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记者 胡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9日报道说,被称为美国“中餐女王”的著名华人名厨江孙芸28日去世,享年100岁。江孙芸在美国旧金山开办餐馆,将正宗中餐推介给美国社会,改变了美国人对中餐乃至中国文化的认知,被称为将中国美食引入美国的第一人。江孙芸在美国餐饮界获得了很高地位与诸多荣誉,甚至有观点认为,她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江孙芸的孙女称,她于28日凌晨在旧金山的家中去世,家人陪伴在她身边。江孙芸去世的消息迅速登上旧金山乃至全美主要媒体的版面。报道称,江孙芸生于1920年,本名孙芸,江为夫姓。她出身权贵家族,对美食相当了解。战乱时期,她与丈夫从中国迁居日本,后在1959年再迁居至旧金山。当时,美国的中餐馆大多为低档苍蝇馆,菜品廉价而不正宗。江孙芸在旧金山唐人街开了一家名为“福禄寿”的高档中餐厅,自任老板及主厨,以正宗而经典的菜品、优雅的就餐环境迅速吸引了很多食客,风靡旧金山、西海岸乃至全美。“福禄寿”曾接待过访美的外国元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披头士巨星列侬夫妇、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员施瓦辛格等名流。1991年,江孙芸退休。此后她的儿子江一帆承接事业,并创立全美知名中餐品牌P.F. Chang's,目前拥有200多家门店。
CNN称,江孙芸尽管不是职业厨师,但她以敏锐感觉、细致习惯与专业精神,打造出一家知名餐厅品牌,并彻底改变了美国人对中餐的印象。人们认识到,中餐也可以成为具有品位的高档饮食。江孙芸与美国的“法餐女神”朱莉亚·莱尔德并称两大女名厨。 2013年,江获得被誉为“餐饮奥斯卡”的詹姆斯·彼尔德终身成就奖。一些知情人表示,即使年至高龄,江仍然充满探索精神,不断地去尝试新的美食,并和其他美食家、主厨探讨美食。
记者 | 潘金花
26日,日本米其林发布了《米其林指南·东京2020年版》,此次共有226家餐厅入围,但“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寿司店“数寄屋桥次郎总店”却并不在其中。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从指南开始发布到去年为止,“数寄屋桥次郎总店”已连续12年被评为米其林三星餐厅,但由于该店现已不再接受一般客人预约,因此不再具备评选资格。另一家连续12年摘得三星的知名寿司店“Sushi Saito”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从榜单上消失。
位于东京银座的“数寄屋桥次郎总店”由被誉为日本“寿司之神”、现年94岁的小野二郎于1965年创立,自2007年日本米其林出版东京版指南起,就一直在榜单中位居三星。
“数寄屋桥次郎总店”仅有10个席位,菜单为主厨定制,为20贯寿司左右,最低人均消费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900元)。2014年4月2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还曾在该店招待了访日的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
然而今年,“数寄屋桥次郎总店”在官网发布公告称,由于店铺座位太少,该店将不再接受一般的电话预约,外国游客也只能通过酒店的礼宾部进行预约。目前,该店一次只能容纳10名客人,而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持续下去。
对此,一位米其林发言人回应说,“我们已了解到‘数寄屋桥次郎总店’不再接受一般客人预约,因此该店不在我们的评选范围内。米其林的宗旨是为大家介绍每个人都能去吃饭的餐厅。”
这份美食指南原本是法国同名轮胎公司的一场“阴谋”。在1900年首次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面世时,作为营销方式,它还只是一本以推动汽车出行及轮胎行业发展为目的的旅游资讯小册子,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餐饮行业的权威指南,堪称业界“奥斯卡”。
这本“红宝书”至今已经覆盖欧洲、美洲和亚洲28个国家和地区,评选出4.5万个餐厅和酒店。2018年,广州成为继上海之后,米其林指南在中国大陆进驻的第二个城市。11月28日,米其林发布“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这是米其林指南第一次在北京发布。
