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越来越近,又到了一年一度评选饮品圈“十大年度爆品”的时候。
上半年刺梨、芭乐成为顶流,前阵子又刮起“柿子风暴”,而“追香”法则流行了一整年;近期,生酪、茶咖,又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今年,哪些爆品趋势/元素最值得关注?
11月16~17日,长沙,咖门2022万有饮力年度大会,我们将在现场揭晓过去一年的10大爆品,一起来投票!
爆款咖啡篇
咖啡的热度已经不用多说,今年我们先来盘点咖啡:
1、生酪拿铁:瑞幸的“首发单品王”
近期,瑞幸推出生酪拿铁,上新当日销量破131万杯,成为“首发日单品王”;上市一周,更是突破了659万杯。
与此同时,从咖啡连锁品牌到独立咖啡品牌,都推出了“芝士奶酪风味咖啡”。
咖啡奶基底的创新还在不断上演,芝士奶酪风味的奶基底,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咖啡口感”。
而厚乳、生椰之后,芝士奶酪风味,或将成为咖啡风味创新的一大方向。
2、鲜果咖啡:上新力度赶超茶饮!
年初,本来不该有的榴莲拿铁和油柑美式走红。果咖对水果的开发,从大众水果到小众水果,几乎用了一遍。
近一年来,果咖赛道崛起,果咖品牌纷纷开出连锁,不少品牌初具规模,大多果咖占比7成以上,上新频率一个月能到3~5款,赶超新茶饮。
此外,果咖也成为连锁品牌、独立咖啡馆上新的主要选择。
咖门饮力实验室不完全统计,去年10个连锁咖啡品牌上新中,46%都有水果元素,近一半的咖啡新品都是果咖。
3、新式茶咖:全国开出专门店
从经典鸳鸯咖啡开始,茶与咖啡的交融混搭就很受欢迎。
今年,新式茶咖从一杯创意咖啡,逐渐成为品牌上新的“主角”,有的品牌能够做到销售占比四成以上;此外,以鸳鸯咖啡为代表的茶咖专门店在全国遍地开花。
茶颜悦色开出茶咖专门店鸳央咖啡,其中多款茶咖出圈,比如“竹林深处”、“高山低谷”、“空山新雨后”等,更是把茶咖的热度推上了新高。
此外,茶咖也开始追香型,从鸭屎香到花香再到香水型,和茶饮一样不断打破“追香边界”。
多位业内人士,都看好明年茶咖品类的崛起。
4、冰震浓缩:经典再造
6月,星巴克中国推出冰震浓缩系列,2个口味,采用全新的调制技艺“冰力震摇”——
门店伙伴出品时,会把新萃取的咖啡浓缩液快速淋在冰块上,大力震摇,随后倒入燕麦奶出品。整个出品过程非常快,大约在1分半左右。
外观能形成双层渐变,口感上更有冲击力,这款产品快速冲到星巴克冰咖啡类目的TOP1。
冰震浓缩,相当于在经典意式的基础上变换出品方式,也印证了“经典产品再创新”这一产品思路,在饮品领域经久不衰。
超级水果篇
每一年,饮品界都要走红几支“超级水果”,一登场就席卷饮品门店的半壁江山:
1、刺梨:来自贵州的“维C天花板”
代表品牌: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
