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到底是何方神圣。
《浪姐2》杜华在点评阿兰的时候,严肃,又严厉,“实际上我还是不满意的”。不认识阿兰的人,肯定会觉得唱得不错,但在杜华眼里只是差强人意,“但凡你努力一点,都不会是现在的咖位”。
这句话说得很伤人,阿兰听得也有点不耐烦,“我这不是来了吗”。
但杜华之所以会说,不会是现在的咖位,言外之意也是,阿兰是可以往前奔的。杜华问阿兰,老天爷赏了你一口饭吃,为什么这么多年没起来。因为就算老天爷赏饭吃,阿兰也想要躺着吃。
然而事实上老天爷也不止给了阿兰一口饭吃,应该是一碗饭。
阿兰的一生有多顺遂,杨超越看了都只能靠边站。从小在无忧无虑的美人谷长大,有一幅高亢亮丽的嗓音,从未学过唱歌,但是藏音像是长在她血脉里面的东西,一张口就是辽阔的山海大地。
小学四年级,阿兰报考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凭一手漂亮的二胡,拿到民乐第一名,且公费入学。
阿兰之所以会拉二胡,是因为父亲觉得她生性好动,想让她安静的坐下来,于是用二胡把她挂住。阿兰在拉二胡的时候,会盯着表看,一到时间立刻停下,没有多么努力,却依然拉出成绩。
后来从附中毕业,她又获得了保送四川音乐学院的资格。
也许是因为太顺利了,没有成就感,阿爸就建议她去北京看一下。彼时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已经招生完毕,但她意外得到了李双江的赏识,“她很有才华,我下决心要把她招进来”,于是破格录取。
阿兰在学校一直都是风云人物。
不止是专业上炉火纯青,许飞说阿兰,专业课很好,“有阿兰的场次,很多外院的同学都会慕名跑来看”,性格上也是独树一帜,主要体现在别人穿军装都很规矩,她要把军装改小收腰变时髦。
所以那个时候的阿兰就有一点明星的苗头了。
高光时刻又来到了毕业晚会,阿兰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被安排与韩红同台合唱。虽然阿兰觉得自己没有唱到副歌有点遗憾,但是这已经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重点是演出会在央视公开播出。
这是阿兰第一次在央视露脸。
阿兰第二次在央视露脸,已经是在外交板块里了。2006年,毕业季,同学都在为未来谋划,她却按兵不动。许飞报名《超级女声》一炮而红,但阿兰却无动于衷,她内心想成为一个艺术家。
艺术家长什么样子,没给她时间想,老天爷就砸一个大饼到她脸上,想让她成为亚洲歌后。
2006年,日本艾回音乐在中国成立分公司,老板松浦胜人想寻一名中国女孩,把她打造成下一个亚洲歌后。艾回的饼有多大,随便说三个亚洲歌后的名字,滨崎步,安室奈美惠,幸田来未。
而下一个就准备打造阿兰。
阿兰记得很清楚,她说她去面试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个了。才下课,急忙跑过去,扎着马尾辫,没来得及打扮梳洗,穿着军装校服就冲进去。拉了一段二胡,又唱了两首拼音标注的日文歌。
这让三个月没找到人,愁眉苦脸的菊池一仁眼前一亮,“当她开场的一瞬间,所有人都觉得她太棒了。”
当场艾回就决定要把阿兰签下,阿兰半信半疑,开着玩笑说好。但是阿爸不同意阿兰出国,阿爸希望她留在身边,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但是阿兰瞒着父亲签了合约,她说她要自由,她要尝试。
结果在东京的第四天,她就写博客,“我流下了眼泪”。
虽然是中国的歌手,但是没有区别对待。阿兰说,二十一岁自己就达到了人生巅峰,这句话一点不假。菊池一仁,身价过亿的制作人,给阿兰制作,给滨崎步都只作曲,却为阿兰破天荒写了词。
菊池一仁把阿兰看得有多重要,现在个人认证的第一个歌手都写的是阿兰的名字,滨崎步都要靠后。
菊池一仁的社交平台上,也全是阿兰,很亲昵地喊,兰兰。因为兰兰,菊池一仁也爱上了成都,喜欢上了熊猫。而最感人的一个瞬间,是日本大地震的时候,菊池一仁转身拉着阿兰往外跑。
因为有了菊池一仁的保驾护航,2008年,阿兰更是有幸与世界级钢琴家坂本龙一合作《怀念未来》。
虽然阿兰没有像滨崎步一样红遍亚洲,但是她的成绩依然能打,被艾回视为九大歌姬之一。连续发表五张地球元素单曲,地空风火水。为《赤壁》演唱的主题曲《久遠の河》更是在公信榜排季军。
这也是打破了王菲《Eyes on Me》曾经创造的第九名的战绩。
但这也是阿兰音乐生涯的巅峰时刻了。
虽然后来阿兰回国发表专辑《love song》,用了华语乐坛的顶尖配置,袁惟仁倾力制作,方文山写词,林俊杰胡彦斌音乐才子锦上添花,但也很难梅开二度,甚至是有点一落千丈的意思。
年轻的听众认识阿兰,应该就是从《步步惊心》的主题曲《一念执着》开始的,但都以为她是新人。
2013年,阿兰参加《中国最强音》,罗大佑夸她,说这个舞台对她来说有点不够,这里有点小。殊不知,她就是从大舞台下来的。为了博得人气,阿兰只能走选秀这条路,忘掉过去,重新介绍自己。
知乎上有帖子讨论,为什么阿兰始终差一口气。
要样貌,她自己说年轻的时候还是颇有姿色,专业能力,也绝对是吊打半个乐坛,要辨识度有辨识度,洋娃娃的长相,吉娃娃的嗓子,说起观众缘,也是甜妹一个,亲切,可爱,又很搞笑。
现在网上都在传阅她的懒人语录。
“我这么正直的人,怎么会穿泳装”,“连滨崎步都认识我”,“去做面部护理,感觉在脸上打了300个屁”,“你以为买我的CD我就会感谢你?”,“我从来不骂我的歌迷,我骂的都是垃圾”,“教训我,你也配”。
最后这一句,应该用在杜华教训她的时候,高情商,“我这不是来了吗”,低情商,“教训我你也配”。
因为《浪姐2》的播出,阿兰现在又有了一些新增语录,她描述周笔畅的裙子,“你的裙子很好看,像个蚊帐一样”,然后下一期路透说她不去上声乐课,“那个教声乐的老师,我都可以教她了”。
但是阿兰,你的台风还是该学一下,幸好导播虚化得快。
阿兰始终差一口气的原因,她自己说是懒。
确实懒,早上起不来,晚上不想睡。她跟吉克隽逸打招呼,“好早起,好困”。她说自己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不会做饭也不会洗衣服。冰箱里的牛奶,都已经放酸了,她还拿出来喝,她以为是酸奶。
