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我们来窥探一下别人的生活,这里创业成功指的是年净利润超20万以上的餐饮人。
我这家店开了有六、七年了,在这一片儿也算是家老店了。
2013年下海创业,拿着自己攒的2万元,和父母给的8万元,投身了进了餐饮行业,铁打的店面,流水的顾客,万事开头难,但我好像开头也不难,在开店前我清晰的分析了整个店的规划目标,最后考量许久还是做了快餐。
< class="pgc-img">>前两年我每天都呆在店里,兢兢业业的成为了一个老板服务生,节省习惯了改不掉这个毛病,直到今天我每天都会在店里高峰期时过去帮忙。
开了六年的快餐店,虽说算是成功了,可谁知道我背后吃了多少苦,竞争对手暗地使坏也不知道是多少次了,厨师跳槽也遇到过许多次,可现在都熬过来了,能够标准化来制作菜品了,这样就不用在怕厨师跳槽离职。
< class="pgc-img">>现在经营情况还不错,收入也比较稳定,在这座城市安了家,买了辆30来万的小车,不过现在的餐饮业要比之前难了不少,入行的门槛也要高了许多,2018年到现在生意越来越差,现在正在寻求变革,是改头换面还是彻底换个品类。
< class="pgc-img">>解析:餐饮变革已经无从避免,互联网在不断更新,餐饮品牌也在不断更新,从前的品牌要还是一层不变将会失去竞争力,现在的品牌要具有创新,国人的本质是抄袭,要在抄袭的基础上做到创新。
><>饮成功的无非靠三点
选择——选品类、选项目、选合伙人、选址。
用心——用正确的思维去管人做事。
运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不服不行。
成功的老板都是相似的,
失败的老板各有各的失败。
成功的老板除了运气好和选对了之外,都是能用正确的思维管人做事的。
从事餐饮行业近20年,我遇到的成功的老板,都有以下的特征。
有主意
餐饮行业几乎是唯一一个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的行业。
今天这个朋友说,你家菜品不行厨师该换了,明天那个同学说了,你家的服务不行店长该换了。后天有专家说了,你家的应该有互联网思维,大后天又有同行说了,你家的环境应该重新调整。
是不是你也听过类似的建议?
很多人也很虚心的听取了大家的建议,生意不好就换店长、换厨师;生意不好就改门头、甚至重新装修;生意不好就搞活动打折,但是越折腾生意越不好,这就是典型的没弄清病情就乱吃药,很容易吃死。
老板一定要善于听取意见。
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善于两个字。
不善于听取意见的有二,谁的意见也不听,我行我素,或者谁的意见都听,改来改去。
后一种老板就是没主意的老板。
人家告诉一个点子就马上用,也不管是不是符合本店的情况,改两天发现没什么效果,就再回到从前了,折腾自己,也折腾员工。更主要的是折腾店,折腾黄了拉倒。
善于听取意见的老板都是有主意的老板,通过听取意见知道自己的店差在哪里,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是次要问题,哪些需要马上改,哪些是今后要改的。
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步骤,把店越做越好。
有耐心
经常有老板问我,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招数,能让店迅速火起来。
你回答要一两个月的时间,他都等不及——一点耐心都没有。
恨不得,今天搞个活动,明天就爆满。
还有一些所谓的专家推波助澜,说一些活动能让店火起来。
比如,搞一些免费的活动。
甚至有人说,打折不如免费,免费是最吸引人的。
去年四川不就是有一个多少钱就可以吃一个月的火锅店吗?
结果被吃黄了。
这还算好的,毕竟能传播出去,有人知道是免费吃。
很多店做免费活动都没人来,因为传播不出去。
活动内容的设计不是难点,传播才是难点。
如果你没有大把的传播费用或者没有一定的知名度及大量的客群,那么你的活动根本传播不出去。
外婆家的62外婆节和西贝的亲嘴打折节,很多点击模仿过吧?为何没成功?
因为你没有外婆家、西贝有钱(传播费用)有人(有大量的客群),大家都不知道你的活动,怎么能有效果?
