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曾经的新茶饮品牌必争之地。
爆红的新茶饮是从这里向外出发的,外部的茶饮想从这撕开一条血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是必须在深圳这座城市占一个坑。
时至今日,深圳这个城市已诞生了这个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诞生了新中式茶饮的典型代表tea stone等等,同时还有更多独创新品牌在不断涌现。
深圳,早已经成为大部分消费者认可的“新茶饮之都”。
01 新茶饮之都 深圳当之无愧
要问宇宙的奶茶中心在哪里?答案必然是深圳。
据悉,在深圳上梅林的中康路,曾有一条“奶茶街”,粗看不足一公里,看起来平平无奇,但细看就会发现,就这不到十分钟的步行街里,就有超过20家奶茶店。
?????? 茶百道、书亦烧仙草、一点点、沪上阿姨、益禾堂??????、奈雪的茶等品牌应有尽有。
而这,只是深圳这个城市的缩影。走在深圳的街头,各式各样的新式茶饮品牌随处可见,还有许多独立开办的原创品牌。
这个一个是饮品发展最蓬勃的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市场新的流行趋势。
1、深圳曾是奶茶潮流引入桥头堡
在奶茶1.0时代,台湾奶茶文化传到大陆,第一站除了香港就是深圳。
1987年,台湾地区的春水堂发明了珍珠奶茶。三年之后,珍珠奶茶传到了香港地区,因为香港和深圳仅仅一河之隔,加上当时开厂和贸易往来,这种饮料很快就传到深圳,进而北上发展,传到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
随后,奶茶文化进行了升级,新茶饮的出现,依然是遵循了同一条传播路线。比如2010年,台湾贡茶进入内地,就是在深圳成立了漾漾好公司,作为大陆地区运营总部。
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不仅是中国经济的桥头堡,在新茶饮赛道也起着桥头堡作用,承接了当时属于潮流的台湾奶茶文化。
2、深圳地理与气候适合新茶饮生长
深圳属于北回归线以南,一年之中有近9个月都是夏天,气温高,喝茶成为了顺理成章的需求。以前,广东流行的是中草药熬煮的凉茶,但随着新茶饮的不断发展,奶茶成为第一首选。
而且,深圳靠近港澳、东南亚等地,是国内国外物流的一个重要连接点。期的外贸进出口,进化出了成熟的供应链。
而完善的供应链为新茶饮品牌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土壤。
以国内新茶饮消费的大量热带水果为例,芒果、榴莲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的。而目前我国进口水果最多的四个国家,分别是越南、菲律宾、泰国和智利。其中前三个从地理位置来看,离深圳相对较近,在深圳引入最方便。
对物料和订单的供应链把握,已成为新茶饮品牌竞争核心能力之一,由此可见深圳在新茶饮赛道的地位。
3、深圳是年轻人占比最多的城市
作为知名的青年之城,深圳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年轻人。
相关数据显示,深圳14—35岁青年常住人口801.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45.66%;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比全国平均年龄年轻6.3岁。
而新茶饮最主要的消费者就是年轻人。
根据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新茶饮消费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2-40岁之间,消费占比81%。
占领了年轻群体,就等于站在了行业消费潮流尖端。深圳,凭着数量庞大的年轻人群体,成为新茶饮品牌最佳产品体验和消费、传播的切入点。
正因为如此,深圳成为了许多茶饮品牌诞生地或者扩张的第一目的地。
当下,依然有很多新茶饮品牌来到深圳这个没有包袱、富有且年轻的城市,希望在这里窥见蝴蝶扇动的一次翅膀,在新消费领域掀起巨大的能量风暴。
深圳已经成为了全国新茶饮品牌的“汇聚地”,几乎汇聚了全国大部分知名品牌茶饮。
其中,蜜雪冰城、沪上阿姨、1点点、奈雪的茶、益禾堂、书亦烧仙草这几个品牌在深圳的门店,更是超过了100家。
以上为目前深圳门店数量超100家的新茶饮品牌
深圳是一个新茶饮消费最强的城市,也是新茶饮创新爆款最多的城市。
