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一女子购买古茗奶茶
喝一半后发现杯中疑有“血痰”
引发网友关注
7月26日
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一则情况通报
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 class="pgc-img">>2024年7月21日,接到市民陈某通过12315平台反映关于“古茗奶茶喝一半后发现有红色漂浮物,捞出后疑似是‘血痰’”的投诉后,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现场检查、调取监控、询问相关人员等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经现场检查,涉诉饮品店证照齐全,涉诉饮品“百香双重奏”的主要原料为珍珠、椰果、百香果糖浆、青橘,以上四种原料由总部配送,票证齐全,未见混有异物或感官性状异常,贮存条件符合要求。冲泡用水为水净化设备处理后的直饮水。加工场所环境卫生清洁,符合规范。店内所有从业人员均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未见皮肤破损、出血情况。
经询问市民陈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时28分通过手机下单订购3杯饮品,其中一杯为涉诉饮品。通过调取店内监控录像,发现陈某网上订购的饮品系店员苏某从7月21日13时31分41秒开始加工制作,至13时39分46秒封口,店内工作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工帽,加工过程未发现人员咳嗽。
经询问外卖员姚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时30分接单,13时50分出单配送,14时05分送达陈某。陈某和外卖员姚某均确认饮品包装封签完整无损。
经查阅陈某在某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同事王某某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和询问相关人员,7月21日17点31分,陈某发微信请王某某帮忙查看疑似“血痰”是否有红细胞,并于18时左右,将塑料吸管送至王某某处。王某某表示,只是简单通过显微镜看了一下,并不确定吸管上黏连物为血液结痂且含有红细胞,在陈某再三要求下才用手机透过显微镜目镜拍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陈某,同时告知手机拍摄的照片与显微镜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经询问陈某单位物业管理人员,涉诉塑料吸管被作为废弃物处理。
经多方查证,且陈某不能提供带有疑似“血痰”的塑料吸管、剩余饮品等实物,无法进一步检验。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无法认定陈某所诉的饮品中含有疑似“血痰”且与涉诉饮品店加工制作有关。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将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依法依规处置食品安全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26日
< class="pgc-img">>此前报道
近日,一女子购买古茗奶茶,喝一半后发现杯中有红色漂浮物,捞出后疑似是“血痰”。女子称,当时买了3杯奶茶,在其中一杯百香果(口味的)内发现红色漂浮物,开始以为是西瓜瓤,细看疑似粘液血痰。自己在医院上班,让同事帮忙用显微镜查看,显示大量红细胞。
对此,古茗方面25日回应媒体称,古茗第一时间核查了安徽池州相关门店的监控视频,对投诉所涉饮品的备料、调饮及出杯全过程进行了仔细核查。经查验,门店全体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均全程佩戴口罩,按照调饮标准出杯,不存在违规操作,也没有异物进入的情况。
随后,#古茗监控视频曝光词条冲上热搜
监控视频时长7分多钟
视频画面显示
门店员工均佩戴口罩
< class="pgc-img">>来源:贵池市场监管、中新经纬、深圳新闻网
三次增资完成半年后,网红乳企“认养一头牛”正式向A股发起冲刺。IPO资料显示,“认养一头牛”背后,美团龙珠和古茗奶茶合计“押注”超10亿元。一个是消费领域的知名资方,一个是新式茶饮界的老“网红”,二者为何在“认养一头牛”相遇?
