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和冰淇淋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味觉火花?
近日,一类名为“药膳冰淇淋”的新式甜品备受追捧。相关话题#中药冰淇淋一份卖到38元# 一度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38元一份的中药冰淇淋火了
据了解,在上海、武汉、哈尔滨等城市的冰淇淋门店中,都推出了“药膳冰淇淋”。
最先出圈的是上海的一家网红冰淇淋品牌,其推出的中药草本口味的冰淇淋,吸引了众多顾客排队购买,热门口味如薄荷西瓜霜、野菊开心果、烟熏乌梅、山楂佛手柑、川贝枇杷膏等,常常一上线就卖断货。
从某团购平台的菜单来看, 店内的冰淇淋口味有16种,每种冰淇淋都融入了中药草本元素,并标注出草本功效,如“桂圆红枣米浆”能安心宁神、“八仙果”能止痰化咳、“龙参茉莉青柠茶”能大补元气等。
价格方面,双拼(120g)、三拼(150g)、家庭装(500g)价格分别为38元、45元、150元。此外,店内还售有“苦行僧甘梨水”等中药茶饮,均价在20元左右。据店员介绍,门店的产品以冰淇淋为原料,只是混入一点草本增添风味,强调新中式草本、药食同源的概念。
此外,顶料也可以加入中药,如东北长白山人参每份12元,冬虫夏草每份18元。店员介绍,他们会直接把人参或冬虫夏草加在冰淇淋上,“人参是可以直接吃的,冬虫夏草也事先泡过,煮开之后才会加在冰淇淋上”。
店员表示,冰淇淋只是还原了中药味道,但因店铺定位特殊,仍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有消费者表示:“冰淇淋口味确实还原中药”“很有创意”。
与此同时,也有人质疑,明明吃中药的时候,医生都会叮嘱不能吃冰,这次直接发明了中药冰淇淋,是不是有点“朋克养生”?
据封面新闻,一名中药冰淇淋品牌的销售人员表示,公司的加盟生意火热,“我们的产品足够新颖又有噱头,现在全国有66家店,咨询客户很多,有些微信我都没时间回。”
销售人员给的加盟资料中显示,该中医药冰淇淋品牌,就拥有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的专利背书,其中一款冰淇淋产品,成分为蜂蜜、干姜、西洋参、黄姜等,称其适应手脚冰凉的人群,所有冰淇淋的价格在18元-28元区间。
中药材冰淇淋
“现在全国各地的代理商比较多,加盟费有5.8万、8.3万两种,加上代理费、装修费大概需要15万元开一家店,回本周期快的话一个多月,慢的话两个多月。”销售人员还表示,中药冰淇淋每一种口味对应一个经方,商家不需要有医药资质。
还有中药奶茶、草本咖啡......
据封面新闻,在成都春熙路附近一家大型药房的角落,一家主打“药食同源”的中药奶茶店,不断有消费者前来点单,偶尔还有外卖小哥取货。和别家不同的是,奶茶店前台摆放着山楂、茯苓、玫瑰等花草药材。
这正是当下年轻人群体里流行的中药奶茶饮品,记者发现,有诸如“熬夜水”、“暖暖汤”、“焕颜茶”等系列的养生茶,其中15元一杯的山楂陈皮瘦瘦水最畅销,最贵的人参燕麦饮需要38元。店内的工作人员表示,该店5月份才开业,目前已经在计划第二家店的落地。
“中药养生是大趋势,很多消费者喝此类饮品为了代替奶茶,店里都是针对大众体质的配方,有一些养生的功效。”据她介绍,中药奶茶的做法是将药食同源的药材,熬制成为药汤,再加入牛奶、小料等做成果茶或者奶茶,为了兼顾口感则有热饮和冷饮。
据工人日报,8月2日,记者在北京一家中药茶饮店看到,标有“药食同源”的展板清晰可见。店内背景墙上,透明玻璃相框里展示着葛根、人参、天麻、肉桂等中药材。在点餐区一侧,五六个大容量煮茶壶排成一列,不同种类的药材在壶内熬煮,药香四溢。多位年轻人坐在用餐区的椅子上,享用着手中的饮品。
该茶饮店饮品单显示,店内饮品主要分为奶茶、果茶、现煮茶三大类。据店员介绍,店内共有26款饮品,每款都融入了中药草本元素。
在另一家饮品店,记者看到,店内除了有“晚安水”“元气水”等中药茶饮,还推出了“枸杞拿铁”“紫苏山楂美式”等含中药成分的草本咖啡,单价在20元~40元之间。“现在喝咖啡的消费者很多,热衷养生的年轻人也很多,因此我们将中药和咖啡进行了结合。”店员介绍道。
是真养生还是营销噱头?