正如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所言,深圳在茶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别具一格,更加多元、年轻、现代的文化在这里绽放,新式茶饮品牌不断涌现,为传统中国茶增添了全新的、现代化的“出场”方式。
02 深圳本土新茶饮品牌大盘点
自新茶饮赛道爆发后,在深圳这个新茶饮的热土上,诞生过很多颇具特色的新茶饮品牌,如殿下的茶、喜小茶、VEETEA悦茶廊、茶里乐思、茶小灿、找茶友等。
但因为深圳新茶饮赛道竞争过于激烈,许多小茶饮品牌都在这场竞争中被筛了下去。以喜小茶为例,11月初,喜茶宣布最后一家喜小茶关店,正式终结了这个子品牌。
而殿下的茶,最近也传出关门的消息。餐饮O2O搜索美团发现,其品牌在深圳的所有门店都已经处于歇业状态。
目前,深圳幸存的本土知名茶饮品牌主要有以下几个:奈雪的茶、tea'stone、茉莉奶白、有茶、混果汁等。
喜茶虽然诞生于江门,但却是从深圳开始走向全国。英歌魂虽然诞生广东普宁,但总部也设立在了深圳。
这些品牌具体是什么情况呢?为此餐饮O2O做了以下盘点。
新茶饮第一股 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创立于2015 年,首创“茶+软欧包”的形式,以 20-35 岁年轻女性为主要客群,是餐饮赛道继瑞幸奇迹之后,第二个最短时间上市的餐饮品牌。
从诞生到上市,奈雪的茶只花了5年的时间,是当下新茶饮赛道唯一的上市品牌。
截至目前,奈雪的茶在深圳有144家门店,交易会员达到600万人。据悉,深圳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购买过奈雪的茶,许多深圳的年轻女性都是奈雪的忠实粉丝。
新中式茶饮典范 tea'stone
中国茶·新腔调。tea stone成立于2018年,定位中国纯茶消费新零售品牌,讲究回归“茶”本身,也注重以“中国茶,新腔调”为主线,连接起中国茶的时尚叙事与表达。
tea stone创新推出了围绕纯茶消费的「沉浸式体验新零售模式」,对中国茶从喝法、器具、包装,到环境、体验、营销各个环节进行了创新设计,引领传统中国茶的当代化与年轻化,将中国好茶推向更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目前,tea stone在深圳共有6家门店,其中香山里店因为某些原因歇业关闭,现正常营业的门店5家。
目前,5家门店的总体评分都比较高,平均在4.5左右,不少深圳消费者都表示,非常喜欢tea stone的古风环境与新中式纯茶。
花茶细分王者 茉莉奶白
东方一朵白,飘落入茶园。
茉莉奶白创立于2021年,定位“东方茉莉香茶饮”,是中国第一家尝试聚焦茉莉品类,专注挖掘东方白花,以非遗花窨之法制茶,打造自然花香、原叶茶香的茶饮品牌。
虽然诞生不过一年多,但茉莉奶白的发展很快,目前已在深圳开出了44家门店。
自2022年5月获得数千万天使轮融资,茉莉奶白便开始以深圳为中心,对外扩张,目前在广州已开了8家门店,在惠州2家门店,在东莞1家门店。
方杯茶创造者 有茶
YO!TEA有茶诞生于2015年,是首个提出“多茶底水果茶”的概念的新茶饮品牌。
初创便以现切鲜果搭配多种不同茗茶茶汤,1000cc的大容量,以及独特的速饮方型杯,成功创下了年销百万杯的销售记录。
至2016年12月,更是以过3000000+杯的年销量稳居深圳水果茶速饮榜首,成为深圳水果茶市场领先代表。
作为研创鲜果茶,有茶发展速度并不快。目前,现有门店91家,大部分都位于广东,其中深圳就有75家,东莞3家、广州2家,惠州、揭阳、汕头、汕尾各1家。
除此之外,新疆、云南、黑龙江、辽宁四个省份也都各有1家门店。
现制果汁茶饮 混果汁
混果汁,成立于2015年,主打“100%不加水不加糖”的现制果汁,希望通过原汁慢榨的形式,尽可能保留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的维生素等营养。
据悉,其研发团队探索全球各地的特色健康食物用于果汁配方的创新,选取不常见的“超级水果”,通过新奇混搭的方式,出品创意果汁。
门店销售TOP1的产品,是用羽衣甘蓝搭配出的爆款饮品“畅轻小绿瓶”。
目前,混果汁门店50家,其中48家门店在深圳,2家在东莞,是典型的深圳区域新茶饮品牌。
新茶饮巨头之一 喜茶
喜茶,原名皇茶ROYALTEA,诞生于2012年江门市一条名叫江边里的小巷,为了与层出不穷的山寨品牌区分开来,故全面升级为注册品牌喜茶HEYTEA。
目前总部深圳,也一直以来将深圳作为品牌的大本营市场。
2020年,喜茶在深圳就破了100家门店。但后来因为疫情的影响,2020年时,喜茶关闭了进驻深圳的第一家喜茶店。
