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日,有谁能抵挡得住奶茶的诱惑
“午餐加鸡腿,奶茶最大杯”
是不是你每天的写照?
奶茶虽好喝,可不要贪杯哦
近日,18岁的女生甜甜
因嗜奶茶如命进了抢救室
喝奶茶太多导致高血糖昏迷
甜甜平时一直爱喝奶茶,也不爱活动。其母亲透露,近一月以来,甜甜每天都要花100多元点外卖奶茶、可乐等甜饮料。
但随着每天两杯奶茶,甜甜逐渐开始口干、多饮、多尿,恶心、纳差,入院当天竟昏迷不醒。经检查,甜甜的检查报告几乎都是全面标红的危急值,“高血糖高渗昏迷合并酮症酸中毒、休克、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一个个危重症的诊断宣告着这个年轻的生命已经命悬一线。
昏迷5天后,甜甜意识逐渐清晰。终于在EICU团队全力救治下,脱离了危险。她向医护人员保证:今后再也不喝奶茶了!
不单单是甜甜,类似的极端高血糖的危重患者,EICU近期已成功救治了3例,这些患者都是体重超重、平时不控制血糖或者不知道自身有糖尿病,一旦发展到高糖高渗或者酮症酸中毒,病情十分危重,若得不到及时救治会有死亡风险。
糖分超标的危害
甜食确实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但糖分摄入过量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据检测,一杯波霸奶茶总含糖量约为13.5块方糖量。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说,一杯奶茶的糖就足够甚至超过了你一天可摄入的量。
1、加速衰老
糖分摄入量过多容易增加皱纹,加速衰老。吃糖太多会抢走人体的胶原蛋白,使得皮肤弹性变差,甚至出现皱纹和斑点。
2、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吃糖过多,会引起肥胖,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80%一9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超重加肥胖。
3、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长期大量吃糖引发肥胖后,或可引起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瑞士专家们研究了1900一1968年食糖消耗量与心脏病的关系,发现冠心病的死亡率与食糖的消耗量呈正比例。
4、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含糖饮料降低了钙和钾的摄入量,增加了蔗糖的摄入量,可能是引起肾结石风险升高的重要因素。
5、脂肪肝
摄入糖分过量会造成脂肪积累,并损害胰岛影响其功能,同时引起肝脏的脂肪过氧化,引发肝纤维化等病变。
6、骨质疏松
含糖饮料喝得多,会带来骨折危险增加的趋势。
7、代谢综合征
大量的糖分摄入会对身体,尤其是新陈代谢造成不利影响,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和高胰岛素血症。
当身体出现这些现象
证明你摄入糖分超标了
1、关节疼痛
当身体摄入过量的糖分,大量糖会使免疫细胞将炎症分泌到血液中,导致关节疼痛。摄入的糖分越高,糖化产物越高,症状往往越严重。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炎。
2、糖分依赖
控制不住自己对甜食和糖分的渴望,很可能是因为糖分摄入过量成瘾,所产生的饥渴现象。渐渐的大脑会自发地把摄入糖分视为奖励,吃得越多越是渴求,同时,糖分没有任何营养含量,无法作为充饥食用。
3、体重增加
糖分不会有饱腹感,不能充饥,在摄入的过程中很容易不注意节制越吃越多。被吃掉的甜食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腰腹。最终的结果就是体重增加、腰围变宽。
4、免疫力下降
糖分摄入过量会影响到免疫系统,会妨碍免疫系统细胞攻击细菌,导致身体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的的现象。减少摄取,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5、记忆力衰退
糖会增加对胰岛素的需求胰岛素水平高,身体的敏感性就会降低,造成糖分在血液中的堆积。容易导致记忆力减退、易觉疲劳,甚至会出现意识模糊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
6、皮肤问题
糖分摄入过量容易造成各种炎症。常见的有痤疮、湿疹。皮肤过干或油都可能是糖分摄入过多导致的。最后,过多甜食可能会出现肾上腺素疲乏,这是造成黑眼圈的元凶。
减少“添加糖”
