻物流时效、交易匹配、资金补贴战场。未来餐厅,让饿了么切入到利润率较高的上游供应链,其更为可观的商业回报,也能让其尽快甩掉贴钱亏损的大帽子。如今,饿了么已然另辟蹊径,将竞争维度跃升到全新的维度。
< class="pgc-img">饿了么CEO王磊(花名:昆阳)
>在皓哥看来,此举也将助力其垄断部分优质供给,深度绑定优质商家,从而拉拢C端高粘性消费,提升其在行业中的话语权。
其次,弥补阿里新零售的餐饮短板,强化流量入口价值。
一来,餐饮外卖已成O2O体量最大、最有价值的“黄金地带”。饿了么通过孵化“未来餐厅”将带来更多强粘性用户,放大其在阿里新零售生态内的流量入口价值;
二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未来餐厅,有望作为蜂鸟前置仓网络的一部分,成为分钟级配送战略的“X因素”。
未来,或许除去食物商品,但凡能拥有前置仓的品类,诸如服装、生活用品、数码3C等,都能够以此配送网络,实现分钟级送达。至此,饿了么将再一次强化其在阿里新零售生态背后的底层基础设施价值。
最后,新技术与新模式赋予老行业新生命。
《中国餐饮报告2018》显示,2017年餐饮关店数是开店数的91.6%,极其恐怖的数据,在饿了么心中,赋能产业已然刻不容缓。
就拿“蜂鸟”配送来说,它增加了新餐饮服务的半径,提升了商家产品供给效率,放大店面坪效,成为传统餐饮行业实现增量突破,行之有效的办法。同时,“未来餐厅”选品数据化、及快速出餐流程,亦对前端用户体验和后端运营效率进行大幅提升,使品牌能够把更多精力围绕在打磨产品。
< class="pgc-img">>正如“未来餐厅”项目负责人所说:“我们希望继续修路搭桥,不断完善餐饮外卖基础设施,这样创业者和品牌将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和服务上,相信在下个10年,每个热爱美食的人都能做得起、做得好外卖。”
本质上,饿了么将历时3年磨练出的系统,毫无保留开放赋能餐饮商家,是新零售时代全新餐饮门店解决方案,正不断推动和完善餐饮外卖业的基础设施,使传统餐饮业得以全面“触网”,实现最大化的降本增效。
?
四、结语
每一个体量巨大的行业或市场中,都注定会产生巨头,而每一个巨头无疑都是赋能生态的“建造者”。
< class="pgc-img">>撰文 | 钱皓,孙欣亦有贡献
排版 | 千亦
>了么宣布“未来餐厅”年销售突破10亿元 将开放赋能所有餐饮商家
中新网7月11日电 3年间,饿了么用大数据研发新餐品,建立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流程严控食品安全,使前置仓门店大幅提升坪效,配以“蜂鸟”的分钟级本地即时配送,打造出新零售时代的全新餐饮门店解决方案。
“未来餐厅”的餐品中心温度必须超过75摄氏度,方可打包出餐
昨日,饿了么宣布“未来餐厅”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0亿元,在全国30多个城市开设的数百家线下外卖门店,已经孵化出多个年交易额过千万乃至上亿的“外卖网红品牌”,平均出餐时间3分钟,坪效最多达普通餐厅的5倍。接下来,此套解决方案将对所有餐饮商家开放,赋能广大外卖创业者及其餐饮品牌。
大数据研发新餐品,网红品牌年交易额2亿
在餐品研发环节,“未来餐厅”专门的食品实验室会对市面上的爆款产品进行味觉和嗅觉等指标的量化分析,确定产品最佳口味。与此同时,通过分析平台消费大数据,“未来餐厅”还为餐饮外卖品牌规划出合适的定位,并根据每季度消费者口味变化趋势及时预判、推出新品。这样,“未来餐厅”最大限度降低了品牌初创阶段的试错成本,对于餐饮创业者而言尤其关键。依托“未来餐厅”大数据选品和研发,2017年刚刚创立的“周大虾龙虾盖浇饭”一经推出就引爆市场。目前,周大虾已经以2亿元年交易额,跻身国内一线外卖品牌行列。
饿了么“未来餐厅”
3分钟出餐+最高食品安全标准,“未来餐厅”毫无压力