近日又有消息称,随着品牌开放加盟后,喜茶再次关闭了品牌位于深圳南头古城的首家“喜茶手造”奶茶店。
目前,喜茶深圳门店数量95家,排名深圳奶茶数量第7位。
潮功夫茶品牌 英歌魂
英歌魂,诞生于2019年,是集功夫茶文化与现代潮流于一体,致力于“传承功夫茶文化,让现代中式茶饮走向世界”的一个细分新茶饮品牌。
据说,英歌魂的潮指的既是国潮也是潮汕。
目前,英歌魂在深圳现存门店54家,其中面积大部分集中在30~50平左右,门店盈利率可达到95%,最高日出杯1800+。
其中爆款单品白桃沁雪,年销量更是高达400万杯。
-END-
<>三年,饮品江湖从来不曾平静。进入2019更有各类流派的前景预测满天飞,追捧的、唱衰的不一而足。
今天,内参君邀请一位饮品业专业人士,以他的实践经验,给出饮品业的7个“小趋势”预判。这7个“小趋势”,可能就是2019年饮品生意的7个新门道。
调茶师社群段平 ID:xiaofeicq
1.市场增量小趋势: 城市级别越低,茶饮门店增长越快
过去两年,中国茶饮市场实在太火爆了。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达到41万家,一年内增长74%,增长率在逐年走高。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而在美团点评发布的《新消费、新市场、新方向——2019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中显示,城市级别越低,现制茶饮门店增长越快速。
两年时间,二线城市现制茶饮门店数增长幅度达120%,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增幅高达138%。这也意味着现制饮品业未来在二、三线城市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2.市场存量小趋势: 快消饮品衰减,茶饮正渗透进日常
茶饮业值得重新做一遍。快消饮品增速衰减,但茶饮店增长十分迅速,在我看来,其实是快消饮品的老需求,在消费升级的场景中转移到了茶饮店的新产品上。
细思一下,不过是纯茶稀释了康师傅茶饮市场,水果茶稀释了果粒橙饮料市场,奶茶稀释了香飘飘市场,而茶饮店稀释了快消品便利店......每个老需求都值得用新产品重新做一遍。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市场的增量和存量小趋势启示我们,茶饮店正从时尚消费渗透进日常消费,既是日常消费,开店必下沉至社区店,以及平价化。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3.爆品小趋势: 味道更纯粹or味道更复合
2017芝士奶盖茶火了,2018黑糖系列火了,2019我们还需要什么呢?茶饮产品市场周期也不是特别长,种类众多,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我大胆预测爆品小趋势之一是“味道更纯粹”的茶饮,譬如纯茶。
众所周知,奶茶被分为1.0粉末时代、2.0街头时代、3.0精品时代。街头时代的奶茶品牌们主要的竞争力来自于产品的丰富程度,一般在50~60个左右,纯茶饮所占据的比例极少。
从其中走出来的Coco都可、1点点、快乐柠檬等台湾茶饮品牌,纯茶饮一般仅2~4个左右。大陆的街头茶饮们则将更多精力集中到了调味茶饮中。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进入3.0时代后,传统茶开始受到重视,因为调味型茶饮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有人预测传统茶将是新茶饮品牌后期竞争力和区隔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注重“第三空间”打造的茶饮店越来越多、纯茶品质也在不断提升,相对于千篇一律的调味茶饮,“纯”也是一种个性。
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口味也将发生改变,经过“重口味”茶饮洗礼后的年轻人,也将慢慢适应那些清爽又不失底蕴的纯茶饮。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爆品小趋势二则是从纯粹走向复合。
