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策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一直备受关注。4月23日,中国行业监管部门联合发布了2020年新能源汽车(NEV)补贴政策, 其中明确指出,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 class="pgc-img">>2020年,每辆车的补贴将在2019年的基础上退坡10%。2021年和2022年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20%和30%。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中提到,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等领域的车辆在2020年的补贴标准并没有下降。因此,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竞争依然非常激烈。
< class="pgc-img">>面对这一趋势,比亚迪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进行产品研发和发展规划。近期,比亚迪纯电动物流轻卡面向全国进行招商合作,持续扩张营销网络,并为符合条件的“合伙人”提供推广支持及服务支持。
合作升级为行业赋能
4月23日,比亚迪与日野签署战略协议,聚焦合作开发纯电动商用车,共享先进平台和优势技术。日野在混电技术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双方的联手无疑会给比亚迪在轻卡方面的技术落地增添实力。
< class="pgc-img">>得益于比亚迪强大的研发能力,纯电动轻卡具有安全、高效、智能等核心优势,其电池采用热管理系统,具有耐高温、耐高寒等特性,可实时进行监控;同时充电拥有多层过温保护。
车辆采用比亚迪核心“三电”系统,其搭载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具有匹配度高、稳定性强、传动效率高且维护成本低优势。
< class="pgc-img">>比亚迪轻卡还可搭载智能车队管理系统,实现人、车、货实时监控和驾驶行为分析等功能。目前,这些核心技术已应用于T4、T5、T6等纯电动产品,并已在深圳、北京、长沙、西安等国内各地陆续投放。
纯电动物流轻卡矩阵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新零售持续发展,城配市场呈现出消费需求个性化、配送场景多样化等特点,这对城配物流用车的专业性与高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比亚迪从市场需求出发,形成了T4、T5、T6等纯电动物流轻卡矩阵。
比亚迪T4纯电动微卡
T4纯电动微卡主要针对市区物流商品“最后一公里”配送,厢式车身长宽高为5570×1920×2550 mm,轴距为2700mm。满载质量可达到4300kg,最高时速可以达到90km/h,续航可以达到190km。
< class="pgc-img">>动力方面,T4纯电动微卡搭载高集成度的高压电控总成和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大,充电方面交流电需要4.2小时,直流电仅需1.1小时;
< class="pgc-img">>同时,采用电动助力转向,具有车身轻便、动力强劲、续航里程长、转向灵活等优势。
除了技术领先,T4纯电动卡车还具备成本及路权优势,有效满足了城市配送市场需求。
比亚迪T5纯电动轻卡
T5系列是比亚迪在纯电动卡车领域的开山之作,近年来以更细分、更专业的形象深入物流运输市场。
< class="pgc-img">>作为主打城市物流配送的纯电动卡车,比亚迪T5A纯电动厢货车不仅品质可靠、绿色环保,还曾奔赴哈尔滨、吐鲁番两地,在超负荷运营状态下的极端环境中通过了高寒、高温测试。
< class="pgc-img">>T5纯电动厢货提供了两款不同宽度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5995×2090×3150mm和5995×2240×3150mm,整备质量3050kg,最大满载质量为4495kg,货箱容量为16-18m3。
< class="pgc-img">>动力方面,该车型电机最大功率130KW,最高车速在100km/h以上,最大爬坡度在20%以上。
< class="pgc-img">>续航方面,T5整车电量为84kwh,续航里程大于200Km,有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充电接口,在卸货、装货的时间也可以实时补电,满足更多续航里程的需求。
< class="pgc-img">>在T5的基础上,比亚迪又推出全新纯电动厢式物流车T5D,采用全新驾驶室设计,外形科幻,且驾驶室左边标注“T5”字样,车身尺寸方面基本与T5A一致,整车总质量为4495kg,适用于城配物流领域。
比亚迪T6纯电动轻卡