“未来餐厅”门店在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下,平均出餐时间也能控制在3分钟以内,仅为普通餐厅外卖出餐时长的1/5。为提高线下外卖门店的出餐效率,“未来餐厅”还引进大型智能蒸烤箱、嵌入式保温柜等多种先进食品加工设备,并合理规划店内加工动线,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迭代。食品在中央厨房制作完成后,全程使用冷链配送到前置仓即线下外卖门店。外卖门店员工只要一进店,个人消毒、食品效期登记等每一项加工工序,都通过“未来餐厅”自主研发的app进行全程监控,临保食品也会在app内预警。结合24小时后厨直播,门店里每个食品安全环节被确保执行到位。
饿了么“未来餐厅”孵化网红品牌周大虾龙虾盖浇饭
“未来餐厅”门店还将成为遍布社区的生活服务站点
为探索线上线下联动的餐饮新零售,“未来餐厅”也开始试水新型实体门店“筷马热食”,除了做“未来餐厅”品牌外卖,还开辟堂食和零售区域,满足周边白领用户快捷的就餐需求。据了解,“筷马热食”首家门店开张不到半年,月营收已超过50万元,坪效达周边餐饮商户数倍,成为外卖模式反哺堂食市场的现象级模板。
据饿了么CEO王磊日前透露,在接下来几个月,蜂鸟配送将进一步向阿里生态内各路新零售纵队提供分钟级配送支持,其中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未来餐厅”外卖门店有望作为蜂鸟前置仓网络的一部分,成为遍布社区的生活服务站点。
“我们希望继续修路搭桥,不断完善餐饮外卖基础设施,这样创业者和品牌将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和服务上。”饿了么“未来餐厅”项目负责人表示,“这是‘未来餐厅’创立的初心,相信在下个10年,每个热爱美食的人都能做得起、做得好外卖。”
<>< class="pgc-img">>源 | 零售老板内参(ID:lslb168)
饿了么要用未来餐厅300家门店,告诉餐饮商家“外卖这件事究竟该怎么做”。
沉寂3年的饿了么“未来餐厅”,用一系列亮眼的数据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 3分钟出餐,年销售破10亿,坪效最多达普通餐厅的5倍,并且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开设了300多家线下外卖门店。
3年开出300多家线下店,并且还有着骄人的销售业绩,饿了么未来餐厅的发展,不能说不快速。但是这一切是如何做到?飞速发展的未来餐厅究竟是餐饮商家的噩梦,还是外卖行业的福音?带着这些问题,《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近日在上海北石路实地探访了未来餐厅的线下店。
这家门店靠近社区,位于一栋大楼的底层商铺,它的周围开满了大大小小的餐馆、便利店,门脸并不大,因为整个门店的面积只有60平米,但写有“未来餐厅”几个大字的招牌依旧十分醒目。在周围很接地气的餐馆、便利店当中,这家没有堂食、只有蜂鸟配送员不停出入的门店,多少显得有点“另类”。
有意思的是,在这家门店不远处就是“普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这也意味着,未来餐厅这种新餐饮业态已经被相关部门肯定。据了解,饿了么未来餐厅是全上海市第一批拿到“食品经营许可证(专业网络订餐)“的外卖门店。
北石路店布局十分紧凑,入口处对的就是取餐口,取餐口旁边紧挨着两个小门,一个可以进入仓库,另一个则通往后厨。不管是仓库还是厨房,干净整洁、布局紧凑的特点很明显,内部通道基本只容一个人走动,但这也足够了,因为整个门店只有4名员工,就是这4名员工,完成了月销50万的业绩。
饿了么新餐饮事业部负责人丁亮一边介绍门店的设备、管理机制,一边不时查看门店日常运营用到的的神器——Each APP,它是由饿了么未来餐厅自主研发,并且前后投入千万元的产品。据了解,门店所有员工的日常管理基本都可以在这个APP里完成,它促使门店运营完全线上化和标准化,也成为未来餐厅的核心武器之一。
