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冤家不聚首。
日前,台湾50嵐、大陆50嵐和1點點三家的身份之争再次被一则公告推上了风口浪尖。这条讯息发布在台湾50嵐的官网上。
< class="pgc-img">>这是一张撇清关系的信息。
公告称:
本公司与任何企业、各区代理所开发之新品牌或海外的投资,并无合作关系,且50嵐总部至今并未更名品牌或以其他名号在海外经营、投资或担任顾问等,为避免造成消费者的混淆受骗,50嵐在此郑重声明,任何海外声称为50嵐关联企业者,均非事实。
坊间一片哗然,三者之间瓜葛的原委又到底是什么?快报专此调查。
第1则 — 真 实 —
台湾50嵐在大陆的品牌是KOI
< class="pgc-img">>KOI是由台湾50嵐创办人之一的马雅芬董事长于2006年创办的,传承50嵐的精神,并且在人员、物料、资源与台湾50嵐共通。
一點點不是台湾50嵐
< class="pgc-img">>一點點是50嵐北部的代理商于2010年自行创办的,与台湾50嵐没有任何资金、人员、物料、股份上的关系。
大陆50嵐并非抢注与山寨
2007年大陆50嵐商标被一家贸易公司抢注,2008年马雅芬赴上海与真锅咖啡李綉缎董事长洽谈合作共同经营大陆50嵐事宜,双方并未完全谈定合作事宜,之后2009年由李綉缎协助买回大陆50嵐商标。
< class="pgc-img">>第2则 — 背黑锅 —
< class="pgc-img">>“2007年,当台湾的同行来上海准备进军大陆市场的时候,50嵐的商标已经被一家注册地在上海的港资企业抢注” 。
由于两岸商标互不相认,当时,台湾50嵐创始人之一的马雅芬找到正在经营真锅咖啡的李綉缎,商量协助买回大陆50嵐商标。
李綉缎说,“花了天价将商标买回来了,但马雅芬却要忙着开拓KOI新加坡的市场”,于是大陆50嵐的合作项目只能搁置暂缓。
< class="pgc-img">>2012年,大陆50嵐商标5年未使用,到了被注销的年限,“花了那么多的钱,不能打了水漂”,所以为了保护商标权利,上海伍拾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注册,正式启动大陆茶饮市场。
“真相摆在那里,到现在,却反而被谣传成了山寨的。这个黑锅大陆50嵐背的冤,也背的沉重。”李綉缎说。
第3则 — 恩 怨 —
有茶饮,就有江湖
茶饮成为一个行业注定就有它的牵扯和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
要说清楚台湾50嵐、大陆50嵐和1點點三者之间的关系,台湾50嵐是最先要提起,也绕不过的结。
< class="pgc-img">>海峡对岸的50嵐是台湾知名连锁茶饮品牌,其品牌起源可追溯到1994年马妈妈在台南经营的鸡排店。
马妈妈自己加盟了一家鸡排店,生意还不错,但是顾客总希望能够在购买鸡排的同时享用到一杯爽口的饮品。发现了这一商机的马妈妈便将开饮料店的任务交给了退伍归来的儿子马绍维。
几个月后,由马绍维规划设计、马爸爸手工制作、再盖上马二姐(马雅芳)亲手缝制的绿白条纹帆布顶篷,仅花费一万台币(当时折合人民币2500元)的摊贩式吧台店诞生了。
< class="pgc-img">>一条杯子、新鲜水果、一斤红绿茶叶,便是马绍维开店的最初家当。当时,这家新开的饮料店简单得连名字都没有。
饮料店开业半年,生意越来越好,取一个响亮的店名也已迫在眉睫。一次,马绍维偶然发现了一个十分好记的日本姓氏“50嵐”,便将其作为了店名。“50嵐”就这样一直沿用至今。
< class="pgc-img">>1997年50嵐有了第一家模范店,此后,一家家50嵐连锁茶饮店陆续开业,从台南发迹,进而沿高雄、中区发展到台北、桃竹苗地区。
与其它茶饮品牌不同,50嵐采取的是分区经营模式,即区域代理制。
目前,50嵐在台湾有4家区域代理,即:2000年由郭先生成立的高雄区;2002年由大姐马雅芬成立的台中区;2003年由楼先生和朱先生成立的台北区;以及2005年由马雅芳成立的桃竹苗区,这四个区分别成立了各自公司。
< class="pgc-img">>经过近20年的发展,50嵐在台湾已拥有500多家店,排全台第二,第一名是清新福全。
50嵐在开拓台湾市场的同时,本世纪初,COCO都可茶饮、快乐柠檬先期进入大陆市场并风生水起。
嗅觉灵敏的马氏家族注意到了这块庞大而迅猛发展的市场。2007年,马雅芬来上海与真锅咖啡协商拓展合作事宜,才有了上面所说的那段经历。
< class="pgc-img">>至于“1點點”,为台湾50嵐北部代理商楼先生于2010年创办的自有品牌(深耕茶业有限公司),“与台湾50嵐没有任何资金、人员、物料、股份上的关系。”
“生意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不显山不露水,相好为安。”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市场起来了,特别在上海,免不了短兵相接,再加上与台湾50嵐的那层个人关系,文宣上的用词多多少少会扯上“50嵐”的字眼。
< class="pgc-img">>这对于拥有“50嵐”大陆商标的上海伍拾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来说,刺眼而且不舒服。