《浪姐2》开场,姐姐都站起来迎接别人,她一屁股坐下,“各就各位吧”,她也不管周围目光,想打坐就闭眼。
她懒,而且又很有个性,像她的微博名字real。都说她是上一季的阿朵,是来做新民族音乐的,但是现在看来,她更像是张雨绮,憨萌美女,两个人又都是狮子座,属于有话直说敢爱敢恨型。
张雨绮上一季是张大嘴哇哦,阿兰这一季是张大嘴打哈欠。
现在很多人都在强烈要求加阿兰的镜头,都想看喜剧人表演。笑着笑着,然后一个腾空而起的大招,这是一种爽感。而且阿兰一旦立下了懒人这种人设,其实还真是有点安全,且非常可爱的。
如果一个懒人不想跳舞,你会理解她,如果她跳了舞,你反而会变本加厉的欣赏她。
现在阿兰拿的剧本就是先抑后扬的剧本,明明是一个绝世高手重出江湖,却很勉强,有一种又要出来工作赚钱,很麻烦的感觉。《浪姐2》里都是老天爷喂饭的人,但只有阿兰一个人边吃边砸饭碗。
这多精彩啊。
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位于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6100多万。
湖北山川形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楚文化在这里发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湖北形成、发展、沉淀了特色浓郁、领域广泛、影响深远的地方文化——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荆楚文化是湖北地方文化的统称,包含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土家文化等特色文化,表现在文化遗存、艺术演出、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
湖北围绕“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目标,深入挖掘荆楚文化内涵,不断推出艺术创作展演精品,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着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创新推动湖北文旅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聚焦湖北。
荆楚文化的丰厚土壤孕育出芬芳的艺术之花。多年来,湖北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一批优秀艺术作品,传播荆楚文化,繁荣艺术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听戏:32个戏曲种类余音回荡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是戏曲的重要发源地、重要流变地,也是戏曲及戏曲音乐的重要聚集地,戏曲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现有京剧、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等32个戏曲种类,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省。
京剧与湖北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湖北都有一批代表性艺术家和剧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推出了《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法门众生相》《药王庙传奇》《建安轶事》《母亲》等一批优秀剧目,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很大影响。湖北省京剧院入选首批国家重点京剧院团。
汉剧,原名楚调、汉调,有近四百年历史,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清朝乾隆中期,湖北“楚调”已在北京流传开来,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一批出色的湖北汉调艺人携代表剧目随徽班相继进京,有“班曰徽班,调曰汉调”之说,史称“徽汉合流”,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皮黄腔系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品有《宇宙锋》《求骗记》《王昭君》等。
楚剧,原流传于黄陂、孝感一带,后成熟、发展、兴盛于武汉。楚剧表演艺术是在“三小”(小旦、小生、小丑)为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分行当又不受行当限制。唱念做打既有戏曲特有的程式共性,又有不为程式所缚的个性特征。唱腔有正腔、小调、高腔三大类。代表作品有《葛麻》《大别山人》《推车赶会》《万里茶道》等。
荆州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北江汉平原的地方戏曲,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其唱腔音乐分主腔与小调两大类,主腔有高腔、圻水、四平、打锣等几支声腔,小调有“单篇牌子”“专用小调”“插曲”等不同类别的曲调百余种。代表作品有《原野情仇》《十二月等郎》《河西村的故事》等。
黄梅戏,源于鄂东黄梅采茶戏,现主要分布于黄冈市等鄂东地区。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代表作品有《妹娃要过河》《东坡》《李时珍》等。