比亚迪T6 4.2m重载箱货,专为城际物流所研发,其最大特点就是在载重方面进行了升级,满载质量达到了7490kg。
< class="pgc-img">>据了解,该车长宽高分别为5995×2095× 3180mm,货箱尺寸为4030mm ×2040 mm×2050mm,整车电量为105KWh,满载续航里程可达到180km以上,可满足城乡、城际的物流运输需求。
< class="pgc-img">>其实早在两年前比亚迪就在车展上亮相了其轻卡产品,运输人网记者也曾去漠河参与过比亚迪轻卡的极寒测试实验。此次,从比亚迪的纯电动物流轻卡矩阵来看,比亚迪对纯电动轻卡产品已经布局很久,其优势在于拥有成熟的核心纯电技术。再加上与日野的合作,未来比亚迪纯电动轻卡的技术迭代会更加快速。随着国内国六排放法规的逐步实施,纯电动轻卡则会在市内物流配送方面发挥更大的优势。
< class="pgc-img">>比亚迪此次广征经销商加盟,看来已是时机成熟,如果有全国规模较大的汽车销售服务集团加盟,将会迅速为比亚迪纯电动轻卡铺开市场。
据运输人网推测,加盟比亚迪经销网店在维修等方面的投入相比燃料轻卡的投入要小,或许也将成为比亚迪纯电动轻卡经销商网络会更快建成的优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倍,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同比增长80%以上;9月份,新能源货车同比增长132.18%,成为低迷的商用车市场“一抹亮色”。新能源商用车的逆势上升,也吸引了更多整车品牌进军这一新兴市场。
2022年9月7日,主题为“崛起中原 绿动中国”的宇通新能源轻卡战略发布会暨城市绿色运输产业生态联盟成立仪式在河南郑州隆重举行。此次活动官宣了传闻已久的两件行业大事落地:一是宇通集团正式进入新能源轻卡业务领域;二是轻卡营销界的大咖——前任福田欧航欧马可总裁的顾德华先生,履新宇通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新能源赛道开启新征程。
客车龙头企业——宇通,与销售传统燃油轻卡战绩卓著的顾德华营销团队,对于新能源轻卡市场来说可谓是新入局者;但如果深入了解宇通多年来在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创新的底蕴和应用成果,以及顾德华在轻卡职场生涯中始终保持对高端环保商用车理念的追求与实践,有理由认定:宇通新能源轻卡不是迟到者,而是正在崛起的轻卡新势力!
市场蓝海:新能源物流车需求提速,宇通轻卡应势而生
进入2022年后至今,国内商用车市场一直处于同比大幅下降中。根据中汽协会数据,2022年1-8月,主要服务于物流运输市场的轻卡累计销量为1106760辆,同比下降24.58%;与之相比,新能源轻卡累计销量达15623辆,尽管占比不大,但增幅可观,同比增长84.6%。
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之所以出现逆势于商用车大盘的高速增长,与今年以来各地竞相推出鼓励社会公用车辆新能源替代政策有关,新能源轻卡的政策性需求十分明显。2022年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要完善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清洁替代政策,推行绿色低碳交通设施装备。此后,多地出台鼓励物流用车、城市环卫车、工程用车等社会公共服务车辆,更新或新增新能源车型。北京、上海、海南、广东、福建、河南、武汉、四川等省市,在其发布的未来几年新能源车推广应用目标时,都把加快推进城市客运与城市物流配送车辆、环卫车等的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清洁化列为重点开拓领域。
特别是宇通集团所在地的河南省和郑州市,分别在2022年5月和6月发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产业布局。这两份文件都提到,到2025年,以郑州为中心发展整车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乘用车、载货车。在推广应用上,全省公交车、巡游出租车以及城市建成区的渣土运输车、水泥罐车、物流车、邮政用车、环卫用车、网约出租车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车,重型载货车辆、工程车辆绿色替代率达到50%以上;郑州市将积极探索纯电动特种商用车郑州示范模式,加快推进渣土车、水泥罐车、物流车等车辆更新为新能源汽车,带动出租、租赁、环卫、物流、机场等领域(区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介绍,在政策利好下,我国新能源物流车占比快速提升,2021年销售超13万辆;其中新能源轻卡2.2万辆,同比增长110%,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能。虽然目前新能源轻卡的渗透率较低,竞争并不充分,但未来市场空间会随着政策加速落地而迅速打开。
图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
