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与市场约定俗成的火锅概念不同,又何必抱火锅大腿?
资料图
安徽省广德县工商联官方网站日前发文称,广德将申报“火锅之乡”。此举引发舆论关注,不少网友提出质疑,“如果安徽广德成为火锅之乡,那重庆、四川往哪儿摆?”安徽省烹饪协会秘书长李正宏表示,广德县“火锅”即当地土语中的“锅子”,与川渝等地的火锅有所区别。有专家指出,当一种风俗和文化用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来划分和命名,不仅起不到真正的促进作用,甚至还会浪费资源,加剧地区之间的矛盾。
虽然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吃火锅的民间习俗,可是一般人提起火锅,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重庆火锅、四川火锅。因为重庆、四川两地的火锅名气大、味道好,在全国遍地开花,已凭借着强大的市场效应,成为火锅的代名词了。显然,在重庆、四川尚未申报“火锅之乡”名号之际,名不见经传的安徽广德想抢先申报“火锅之乡”,自然会令广大网友认为是在制造话题、蹭热点,以此给广德“火锅”造势罢了。
据广德当地居民介绍,当地“火锅”是一种日常饮食,乃是将食材用大火烧熟,再用锅小火慢炖,“和大家理解的火锅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既然与市场约定俗成的火锅概念不同,广德锅子又何必抱火锅大腿,非要申报认证“火锅之乡”,做好自己的养生锅不好吗?
火锅历经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消费者众多,重庆火锅、四川火锅的霸主地位亦经过全国消费者检验认可,并非毫无来由的。其他地方火锅虽然也有销售,但市场影响力微弱,基本上都在本地生存,很难拓展到外地。广德“火锅”也是这样,除了本地人知道和食用外,其他地方没多少人知道。不少网友说,在申报“火锅之乡”的事被网络曝光后,自己才知道有广德这个地方,更遑论所谓的广德“火锅”了。
火锅市场那么大,竞争如此激烈,有重庆火锅、四川火锅两座大山挡在前面,其他地方火锅都难以抗衡,广德锅子正面硬抗的话,岂不是在蚂蚁撼树,太自不量力了。倒不如实施差异化生存战略,全力推销广德养生锅的概念,先占据这块细分市场,形成一定的实力后,再去挑战巨头,如此进可攻退可守,才是以弱战强的道理。
按申报流程,申报单位需向中国烹饪协会递交申请函,并经过逐级审核、考察,耗费数月时间和百余万费用,才能走完整个流程,还未必能够通过命名。而且,这种行业协会颁发的“权威命名”,操作空间太大,基本上沦为行业自娱自乐的玩意了,并不一定被消费者认可。显然,广德“火锅”即便申请到“火锅之乡”的命名,也只是烹饪行业内的一种“游戏”,究竟能否被消费者接受,则要拉出来遛遛,通过市场检验才行。(江德斌)
(责编:关喜艳、周恬)
<>< class="pgc-img">徽广德县召开“申报中国·广德火锅之乡项目请示汇报座谈会”。广德县工商联网站截图
>“如果安徽广德成为火锅之乡,那重庆、四川往哪摆?”日前,安徽省广德县工商联官方网站发布称,广德将申报“火锅之乡”引发关注,一些网友质疑其名不符实。
安徽省烹饪协会秘书长李正宏昨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此处“火锅”即当地土语中的“锅子”,与川渝等地的火锅有所区别。
有专家指出,这样的“权威命名”已经泛滥。而当一种风俗和文化用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来划分和命名,不仅起不到真正的促进作用,甚至还会浪费资源、加剧地区之间的矛盾。
申报被指“抢跑” 当地称系“锅子”
8月30日,安徽广德县工商联官方网站发布《我县召开“申报中国·广德火锅之乡项目请示汇报座谈会”》,引发外界争议。
文中提出,广德将申报“中国·广德火锅之乡”,会上,安徽省烹饪协会副会长马邦山作为安徽省专家代表,指出“希望广德能把握时机,积极开展申报工作,把项目做成广德的旅游美食名片和品牌产业化。”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安徽省烹饪协会、广德县政府、工商联、旅游局等均出席上述座谈会。
有网友指出,以火锅著名的重庆、四川尚未申报“火锅之乡”名号,安徽广德此举有“抢跑”意味。不过有广德当地居民表示,此处的“火锅”为他们当地日常饮食锅子,“和大家理解的火锅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安徽省烹饪协会秘书长李正宏告诉新京报记者,广德申报“火锅之乡”一事,由当地餐饮协会主导,目前仅开了座谈会,还处于前期的调研阶段,并没有形成正式的方案,也没有正式启动。
“考虑到锅子为当地土语,因此称为火锅。”李正宏表示,广德县希望向中国烹饪协会申请,如获批,将之作为一个品牌推广出去,促进旅游和消费。
中国烹饪协会:名号认定无“排他性”
这种将食材用大火烧熟,再用锅小火慢炖的广德养生锅,是否能够申报“火锅之乡”呢?