7月11日消息,认养一头牛A股IPO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拟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去年12月,这家网红乳企为筹备上市,引入9家外部机构增资,一举将估值从不足50亿元提升到100亿。公开资料显示,增资的参与者中,除了美团龙珠外,还有新式茶饮古茗奶茶注册在香港的同名公司。
以此次拟募资规模和发行股份数量测算,认养一头牛IPO市值或将达到185亿元,美团龙珠与古茗合计持股份额将超18亿。
有市场人士认为,这笔持股比例很小的投资,可以看做是一次财务投资,等认养一头牛上市之后,或可增值和快速变现。
美团、古茗突击增资
成立于2014年的认养一头牛,主要以营销出圈。
在品牌设立之初,其就围绕“认养”的概念,通过“喝牛奶不如认养一头牛”等广告宣传,将自己定位成“替用户养奶牛”的角色,并通过打造透明牧场,让用户可以观察奶牛的成长,见证牛奶的诞生。
凭借80元“精品认养”的故事,认养一头牛在国内乳品市场打开销路。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认养一头牛的营收分别为8.65亿元、16.50亿元和25.66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1.05亿元、1.47亿元和1.40亿元。
从营收规模上看,认养一头牛2021年的乳制品营收已经超过了皇氏集团(20.69亿元)、天润乳业(20.35亿元)、燕塘乳业(19.6亿元)等区域上市乳企,仅次于伊利、蒙牛、光明乳业、新乳业以及三元股份,排名第六大乳企。
招股书显示,去年7月,认养一头牛开启股改与增资,引入两家外部机构。其中,持股平台集创泰弘和鲜丰水果,分别持股2.26%,1.26%,此时认养一头牛估值约49.84亿元。
去年12月,认养一头牛进行第三次增资,并第二次引入外部投资机构。此轮参与的9家机构包括美团龙珠、新茶饮品牌古茗等,按照每股27.63的价格进入。
这一轮中,美团龙珠用四家公司(深圳龙珠、 Long-Z Fund、Long-Z M和芜湖辰宇)入股,总出资额7.9亿元,合计持有2866.35万股,约占7.9%股份;古茗出资额2.46亿元,最终持股2.46%。
完成后,认养一头牛增加注册资本至 3.64亿元,估值达到100.64亿元。
短短五个月内,认养一头牛从不到50亿的估值,跃升至一家超百亿估值的乳业独角兽。这一过程中,美团龙珠与古茗且均为货币出资,是助力其估值突破100亿元的直接推手。
招股书显示,认养一头牛IPO拟募集资金18.51亿元,发行不少于4047.06万股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
古茗押注背后的上市猜想
事实上,同出自浙江的古茗茶饮和认养一头牛,公众视野中的合作早已有之。
在回答为何投资认养一头牛时,古茗茶饮表示,看重该公司上游供应链的布局,将来有更多合作的空间。此举主要为了继续强化供应链,以更好地把控产品品质。
据了解,在古茗茶饮部分门店,会在醒目位置摆放“认养一头牛”,将这一新品牌作为原料背书摆放在吧台上展示。
更进一步,双方也似乎在频频提及研发上的合作。古茗研发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认养一头牛’的产品,生乳选择标准严于欧盟的收乳标准,且能做到0添加,无复原乳、添加剂或香料,生乳成分也没有进行工艺化调整,更接近牛奶本身的味道。”
然而招股书却透露出双方合作的现实——高调营销“战略投资”的古茗,去年关联交易仅300余万元,占认养一头牛总营收0.1%。
从古茗的角度来看,该数额也不到其在其他供应商采购的1/20。田野股份2021年财报显示,古茗成为其第三大客户,采购金额约1775万元,占当年采购总额的5.87%。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增资的古茗,最开始的持股公司为浙江古茗。2021年12月,浙江古茗将股份转让给了新设立的香港公司,借此公司实现对外投资。
有观点认为,古茗的连番举动或透露初后者赴港IPO的信号。
2021年8月,也就是增资有传言称古茗或最快于2022年赴港IPO,筹资规模约在3亿至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33亿元。该消息之后很快被古茗否认,表示内部没有这个消息,也没有收到有上市计划。
而在“辟谣”3个月后,古茗便成立了香港公司,并迅速开启资本运作。
先是在成立第2个月,以获得股权转让的形式,持有拟上市公司认养一头牛2.46%的股份;又在今年5月,用古茗香港持股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12.3%。
截至发稿,对于外界重提的2022年上市传闻,古茗方面暂无回应。
细数认养一头牛和古茗奶茶的融资历程,美团龙珠的身影重复出现。
2020年7月和2021年1月,古茗曾先后获得过两轮融资,天使轮包括红杉中国、美团龙珠、寇图资本、冲盈资本等机构;A轮则来自Coatue Management。
若古茗也得以港股上市,美团龙珠有望一年收获两家百亿IPO。
认养故事谁买单?