为此,双方对薄公堂。1點點方一审败诉,被判构成商标侵权。
二审法院认为,涉案字样的方式是与“1點點”商标同时使用,且未见突出“50嵐”,而对涉案字样的标注行为并非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不存在侵权。
第3则 — 后 话 —
市场这么大,足以容得下多家品牌
< class="pgc-img">>在上海中山北路与甘河路交叉处,大陆50嵐和1點點的两家门店牵手而立,秩序井然而安详。
在1點點的全国门店,店招也已没有“50嵐关系企业”的字样。
< class="pgc-img">>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对中国25个城市15岁到45岁消费者的采样统计,现制饮品的实际空间超过千亿。市场调研公司欧睿认为,中国的茶饮消费市场潜在消费量巨大,增长动力十足。
“茶饮市场足够大,完全容得下多家企业。”多位业内大咖表示,身在其中的企业,应该共同培育市场、引领风气、做大做强,促进行业良性发展,而不是相生相杀。
< class="pgc-img">>上海50嵐张伟恩认为:“以血统论最正宗的是KOI,承担最多误解的是大陆50嵐,但我相信每家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专长,也有自己的持家之道,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各有市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坚决不造车”到“布局已久”,从“最懂宅男”到面对刺杀……
声明完了再澄清,澄清完了又再道歉,如果认错也有舞台,特斯拉和元气森林,很难说谁占据C位。
艾略特说,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万物复苏,旧势力消亡,互联网公司们也在本月面对残酷现实:垄断是万万不能的,生意还要继续,姿态必须放低。四月的打脸静悄悄,打碎了牙齿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文 | 朱凯麟
编辑 | 金汤
运营 | 小小
互联网造车的大道
别过来,挤不下了
时间来到4月,一台七座SUV已经坐不下争先恐后要造车的互联网人,他们可能需要一台开往春天的大巴。
“造车”是如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仅4月27日一天,就有360集团30亿元领投哪吒汽车、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发布创维汽车两条消息。隔天,OPPO的CEO陈明永与宁德时代中国乘用车事业部总裁“畅聊数小时”的新闻也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此外,据投资界报道,26岁就当上华为副总裁、牛电科技(小牛电动)的创始人李一男,也在造车。
显然,电动汽车是产业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下一个少有的大机会,市场大、钱多,还有政策支持。就连当年信誓旦旦说“坚决不造车”的滴滴,也打脸了——这个以共享出行理念起家的公司当年开发布会,PPT上的大字是这么写的:“你,真的需要买一辆车吗?”
早在2018年4月,滴滴创始人程维就扬言绝不造车,“也不会谋求成为未来最大的汽车运营商”,而现在媒体们纷纷说,滴滴造车“布局已久”。
到底,各大互联网公司是为了更绿色的出行?为了更高的估值?还是为了寻找科技制造业的新增长?总之在这个4月,有干系的,没干系的,都在挤入造车这个八车道都塞不下的热闹里。
媒体们伺机而动,连网易严选都“被逼表态”了。CEO 梁钧回应时卖了个乖:网易暂时没有造车计划,只要用户有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卖车。
▲ 360CEO周鸿祎谈造车。图 / 网络
茶颜悦色
终于有钱了,终于告赢了
4月22日,长沙网红奶茶店茶颜悦色起诉山寨品牌茶颜观色一案胜诉,获赔170万。
茶颜观色对茶颜悦色的抄袭是像素级的。前者的商标最早由柴某于2008年3月注册,经手一家代理卖给了洛旗公司。2017年,洛旗公司开始推广“茶颜观色”,而2016年时,茶颜悦色在长沙已经颇具人气。
由于茶颜观色开放加盟,2017年至今已经在全国开了近400家店。2019年,洛旗甚至反手把茶颜悦色告上法庭。茶颜悦色表示,“对方是职业选手,反应速度、经验都比我们快很多。”过去4年,茶颜悦色的小票上都印着一行小字:等我们有钱了就去告他们。
事实上,洛旗不只注册了茶颜观色,还注册了“约凯撒”“MAMACHA”等一系列热门餐饮品牌的山寨标。
在奶茶行业,山寨抄袭从未停止。即便是喜茶,当年还叫皇茶的时候,也因为太多山寨皇茶被迫改名。台湾奶茶连锁品牌五十岚准备到大陆开店时,发现山寨五十岚早已开遍,不得不改名一点点。而这一次,终于有一家还手打了回去,茶颜悦色也在此前就更换了新的小票:“我们赚了一点钱,可以告他们了”。
▲ 茶颜悦色和茶颜观色logo对比。图 / 网络
米哈游
我懂宅男需求,你要为爱买单?
