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朋友都想入门做餐饮小吃生意,其实做生意并不代表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乱来,也有很多的规则需要遵守,特别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否则生意很难做下去。那么,从经营理念来说,做餐饮生意的禁忌是什么呢?
第一忌:好高骛远
看不起小本小利,想一口吃成胖子,这样永远也发不了大财。只有从小到大,慢慢积少成多,一步一步地走,最后才能爬上财富的顶峰。
很多人还没学习技术就想着让别人加盟自己的品牌,做当地最有名的小吃,其实有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要慢慢来。
第二忌:没胆量
俗话说,只要有七分把握便可行动,余下的三分把握靠你争取,遇事下不了决心,错过时机不得利,要知道经商中十拿九稳赚钱的事是不多的。
所以只要想好我们就去做,困难是在经营过程中才能发现的,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困难,解决每一个问题我们就进步了,心怀梦想,脚踏实地,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挫折,当作收获。把这一切化为生命的财富,越努力越幸运!
第三忌:坐门等客
有很多人开的饭店生意不好,销售额一直下降,但不想出去看看同行是怎么经营的,别人的生意为什么好,别人有什么新的菜品,别人是怎么管理的,而是在店里一直死等。
经商不跑不活,商品市场瞬息万变,商品交流讲究时效性,坐门难见客。只有跑动,才能得知市场信息,找准时机,方能盈利。
第四忌:过度营销
餐饮店如果仅仅依靠营销作为获客、留客手段,必定不能长久,餐饮的两大核心是菜品和服务,这两点做不好而一味地做营销,会导致火热过后口碑极速滑,很难有回头客。
第五忌:经常换厨师
经常换厨师会导致菜品不稳定,顾客每次到餐厅消费,结果吃到的菜品口味不同,会降低顾客信任度,导致顾客流失。同时也会造成团队不稳定、更换餐具调料等问题,导致成本增加。
第六忌:生意不好就裁员
餐饮业淡季旺季分明,很多老板为了节省成本,只要生意不好就开始裁人,导致人才梯队断层,总是在不断的裁人招人,导致餐厅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一直处于低下阶段。
第七忌:原材料不新鲜仍然坚持使用
餐厅为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在原材料出现变质或者不新鲜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使用,久而久之会造成顾客口碑下降,而且极有可能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第八忌:试图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希望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和口味,把所有的特色菜品全部收入菜谱,结果形成了一个大杂烩、四不像,最终导致没有顾客知道你家餐厅的特色究竟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餐厅服务过程中的五大忌】
一忌旁听
这是餐厅服务员的大忌,客人在交谈中,不旁听、不窥视,不插嘴是服务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服务员如与客人有急事相商,也不能贸然打断客人的谈话,最好先采取暂待一旁,以目示意的方法,等客人意识到后,再上前说:“对不起,打扰您们谈话了。”然后再把要说的说出来。
二忌盯瞅
在接待一些服饰较奇特客人时,服务员最忌目盯久视品头论足,因为这些举动容易使客人产生不快。
三忌窃笑
客人在聚会与谈话中,服务员除了提供应有的服务外,应注意不随意窃笑、不交头接耳、不品评客人的议论,以免引起不应有的磨擦。
四忌口语化
有些服务员缺乏语言技巧方面的学习和自身素质的培养,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客人或引起某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你要饭吗?”这类征询客人点饭菜的语言,使人听起来很不愉快,不舒服。另外,服务员在向客人介绍餐位时,“单间儿”一词也是忌讳的词语,因为“单间儿”在医院指危重病人的房间,在监狱为关押要犯、重犯的房间,所以应用“雅座”代替“单间儿”为好。
五忌厌烦
如果个别顾客用“喂”、“哎”等不文明语言招呼服务员,服务员不能因顾客不礼貌就对其表现冷淡或不耐烦,相反,我们更应通过主动、热情的服务使客人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如你正忙碌,可以说:“请您稍等片刻,我马上来。”
为什么展开"微笑服务"活动?
在服务中,“态度”是一种服务因素,它本身具有价值,同时会带来效益。微笑是服务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态度的表现形式,从而倍受服务业的重视。微笑作为无言服务,对客人会起到积极情绪的诱导作用。在服务的情感交流的表露,也是一种服务的表现方式。从微笑中,可以将友好、融洽、和谐、尊重、自信的形象和气氛传染给客人,为成功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微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情绪语言”。它可以和有声的语言及行动相配合,起“互补”的作用,沟通人们的心灵,架起友谊的桥梁,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1483 期
“
你辛辛苦苦经营餐厅,却不曾想,被一句话败光顾客好感度。
比奇葩顾客更让人崩溃的,可能是自家服务员那张嘴。
来看看,那些不会说话的服务员,是怎么“毁掉”一家餐厅的?