可以看到,从政策推动到市场需求,都为宇通新能源轻卡的未来打开了一片广阔的蓝海,现在进入恰逢其时。
深厚积淀:17万宇通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经验,自主掌握三电科技
众所周知,宇通是全球最大的客车制造商;但它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创领者,并不被业内所熟知。实际上,目前,宇通在全球拥有17万新能源商用车的开发、制造和应用经验。正如宇通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顾德华所说,宇通集团作为我国最早布局新能源的商用车企业之一,已有20多年新能源技术积累与沉淀,打造形成宇通超基因价值链;而宇通轻卡的问世,正是宇通集团新能源技术厚积薄发、深度赋能新能源城市物流的重大举措。
图为宇通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顾德华发布宇通新能源轻卡战略
早在1997年,宇通就率先开展了新能源客车研发;两年后,宇通首款纯电动客车研制成功。进入21世纪后,宇通持续将新能源作为企业核心要务,以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电驱动、电控、电池”为切入点,以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客车研发为主线,历经十余年,在新能源“三电”技术、车联网终端、云控平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智能决策控制技术、线控车辆平台技术等前沿领域实施重点攻关。
2013年,宇通创新推出了“睿控”系统,在行业内首次为用户带来了一体化、智能化整车运营解决方案。2014年,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宇通。2015年,宇通主持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产业发展的“有车无芯”、“有芯无脑”问题,一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殊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上半年,宇通投资10亿元打造的行业首个工程技术中心全面建成,具备了“电机电控、结构安全、动力节能、电磁兼容、振动噪声、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系统化、专业试验能力,测试资源、验证等能力在商用车行业居领先地位。
目前,在技术创新引领下,依托四大整车工厂、五个零部件基地,宇通集团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已覆盖5-18米全长度段客车,以及牵引车、自卸车、矿卡、轻卡、环卫车、清扫车等全领域市场。
尽管宇通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依托于宇通在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开发的丰厚底蕴,宇通新能源轻卡的产品早已预研完成,并且批量上市。2021年12月14日,在郑州市发布的《新能源城市货运配送车辆运营补贴适用车型选型技术要求》中,宇通新能源轻卡是唯一享受补贴的轻卡品牌,而且入围车辆多达14款。
2022年9月7日发布会现场展示了宇通新能源轻卡一代产品。针对新能源商用车用户重点关注的电机、动力电池以及电控系统,宇通轻卡搭载了行业最高IP68防水能力的超能电池——整车采用宁德时代电芯电池,以及宇通定制、高度集成化电机控制器,与“睿控4.0”整车控制策略。多项行业独家技术实现整车三电系统的高度集成,赋予整车驾控更优、安全更优、续航更优、智能更优等强悍实力。
图为宇通轻卡新能源产品
据宇通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环国介绍,第一代宇通新能源轻卡进行了多轮次、300万公里的可靠性试验。在制动安全上,与大多数新能源轻卡采用液刹不同,宇通车型采用气刹,制动距离缩短了7米。在电池安全上,宇通轻卡的电池箱装有封板,防止泥水侵蚀和行驶时的磕碰,保障电池箱不起火爆炸。动力电池经过水深一米的车辆浸水实验,以及高温高压、凝雾实验,安全可靠。
创新营销:科技入局,打造“直销+直服+直融”轻卡品牌
在9月7日的宇通新能源轻卡战略发布会上,已经很少出席活动的宇通集团董事长汤玉祥亲临现场并致辞,表达了对宇通新能源轻卡掌门人顾德华加盟后加速开拓业务的期待。不难分析,宇通潜心研发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多年,现在轻卡产品破茧而出,市场营销自然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图为宇通集团董事长汤玉祥发表讲话
作为在轻型商用车界极受尊敬的营销专家,顾德华因其在担任江淮轻卡营销总经理、福田欧航欧马可总裁时创出的骄人业绩而闻名业内外。但在传统燃油商用车营销领域的成功,能否在新能源赛道上复刻?