不仅是茶饮、咖啡和冰淇淋,近两年,面包、火锅等多种食品饮品中都出现了中药的身影。将中药和雪糕相结合打造的中医雪糕,黄芪养生包、荷叶消暑包等养生系列面包……各种主打新中式草本概念的中药餐饮,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与此同时,号称添加了中药成分的食品饮品,价格往往较高。市面上,38元一个的中药冰淇淋、52元一个的中药面包售价普遍远超同品类商品。那么,中药餐饮是真有养生效果,还是一种营销噱头?
据工人日报,北京石景山医院中医科主任任芳表示,“中医一直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如今,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比较大,饮食作息不规律,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医在养生防病方面很有优势。但对于中药餐饮,任芳表示:“噱头大于实际功效。”
任芳认为,中药的专业性很强,每种食物的偏性不同,每个人体质各异,适合的配方也不同。商家想要在专业性和适配度方面做好很难,健康与味道好之间也不容易平衡。
除此之外,根据《食品安全法》,《药典》中的物质只有纳入了食药物质目录,才能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原卫生部在2002年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并附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又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要求“产品标签标识和经营中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据中新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健康管理部副主任医师王一战表示,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不同体质的人适宜的中药配方不同。虽然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中药加食品是否符合这一理念,以及能否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其药用价值,有待考证。
王一战提醒,中药成分的安全性特别的重要,包括是否有毒副作用,是否适合长期食用,以及是否适合特定的人群,比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都需要评估。
编辑|孙志成 杜恒峰
校对|段炼
每日经济新闻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14日电 (闫淑鑫)近日,“新式茶饮”再次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先是中国邮政跨界卖奶茶,吸引不少消费者排队购买;紧接着奈雪的茶终于通过上市聆讯,成为准“新式茶饮第一股”,且打破了此前“流血上市”的传言,2020年经调整净利润1664.3万元人民币,扭亏为盈。
邮政入局,奈雪上市,奶茶的钱真的好赚吗?
< class="pgc-img">>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资本疯狂追捧
近日,一家设在福建福州市中邮大药房内的名为“邮氧的茶”的奶茶店“走红”,吸引不少消费者打卡、排队购买。
公开资料显示,中邮大药房为中邮恒泰药业有限公司旗下药品零售药房。中邮恒泰药业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为中国邮政集团全资子公司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邮氧的茶”则是中邮恒泰药业有限公司引进的合作项目。
邮政入局新式茶饮,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近年来,新式茶饮的火热,吸引了不少资本加入。
以喜茶和奈雪的茶两大头部品牌为例,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喜茶已完成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今日投资、高瓴资本等,A轮、B轮融资金额合计超5亿元,C轮融资金额虽未公布,但有消息称,此轮融资后喜茶估值或超160亿元。
奈雪的茶则已完成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天图投资、弘晖资本等。最新一轮融资是在今年年初,彼时,据媒体报道,奈雪的茶已完成了C轮1亿多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为太盟投资集团(PAG)。本轮融资后,奈雪的茶估值接近20亿美元(约130亿人民币)。
< class="pgc-img">>喜茶和奈雪的茶的融资历程。数据来源:天眼查 中新经纬闫淑鑫制图
此外,有传闻称,奶茶界“拼多多”蜜雪冰城也已完成首轮20亿元的融资,龙珠资本、高瓴资本联合领投,融资完成后,蜜雪冰城估值超过200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新式茶饮赛道已发生近十起融资事件,总额超8亿元。
赚钱也很烧钱
这么多资本涌入这一赛道,新式茶饮究竟赚不赚钱?或许我们能从奈雪的茶的招股书中找到答案。
据奈雪的茶招股书,建立一间奈雪的茶标准茶饮店耗时两至三个月,视乎各茶饮店的规模及位置而定。截至2021年3月31日,开设每间标准茶饮店及奈雪PRO茶饮店的平均投资成本约为人民币180万元、100万元。2018年及2019年开业的奈雪的茶茶饮店整体上实现了15.5个月的茶饮店投资回收期。奈雪的茶茶饮店于往绩记录期间的首次盈亏平衡期约为4个月以内。
也就是说,开一间奈雪的茶茶饮店,投资180万元,4个月内就能实现盈亏平衡,15.5个月可回本。而据媒体报道,肯德基的新店投资回收期大约为2年,必胜客则为3-4年。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奈雪的茶一直在疯狂开店。招股书显示,2015年11月,奈雪的茶才在深圳开设首间茶饮店。而在2018年-2020年,其门店数量不断暴增,从155间、327间一直到2020年的491间,截至2021年5月31日,其门店数量已达到556间。
< class="pgc-img">>奈雪的茶门店数量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奈雪的茶招股书 中新经纬闫淑鑫制图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赴港上市并不是因为缺钱,“我们过往其实融资不多,2020年之前都只有天图这一家投资人,我们从一家店到全国500多家店,到17000名伙伴,钱从哪里来?门店自己挣的。”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奈雪的茶分别实现收入10.87亿元、25.02亿元、30.57亿元。不过,由于较高的原材料成本、租金成本、人员成本、营销成本等,奈雪的茶此前曾连亏两年。2018年、2019年,该公司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亏损5658.0万元、1173.5万元,2020年才扭亏为盈,盈利1664.3万元。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奈雪的茶实现收入9.59亿元,录得经调整净利润730万元。报告期内,奈雪的茶门店经营利润率为16.8%。