曾经说过“深刻理解宅男需求”的米哈游创始人刘伟,突然成了社会新闻里的疑似被害人。
4月25日,经红星资本局证实,有一名玩家通过网络购买了2把管制刀具,提刀进入上海米哈游的办公园区,计划刺杀米哈游的创始人刘伟和蔡浩宇。
事情的起因是米哈游旗下的《崩坏3》在国际服推出了一段周年活动限定剧情,游戏里原本“傲娇”“高冷”的女战神为偿还赌债,必须换装成兔女郎的样子进行表演,此举伤害了国服不少玩家的感情,拉横幅抗议、全网抵制,但谁也没料到可能会上升到极端的暴力未遂事件。
目前派出所的回应是,该案件还未公布,稍后会有警情通报。
更多人知道米哈游是因为它旗下大热的游戏《原神》,而《崩坏》系列手游则是米哈游的成名作,一直以来都为公司贡献着主要收入。
此次事件的当事人之一、米哈游的创始人刘伟曾经在2017年的一次游戏产业年会上谈论游戏与人性的关系。他说:如今主流的游戏收入都源于挑动人性中的恶,玩家之间互相PK、竞争,我要比别人更强。米哈游希望规避玩家与玩家之间冲突的游戏设计,转而打造“完美”的虚拟角色,“主流游戏因仇恨付费,而我们自己做的二次元游戏,就是要为爱买单。”
靠爱抛起粉红泡泡,甚至雕塑偶像的危险,在饭圈就能窥见一二。游戏行业在国内成功便出海发行的习惯,也意味着将面对一批口味不同的新玩家。当游戏公司为了迎合新玩家“修改”了虚拟角色的人设,就可能会让原本耽于幻梦的年轻人意识到,这只是一个被设计出来的游戏。等到那一天,梦和泡泡都碎了。
▲ 《崩坏3》国际服周年庆活动,女武神等角色换上兔女郎服装唱跳。图 / 网络
辛巴
我退了,我又来了
4月9日,辛巴出现在徒弟蛋蛋的直播间连麦,他说,“我经历过四次起起落落,现在是我人生中最害怕的一个阶段……我内心被资本打败了,被流量打败了,被某些平台打败了??”之后他在视频中称,“臣退了”。
媒体立刻进行了跟踪报道,“辛巴宣布决定退网”。4月10日,#辛巴臣退了#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辛选公司随后回应,说“退网不属实”。
辛巴不是第一次用这类方式吸引关注。3月复出首播的前几天,他花钱播放灯光秀,“辛选用心选”“你们在心就在”“相约327”的字样出现在上海外滩的夜空。3月27日当天,辛巴两场直播的带货总销售额达到23.35亿元。
但靠营销造势砸出来的的数据不可持续,3月31日晚辛巴的第二场直播,带货销售额不到千万。对比当晚薇娅的直播,3小时40分钟就卖了1.9亿元。
辛巴屡屡“占用公共资源”,当然是因为他需要流量。他在复出前一周接受的专访中说,辛选这家3000多人的网红带货公司,要“管理规范化”。规范、“去辛巴化”,是他试图透露的信息。但如今的快手已无“江湖”,难以获得流量扶持的“过气一哥”还是会习惯求助于他本人出格的行事风格——不管是在直播间殴打妻子,还是借酒上热搜。
▲ 辛巴以“浮夸”的表演重回大众视野。图 / 网络
元气森林
其实我很甜,其实我含糖
赶着来道歉的还有如日中天的元气森林,但这不请自来的道歉却更像是一场营销。
4月10日,元气森林发布致歉声明,称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蔗糖”与“0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并且近期已经对产品包装做了升级。同时,品牌还公布了“补偿方案”——发优惠券。
这条#元气森林道歉#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在热搜榜上挂了足足两天。随后,互联网展开了一场无糖饮料的大讨论,#元气森林真的不会发胖吗#的话题也吸引了超过9000万的阅读。结果是,更多消费者搞明白了,元气森林真的比其他饮料少糖。