分析制造业营销成功的案例可见,在启动有效的市场动作之前,操盘手必须首先有明确的理念认知。从顾德华过往的履历看,城市物流用车、城镇化建设所用的专用车等市场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领域,而这些市场恰恰对排放升级、低耗节能的中高端车型更有所偏爱和需求。这也是顾德华当年力推江淮轻卡国四车、欧马可和欧航国五、国六车型早于国标执行期上市的原因。从另一方面也说明,顾德华团队对城市物流用车最终实现新能源产品替代的趋势早有预判。
对此,顾德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新能源商用车保有量少,存在着市场机遇;但宇通新能源轻卡犹如婴儿刚出生,需要打造自身的品牌优势,核心还是产品力。首要破解用户对新能源轻卡“续航里程、安全性、运输效率”等方面的用车焦虑,宇通轻卡必须以“科技”入局,为市场提供高标准和高质量的产品,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
在新能源轻卡产品投放上,宇通轻卡将全面进军与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强相关的城配物流市场及专用作业市场,覆盖城市物流、城间物流、专用作业三大场景。目前,宇通轻卡已完成“应用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布局:一代轻卡产品以行业领先的三电性能及三电超长质保切入市场,已在21个省市实现批量销售;二代轻卡产品采用全新的新能源智能化集中式电动平台,以AI智能及物联网为核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强化数据连接,构建具有优势竞争力的物流解决方案;面向未来,宇通战略三代产品采用新能源智能化域控电动平台,服务全球市场。
有别于效率低、费用高的传统分销模式,顾德华的营销团队创新性地开启“直销+直服+直融” 模式的行业先河,减少中间环节,缩短与合作伙伴、用户沟通的距离,通过“短接”用户,降低包括销售、服务、金融等方面的成本。面对各地陆续出台鼓励使用新能源物流用车的利好政策以及商用车路权属地化管理的特点,顾德华表示,宇通轻卡首先满足区域化需要,从订单、库存、展示、接待、交付、推广、服务、培训、金融等全方位支持区域直营店,为客户提供“低运力成本的新能源物流解决方案”。
从2021年9月1日起,郑州市推出新增及更新的城市货运配送轻型、微型货车原则上全部为新能源货车的管理政策。宇通新能源轻卡抓住这一波风口机会,迅速对接物流企业,及时提供了合格的换型产品。如四季安物流一次就签订了100台的订购合同;主要在郑州区域内从事商超和快递配送业务的松三供应链,从2021年9月份至今,已连续两次采购了14辆宇通新能源轻卡;易行公司经过慎重的思考后选择了宇通新能源轻卡,且一订就是25辆!
在9月7日的活动中,宇通轻卡基于需求整合行业优质资源,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立城市绿色运输产业生态联盟。宇通轻卡与头部客户四季安物流、北京首农、宇鑫物流、首汽租赁、准时达、长通实业举行了战略签约仪式,共同开启城市货运行业绿色运输新时代。
图为城市绿色运输产业生态联盟成立仪式现场
宇通集团董事长汤玉祥表示,作为集团的核心战略业务,宇通集团提前在资质、技术、产品等方面,为进入卡车做了扎实细致的准备;宇通轻卡将发挥集团核心优势,携手战略合作伙伴,共同为城市绿色运输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卡车之家 原创】跑物流,拉什么最赚钱,除了特种运输外,可能就是冷链了。为什么冷链赚钱,因为冷链的平均货值高,对运输的时效、存储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说跑物流拉砂石、普货是入门、快递、绿通是进阶,那么冷链运输就算得上是高级了。
< class="pgc-img">>目前普货运输市场已经非常饱和了,运力过剩,运费低迷,一部分卡友也在考虑进军利润更大的冷链运输,但同时他们又担心投入巨资后的货源问题,那么今天的卡车小百科,我们就来分析下冷链运输的市场发展。
下马观花 看清本质——冷链运输的前世今生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食在当下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特征,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人们基本上只能吃到当地当季的食物,就拿北方地区来说,夏秋季大白菜、土豆、胡萝卜、玉米成熟,但到了冬季没有收成,于是就有了地窖、天然冷库这样的建筑,将白菜、土豆、肉类放在内部储存食用。再如内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由于没有耕地,他们的食物就是放牧的牛羊产出的肉类和奶制品。
● 始于周 名于唐——冷链诞生或早于周朝
冷链运输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朝代,根据笔者自查的史料中,可能最早的冷链运输雏形早在周朝就已经出现。
< class="pgc-img">>在周朝时期,古人就发明了一种叫冰鉴的容器,类似于今天的冰箱,古代人用冰鉴来盛冰,并把食物置于冰鉴之中进行保鲜。这应该算得上最早的冷链了。虽然没有运输,但是冷藏存储食物。
< class="pgc-img">>《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喜食荔枝,唐玄宗为了讨好杨贵妃的欢心,令人从岭南(广东)以接力的方式,从千里之外运送荔枝到长安(西安),以供杨贵妃享用。从盛产荔枝的岭南到长安,路程在大约1600公里左右。