从近几年各大牌茶饮最受欢迎的单品来看,复合味道的茶饮是经得起市场验证的。而最近在广州爆火的顾小蛮奶茶实验室,则提供了复合口味茶饮的一种新解决方案:“1+X定制”。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这家从台湾来的奶茶胶囊实验室产品下的都是“猛料”:茅台,威士忌,甚至是风油精......都是奶茶的奇妙搭档。10+种很奇妙的配料通过自研小程序DIY定制下单,给消费者带来了十分新奇的体验。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4.文创小趋势:亚文化、IP文化正在“碾压”小清新?
如果说80后人群主流追求小清新,那么已经成为茶饮消费主体的90后和崛起中的消费群体00后的审美显然已经“代沟”深重了。
从他们喜欢的娱乐节目,譬如“中国有嘻哈”、“即刻电音”、“国风美少年”等中可见一斑,这个年轻的群体已经打上了“亚文化”的标签。
亚文化中的年轻人是由于某种生活形态或审美偏好而聚集起来的群体,他们也容易对某个符合其群体理念的事物买单。
换言之,偶像崇拜和感性消费普遍存在。这里的偶像即符合群体理念的事物,包含了偶像式人物、生活方式、某种仪式、衍生产品(IP)等。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在消费者更注重商品的符号意义,而非功能价值的当下,受众的偶像崇拜直接导致感性消费,这也使得亚文化及基于亚文化的IP有着独特的商业价值。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5.零售价小趋势:6~25元,极致性价比思维
同样来自美团点评的《2019中国茶饮门店发展报告》的数据,现制茶饮门店集中于人均消费30元以下,而随着消费升级,人均消费15元以上门店数占比提升。
我则建议产品零售价以6~25元区间最佳:
一、全国1~6线市场的消费购买力不同,需针对区域市场定价;
二、对标实际盈利能力极强的一点点、coco等,而不是看上去很美的奈雪、喜茶;
三、基于竞争环境及产品毛利润所做出的合理预测。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6.业态小趋势:从“饮”升级为“饮+餐”
深圳区域市场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关内茶饮店倒闭率明显高于关外。Why?只啰嗦两句话:
1、对标租金更高的香港“茶餐厅”,做全天候“餐+饮”;
2、事实上,潮饮+潮食,早就有奶茶加盟店“私自”在做,只是奶茶品牌总部一直不重视而已,除了廿四漂流茶之外。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极致性价比+mini茶餐厅模式,品牌做不起来才怪。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7.合作小趋势: 加盟店当直营店运营
2016年~2018年,奶茶加盟大片上演。2018年~2019年,奶茶加盟店陷退潮风云。
一时风头无两的加盟大牌,收割了一批韭菜之后,开始退潮裸泳。
反而主流品牌一点点、一芳,品牌新秀顾小蛮奶茶实验室、廿四漂流茶等经营面积10~50平方的小面积茶饮店成为了更值得信任的加盟品牌方。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 class="pgc-img">◎ 供稿人供图
>多数人无法影响大趋势,真正能给茶饮店个体带来机会的,恰恰是我们身边的各种小趋势、新门道。
>023年接近尾声,若不是本周“佛喜”茶拿铁联名系列疑似以宗教名义进行商业宣传而被约谈,产品全面下架,这一年之于新茶饮头部品牌喜茶,将是一个“五谷丰登”的完美之年。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今年以来喜茶大动作频频,涉及产品、渠道、供应链、营销等方方面面,从加速出海在加拿大、印尼开出首店,到首次推出新茶饮专用真牛乳、公布成分表,以及牵手国际奢侈品牌FENDI制造出现象级联名,均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堪称新茶饮界“卷王”。
喜茶牵手国际奢侈品牌FENDI制造出现象级联名。资料图
实际上,即将过去的一年不仅对喜茶,对行业来说也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头部企业于营销、供应链、出海等多个领域竞速;另一方面,一批中小品牌被淘汰出局,腰部企业危在旦夕,“一点点”被传“倒闭”,退出奶茶圈,总部位于广州的“丘大叔”,被爆出现金流紧张,屡屡拖欠员工工资,等等。
经此一年内卷,拥挤的新茶饮赛道上,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绘图:杨佳
卷出海?