今年年初,沪上阿姨上新3款刺梨产品,分别将刺梨与柠檬、油柑、鸭屎香茶、毛峰茉莉搭配;并持续推出袋装的超顶刺梨、刺梨加油柑和仙仙青提白月光等。
在2月,书亦烧仙草也上了2款刺梨产品,第一款“刺梨柠檬柚”,将刺梨与香水柠檬、西柚搭配;第二款“刺梨白月光”,将刺梨与乳酸菌结合,推出后迅速走红,成为粉丝心中真正的“白月光”。
2、芭乐:头部品牌的“宠儿”
代表品牌:喜茶、奈雪的茶、阿嬷手作等
2月份关注最高的水果是芭乐,并以头部品牌为主。
2月11日,喜茶上新两款芭乐产品:满瓶芭乐葡和满瓶芭乐养乐多,前者将芭乐与葡萄、绿研茶搭配,后者将芭乐与养乐多、脆啵啵搭配,瓶身为养乐多造型。
官方介绍,喜茶选择了红心芭乐,软糯香甜、口感起沙,粉红色的果肉颜值高。
乐乐茶也上了3款芭乐产品,阿嬷手作、果呀呀也均上了2款芭乐产品。3月底奈雪的茶上了霸气脆芒芭乐,随饮品附赠辣椒粉和酸梅粉,将少许辣椒粉、酸梅粉撒入饮品中,尝一杯“酸辣水果茶”。
3、柿子:饮品界“谐音梗之王”
代表品牌:喜茶、奈雪的茶、野萃山、雅克雅思等
9月19日,喜茶首次推出柿子饮品“喜柿多多”,将柿子和茉莉绿茶混合打成冰沙,底部搭配柿子果肉和脆啵啵,被网友称为“今年喜茶好喝TOP3”。
野萃山、雅克雅思、佐敦道等品牌,相继推出柿子饮品。
10月奈雪的茶也首次推出柿子饮品“霸气好柿”,用金桂知秋茶汤和柿子果肉、茉莉茶冻搭配,很有秋天丰收的颜值和季节感,11月初沪上阿姨也推出“盛柿天橙”。
柿子很有“爆款潜质”:颜色讨喜,口感独特,可搭配性广,且具有大众接受度。
最有趣的是,几乎所有品牌推柿子,都会在名字上做文章:喜柿多多、喜柿连连、好柿知秋、柿柿如意、柿柿顺心、好柿成霜、心想柿橙、柿子大开口……堪称谐音梗之王。
茶底追香篇
1、山茶花乌龙:风靡茶饮和咖啡圈
代表品牌:书亦烧仙草、霸王茶姬、王柠等
提到山茶花乌龙,就不能不提书亦的“橙漫山茶花”,3月31日上市,10天单品销量突破100万杯。
这款产品,将燕麦奶、鲜橙和山茶花乌龙相结合,“前调山茶花,中调鲜橙果香,后调燕麦奶香”,加上山茶花的杯套造型,很有春日的氛围感。
山茶花乌龙香气独特、搭配性广,在上半年迅速火爆出圈。霸王茶姬、王柠都在上新,星巴克和很多咖啡品牌都推出了山茶花相关产品。
2、竹香乌龙:突破香气的想象力
代表品牌:百分茶
8月,百分茶推出2款竹香饮品:竹生空野、竹生龙眼,以独创的竹香乌龙做茶底,分别搭配橙片和龙眼,杯子、杯套也是以竹子为主题,东方韵味十足。
这款产品上线3天卖断货,对百分茶的门店拉新率直接提升30%,国庆7天,竹生系列销量60万杯,单店竹生日销量最高达1165杯。
仔细分析,竹香乌龙延续了茶底“高香”思路,将竹子香气与茶香融合,更有清新、自然之感,在花香茶底流行的基础上,突破了茶底香气的想象力。
细分赛道篇
1、黑色柠檬茶
代表品牌:王柠、书亦烧仙草
6月10日,王柠周年庆推出一款“黑柠鸭屎香”,以鸭屎香为茶底,用墨鱼汁将柠檬茶调成黑色,满杯都是黑色,搭配上几片绿色柠檬和绿色品牌杯贴,一上市就很受欢迎,每天上线1小时就售罄。
书亦也推出一款“黑金色柠檬茶”仙草黑柠茶,利用液态仙草露“黑化”。
从泰绿到黑,再到紫色、克莱因蓝,柠檬茶赛道竞争依旧激烈,已经到了考验创意的时刻。