中国烹饪协会火锅委员会总干事康斓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仅有重庆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火锅之都”的名号,并无其他地方。
中国烹饪协会品牌建设办公室负责人丁乐介绍,虽然重庆被认定为“中国火锅之都”,但地方的名号认定并没有排他性,其他地方也可以申报该名号。“就拿‘厨师之乡’这个名号来说,从古代安徽的绩溪、河南的长源,到近代广东的顺德,它们都可以被认定为‘厨师之乡’。并不是说有了这一个,其他地方就不能申请了。”
丁乐介绍,申报的前提条件是所谓的火锅在当地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且受众面广泛。按申报流程,申报单位需向中国烹饪协会递交申请函,同时要将相关材料逐级递交至省级烹饪协会,通过省级烹饪协会审核后,省级烹饪协会将递交推荐函至中国烹饪协会。
中国烹饪协会根据申报人的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会派出专家组实地考察,依据专家组的意见在网上公示、最后授予相应名号。通常情况下,如果资料通过烹饪协会的初审,立项到最终取得结果需2个月左右。
对话
广德县餐饮商会执行会长:
争议让我们意识到步子不能迈太快
事情引发争议后,广德县餐饮商会执行会长王隆庆也就此事进行回应。他解释广德火锅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与大众观念中的重庆、四川和广东等地的火锅不存在冲突。此次“全国广德火锅之乡”在网上引发争议,也让地方协会意识到步子不能迈得太快,需通过市、省逐级通过后向上申报才行。
新京报:为什么想申报“火锅之乡”?
王隆庆:因为广德火锅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2015年时还被评为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广德六千多家大大小小的餐馆几乎都在卖这个火锅,很日常的饮食。我们就想着能不能在政府的促进下,把广德火锅打造成一个饮食文化的品牌,这对我们当地的旅游发展也是一种促进。
新京报:“锅子”为何变成广德火锅?
王隆庆:我们土语里叫“锅子”,但现在在我们当地的饭店里,菜单上写的都是广德火锅。周边省、市有很多专门卖这种锅子的饭店也都叫广德火锅。我觉得对于很多来旅游或者办事儿的人,一说广德火锅大家都明白,更容易让大家理解和接受。
新京报:都叫火锅,广德火锅和四川、重庆火锅有什么区别?
王隆庆:虽然都叫火锅,但是我们和四川、重庆包括广东的火锅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我们广德火锅的器具有砂锅和铁锅两种,制作方法和其他火锅完全不同,使用食材和酱料也完全不同。所以我们想要申报的是“广德火锅之乡”,而不是“火锅之乡”。
新京报:目前申报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
王隆庆:目前还只是有这个打算,开了座谈会商讨这个事情,但没有实质性的文件或者工作。如果要继续做,除了我们行业协会自身力量,肯定还需要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要有相应的经费拨下来进行这件事情,按照相应的流程申报。
新京报:如何看待网上的质疑?