“奈雪的茶之前之所以亏损,主要是该公司在扩张、营销等方面的成本压力较大,所以前期出现了盈利难的问题。不过,大部分的茶饮品牌还是能保证盈利的,整体来看,行业利润水平相对较高。”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
申万宏源曾在研报中提到,茶饮行业投资回收期一般在1-1.5年左右,企业盈利仍有优化空间。申万宏源称,通过对单店模型进行拆解,奈雪的茶成熟单店营业利润率预计在25%左右;相对成熟的中端加盟品牌,如一点点,其加盟业主的经营利润率可以在25-30%之间;蜜雪冰城则为15%左右。
至于后续改善,申万宏源认为,大面积门店仍承担品牌营销作用,假设未来开店将以小面积店为主,则预期同店利润率也将结构性提升;同时,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及总部费用率,从而提升利润率水平。
新式茶饮的钱并不好赚
据奈雪的茶招股书,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约有34.8万间现制茶饮店,其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为13元,其中约有3400间高端现制茶饮店,其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不低于20元。同时,约10千间现制茶饮连锁店(界定为全国拥有1间以上门店的品牌)在全国经营约21万间门店,其中约有100个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店,在全国经营约2500间茶饮店。
摆在这30多万间门店面前的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便是产品同质化。只要有一款产品开始在消费者中流行,其他品牌都会争相推出类似的产品。因此,定期推出创新及优质的产品、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的能力对于新式茶饮品牌来说尤为重要。
奈雪的茶在招股书中提到,其平均每周推出大约一种新饮品,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推出了60种季节性产品。同时,奈雪的茶称,在中国大众中进一步建立品牌知名度以吸引新客户并留住现有客户,亦需要在销售及营销上进行持续大量投资。
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奈雪的茶分别产生广告及推广开支3938.4万元、6748.4万元、8217.2万元。然而,并不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具有这一实力。
< class="pgc-img">>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除产品同质化问题外,如何守住食品安全红线,也是该行业的一大挑战。前段时间,蜜雪冰城旗下一门店被曝出篡改食材有效期、违规使用隔夜奶浆等,一度引发热议。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蜜雪冰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其低利润扩张以及加速开店。“蜜雪冰城定价偏低,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导致其对员工以及门店的管理出现漏洞。”
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此事曝光后,一位蜜雪冰城的加盟商曾表示,“但凡有的赚,都不会做这种事。蜜雪单价太低,但是现在房租贵,人工贵,外卖收费率高,只能从这边省出一点。”
朱丹蓬称,食品安全问题是国内新式茶饮店的一大隐患,其中以加盟为主的品牌更容易出现问题。
“新式茶饮是一个不错的赛道,但该行业事实上已经进入了红海竞争的状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各品牌就只能靠品质来决胜了,谁能够更好地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反复购买,谁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给消费者更多新鲜的尝试,这些都是当前困扰新式茶饮品牌发展的核心问题。”江瀚认为。
发展前景仍被看好
据灼识咨询报告,按零售消费价值计,中国现制茶饮于2020年的市场总规模约为1136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4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5%。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提到,品牌升级、强IP推广、供应链整合、数字化升级、网红营销等创新手段,使得新式茶饮避免了传统茶饮的红海搏杀。
“新式茶饮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茶饮文化,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偏好,更紧紧抓住了Z世代消费者需求。新式茶饮90后消费者占比达55%,远高于传统的原叶茶和袋泡茶。”中信建投称。
此外,该机构指出,从消费者画像来看,50%以上新式茶饮消费者月均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以上,82%的消费者具有高等教育背景。这部分消费群体品牌忠诚度更高,且更加重视健康营养等元素,对产品价格敏感度较低。
另一方面,疫情与数字化加速了茶饮消费中外卖占比,品牌借助外卖服务降低了对经营场地的依赖,节约租金成本的同时维持较高的经营效率。数据显示,2020年,奈雪的茶的外卖订单占比已由2018年的7.5%增至31.9%。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中国现制茶饮行业正处于加速成长兑现红利时期。该机构认为,茶饮行业与餐饮行业类似,消费者口味偏好的多样性和消费的高频性决定了其极度长尾的特征。“喜茶、奈雪的茶与海底捞在门店选址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按照海底捞门店空间类比,我们认为单一中高端茶饮品牌全国范围内门店数量远期潜在可拓展到3000家以上。”
中信建投也提到,国内现制茶饮行业具备较大发展潜力,近年仍处于高投入和差异化竞争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新式茶饮市场逐渐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高速增长的节点,在这一节点下,整个行业仍具有继续扩容的空间和可能性,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未来比拼的更多是品牌效应以及规模壁垒,同时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朱丹蓬表示。(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茅台打响了白酒与冰淇淋、咖啡的跨界融合“第一枪”后......加入了中药材的饮品、冰淇淋也出现在市面上。近日,“38元一份中药冰淇淋卖断货”引起热议,有消费者称:“一边止咳化痰、一边冰到咳嗽?”