2、椰子水:需求量猛涨200%
代表品牌:7分甜、丸摩堂、椿风等
今年,茶饮界迎来了一场“椰子水的二次爆发”。
3月初,7分甜上新了3款含有椰子水的饮品,分别将椰子水与香水柠檬、凤梨搭配,做出了暴打柠檬生椰水、金玉菠萝生椰水、金玉菠萝生椰乳3个单品。
丸摩堂、椿风也推出椰子水产品,还有深圳、长沙等多个城市椰子水专门店纷纷崛起。需求量猛涨200%。
3、绿豆冰:归来仍是经典
代表品牌:沪上阿姨、古茗等
“回归”,也是今年上新的一大主题。
绿豆冰,这款藏着童年记忆的产品,成为多个品牌的引流利器。
4月22日,沪上阿姨上新“超嗲绿豆牛乳冰”,整颗带皮的绿豆,还原绿豆本味,一口下去绿豆冰沙清甜细腻。
随后古茗也上新3款绿豆沙饮品,8月书亦也推出燕麦奶绿豆冰。
今年,很多品牌也选择了“少上新、多回归”,经典款不会出错,越是常见越是好卖。
经典创新篇
1、大桶装:高性价比的代名词
代表品牌:奈雪的茶、甜啦啦等
5月16日,奈雪的茶上了霸气一升桃,1000ml的桶装水果茶,由桃子、草莓、鸭屎香茶、茉莉茶冻等组成。
从去年开始,“大桶装”就开始翻红,各大茶饮连锁品牌都在上,甜啦啦更是把“一桶水果茶”做成了自己的经典爆款。
8斤椰子水、8斤绿豆冰沙、XXXL芒果桶……据咖门不完全统计,今年前6个月,茶饮品牌们共上新了37款“桶”。
2、巨型珍珠奶茶:放大5倍的快乐
代表品牌:SEVENBUS
入秋以来,SEVENBUS推出“巨型珍珠奶茶”系列,珍珠放大5倍,视觉上非常诱人。
“巨型珍珠”其实是用黑糖和咖啡制作出来的冻冻小料,整体呈现出焦糖冷萃咖啡味。
奇特的造型,让这款产品在国庆期间收获了非常高的热度,网友的评论也很有趣,“这珍珠是来报恩的”,“不下架我能一直炫”。
据SEVENBUS透露,两款巨型珍珠饮品,10天左右销售量破10万杯。
“珍珠”,这个奶茶元老级进店小料,换个思路,就可以提供新卖点。
还有哪些爆品值得拥有姓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特别说明:“年度十大爆品”的讨论,更倾向于产品趋势、爆品元素。
年大数据沉淀,20+餐饮品类深度洞察,32000+餐饮品牌追踪,一份报告让你读懂餐饮行业!
2022年,国内的餐企正面临着诸多压力。
一方面,国内多点散发频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加速了国内经济增速下行的趋势,消费者餐饮消费渐趋谨慎,餐饮营收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房租、人工和食材等各项经营成本高居不下,甚至出现进一步加重的势头,更是给餐企增添了许多压力。
在这样的形势下,具有一定经营韧性的餐企迎来发展契机,甚至逆势扩张,而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餐企则可能面临淘汰。因此,在变幻的时代中,餐饮人必须学会审时度势,引进科学管理的理念,才能实现稳健的发展。
01.餐企应该如何正确地研判时势?