就在道歉前一天,元气森林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60亿美元。
关于无糖饮料的科普,互联网上随便搜就是一大堆。所以,看起来元气森林关于“0蔗糖”的道歉多少有些此地无银的味道。这让我们再次想到那句明星道歉时形同虚设的场面话:“抱歉占用公共资源”。娱乐圈里,这句话术已然通货膨胀,但在企业界,它还很稀缺。
▲ 元气森林展示柜,宣传0糖0脂0卡。图 / cfp
互联网大厂们
种下反垄断的那针疫苗
4月10日,阿里巴巴收到高达182.28亿元的反垄断罚单,政府命令它取消对商家“二选一”的限制。
几乎每年双十一前夕,天猫和京东的“二选一”之争都会重提,两家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案件也持续数年。2019年,有阿里高层在微博公开发声,称“二选一”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也是良币驱逐劣币。
但如今监管机构的调查结论打了他的脸,结论称,阿里巴巴的“二选一”阻碍了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对此处罚,我们诚恳接受,坚决服从。”这一次,阿里倒也相当配合。
监管行动已经开始影响中国互联网习以为常的生态。比如,过去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巨头的产品几乎都把对方排斥在外,但最近,淘宝特价版和闲鱼都申请了微信接入。
针对互联网反垄断的调查正式在这个四月拉开序幕。第二个被点名的是美团。4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对美团强制要求商户“二选一”的行为立案调查。而对腾讯的处罚也不会拖太久。4月29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腾讯将面临至少100亿人民币的罚款,调查主要集中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腾讯或许会收到放弃独家音乐版权的要求。
有网友制作了表情包,将接受反垄断监管比喻为互联网大厂一个个接种疫苗。只是,如今看来,督促巨头们回归互联网初心——万物互联、去中心化精神的,还是靠罚款。
▲ 阿里巴巴回应。图 / 微博
“三分钟看电影”
节省了时间,侵犯了版权
4月9日,50多家影视公司、5家长视频网站平台以及影视行业协会发出联合声明,指责“X分钟看电影”、影视二创类的内容侵权。这无疑是整个影视产业链向短视频行业发起的一次宣战。
如今微博、B站、抖音、快手上都存在大量影视类视频博主,他们将各类经典影视剧或热播电视剧进行剪辑、切条、搬运或二次创作。
仅在抖音,“XX说电影”的这一类账号就达到数万个,粉丝量不少在百万级别。不久前,爱奇艺CEO龚宇曾谈起这类片段解说对长视频的影响,他表示,“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宣传作用,但负面影响极大”。
初代电影解说博主“谷阿莫”早在2017年就被 KKTV、又水整合、迪士尼等公司控告侵权。位于台湾的电影营销公司又水整合称,至少有四部电影因为谷阿莫而无法在影院上映。到今天,这类账号已经泛滥,影视公司难以一一维权。行业的几次联合声明以来,快手、B站还未有回应,抖音则告诉媒体,正在商讨更行之有效的影视版权保护协调机制。
▲ 短视频电影解说。图 / 抖音
特斯拉
连夜写检讨,顺手点奶茶?