王隆庆:一方面,我们的广德火锅完全是独立的,和其他地方的火锅并不冲突。另一方面,既然申报“广德火锅之乡”,我们会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弄清名字的来源和历史,挖掘火锅文化。我们也意识到步子不能迈得太快,肯定会先从市里,再到省里逐级申报,通过之后再向中国烹饪协会申报。
观点
风俗文化命名要遵循市场规律
四川省烹饪协会副秘书长王旭东介绍,在当下环境中,地方政府、地方行业协会申报“火锅之乡”这类名号的事情已十分常见。
王旭东说,各级政府都没权去给地方定义特殊名头,但如今一些包括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等带着国字头的协会,会通过竞争、评选、审核等多种方式来给地方颁发类似的“权威命名”。
王旭东说,尽管按通常情况,这样的“权威命名”都免不了报名费、审核费、专家食宿费、交通费等一笔不算小的支出,有的甚至花费百万余元仍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旦地方得到了相应的名号,地方政府有政绩、行业协会有荣誉、从事行业的相关企业也有利益,这就让大家对于这样的“权威命名”趋之若鹜。
“有了这个名号就方便宣传,方便炒作了。但现在各个大大小小的协会都在命名,所以这类命名也很泛滥。有什么青椒之乡、花椒之乡、藤椒之乡……要这种名号有什么意义呢?”王旭东认为,一种风俗和文化要依照市场规律划分和命名,否则不仅起不到真正的促进作用,甚至还会浪费资源,加剧地区之间的矛盾。
来源:新京报
>络上流传这样的说法: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自7月1日铜仁金街开业以后,各种品类的美食商家正式营业,实现人气财气双丰收,而“爷爷那辈卤味火锅”就是其中之一,它咕噜咕噜冒泡的锅底,让食客感受到食物、人生源源不断的热源,成为热门餐馆。
< class="pgc-img">>正值晚饭时分,走进“爷爷那辈卤味火锅店”,座无虚席,店主周海林正为前来就餐的顾客推荐特色菜品,让顾客品到美味、吃到痛快。
< class="pgc-img">>据店主周海林介绍,他所经营的“爷爷那辈卤味火锅”直属重庆五斗米餐饮集团“爷爷那辈”项目品牌。作为加盟店,周海林不仅能享受到完整供应链体系待遇,由总公司提供统一采购、加工、生产和配送的火锅锅底,还能占据特色优势,继承“爷爷那辈”的独创卤味做法,做成铜仁美食市场竞争较少的辣卤火锅。
“之前我很想开一家火锅店,然后经过多方面的考察,我选择了‘爷爷那辈’的辣卤火锅,它是以小火慢卤,以卤闻名,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周海林说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品种出特色,品质有保障。“爷爷那辈卤味火锅”结合古今火锅优点,秉承滋补、养生独特秘方,火锅底料精选上乘食材,做工精细,具有“香而不腻、鲜而不俗、久煮不老”等独特口味特色,同时火锅浓汤是用猪大骨和十几种中药材一起熬制几十个小时的,营养价值丰富。除此之外,在食材新鲜度、卫生质量上也做到严把关,确保消费者用餐高质量。
“我们会在规范的市场内进行采购,对每一天的食材进行检查、登记。同时,我们总公司的厨师长会在店里面对我们开展培训,对食材的质量把关,保证每一道菜品的健康美味。”‘爷爷那辈卤味火锅店’总厨金雷介绍道。
< class="pgc-img">>“我是冲他们家店名来的,很有感觉。吃的这些菜品口感都特别好。下次有机会的话,我想应该会再过来吃的。”食客任先生赞不绝口。
“爷爷那辈卤味火锅”凭借着自己的高水准、高要求,做到味道好、营养高、实惠足,成为消费者常去的打卡点。下一步,“爷爷那辈卤味火锅”会推行线上线下消费宣传活动,进一步聚人气、汇财气,为万山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我们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大众点评、美团等平台进行宣传,并通过线下定期开展优惠活动,让顾客感受到真正的实惠。”周海林如是说。(万山区融媒体中心 龙艳 杨诗雨(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