国内卷不动,那就出海去卷。开辟海外市场,成为新茶饮品牌避开锋芒“曲线救国”的新思路,今年这一现象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12月1日,喜茶官方微博宣布,马来西亚第一家门店落户吉隆坡的Exchange TRX购物中心。同在12月初,奈雪的茶在曼谷黄金商圈的Emsphere商场开出海外第一家直营门店,品牌方向记者表示,这标志着奈雪的茶在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的布局正式加速。
消费者晒出的在吉隆坡Exchange TRX购物中心购买的喜茶产品。资料图
两个月前,更有3个品牌扎堆海外开店。10月1日,甜啦啦宣布品牌于海外首城印尼雅加达6家门店同时启幕;茶百道的韩国首店在10月31日落地首尔;10月21日,茶理宜世公布其海外第一站来到西班牙巴塞罗那。
相比奈雪的茶、茶百道、甜啦啦、茶理宜世,喜茶的出海步伐则更早更快。
两个月前,喜茶宣布海外多地新店开业,包括澳大利亚墨尔本Swanstan店、加拿大本拿比店等。
据了解,从今年8月开出伦敦首店至今,喜茶已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出事业合伙门店,同时喜茶加拿大本拿比店也即将投入营业。这是继2018年喜茶在新加坡开设海外首家门店后,进一步布局海外市场。在海外业务发展上,随着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开出新店,喜茶海外门店分布也从亚洲拓展至欧洲、大洋洲和北美。
喜茶海外门店分布已从亚洲拓展至欧洲、大洋洲和北美。资料图
东莞市连锁餐饮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波表示,新茶饮“新”在口感创新、宣传创新、营销创新,从多方面带来新奇的消费体验,并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社交货币。
但同时,餐饮出海也面临不小的挑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指出,新茶饮出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海外市场情况难以预估、消费者认知和兴趣点存在差异、受海外法律法规限制、跨境物流运输成本高、供应链控制难、产品合规问题复杂等。近日,蜜雪冰城就因在越南打价格战,遭遇当地加盟商集体拉横幅抗议。
卷配方?