特斯拉与车主的维权闹剧在本月末终于临近尾声,最开始“决不妥协”的特斯拉如今说:“大家的批评我们会认真改进。”
在打脸这个领域,特斯拉贡献了太多名场面,期期都有它的出现。这一次是4月19日,2021上海车展开幕当天,一名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女车主登上一辆25万的特斯拉Model 3,高喊要求维权。这名车主被 “拎”出展台后,又以“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天的处罚。特斯拉负责大中华区政府事务、公关、市场与品牌的全球副总裁陶琳更是态度强硬,称“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过程”。
这样的傲慢引发了网友的愤怒声讨。舆论发酵后的4月20日,特斯拉连夜道歉,第二次声明后再发声明,仿佛是练习写检讨。
更打脸的发生在第三天。4月21日,网传广州增城一辆特斯拉失控碰撞后起火致死一人,警方表示“正在核查具体原因”。
但是就在这之后,本来应该忙着公关救火的特斯拉官微又晒出了“粉丝们”投喂的爱的奶茶,三分糖、去冰、七分甜,选料丰富、需求明确。4月28日,高盛前高管Gary Black在推特上问马斯克,是否考虑雇佣一个公关人员?马斯克的态度未变,说其他公司花钱用于广告和操纵公众舆论,特斯拉则专注于产品——那么,刹车的问题究竟何时解决呢?特斯拉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整件事最荒诞的部分,或许也是特斯拉傲慢的来源——这家公司甚至根本不怎么靠卖车赚钱。2021年一季度特斯拉的净利润为4.38亿美元,其中比特币的投资收益就占了1.01亿,近四分之一。而仅凭借出售碳积分,一季度特斯拉的收入高达5.18亿美元。在中国,特斯拉每售出一辆电动汽车就能获得5个碳积分。根据美国对汽车企业的环保规定,其他汽车制造商需要从特斯拉这样的低碳企业购买碳积分,才能获得碳排放权。整个2020年,特斯拉出售碳积分获得的收入,就占了全年营收的一半。
▲ 特斯拉官方晒奶茶照,引发争议。图 / 微博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微信公号(ID:meirirenwu)。
、85度C
85度C是中国台湾一家时尚餐饮公司,在2004年创立,主要经营咖啡、面包、蛋糕、西点,奶茶。它的名字由来是"咖啡在摄氏85°C时喝起来最好喝的意思",非常好记,而这也代表85度C品牌希望产品带给顾客最优质、最美味、超值的体验。85度C价格比较平民,选材注重品质,茶饮合乎大众口味,并且有24小时经营模式,可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85度C在台湾有800多家门店,在大陆也有很多门店。
< class="pgc-img">>2、元祖食品
元祖食品1981年创立于中国台湾,1993年开始进入大陆市场。主要生产蛋糕、月饼、中西式糕点等烘焙产品,元祖食品旗下知名的糕点有元祖Much蛋糕、春节八宝年糕、清明麻薯、雪月饼等。元祖食品的经营理念是努力成为家喻户晓的精致礼品名家,糕点制作非常精致,很适合送礼。它的产品与中华节令结合,二十四节气,有节有礼。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3、COCO奶茶
大街上随处可见的COCO奶茶来自宝岛台湾,目前在全球已经有超过1600家门市。深受消费者欢迎。COCO奶茶价格实惠,饮品种类多,有十几个系列,八十多种口味,而且每一季都有新品推出,主要产品有coco奶茶、奶茶三兄弟、coco咖啡等。
< class="pgc-img">>4、一点点奶茶
一点点原名“50岚奶茶”,因在大陆商标被注册,后更名一点点奶茶。已成立20多年,一开始只是台南地区路边饮料摊,直到1997年才成立第一家模范店。一点点奶茶味道鲜美,价格实惠,也深受消费者喜欢。
< class="pgc-img">>5、旺旺食品
家喻户晓的旺旺食品成立于1962年,开始业务可追溯到1962年5月在台湾设立之宜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当时主要是生产农产品罐头食品并以出口外销为主要业务。如今已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61个国家和地区。旺旺公司的经营理念是"缘、自信、大团结",与每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结缘,努力营造"一家人"的氛围,并以"大团结"的精神与每一位旺旺人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 class="pgc-img">>6、永和豆浆
永和豆浆最开始是中国台湾省新北市永和区中正桥一带贩卖豆浆为主的早餐店,上世纪50年代由一些退伍老兵首先开始经营。“永和豆浆”品牌是1982年由台湾弘奇食品有限公司创立餐饮业知名品牌,1995年跨过台湾海峡,来到大陆发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永和豆浆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已成为消费者信赖和喜爱的品牌,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台湾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永和豆浆的经营理念是:品质、诚信、创新、成长。
7、统一
统一企业始于1967年,台湾大型食品及饮料企业集团,非碳酸饮料及方便食品供应商,其汤达人、老坛酸菜牛肉面、冰红茶、鲜橙多颇受欢迎。
< class="pgc-img">>8、凤梨酥
台湾凤梨酥非常有名,因其凤梨闽南话发音称"旺来",象征子孙旺旺来的意思,而凤梨亦是中国台湾地区祭拜常用的贡品,取其"旺旺""旺来"之意,所以在当代台湾婚礼习俗中,也是广为应用,深受民众喜爱。凤梨酥是很多观光客最喜欢的台湾手礼之一。味道好,价格实惠。
< class="pgc-img">>
关于中国台湾,你还知道哪些食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