餐饮行业体量庞大,品类繁多,品牌多不胜数,各个赛道特色各异,运营手法不尽相同。而近年来,餐饮行业加速转型升级,市场洗牌加剧。餐饮业进入发展新时期,新趋势、新机遇不断涌现,新理念、新模式层出不穷。
在这种情况下,餐饮人想要正确地研判时势,必须要从繁多的资讯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并结合数据梳理出品类的趋势,而这一点难以凭一己之力做到。
为了帮助餐企在新形势下摆正自己,科学规划发展路径,2021年,红餐网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合作推出了《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2021》。由于数据详实、观点深刻独到,在书籍推出的一年间,我们收到了来自众多行业内外人士的赞许,其中不乏头部餐企管理层、行业专家、知名媒体人与投资人。
为了持续助力餐饮业,2022年,红餐网又精心筹备了《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本报告书在红餐大数据、走访调研、桌面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大数据生态链下的中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 class="pgc-img">>在本报告书中,你可以了解到以下信息:
扎实的行业数据:我们借助红餐网在行业内十几年的深厚沉淀以及海量专业的大数据,以45万字、近300张可视化的图表来精准剖析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品类发展趋势:我们全面剖析了红餐大数据收录的32000+个餐饮品牌,并对重点品牌进行追踪,依据过去数年积累的餐饮品类数据,对中式正餐、火锅、茶饮、咖啡、烘焙等20余个热门餐饮品类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解读。
多个维度的行业现状:我们从市场规模、行业竞争格局、品类融资情况、区域分布特色、人均消费、消费者点评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了餐饮品类和品牌的发展概貌。
行业生态图景:我们也对宏观大环境、餐饮产业、餐饮行业整体概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呈现出完整的行业生态图景,以打破信息壁垒,帮助餐饮人实现思想充电、认知升维。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即日起开启火热预售,原价598元,早鸟价仅需498元。凡购买本书即赠送价值598元的红餐大数据会员年卡一张。
“红餐大数据”是红餐网倾力打造的小程序,收录超过32000个餐饮品牌、2000余家餐饮产业上下游企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大数据查询和分析服务,并持续输出专业数据分析报告,旨在通过全方位、精细的数据呈现,为餐饮从业者、投资方、意向创业者提供决策参考。
红餐大数据会员年卡可以享有“红餐大数据”小程序线上所有功能,包括查询品牌基础信息、门店数据、门店地图分布情况、消费者口碑评价、融资时间线,以及下载专属行业报告等。
02.亮点抢先看
1.餐饮行业持续洗牌,餐企连锁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餐饮市场的持续洗牌下,餐企的连锁化进程在逐渐加快。红餐大数据显示,2021年餐饮品牌平均门店数量整体有上升趋势。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部分品牌本身的品牌力不强而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或是由于部分品牌逆势扩张,实现了门店数量的进一步增长。
< class="pgc-img">>2.餐饮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开启精细化运营新时代
在餐饮领域,餐企进行数字化转型主要有5个重要的方向,包括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决策、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扩张和数字化营销。