与此同时,针对它的争议与批评声也接踵而至。《米其林指南》分一二三星三个等级,评判标准参考的项目包括食物、用餐环境、服务和酒的搭配。各个项目严格按照固定比例评分。因此有批评声认为它更青睐法式料理,太过于讲究形式,标准并不公平;也有主厨不堪三星压力,主动表示愿意被降级,而这股压力也被认为曾间接导致多名厨师自杀。
2003年2月,法国厨师Bernard Loiseau用一把猎枪了结了自己的性命。据报道,当时他的三星餐厅处于被米其林摘星的边缘,而他本人同时也面临着债务方面的压力。2016年1月,瑞士厨师Benoit Violier也在米其林发布指南前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米其林最终保留了对其餐厅的三星评级。
此次“数寄屋桥次郎总店”被米其林摘星,显然并不会对其声誉带来太多影响。不过,《米其林指南》本身,最近倒是“官司不断”。上周,韩国主厨Eo Yun-gwon便宣布将起诉米其林,他认为自己的餐厅Ristorante Eo入选《米其林指南》更像是一种“侮辱”。
Eo说,他并不想得到这家“含糊、主观”的公司的帮助,从2017年他的餐厅入选《米其林指南》起,他就一直致信米其林,要求对方第二年不要再将餐厅列入榜单,然而至今每年都事与愿违。
在Eo看来,《米其林指南》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他告诉CNN,“《米其林指南》是一个残酷的机制,是全球最残酷的评审。它逼迫主厨辛劳一年,等待一个他们根本不知道何时会来的测试。”
法国主厨Marc Veyrat同样对《米其林指南》的评选机制极为不满。Veyrat的餐厅La Maison des Bois在今年1月的评选中从三星降到了两星,他认为这是因为一位评审员误以为他在一道奶酪舒芙蕾里“偷工减料”了,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而此事让他陷入了长达八个月的抑郁。
据《卫报》报道,Veyrat已向米其林提起诉讼,要求对方交出评审笔记,并公开评选标准,法国一家法院则将在本周召开听证会。
月18日,被誉为“北京餐饮奥斯卡”的2019北京餐饮品牌大会暨国际美食在北京主题沙龙/2018年度(第十届)北京餐饮十大品牌评选揭晓活动在北京丽晶酒店举办,备受关注的“北京餐饮十大品牌”如期揭晓。本届评选活动也是这一首都餐饮界知名评选IP的第十个年头,在评选流程以及奖项设置方面,组委会今年做了非常大的调整,引入“爆款菜”以及“创新品牌”奖项表彰活跃的新秀品牌。同时,本次活动上宣布成立首个针对“本地生活”消费和服务组建的研究机构“北京本地生活研究中心”,并现场发布第一本行业数据报告《2019北京餐饮消费趋势报告》。
北京餐饮“奥斯卡”揭晓
本次评选奖项共分为五组,分别包括:2018年度北京餐饮十大品牌、2018年度北京餐饮十年成就奖、2018年度畅销菜品、2018年度北京餐饮十大工匠以及2018年度北京餐饮创新品牌。
大董、东来顺、花家怡园、眉州东坡、庆丰、全聚德、四季民福、旺顺阁、西贝莜面村、呷哺呷哺获得2018年度北京餐饮十大品牌称号。另外,为庆祝北京餐饮十大品牌评选活动十周年,今年还专门设置了2018年度北京餐饮十年成就奖,便宜坊、和合谷、全聚德等品牌获得此次十年成就奖。今年北京十大餐饮品牌评选还创新设置了2018年度畅销菜品奖项,茶汤李的茶汤、同和居的葱烧海参、和合谷的宫保鸡丁盖饭等爆款菜获得此项殊荣。
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十年北京餐饮市场经历了从分散向品牌化发展,再到如今开始呈现出“网红化”发展的趋势,所谓“网红”其实也并非单指个别新兴的创意品牌,越来越多的连锁餐饮品牌正在重新回归聚焦产品和门店本身,让自身的产品和门店成为“网红”,此次“2018年度畅销菜品”奖项的设置亦是结合了当下餐饮行业正在呈现的发展趋势,旨在鼓励餐饮企业回归餐饮本质,注重发展核心。
除了核心奖项外,本次北京餐饮十大品牌还针对目前北京餐饮市场上活跃并且发展势头良好的餐饮品牌设置了“2018年度北京餐饮创新品牌”奖项,局气、晓本烘焙、西十二街牛排等品牌榜上有名。
建北京本地生活研究中心
活动期间,北京商报社旗下北商研究院和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联手成立北京本地生活研究中心,这是北京传媒与互联网行业中首个针对“本地生活”消费和服务组建的研究机构。
据悉,北京本地生活研究中心由北京知名学者专家、产业领域协会组织领导、企业高层共同组成顾问团,由多年从事经济报道的媒体从业人员为专业的研究团队。主要聚焦本地生活服务和新零售的数字化变革,洞察线上线下的最新消费趋势变化,基于“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宗旨展开一系列项目选题的采访调查和研究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提供消费指南,推动改善线上流程及线下消费服务体验。