不健康一直是漂浮在新茶饮头上的一片乌云,久久挥之不去。
随着新茶饮市场的兴盛,以“便宜、好喝”为目标的“配方”就持续不断出现,例如茶粉代替茶水、大量加糖、用“高脂低蛋白高碳水”的植脂末代替奶等。但同时成分不公开、消费者不知情、奶茶不健康的新闻报道时常见诸媒体。
2022年广西消委会测评市面上30款奶茶发现:10款奶茶不含奶,而是由不健康的奶精或者植物奶油等脂肪制品代替奶;2019年,福建省消委会抽检20个品牌的40款现制奶茶,发现蛋白质含量普遍较低,4款奶茶样品不含一滴奶,整体不符合率为72.5%。喜茶在微博推文中也直言,奶茶一度成为“垃圾食品”的代名词,着实影响品牌形象。
为此,今年喜茶开始在原料上做起文章,掀起又一轮内卷。9月喜茶官宣推出首款新茶饮专用真牛乳,宣传推文强调不含植脂末和任何添加剂。10月26日,喜茶宣布公开所有在售产品的配方原料、营养成分和原料溯源信息。在此之前,已有新茶饮品牌不同程度地在实践“原料公开”,而喜茶的加入,无疑直接让“战局”升级。
喜茶这次公开的原料信息,涵盖具体产地、品种、风味、生长周期、加工工艺、检测报告等。此外,在“配方原料揭秘”中,喜茶对首批已完成相关第三方检测的产品,公示了每款产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热量、蛋白质、反式脂肪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喜茶方面还表示,后续将持续公开其他全部在售产品的配方原料信息,公示营养成分报告,“配方公开”将成为所有产品的标配。
霸王茶姬今年8月在其公众号上线了“产品身份证”。资料图
今年以来,多个茶饮品牌都在不同程度地公开配料表,加码产品信息透明。比如霸王茶姬,今年8月在其公众号上线了“产品身份证”,首批公布了6款产品的热量和营养成分,在门店菜单、小程序、外卖等渠道上线“低负担控糖专区”。后续9月份上线了热量计算器,同时进一步公开了超30款产品的“产品身份证”。茉酸奶在出品的杯身上也作了配料公开。
徐波表示,这是健康化趋势之下的竞争使然,同时也会倒逼品牌主动提升原料等产品品质,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品质化、健康化发展。
卷营销?
比起卷出海、卷配料、卷供应链,新茶饮界在营销领域的竞争则表现得更为极致,无论品牌参与的深度、广度,抑或联名活动的密集程度,均为行业之最。
红餐网新发布的《饮品品牌联名营销观察报告2023》,选取了18个知名饮品品牌作为样本。经统计发现,2023年前三季度,18个样本饮品品牌的联名营销事件总次数达到了236次。
与2022年全年相比,2023年前三季度不少饮品品牌联名次数有大幅度增长,例如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茶饮的联名次数涨幅分别达到了118.2%、106.3%、100.0%。作为茶饮头部的喜茶也是“联名狂魔”,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喜茶跨界联名达100余次,从热播剧到小众动漫,再到电竞IP以及艺术家等诸多方向、类型,各种领域的合作层出不穷。
红餐网创始人陈洪波表示,如今饮品品牌越来越注重联名营销,不仅推出了花式新品,还探索出了更多玩法。而在联名营销热潮的背后,则是饮品赛道越来越卷的现状。在存量市场里,饮品品牌为了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卷产品卷供应链卷向了“营销战”,而联名营销的激烈内卷则是营销战的一个缩影。
对新式茶饮品牌来说,要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欲望,要么推出新品,增加消费者购买次数;要么获取新客,增加消费者购买人数。联名恰好满足了这两点要求,既能趁机上新,也能借助其他品牌的势能吸引新客群。尤其是茶饮的消费者,普遍较年轻,他们喜欢追赶潮流,注重新奇感和互动性,希望能够彰显自己的个性与品味,并通过消费某类商品来寻找同频的“同辈群体”。联名以另辟蹊径的方式,让品牌口碑弯道超车。优秀案例如今年上半年喜茶和奢侈品品牌FENDI联合推出的“FENDI喜悦黄”,上线三天即售出超150万杯,在各大社交平台口碑不俗;还有瑞幸和贵州茅台推出的“酱香拿铁”成为现象级联名等。
总而言之,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赛道拥挤不堪,一众品牌都在为建立“护城河”各出奇招,“与此同时,散乱弱的品牌被淘汰,行业逐步从群雄混战的局面走向规范化,喜茶这样的头部品牌市场占有率在提高,新茶饮迈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徐波说,这无疑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南方+记者 李劼
【作者】 李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