头部餐饮品牌走在了数字化转型的前列。比如,奈雪的茶在数字化转型层面就有亮眼的表现,早在2020年,奈雪的茶就积极组建技术团队,自行研发出集成信息平台Teacore。通过该平台,奈雪的茶实现了不同管理板块信息的互通,简化了业务流程、改善了运营效率。
< class="pgc-img">>3.商场红利渐退,社区门店成选址新方向
疫情之下,各地购物中心的客流受影响较大。进入2022年,全国购物中心的日均客流总体水平仍呈下降趋势。数据表明,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全国购物中心日均客流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1.7万人的峰值降至 2022 年第一季度的1.36万人。此外,全国购物中心日均客流量的环比降幅不断扩大,2022年第一季度环比降幅达到了13.0%。
< class="pgc-img">>4.茶饮品类粗放式发展面临终结,精细化运营迫在眉睫
在品类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期,市场空白相对较多,这个阶段中规模就是影响力。基于“小、快、灵”的优势,茶饮品牌争相跑马圈地,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在加盟管理、供应链建设等方面都相对欠缺。
当赛道参与者快速增加,竞争随之加剧,继续沿用粗放发展阶段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已明显过时。茶饮品牌的内功跟不上扩张速度会带来诸多隐患,这也是近两年茶饮品类各种问题频现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茶饮品牌后续突围可重点夯实品牌内功,朝着更为精细化的运营模式升级进化。
5.咖啡品牌逐步下沉,大众化、平价化趋势明显
我国咖啡市场上多种模式和业态并存发展,但竞争战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据红餐大数据,2021年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咖啡门店数量在全国咖啡门店总量的占比已达到56.3%,门店分布相当密集,呈现出比较典型的存量竞争特征。鉴于此,很多咖啡品牌开始尝试布局下沉市场。
< class="pgc-img">>曾几何时,现磨咖啡作为“精英饮品”的代名词,价格不算亲民,但随着以瑞幸咖啡为代表的、以小店模式为特色的新兴咖啡品牌的崛起,以及像幸运咖、湃客咖啡这类经济型咖啡品牌逐渐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咖啡的人均消费逐渐被拉低,咖啡正变得越来越大众化、平价化。
红餐大数据显示,从人均消费区间来看,目前现磨咖啡主要以中低端消费为主,人均消费10~30元的咖啡品牌占比为30.9%,人均消费31~50元的咖啡品牌占比为35.6%,而人均消费在50元以上的品牌占比仅为32.7%。
< class="pgc-img">>此外,在这份报告中,你还将get到:
1.中式正餐:地方菜系大融合,预制菜带来发展新机遇
2.中式米饭快餐:进入发展快车道,多个品牌冲击IPO
3.粉面:受资本青睐,地方特色米粉崭露头角
4.卤味: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新式热卤崛起
5.火锅:特色火锅增长快,有料火锅持续流行
6.茶饮:地域特色茶饮品牌冒头,精细化运营时代来临
7.咖啡:咖啡消费市场分层明显,品牌布局全渠道为大势所趋
8.面包烘焙:三股烘焙势力鼎立,新中式烘焙竞争激烈
9.酒馆: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多种模式并行发展
10.团餐:万亿元赛道潜力巨大,转型升级机会凸显
……
以下是这份报告的目录以及内容节选
道细分,品类为王。
文章转载授权自公众号:中国饮品快报
ID:zgypkb
作者:小w
编辑:秋秋
当细分品类成为茶饮连锁们破解差异化的共识时,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寻找品类突围?是天马行空的创造,还是在前辈们的智慧宝库中挖掘?