认养一头牛的故事,集中在“认养”二字。
就“认养”模式而言,其联合创始人孙仕军曾在2020年5月详细介绍过认养模式。
其中,最基础的是“云认养”,用户通过认证之后,可以在小程序上进行云养牛,并通过挤奶互动,观看牧场的实时直播等。
除了云认养外,用户还可通过购买相应的季卡、或半年卡、年卡来获得认养权,并获得定期送货上门的会员定制专享服务。
不过,若想真正达到“认养一头牛”,用户需进一步充值,到达指定档位才可以“实名认养”。据悉,最高级的会员可以给自己的奶牛取名字,并定期收到奶牛的生长数据等。
用户为认养概念买单背后,大多有着同样的理解——认养奶牛的产出“专属”于自己。
但事实并非如此。
招股书中,公司表示,目前已在河北、 黑龙江等地相继建立了7座现代化奶牛牧场,其中5座为自有牧场,2座联合运营牧场,奶牛存栏数超6万头。作为“奶源补充”,公司还与澳亚牧业等行业内知名生牛乳供应商开展采购合作。
招股说明书还显示,认养一头牛冲击IPO共计划募资18.5亿元,其中9.77亿元投向海勃日戈镇的智慧牧场项目,5.2亿元用于品牌营销推广。
尽管牧场二字随处可见,可实际到了乳品生产阶段,认养一头牛推出的产品却大多依赖代工。
然而认养一头牛的财报却显示,光明乳业、君乐宝乳业、贝因美乳业等企业均在认养一头牛2021年前五大外协厂商名单中。
进一步追溯,还可发现:2019年,认养一头牛全部的纯牛奶和酸奶都由外协生产,自有奶源基本为0。2020年起,认养一头牛才拥有了8813吨自有产能,但仍有90%以上的纯牛奶和95%以上的酸奶都由外协生产。
本文源自环球老虎财经app
圳新闻网2024年3月15日讯(记者 朱炜明)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食品安全无疑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特别是随着奶茶行业的迅速崛起,如何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已经成为行业不可回避的课题。连锁奶茶品牌作为该领域的领头羊,对食品的安全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食材使用效期的管理显得尤为关键。
近日,据湖北经视报道,记者对古茗武汉大智路门店进行暗访发现,尽管店员一直和记者强调食材效期管理,总部盯得很紧,并且该门店微信工作群聊的公告中还赫然写着:“严禁篡改物料效期!公司查到会按次数一次1W罚款!!!”。但是该门店篡改食材效期的情况依然存在,只不过更加隐蔽,并且店员对于效期的问题也十分警惕。
该记者发现,该门店制作区的食材在并没有用完的情况下,后厨的店员仍然会去制作相应的食材。但是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店员不仅支支吾吾不愿意回答,还提醒其他店员先别跟记者说。
(来源:湖北经视)
经过该记者多日的观察,发现该门店每天都在反复上演混合新旧食材的画面。之所以要在食材并没有用完的情况下马上制作新的食材,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方便篡改产品效期。
一份煮制好的“珍珠”效期时限是四个小时,按古茗总部规定,过了最佳期限的食材应该废弃,而该门店则为了减少损耗,店员会在食材到期之前重新煮制一份新的“珍珠”,然后将没用完却即将过期的“珍珠”混合到新煮制的“珍珠”里面,那么在新煮制“珍珠”的效期打印出来的同时,过期“珍珠”因为混合在里面,效期也被同步修改。
(来源:湖北经视)
古茗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曝光存在食品质量问题了。据2022年7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广东省潮州市一位消费者称在古茗购买的杨枝甘露内喝出一只小壁虎,还晒出了喝出壁虎的全过程监控自证,在饮用过程中感觉口中有异物,她用手从口中取出后,整个人受惊弹离座位。古茗奶茶回应称,公司对该事件非常重视,与消费者在积极沟通。门店在第一时间停业自查,并立刻调取了该饮品制作过程的监控视频。
2023年8月28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食品安全抽检过程中,古茗茶饮奔牛镇店内使用的不锈钢小料盒被检出“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评估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之一,检测结果表明食品卫生质量存在缺陷,存在被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食用大肠菌群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腹泻,甚至引发呕吐等症状。
(来源:2023年新北区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发布(第七期))
从古茗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使是大型连锁品牌,也可能存在管理漏洞。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监管,定期进行自查和暗访,确保每一家门店都能严格执行公司的规定。同时,也需要增强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规定。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