”
■餐饮老板内参 邵大碗 发自北京
01
一把空椅子引发的争论
▼
近日,北京亮马桥某涮肉馆一段“顾客暴怒”的视频在朋友圈中传播。事件的起因,竟是服务员的一句话。
据该火锅店蒋经理说,由于当天店里顾客较多,座位紧张,服务员问一桌顾客,能不能把空椅子给需要的顾客。没想到,这一句话,激怒了当桌就餐的食客,拍桌板破口大骂,言语粗暴。
网友分成两派,一派指责食客蛮不讲理;另一派则吐槽“服务员不会办事”。有位北京网友分析说,在北京,撤桌椅相当于“让你赶紧滚蛋”。显然,这名服务员“挑战了”老北京的习俗,触了顾客霉头。
我们不去评价这件事中谁对谁错,单从餐饮老板的角度来讲,这是因“员工服务”引发的问题。
这件事也给各位餐饮老板提了个醒:警惕你家那些不会说话、不会办事的员工。
02
那些不会说话的员工
是怎么“毁掉”一家餐厅的
▼
餐饮行业有一句话:最好的服务是顾客因为你来这家餐厅。同样的,糟糕的服务是顾客因为你放弃这家餐厅。
服务是有“生命力”的,能带来客人也能赶走客人。顾客就餐体验不好的餐厅,往往都人气低迷。
内参君在众多餐饮老板中也做了个调查,发现那些因服务员不会说话惹出的“服务事故”也不在少数。
@阿庄地道豫菜店长 老乔
我们有不少员工是小店过来的,说话随意性强。有一次就听见一位服务员对顾客说:“我们9点下班,您快点吃,吃完就收了。”我在一旁非常尴尬。
@成都老码头火锅总经理 沈烨
有次,服务员上菜转转盘时把红酒打翻了。客人还没怪罪她,服务员反而说“你们咋不把酒放好呢?”客人一下火了,叫来了经理,结果服务员还是很执拗地说,“是他们自己没有放好!”在一旁赔礼道歉的经理非常无语。
@霸王虾创始人 袁烨
有一次顾客来吃饭,发现肉质不是特别饱满,就问服务员:“你们的虾是死的吗?”有一次,我们一个服务员答:“那肯定是死的,活的还会给你吃吗?”
@豪虾传店长 肖春
我们门店里有一间屋子比较小,平时是不接待客人的,有个顾客不知道怎么自己就进去了。服务员看到了,就问:“是谁叫你上来的?”一句话惹得顾客很生气。其实他只是在询问顾客为什么会在这儿,但因为语气或者声音,得罪了顾客,造成投诉。
……
听完老板的回忆,服务员的各种“花式作死”,真让人为老板捏一把汗。
03
“冲撞”背后
折射出服务员的4种问题
▼
通过上面案例,可以发现,有些服务员是不会说话,也有一些服务员是态度欠佳,只考虑自己的情绪,造成投诉。
表面看,服务员态度差、没眼色似乎该由培训部门来“背锅”;而实质上,岗前培训理论和实践没打通,企业文化传达不到位,对员工缺少关爱才是问题的关键。
如何对症下药,餐厅管理者首先该好好反思这几个问题:
(1)员工技能学会了吗?
餐厅要有清晰的岗位职责和服务基本流程,让员工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
对那些“叫不动,服务不好客人”的员工,管理者应该先反思:员工技能清楚吗?是不会做还是不想做?
有家酸菜鱼培训负责人卢松坦白说,“有些员工是真的‘笨’,教10次也学不会。”所以在门店培训的时候,训导员会反复询问员工,看懂了吗?能照做吗?
但卢松发现,很多“笨”员工在学会后,做得比灵活的人更漂亮。不会做可以再教,如果是不想做,那就要考虑下一个问题。
(2)员工对老板有怨气?
很多“不想做事”或对顾客“不客气”的员工,多半是在企业受了气,他们排遣怒气的方式很简单——“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的顾客不好。”
这时候,就需要管理者从与员工息息相关的事做出调整:涨工资,缩短工作时长,建立监督机制,激励政策,增加福利等,都是激发员工能动性的常用措施。
让服务员心“气儿顺”,这些老板是这么做的——
西贝总裁贾国慧说过一句话,“充满人情味的关怀,往往最能俘获人心。”所以,西贝会给服务员换“舒适的鞋”。
井格火锅把店面的利润和服务员工资挂钩。
彼酷哩烤鱼在员工宿舍配备高速宽带。
有了好待遇,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员工的积极性自然就会上来。
(3)员工“情商低”不会说话?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些看似服务员无心的话,到顾客耳朵往往里变得非常刺耳 。
集合了几个门店经营者的经验,我们列了一张“服务员绝对不能说”的清单:
称呼客人时嘴要甜,能喊“大哥、大姐”,决不喊“叔叔、阿姨”,“小姐”这个称呼要避免。遇到调皮的小朋友,不能说“孩子调皮”,要夸“可爱”。
多用礼貌用语,“请”字多出现,永远面带微笑。绝对不能在没有敬语的情况下直接喊“让一让”“闪开”“别挡道”。
在回答顾客提问时,不能说“我不会”“我不知道”。言语、表情中不能有烦躁之意,“随你便”“你看着办”。
不能随意开顾客玩笑。
语气中不能透露出催促之意。比如,“您快点吃,我们要下班了”,“后面还有人在等”,可以采取添水、撤空盘的方式委婉“提醒”顾客。
语气中不能有蔑视情绪,“花这点儿钱你还想怎样?”“这个价钱就是这个质量”,相关的句式要坚决杜绝。
遇到顾客不满,第一反应是道歉认错,而不是解释,或推卸责任。如,“你不知道怪谁”“是你弄错了”“你没说清”;“这与我们无关”。
不可果断替顾客做决定。话术中可多用征询语气,加以引导。
要对顾客的抱怨表示认同。当顾客抱怨上菜慢,可以顺着顾客的话“菜做的是慢了点,但也是为了保证质量和口味。”
如果顾客忘记买单,不能说“你怎么没买单”,可以笑着问“您是不是忘记了一件事”,或者用其他温和的提醒代替。
(4)服务意识为0?
都说“好的服务员是天生的”,面对那些消极服务、说话难听的员工,管理者需要考虑第4个问题:他/她是不是根本没有服务意识?
对于那些完全没有服务意识,没有上进心的服务员,多数老板建议:考虑开除。
团队的氛围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每个人要表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一个消极的服务员会影响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开除就是止损。
统筹丨师丽丹
编辑|茜妮 视觉|尚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