虽然这家门店月销量已经做到50万,但丁亮表示,未来餐厅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开外卖店,而是希望赋能更多餐饮商家合作,一起生产标准化程度更高、品质更好的外卖。未来餐厅在过去3年不断打磨自己的商业模式,如今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大数据选址、选品、供应链和门店运营等能力,饿了么希望把这些能力赋能给有相同理念的餐饮商家。
这里边还有饿了么一个更大的梦想:外卖行业一定是朝着标准化程度更高、食品安全更有保障的方向发展,但食品安全状况堪忧的小饭馆又不时出现,既然封杀不完,那就用新模式引领外卖行业的发展,驱动这个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从这个层面来说,如果盒马鲜生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传统零售商,如何开一家新零售门店,饿了么就是用未来餐厅的300家门店告诉餐饮商家:外卖这件事究竟该怎么做。
60平米的外卖店,4名员工,月销如何做到50万?
未来餐厅北石路店只有60平米,没有堂食区域,门口预留出几平米的空间,也只是用于外卖小哥取餐和工作人员走动。就是这样一个紧凑的外卖小店,月销售额却做了近50万,它的秘诀就是全流程的标准化。
北石路店主要分两个区域:仓库和厨房。仓库主要放置几个较大的冷冻柜和冷藏柜,里面是已经加工好的半成品食材,门店员工只需把这些食材加热,或者放在烤箱里蒸烤,一份美味的外卖就出炉了。
仓库里除了冷冻冷藏品外,还有一些常温食品的备货区,这些常温食品都是搭配外卖进行销售的。值得一提的是,北石路店用到的外卖包装盒,是找专业的供应商订做的,都是可降解、无污染的材质。
例如筷子是完全碳化的,可保证没有细菌,餐具袋也完全没有荧光剂。”这些细节用户可能感觉不到,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是良心。“丁亮说道。
值得一提的,还有摆放在门店的一个“大个头”——万能烤箱,它可以处理门店所有需要蒸、烤的食材。这也是未来餐厅找专业工厂,根据门店实际需求订做的一款产品。因为一般的餐馆,蒸、煮、炸等工序都会用到不同的器材,但未来餐厅把它高度标准化,员工只需要在智能屏上选择要处理的食材,例如选择鸡排,机器就会提醒员工把鸡排放入烤箱的哪一层,放几个,加热时间等。加热完成后,万能烤箱还可以自助完成清洗。
仓库与后厨通过一个大的窗口连接,店员可以将厨房需要的食材,通过窗口直接递送到后厨,整个门店的动线十分简洁明了。
通过另一道门,就可以进入门店的后厨,但在进门之前,我们被要求认真洗一遍手才可进入。对于店内员工,门店则要求2小时洗一次,这完全是根据细菌滋生规律制定的要求。每隔2个小时,店员就会收到赖在Each APP发出的洗手提醒。
后厨主要摆放有蒸饭设备、料理台、保温箱等,半成品食材经后厨加热后,员工就会按照装餐顺序,盛饭、装菜、盖饭盒,整个流程下来也就是两三分钟。
出餐快不仅因为食材加工简单,还因为后台对门店每天产生的订单,可以较准确地预估。据丁亮介绍,未来餐厅每个门店一天能轻松做300单,基于此,门店会提前备餐,准备好的外卖会提前放到保温箱里面,只要用户下单,就会被立即送出。
但加工好的每份食材,都有它的二次效期,例如米饭、西兰花的二次效果期是2个小时,一些叶菜类可能只有40分钟,一般来说,这些食材都会在有效期内被销售出去,如果超过二次效期,Each APP就会发出预警,同时,门店内也有一个大的智能屏幕明确显示每个食材的二次效期,保证食材的安全卫生。
在门店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店员从入职培训,到日常工作,店员基本都是在EACH APP的监控下完成,任何一项工作没有完成,Each APP都有提醒和记录。