观演:年均20余部舞台剧目精妙绝伦
近年来,湖北组织实施湖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年均推出20余部(出)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在全国性文艺评比展演中屡获佳绩,彰显了荆楚文化特色,提升了湖北影响力。
《编钟乐舞》采用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将编钟、编磬、建鼓、排箫等数十种古乐器与民族管弦乐相结合,“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合鸣,再现古代楚国农事及宫廷宴乐等情景。
黄梅戏《妹娃要过河》取材于湖北经典民歌《龙船调》,讲述了汉族青年船夫阿龙和土家族姑娘阿朵的爱情故事。该剧将黄梅戏与土家族音乐相融合,地域和民族特色浓郁。
汉剧《夫人城》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女性人物孙尚香的传奇一生。该剧抓住汉剧声腔特点,采用多种新音乐元素进行丰富,既体现了汉剧特色,也适应了现代观众的需求。
原创歌剧《高山流水》是一部楚辞体歌剧,讲述了春秋时期士大夫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的故事。楚方言优雅唱段、古琴绕梁韵味与诗意舞美布景为观众带来艺术盛宴。
办节:国际国内艺术节异彩纷呈
近年来,湖北省积极申请承办国家级艺术活动,先后承办了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第二届中国歌剧节、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展演、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和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等8个国家级艺术活动,对湖北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湖北艺术节是目前湖北省最高规格、最高水平、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艺术盛会。创办于2012年,三年一届,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主要活动包括优秀剧目展演、群众文艺作品展演和美术作品展等,集中展示一段时期内湖北文化艺术事业取得的新成果。
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创办于2008年,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三年一届,是集中展示湖北地方戏曲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阶段性成果、展现湖北地方戏曲艺术魅力的重要平台。
“长江之约”武汉国际合唱节以“长江文明与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旨在打造兼具国际性、综合性、专业性、艺术性的高规格合唱文化大会,积极搭建国际合唱文化交流平台,计划每两年举办一届,将于2024年举办第一届。
办展:为世界了解湖北架桥
湖北围绕体现中国气派、长江元素、荆楚风格的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出一批批优秀美术作品,举办年度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同时,湖北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荆楚文化走出去,在海外举办系列文物、艺术、非遗、旅游展,让世界进一步了解湖北,提升了湖北文化影响力。
湖北漆艺三年展由湖北美术馆2010年创办并持续打造,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览,2013年、2016年、2019年连续三届获评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并形成大漆艺术的特色收藏。同时,以馆藏漆艺作品为基础,推出“中国大漆走世界”文化交流项目,曾赴埃及、韩国、德国展出。
“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展”是湖北美术馆四大品牌三年展之一,由湖北美术馆与中国雕塑学会共同主办,致力于中华优秀艺术的传承传播,聚焦我国文化发展的崭新态势,反映当代中国雕塑创作与观念发展的总体面貌。
长江潮——长江主题优秀美术作品展计划由湖北省美术院于2024年举办。展览将联合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及长江沿线省区市艺术家,聚焦长江文化主题,通过描绘长江两岸的建设新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深入挖掘长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展出一批充满时代气象和蕴含长江文化的美术精品。
数据来源: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迎收看我的日常第三篇。
结束。这的环境还不错吧?早起一杯美式消肿。今天中午去疆遇·新疆菜吃,吃完碰见这两条鱼打架。出发闲逛,去超市买点水果,看看今天的太阳,尝尝临汾阿朵妹。等车回家,车来了说得买票真服气死。
< class="pgc-img">>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