即使能传播出去的活动,也能火爆一时,但是活动一停,人就没了。
因为,你吸引的根本不是你的目标客群,而是喜欢占便宜的人。
现在有一批所谓的吃货敢死队,专门吃活动,也有一些自媒体专门靠店家做活动来吸引粉丝。这样的活动不单单是让商家赔钱赚不到吆喝,而且还会伤了老客人的心,甚至把老客户挤出。
有一家砂锅店就搞了一个砂锅4.9元,米饭、油饼免费吃不限量的活动,结果十几张桌连续好多天爆满,来的都是民工,原有的客户来了几次吃不上,就不来了。正经的客户没有那么多时间排队吃快餐。
话题看似扯的很远,其实,要说明的是,如果你没钱(传播费用)没人(大量的客群),那么活动一定要有耐心,不然做活动要不没效果,要不有效果,但是活动一停就回到原点。
< class="pgc-img">>有长性
没主意、没耐心肯定导致没长性,营销活动搞了几天没效果,就换了一个活动。
新换的店长、和厨师长几天没做出成绩就换了,新菜推出来几天没成爆品就拿掉了。
刚装修没几天,有人说不好,就又装了。
做店关键要有计划,按计划实施,不能老改。
就拿菜品来说,如果厨师老换,口味老变,那么就留不住客,有一句虽然极端的话,但是很有道理。那就是——菜不怕不好吃,就怕一次一个味。
有分寸
老板要知道自己在店里的身份,知道自己该干啥。
有的老板把店长甚至主管、领班的活都干了,多重指挥,让员工无所适从,也打乱了店长的计划。
有的老板大撒把,啥也不管,店长的敬业精神和能力又不行,结果把店弄得乱七八糟。
有分寸的老板就是做四件事。
一是审核店长的计划,二是给店长提供支持,三是督促计划的执行和考核店长,四是做店长做不了的事。
有尺度
老板可以提议修改制度,但是制度修改之前,老板没有权利破坏制度。
有时候,店长处理一个员工,员工一找老板,老板就给改了。
如果老板驻店,那么老板要带头执行制度,制度是针对店里每一个人的,驻店老板也不例外。
有胸怀
有的老板只能听好话,不能听负面意见。
人家在美团发个差评,老板都亲自上阵怼人家。
很多老板自我感觉菜不错,服务不错,啥都不错,都是因为朋友和员工都顺情说好话,久而久之,老板就自认为自己啥都不错了。
有克制
不是生意还没咋样,就要拓店,就要放加盟。
不是动不动就谈什么跨界、互联网思维、社群营销。
不是张口闭口商业模式。
不要老想着整合供应链,掌握定价权。
要谨守本分,克制自己发展的冲动,饭得一口口吃,菜得一盘盘卖。
一个店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可是要是把一个店做坏,老板一个人就够了。
>勇
海底捞 创始人
从干麻辣烫在四川揭阳起家,因为注重卫生和服务,在当地小有名头。手上有了一些积蓄开始与合伙人走出四川,第一站来到了陕西西安,在大雁塔附近开了第一家海底捞,因为口味不错,加上超出预期的服务,马上在西安打开了市场,很快取的了成功。当时因国人对服务意识的加强,海底捞正好满足了需求。靠这招海底捞开始全国复制模式,开始了超常规的发展。2022年,张勇以53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509位。新加坡首富。
< class="pgc-img">>贾国龙
西贝 创始人
1967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1986年考入大连水产学院,1988年主动退学回老家内蒙古临河开启餐饮创业之路。上学期间倒腾过烟,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从石家庄倒腾过小商品,不过都赚了些小钱。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开始做酒吧,做餐饮。因为贾国龙非常好学,曾经去西餐厅面试当副经理,深入学习。先后在深圳,北京创业前期亏损了200多万。之后找到了内蒙特色莜面,以莜面为市场切入口,快速地火了起来。目前全国有近400家门店,员工2万多人。2022年,贾国龙个人财富达到了75亿元人民币。
< class="pgc-img">>束从轩
老乡鸡 创始人
1962年出生在安徽肥西。安徽是1978年就分田到户了,分田到户以后每一家都出现了大丰收,但很快就出现一个卖粮难的问题,我们到粮站卖粮一卖要卖几天时间。所以,最初束从轩开始创业搞养殖,养老母鸡,是想通过养殖把这些粮食消费掉,最初的原因就是这样。养了鸡粮食有了销路,但鸡越养越多,鸡开始不好卖了。又开始琢磨,这个时候看到西方的快餐进入中国做的很好,于是开始模仿,卖以鸡肉为核心的快餐。就这样老乡鸡一步一步地走来。 今天“老乡鸡”荣登中式快餐全国第一品牌,正式成为全国中式快餐的领军者。1000多家直营店,15000多名员工。束从轩2021年获得了安徽省年度经济人物称号。
< class="pgc-img">>贺光启
呷浦呷浦 创始人
贺光启是台湾人,1993年来到北京做珠宝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了火锅赛道。1998年,贺光启购进了几十台电磁炉,以此为卖点,在北京的西单开起了第一家“呷哺呷哺”。这种“一人一锅”式小火锅凭借三四十元左右的客单价,以超高性价比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他从台湾成功引进大陆的吧台式涮锅形式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经过20年的发展,今天呷浦呷浦有1200 家直营餐厅,也在香港成功上市。2021年4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贺光启以11亿美元财富位列榜单第2524位。