我们说的减糖,指的是建议人们减少食物中添加糖的摄入,但并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食品中的糖及糖浆,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红糖都是蔗糖。添加糖还隐形在饮料、糖果、面包、果酱、膨化食品等大量食品中。
除了这些容易被觉察到的甜味食品,在餐馆的很多菜中,糖也是必不可少的调料。红烧类菜品大概加25-50克不等的糖,同时其他加工肉制品,如肉脯里也含有不少糖。
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戒糖、减糖对健康生活很重要转发本文提醒周围的朋友吧
资料:养生中国
编辑:沈莉娜
喝奶茶的朋友们注意了
虽然好喝,千万别贪杯
近日
18岁的女生甜甜
因嗜奶茶如命
进了抢救室
嗜奶茶如命
18岁女孩高血糖昏迷
甜甜平时一直爱喝奶茶,也不爱活动。其母亲透露,近一月以来,甜甜每天都要花100多元点外卖奶茶、可乐等甜饮料。
但随着每天两杯奶茶,甜甜逐渐开始口干、多饮、多尿,伴恶心纳差,入院当天竟昏迷不醒。急诊医护人员初步考虑患者因为高血糖而导致昏迷,第一时间将患者送入抢救室抢救。
经检查,这名女孩的检查报告几乎都是全面标红的危急值,“高血糖高渗昏迷合并酮症酸中毒、休克、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一个个危重症的诊断宣告着这个年轻的生命已经命悬一线。
▲检查报告单。瑞金医院北院供图
昏迷5天后,甜甜意识逐渐清晰。终于在EICU团队全力救治下,脱离了危险。
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治疗长达近一个月后,6月1日,甜甜转入了瑞金北院医联体单位南翔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她向EICU医护人员保证:今后再也不喝奶茶了!
不单单是甜甜,该院急诊科主任陆一鸣表示,类似这名女孩一样极端高血糖的危重患者,EICU近期已成功救治了3例,这些患者都是体重超重、平时不控制血糖或者不知道自身有糖尿病,一旦发展到高糖高渗或者酮症酸中毒,病情十分危重,若得不到及时救治会有死亡风险。
奶茶糖分超标突出
吃甜食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但糖分摄入过量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2019年10月,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的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的一款波霸奶茶总糖含量最高为9.30g/100g,假设以每块方糖重4.5g计算,这杯波霸奶茶总含糖量约为13.5块方糖量。
而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说,一杯奶茶的糖就足够甚至超过了你一天可摄入的量。
糖分超标有什么危害呢?
1、加速衰老
糖分摄入量过多容易增加皱纹,加速衰老。浙江省台州医院营养科主任何晓琴2017年5月23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吃糖太多会抢走人体的胶原蛋白,使得皮肤弹性变差,甚至出现皱纹和斑点。
2、早死风险增加
2019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Circulation》发布的一项针对11.8万美国人的34年随访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的风险就越大。
数据显示:每天饮用1至2次,早死风险则增加14%;每天饮用2次以上,早死风险比不饮用含糖饮料的人高出21%。而每天饮用2次以上含糖饮料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升31%;每增加一份含糖饮料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0%。
不仅如此,你喝的奶茶可能不加奶,甜味可能也不靠糖!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奶茶店基本都是由植脂末调出来的,植脂末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这种奶茶比牛奶做的奶茶口感更顺滑好喝,这已是“行业规则”;更有甚者,奶茶中连“茶”也没有,而是直接用白开水调制。
滥用添加剂的危害:
1、反式脂肪酸超标
植脂末也就是奶精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而人造反式脂肪酸对于人体的危害非常大。2018年5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草案中呼吁各国5年内彻底消除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草案中提出,大量试验及证据表明,反式脂肪酸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常见慢性病,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此死亡。