奶茶和冰淇淋融入中药材后拥有了“养生”概念,年轻人在选择时的罪恶感或许少了一点。但这类中药食饮品到底是真有用,还是仅仅为智商税?有医生向记者表示,这类产品往往噱头大于其功效本身,建议消费者理性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饮品。
把中药汤加入奶茶
15元一杯“瘦瘦水”大卖
阳光炙烤的三伏天,年轻人想要喝一杯冷饮解暑,如果是中药材做的奶茶会不会就要健康一点?
8月13日,记者来到了成都春熙路附近,在一家大型药房的角落,另一家主打“药食同源”的中药奶茶店,不断有消费者前来点单,偶尔还有外卖小哥取货。和别家不同的是,奶茶店前台摆放着山楂、茯苓、玫瑰等花草药材。
这正是当下年轻人群体里流行的中药奶茶饮品,记者发现,有诸如“熬夜水”、“暖暖汤”、“焕颜茶”等系列的养生茶,其中15元一杯的山楂陈皮瘦瘦水最畅销,最贵的人参燕麦饮需要38元。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店5月份才开业,目前已经在计划第二家店的落地。
“中药养生是大趋势,很多消费者喝此类饮品为了代替奶茶,店里都是针对大众体质的配方,有一些养生的功效。”据她介绍,中药奶茶的做法是将药食同源的药材,熬制成为药汤,再加入牛奶、小料等做成果茶或者奶茶,为了兼顾口感则有热饮和冷饮。
约15万可开一家中药冰淇淋店
最快一个月就能回本?
“我们的产品足够新颖又有噱头,现在全国有66家店,咨询客户很多,有些微信我都没时间回。”一名中药冰淇淋品牌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的加盟生意火热。
除了中药奶茶,中药冰淇淋也突然成为了新赛道进入市场。据报道,在上海、武汉、哈尔滨等城市的冰淇淋门店中,“药膳冰淇淋”备受追捧,一些中医药科研机构也在发力。比如,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推出中药雪糕,分别具有驱寒、饱腹和健脾功效。
中药材冰淇淋
记者在销售人员给到的加盟资料中看到,该中医药冰淇淋品牌,就拥有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的专利背书,其中一款冰淇淋产品,成分为蜂蜜、干姜、西洋参、黄姜等,称其适应手脚冰凉的人群,所有冰淇淋的价格在18元-28元区间。
“现在全国各地的代理商比较多,加盟费有5.8万、8.3万两种,加上代理费、装修费大概需要15万元开一家店,回本周期快的话一个多月,慢的话两个多月。”销售人员还表示,中药冰淇淋每一种口味对应一个经方,商家不需要有医药资质。
医生解读
噱头大于产品功效本身
中药冰淇淋、中药奶茶之所以火热,是甜品消费市场充分竞争下的一种创新,商家捕捉了市场的细分领域和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但在食饮品加上中药概念后,是否养生也“变了味儿”?
“中药茶饮的兴起,一方面表明现在年轻人对健康养生的方式有了更高的诉求,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证明了现代年轻人对传统医学,传统文化的认可。”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师蒲秋易说道。
“但是这类产品更多的是营销的噱头。比如中医本身不建议吃冰淇淋、喝咖啡,就算加入药材,冰淇淋的养生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中医师王楷则认为,药代茶饮虽好并非适合所有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能随意服用,也不能把中药神话,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品种理性消费,最好是在中医执业医师的指导下食用。
她还表示,在中医里面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也就是有些药物能够作为食物食用,这些药物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够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如果食物中只是少量添加,可能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只能起到安慰剂效果。但是像广州的凉茶,本身是温热、常温的,或者将中药材做成糕点、粉剂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