< class="pgc-img">>潘慰
味千拉面 中国创始人
潘慰出生在山西,在山西长大。她父亲是广东人,母亲北方人。1988年,在山西读完高中后,跟父母到香港。此后从事食品贸易多年;1995年取得日本品牌“味千拉面”的中国总代理权,并创建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3月30日,味千(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2007年中国餐饮首富。
< class="pgc-img">>杨国福
杨国福品牌 创始人
出生在海尔滨。2000年,偶遇麻辣烫,与四川麻辣烫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研究麻辣烫生意,从哈尔滨一间小小的地下出租屋里开始在2003年开了第一家杨国福麻辣烫 ,两年加盟店就达到了70家。 目前“杨国福麻辣烫”全国店面突破5000余家,覆盖全国36个省份。
杨国福本人也成为麻辣烫这个品类中的引领者。
< class="pgc-img">>李红
乡村基 创始人
1968年出生在重庆市,父母是汽车运输公司的职工,1984年,16岁的李红前往重庆商业技工学校学习了两年的烹饪。毕业后,她参加过四川师范学院成人自考,在汽车运输公司电大做教务。第一份与餐饮相关的工作,是重庆加州牛肉面馆的门店经理。1996年,李红已经在餐饮行业积累起一定经验,她萌生了自己开店的想法。当年11月23日,位于解放碑群鹰广场的第一家店,正式开业。店面积是一家足足有400多平方米的铺面,员工20来人,李红以承包经营的方式从二房东手里接过门店,更名乡村鸡。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10年9月28日上午9时30分,乡村基地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挂牌交易,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快餐连锁企业。在2021年乡村基旗下两个品牌的整体营收为46亿元,净利润为1.1亿元。乡村基在全国拥有564家直营门店;旗下,大米先生,目前有582家店。
< class="pgc-img">>
潘宇海
真功夫 创始人
潘宇海月姐姐,姐夫蔡达标共同创办。1990年,真功夫发源于东莞长安镇。1997年,真功夫自主研发电脑程控蒸汽柜,全球率先攻克中餐“标准化”难题。探索出中式快餐发展的新路,实现了整个中餐业“工业化生产”、“无需厨师”、“千份快餐一个品质”的夙愿。1990年,真功夫发源于东莞长安镇。1997年,真功夫自主研发电脑程控蒸汽柜,全球率先攻克中餐“标准化”难题。探索出中式快餐发展的新路,实现了整个中餐业“工业化生产”、“无需厨师”、“千份快餐一个品质”的夙愿。经过和姐夫的股权纠纷,以蔡达标坐牢结束。公司迎来了潘宇海的执政时代。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是全国第408家店。
< class="pgc-img">>吴国平
外婆家 创始人
少年时的吴国平是运动队的一员,曾获得浙江省800米和1500米少年组冠军。随后他去到一间小学担任体育教练。1984年,吴国平辞去教练的工作,在一家生产塑料药包材的国有工厂当工人。经过自身努力,吴国平被升为车间主任。这一干,就是8年。1998年,32岁的吴国平决定下海创业。他辞去了车间主任的工作,和太太花了2万块钱承包了杭州一家工会餐厅,取名“外婆家家乡面馆”。从马塍路“外婆家”餐厅起步,目前在全国60多个城市有自己的餐厅。外婆家餐饮集团已成为在全国拥有200余家门店8000多名员工的大型餐饮连锁机构。
< class="pgc-img">>华怀庆和华怀余
华莱士 创始人
20世纪90年代,华怀庆从中专毕业,到现在已经干了八年的会计工作。那时候,温州的人四处做皮鞋、炒股,很多人发了财,就在家乡建了一所房子。华怀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直接辞职,用自己这几年攒下的八千多元,自己做了一家店铺。他打过领带,做鞋子,还当过摊主。华怀庆虽然也是大赚特赚,但是对于他来说,这点小钱,还真不放在眼里。同时,肯德基、麦当劳等知名品牌也以其流行的饮食和明亮的装修风格,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在国内,一股与国外快餐业的竞争风潮正在兴起,一些公司甚至提出了“向麦当劳发起挑战”、“超过肯德基”的口号。
华莱士成立于2001年,在模仿肯德基麦当劳的同时以性价比出圈,成为了想要做下一个肯德基的中国本土快餐品牌,通过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的模式达成合作,已成为零投资的成功企业。目前全国有2万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