而反式脂肪与人体肥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肥胖会导致女性不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妇科主任韩世愈2016年3月18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女性超重会影响其排卵期、受孕能力及胎儿早期发育,并且孕前女性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容易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使卵泡不易成熟,影响正常排卵,造成不孕。
2、果葡糖浆过量
果葡糖浆由于成本低、甜度高、好上色、保质期长等特点,被广添加在食品中,但其对身体的危害也并不小。
2016年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发表的一份关于《果葡糖浆的健康风险及其措施的研究发展》报告中指出,过量摄入果葡糖浆,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总之朋友们一定要健康饮食
少喝含糖饮料
多运动锻炼、定期体检
警惕糖尿病风险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着奶茶品类不断出新
“香菜奶茶”“折耳根奶茶”等网红饮品
先后火遍朋友圈
面对激烈竞争
奶茶行业开始内卷
最近,一种外包装看似是洗衣液
实则内部装着奶茶的“洗衣液奶茶”
横空出世
△“洗衣液奶茶”
面对这款“洗衣液奶茶”
有人觉得新奇
向周围朋友推荐
也有网友质疑
这种造型的奶茶会不会误导孩子
增加儿童误食家中洗衣液的风险
目前
该款“洗衣液奶茶”已被下架
各大外卖平台均无该商品出现
创新食品的外观、包装是正常的营销现象
但食品的外观或包装有边界
企业创新设计食品的外观或包装
应该掌握合法合理的尺度
守住安全的底线
而且,你们知道吗?
毒品也可能会通过奶茶包装迷惑消费者
你以为你喝的是奶茶
实际上是毒品
吃货们注意!
小心伪装成“奶茶” 的毒品
伪装成“奶茶”的毒品
会装指数:★★★★★
△警方在现场缴获的伪装成“奶茶”的新型毒品,图源:人民网
伪装成“奶茶”的新型毒品特点
1
擅伪装
这种伪装成“奶茶”的新型毒品一般为粉末状,即冲即饮,遇水即溶,包装外形跟我们平时买的奶茶包差不多,冲了以后也有浓浓的奶茶香,一般人分辨不出。
2
易上瘾
唯一不同的是,伪装成“奶茶”的新型毒品里面的颗粒比较粗糙,而不像正常奶茶冲剂那样细腻。其中含有冰毒、氯胺酮、摇头丸等成分,服用后会让人极度亢奋,容易上瘾。
3
危害大
长期饮用这种新型毒品,会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更严重的还会引起神经中毒反应,损害大家的大脑、心脏、肾脏等,甚至导致死亡。
除了伪装成“奶茶”之外
擅长伪装的新型毒品还有很多
有的包装成跳跳糖
有的伪装成小熊饼干
还有的看起来像美丽的药丸
……
毒品的伪装具有欺骗性
一旦误服吸食成瘾
带给个人、家庭、社会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吃货们”千万要多留一个心眼呀!
1.“可乐”
伪装成“可乐”的新型毒品是一种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的新型毒品。其外包装跟普通可乐很像,喝完会产生幻觉,全身高热发狂。它比冰毒的危害更大,而且因吸食方法不同,对人体危害也更大。
2.“糖片”
伪装成“糖片”的新型毒品有着色彩鲜艳、包装花哨的外表,但其真实身份却是摇头丸。
3.“跳跳糖”
伪装成“跳跳糖”的新型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口味与各种饮品混合后都不会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且后劲很强,喝一次大脑连续两天都会处在兴奋当中。
4.“巧克力”
伪装成“巧克力”的新型毒品可不是普通的巧克力,而是犯罪分子用大麻熬成的油掺制成的巧克力。其包装粗糙简陋,而且没有标明任何品牌。
这种新型毒品含有四氢大麻酚成分,吸食大麻过量会损伤身体,引起手脚颤抖、心跳加快、头脑昏沉、反应迟钝、短期失忆等不良反应。如果长期吸食,后果更加严重!
5.“饼干”
一些犯罪分子将毒品混在烘焙原料中,制成了可爱的曲奇饼干模样,以躲避公安机关的盘查,方便运输、售卖,让人防不胜防。
转自:广东禁毒
来源: 永州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