也就是说,未来餐厅要做的是标准化再标准化,最后简单到店员只进行“傻瓜式”操作即可,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未来餐厅每家店只有4.5个员工(0.5是高峰期的兼职人员),但却能3分钟出一份餐,月销售额做到近50万。
在整个未来餐厅里,食品的安全卫生是重中之重。虽然后厨有两位员工在不停的忙碌,但你会发现,整个后厨环境始终纤尘不染,除了日常的操作规范,未来餐厅的QM(质量管理)部门会每月两次到店检查,检查项目多达222条,并且所有的检查项目都实现了电子化,相关负责人通过Each APP,就能查看各个门店的食品安全状况。
聚焦品类,每个门店只做3个品牌
未来餐厅成立伊始,丁亮和他的团队就明确了一点:未来餐厅要做快速、品质的外卖。如何达成这一定位,他们也经过了很多试错。
今天看到的未来餐厅,每个门店只有3-4个品牌,但在品类上十分聚焦,例如北石路店经营的三种盖饭:周大侠龙虾盖浇饭,小马哥台式卤肉饭和巨饿便当,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盖饭类。
未来餐厅目前主要做了六个自营品类,除了盖饭,还有粥、麻辣烫、冒菜、酸菜鱼、水饺。打法就是:每个门店可以有3-4个品牌,但会聚焦一个品类,真正把这个品类做成用户喜欢的外卖。
丁亮告诉《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外卖和堂食的逻辑并不一样,专做堂食的餐馆不一定能做好外卖,因为整个链路并不是针对外卖设计,外卖的出餐速度、包装、品质等都会大打折扣。未来餐厅则专注做外卖产品,并且主要针对一人食用户,专门研究适合一人食用户的小份菜,为用户送上快速、美味、安全的外卖。
但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项目成立初期,未来餐厅就尝试过代运营的中央厨房模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丁亮很快发现这种模式不适合饿了么。
首先来说,饿了么是一个外卖平台,如果为部分餐饮商家做代运营,对于平台上其他商家来说是不太公平的。
其次在中央厨房具体的运营中,丁亮也发现很多不易标准化的事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中央厨房聚集多个餐饮品牌的时候,门店包含的餐饮品类就很多,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员工记不住,加工过程容易乱套。即便员工能够记住各个品类的做法,但培养这样一个员工的时间成本也比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未来餐厅培养一个新人上岗需要的时间,只需要7天左右。
还是追求快速、品质,在短期试错后,未来餐厅确立了新的打法:聚焦品类,标准化运营。
一个门店不要很多品牌,更不要多个商家,而是保持3-4个品牌,聚焦一个品类。因为一个品类的外卖,在操作流程上相似度很高,例如周大侠龙虾盖浇饭和小马哥台式卤肉饭,他们的配菜都可以是西兰花和蔬菜丁。
对于一些餐饮商家来说,不同的菜品制作方式大型径庭。例如同样一个肉串,可能会分蒸、烤、煎、炸不同的做法,未来餐厅则用一个万能烤箱解决所有问题;员工所有操作也都实现了线上化。可以说,未来餐厅做的是极致的标准化,这种操作流程也极大得提升了外卖的标准化水平。
未来餐厅的门店面积也更小了,基本保持在80平米左右,据丁亮介绍,这样的面积可以更加灵活地接近社区,有了距离优势,快速配送也就容易实现。
大数据选址选品、标准化运营赋能餐饮商家
当未来餐厅把自己的模式跑通以后,接下来便是合作伙伴的引入了。
丁亮认为,目前未来餐厅做的6个品类只是外卖行业的冰山一角,这个市场还有很多可做的品类,未来需要与合作伙伴一起开拓市场。
所以,饿了么真正想做的并不是外卖生意,用丁亮的话来说就是,中国餐饮博大精深,每一个品类都有自己的体系和做法,饿了么不可能每个品类都去做,那样太重了,作为一个外卖平台,饿了么还是希望秉持平台思维,把自己的能力赋能给更多餐饮商家。