双方合作的第一本行业数据报告《2019北京餐饮消费趋势报告》在活动当天同期发布,这也是北京首份餐饮行业大数据报告。据了解,《2019北京餐饮消费趋势报告》发布后,北京本地生活研究中心还将继续挖掘餐饮行业的大数据以及企业案例,并将定期对外发布。
国际美食魅力凸显
据悉,本次活动以“开放北京 美食互鉴”为主题,旨在展现北京餐饮市场的开放、包容以及加速融合发展的行业现状。今年以来,北京各种大型国际性活动不断。从“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从世界园艺博览会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而在这些重大活动中,美食成为了增进世界人民相互了解、体验异域文化风情的重要窗口,也成为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也是本届北京餐饮品牌大会将主题定为“开放北京 美食互鉴”的主要原因。
据活动主办方北京烹饪协会、北京商报社介绍,评选活动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历经企业自主申报、组委会初审、公众网络投票、专家评审会等环节最终评选出上述五大奖项,35个餐饮品牌、20款餐饮菜品最终从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其中,将太无二、权金城、西十二街牛排等国际美食品牌均为上榜品牌,这也体现出目前北京餐饮市场中国际美食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及在北京餐饮市场占有的独特地位。北京餐饮市场是开放包容的市场,近两年西餐、日韩料理等外来餐饮业态门店数量增速明显,与此同时,东南亚菜、格鲁吉亚菜等小众餐饮品类门店数量也不断增加,并且开始受到资本的关注。这些国际美食餐厅也正在扮演着促进各国饮食文化交流互动的桥梁角色,为北京餐饮市场注入新的生机。
消费报告解读餐饮趋势
北京餐饮市场在全国而言环境较为特殊,相比其他地区,北京餐饮市场空间更大、包容性更强、竞争更激烈、品牌迭代速度更快……这些特点让北京餐饮市场一直是餐饮企业尤其是连锁餐饮品牌的必争之地。
以王府井、国贸、中关村、上地、望京五大商圈为主要抽样区域的《2019北京餐饮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五大商圈中,共有58个餐饮业态,其中中关村地区拥有49个不同餐饮业态,是餐饮品类最集中的商圈。由于中关村聚集了大量的写字楼,是北京白领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也成为各类餐饮品牌争相进驻的区域。此外,在五大商圈中,中式快餐的门店数量占全部餐饮门店数量的11.92%,高出排名第二的“地方特色小吃”7个百分点。同时“地方特色小吃”开始呈现出向快餐化转变的发展趋势,这也已经成为众多餐饮人关注的新方向和新趋势。值得关注的是,西式快餐虽然门店数量并非最高的,但所有商圈中西式快餐的门店活跃度都名列前茅。这些品牌力推独立甜品站,独立的甜品吧台实现产能分离,增加单量,是帮助西式快餐提升门店活跃度的一大法宝。
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新技术、新体验、智慧化、数字化成为餐饮消费未来发展的重心,移动化、自助化、智能化消费新体验也成为行业未来的重要关注点。
除了餐饮企业的自我进化外,阿里巴巴、美团点评、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先后开始从不同角度布局餐饮市场。在刚刚过去的亚洲美食节上还专门为餐饮新科技设立了展馆,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国内餐饮行业的科技巨变。北京作为国内餐饮市场的领军城市,餐饮行业的科技化、数字化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变化,数字化也正在成为众多餐饮企业提升自身精细化运营水平的重要抓手。
放眼全国,餐饮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开始从粗放型增长向精细化运营过渡,北京作为国内餐饮行业的领军城市,为餐饮企业提供了更具有挑战性同时兼具广阔市场空间的发展环境,北京餐饮市场的下一个十年也将为国内餐饮市场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