古人从岭南往长安运送荔枝有多难?诗词有这样一句描述“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诗词纵然夸张,然而荔枝结果7天7夜的颠簸,估计不是碎了,也很可能臭了。那么1000多年前的唐朝,有什么保鲜技术呢?当然有了,麻竹桶装荔枝保鲜就是当时可能的保鲜方法之一,此外还有将荔枝树砍下枝干运输保鲜等方法。
然而“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在那个年代,想享受到这个待遇,恐怕只有皇室贵族才能负担得起,因此冷链运输,也仅为权利所用。
● 改革开放 冷链正式迎来发展
< class="pgc-img">>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冰箱在开始在普通家庭中出现,寻常百姓才能在自己家里更好地储存食物来达到保鲜的目的。而大概也是这个时期,冷链运输才开始慢慢得到发展的机会。冷藏车也开始慢慢崭露头角,开始活跃在物流运输中。
但在当时,冷链运输大部分也只是单纯的冷藏冷鲜运输,还谈不上冷链的概念,加上总量还很小,因此冷藏车多以轻卡为主,但作为冷链中的重要链条,冷藏车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 class="pgc-img">>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越来越多的进口食物走向国内市场,在这其中就有很多进口的冷鲜食品需要通过冷藏运输,但由于总量还很小的原因,加上那个年代电商尚未崛起,因此大部分的冷藏车都是单车,除了运输进口冷藏集装箱外,极少看到半挂冷藏车这样的“大家伙”。
< class="pgc-img">>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成了全国农产品流通“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形成了贯穿全国的“绿色通道”框架,为农产品运输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通道以及低成本的运输网络,也进一步加快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 逐步取消活禽交易 冷链物流迎来热潮
2001年,日本、英国、美国相继爆发口蹄疫(疯牛病),2004年禽流感爆发,加上前几年的非洲猪瘟、SARS等各类流行病,国家对活禽、牲畜交易进行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 class="pgc-img">>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号》,针对跨省调运活禽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鼓励规模养殖,集中屠宰,限制畜禽调运。里面就主要提到了“冷链运输、冷鲜上市”。
电商企业的崛起,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选购生鲜食品,对拉动冷链运输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双重影响下,冷链货物增量迅速。
< class="pgc-img">>据中物联冷链委的统计数据,2016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2210亿元,到了2019年就达到了3391亿元。
< class="pgc-img">>相对应的冷藏车的保有量也是节节攀升,2016-2019年,我国冷藏车保有量基本保持着20%以上的平均增速。2019年,我国冷藏车保有量约21.47万辆。
别轻易下水 2021年冷藏车还能买吗?
< class="pgc-img">>时间来到2021年,现在入行冷链合适吗?我认为个人散户还是要谨慎一些。原因如下。
资源配置相对集中。虽然冷链的市场规模增速明显,市场规模可观,但冷链运输货源基本集中在大型电商、超市及肉、蛋、奶生产加工企业。货源相对集中,这些企业有资源、有财力,更倾向于自建物流车队来管理风险、节约运输成本。
< class="pgc-img">>或将其打包给大型物流企业来打理。例如顺丰、京东物流都已经建立了非常成熟完善的冷链链条,能提供完整的冷链运输解决方案。
对散户来说,冷链货源不稳定,需要自己寻找和维系。其次散户只能满足冷链运输的其中一环,其他运输环节下,散户的竞争力较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对散户来说也难以承担。
< class="pgc-img">>总结来说,冷链运输总体上会朝着大车队、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而个人散户由于有限的竞争力,恐怕只能在区域内发展,而且还存在被竞争取代的风险。
● 编后语
都说2019是最困难的一年,结果2020的新冠疫情、贸易争端显得更加困难,2021年会怎么发展呢,可以肯定,活的牲畜禽类的运输肯定会越来越少。国家全面脱贫,我们的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对新鲜蔬菜瓜果等生活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多,冷链货物量会更大,个人购买冷藏车风险会比较高,如果没有好的货源,最好谨慎考虑。(文/朱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