从珍珠奶茶到烧仙草,从烤奶到声声乌龙,这些爆款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个个强大的“门派”。30年间,奶茶江湖的枝繁叶茂与它们息息相关。
它们是谁?我们一一细数。
01
小料派
当珍珠粉圆与泡沫红茶融合那一刻起,奶茶就与小料结下不解之缘。这种小吃小喝的形式直至今日仍是潮流。
在其门派之下,衍生出布丁奶茶、红豆奶茶、冻冻奶茶等等分支,将各种小料拼合而成的双拼奶茶、三兄弟也属此列。
从体验而言,小料与奶茶的结合不仅是口感的提升与丰富,更是纯奶茶价值提升的利器。烧仙草就是其代表。
一款小料,撑起一个品类。足以见其门派实力。
02
香味派
近年内,花香、果香或者利用红糖、焦糖等糖浆改变奶茶风味的做法越发普及。
以花香为例,从早期的茉莉绿茶,到如今的桂花乌龙、蜜桃乌龙、白桃乌龙等茶叶的应用,都在促成该门派的壮大。 而以焦糖、红糖、冬瓜露为基础香型的益禾堂烤奶,则是风味派的另一个重要代表。
相较于小料派,由于每个品牌对于风味有自己的喜好,所以香味派奶茶更能突出品牌的差异化,让消费者建立起对品牌产品的认知。
03
微醺派
微醺派通俗的讲就是加酒的奶茶。在早期,加酒主要是以朗姆、白兰地、百利甜等洋酒为基底。而在2015年左右,中国传统酒类的绍兴黄酒、四川醪糟(米酒)、泸州老窖等品类相继被加入其中。
加上大品牌,如奈雪联名石库门,茶百道联名泸州老窖的强力推出,让微醺派的发展之势日渐上扬。
04
水果奶茶
2020年,水果奶茶异军突起。先是奈雪的葡萄撞奶,再是7分甜的蜜桃乌龙、荔香葡萄以及榴莲味奶茶的推出,加上原料端对乳制品遇酸起絮现象的破解,都让这个品类备受关注。
相比早期单纯的奶加果的组合,这一次的水果奶茶风暴有了一个新的特点,注重与茶的搭配。以7分甜为例,蜜桃搭配乌龙茶,而榴莲则搭配大红袍。
这种对原料共生领域的探索,或将成为这一门派持续扩张的最大助力。
05
冰沙派
奶茶冰沙的出现为奶茶创新打开了新的大门。不同于液体的口感,从本质上就与大多数奶茶产生区隔。星巴克的红茶星冰乐,抹茶星冰乐,喜茶的奶茶波波冰都属于该门派。
但我们会发现奶茶冰沙似乎并未能全面普及,这与其制作有关。
主要原因是使用常规茶汤制作时,因其浓度原因,难以达到浓郁的风味。解决其问题的方法,需要在茶汤泡制时压缩比例,甚至增加市场,这些都可能破坏茶的风味。另一原因就是温度,热的茶汤会溶解冰块,但过多的冰块又将导致口味稀释,所以茶粉,如红茶粉、抹茶粉,或者浓缩茶原液就成为了其破解之利器。
奶茶冰沙派虽未完全开枝散叶,但随着茶饮品牌原料对原物料的认知,以及茶叶生产方的改良,该门派的崛起或指日可待。
06
牛乳派
牛乳茶这个概念早在2017年底就在大陆刮起一阵风,而台湾更早,以迷客夏的鲜奶奶茶为代表。
近期,由于冰滴、分子技术在乳制品上的应用,更是解决了仅用纯牛奶制作,口味寡淡,需加植脂乳或淡奶、淡奶油调味的技术壁垒。从产品制作更简便而言,新的原料为牛乳派奶茶提供了发展空间。
07
谷物粗粮派
谷物奶茶的代表是血糯米奶茶,可以看作是小料派的旁系。但由于其品类的多样性,又让该品类单独开宗立派。
目前奶茶中常见的谷物、粗粮包括红豆、糯米、青稞、燕麦、紫薯、芋头、红薯等,这些原料可是颗粒,也可制作成为泥。可做小料,也可做为挂壁,甚至雪顶。
多样、善变,让谷物粗粮派就如隐藏在人群中的高手,虽然并不显山露水,但却能让世人感知其气场。
08
坚果派
当奶油顶再次流行于茶饮市场之时,碧根果、花生碎、巴旦木等坚果兼具口感与颜值的化身,成为了奶茶的又一股新势力。
坚果派与谷物、粗粮一样,不高调,但就是能让消费者在不经意间感受惊喜。这种惊喜是Q弹珍珠,香滑布丁、软糯红豆所不具备的口感特性。
独孤求败,或许就是坚果派最形象的写照。
09
冰淇淋派
冰淇淋奶茶并不多见,但为何要将其单独列为一派。或许是其身上蕴藏的潜质。冰淇淋红茶、冰淇淋绿茶是其成熟产品,但我们会发现它们并没有想象中的发展迅速。深究其原因,或许在冰淇淋的选择上还有空间提升。
茶饮中常用的冰淇淋为香草味、牛乳味。但在冰淇淋的世界中,你会发现包括咸蛋黄、朗姆可可、柠檬、麻婆豆腐、陈醋等等奇思妙想的冰淇淋皆有之。
如果将这些冰淇淋与奶茶结合,会发生如何的碰撞。再加之冰淇淋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是否能为产品提升价值感。都值得去探索。
结语
对于奶茶门派的分类,其实是对奶茶品类梳理。这种梳理有利于我们去寻找产品研发空间,并通过新的搭配方式或者原料升级,从而找到有利的产品定位、品类定位。
对于破除产品同质化、寻觅产品竞争力,皆可作为参考标准。
奶茶门派,看官还有何高见?尽请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