6个自营品类的摸索,其实也是为了验证未来餐厅这一商业模式。通过经营这些品类,丁亮更加明白了餐饮商家的痛点,也更清楚如何做好一份外卖。
“以前我们是做平台,现在我们自己变成了商家,经历以后才知道商家真正需要什么,我们如何更好地服务他们。“丁亮不无感慨。
谈起开店的经历,丁亮说自己遭遇的困难太多了,尤其是北石路店,可以说是一家颇为“心酸“的门店,这家店曾遭遇过付了一年房租但没法开业的窘境,原因就是市场上此前并没有这样的外卖门店,他们用了一年时间证明了自己生产的外卖是安全可靠的。
“当时门店在装修好的情况下,整整一年没法开业,有人劝我把这家门店砍掉,但我们坚信这种模式一定能得到认可,所以一直等到针对网络订餐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下来。“
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选址、选品、运营等问题接踵而来,饿了么未来餐厅需要一个个去解决,直到形成上文所述的清晰定位。
未来餐厅发展到今天,丁亮认为模式基本跑通,接下来希望的是,把自己的供应链能力、运营能力、大数据选品、选址等能力赋能给餐饮商家。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选品,未来餐厅很大程度上也得到了阿里的支持,因为阿里有专门的选品团队。未来餐厅也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包含顶级大厨和专门做食品研究的研究人员。在选址方面,未来餐厅研发了一套智能系统——指北针,它会把外卖平台上的订单数据利用起来,知道哪里开店会更好。
丁亮举了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曾经有商家想在一个地段开一家卖麻辣烫的餐饮店,但未来餐厅用自己的智能系统发现,这个地方很少有人点麻辣烫,点冒菜的却很多。因此,客群不一样,商家的定位也会一样。
良币驱逐劣币,推动整个外卖行业规范发展
未来餐厅会在今年全面赋能商家,到了年底,门店数预计会翻一番。但对于饿了么的未来餐厅项目来说,赚钱还不是主要考量因素。
“我们这个项目默默做了三年,确实没给公司带来什么收入,但却是烧钱大户。“丁亮坦言饿了么在未来餐厅项目上给予了很大的资金支持,未来餐厅本身的意义远大于营收。
最开始想做未来餐厅的动机是,餐饮行业充斥着一些不太符合规范的餐馆,作为外卖平台,饿了么希望驱动更高品质的外卖专业店的发展,来解决线下供给端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当高品质外卖越来越多的时候,那些食品安全条件不达标的小馆子,可能就会逐渐销声匿迹。
因此,饿了么希望用一种更加科学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外卖平台的食品安全问题,这才有了未来餐厅和一系列大数据产品、标准化流程的研发。
丁亮认为,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人们会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高品质外卖也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主要看的是未来。“丁亮说,”未来餐厅不是要把小餐馆养大,而是要与有品质、有发展潜力的品牌一起做好外卖生意。“
因此,饿了么的目标就是,做出更高品质的外卖,更符合用户心理里预期的外卖,以及性价比更高的外卖。例如北石路店售卖的龙虾饭套餐,一份周大侠龙虾盖浇饭+脆骨鸡肉丸+饮品的售价仅是30多元,其中的龙虾净重60克,接近30颗。
如果一份外卖能快速出餐、食品安全有保证、性价比还高,用户似乎没有什么理由去拒绝这样的外卖。但未来餐厅依旧任重道远,找到符合要求的合作伙伴,并且一起打造出备受户欢迎的外卖品牌,依旧有很长的路摸索。
编辑 | 南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