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6日,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开盘价18.8港元,随后大涨,上午9:40前后,海底捞股价报19.58港元/股,冲破千亿港元市值。
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估值近千亿元!
海底捞此次全球发售4.2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8%,其中香港发售3820.8万股,国际发售3.86亿股。
海底捞IPO发行定价为17.8港元,每手1000股,即投资者最低入场门槛费用达1.78万港元。这一价格高于早前上市的歌礼制药的1.6万港元,成为香港史上截至目前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
按照发行价17.8港元/股计算,海底捞市值约为943.4亿港元。
国内饮食巨头企业全聚德当前市值为42亿元,即约48亿港元。另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火锅企业呷哺呷哺,市值为125亿港元。
海底捞市值相当于近20个全聚德,8个呷哺呷哺。
1
海底捞终于上市
餐饮界的扛把子
海底捞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海底捞的餐厅营业收入为103.88亿元,外卖业务营收2.19亿元,销售调料及食材营收3031万元,净利润11.94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36.2%。
< class="pgc-img">>全球的餐厅数量由2015年的112间增加到2017年的273间。同时,海底捞收益由2015年的57.57亿元按35.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16年的78.08亿元,并增至2017年的106.37亿元;年度利润由2015年的4.12亿元增至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5%。
< class="pgc-img">>从门店数量分布来看,2017年海底捞一线城市门店数量为65家,营业收入为29.59亿元;二线城市门店数量为120家,营收收入为52.3亿元;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为69家,营收收入为15.18亿元。海底捞海外门店营收为7亿元。
2
强大的财务和内部薪酬体系
1、强大的财务体系
海底捞的副总裁袁华强就是一个典型的会计人。
他是1980年生人,中专毕业之后来到海底捞,从传菜员到门童做起,再到会计、领班、大堂经理、片区经理,一步步做到副总裁,分管海底捞非常重要的一线业务。
正因为自己是会计人,更知道财务的重要性,所以做海底捞的会计,最锻炼的就是看财务报表的能力,甚至财务报表不止领导层看,不止会计看,而是店长带着店里所有管理人员及特殊岗位人员一起分析,甚至包括库管和电工。
海底捞的财务报表主要由销售情况、成本情况、销售毛利、费用四个模块组成。
看销售情况的时候一般采用对比的方式,与上月对比,与去年同期对比,多家门店横向对比,同城市餐饮业平均水平纵向对比。通过对比数据,来找出其中的异常数据。再通过异常数据,分析其原因,找到对应的解决方式。
< class="pgc-img">>看成本时一般看中三个方面:
1.采购对价格的管控;
2.库管收货;
3.注意产品的出品率。
通过对这三大成本核心因素的分析,能最简单直接的找到影响成本的真正原因。
< class="pgc-img">>看销售毛利时主要关注锅底、荤菜、素菜及酒水,将其分为销量高,毛利也高;销售高,毛利低;销量低,毛利也低;销售低,毛利高这四种类别,对症下药,该提价提价,该降价降价,该淘汰淘汰。
< class="pgc-img">>看费用时主要是分析员工工资、物料费用和营业外支出,通过工资的变动了解门店的用工、人员流动及成长情况,通过物料费用掌握物料的消耗情况,通过营业外支出了解门店突发事件。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说到财务体系,其实最能体现的应该就是华为的财务体系了。
在华为的组织架构中,财经体系是一个独立的部门,集中管理公司所有财务人员。华为的整个财务职能大体被分为三块:会计核算(账务)、财经管理和审计监控(内审),只有同时保障账务和内审的财务数据是足够准确的,财经管理的决策才值得信任。
< class="pgc-img">>2、内部薪酬体系
1)海底捞总体工资结构
总工资=基本工资+级别工资+奖金+工龄工资+分红+加班工资+其他-员工基金
级别工资:一级员工+60元,二级员工+40元,普通员工不变
奖金:先进员工、标兵员工奖励80元/月,劳模员工280元/月,功勋员工500元/月
工龄工资:每月40元,逐年增递加
分红:一级员工以上才可以分红,分红金额为当月分店存利润的3.5%
其他:包括父母补贴(200、400或600,帮助寄回老家父母处)、话费(10-500元/月)
员工基金:在每月工资中扣除20元,扣满一年为止
2)普通员工资结构
① 新员工:总工资=月薪=基本工资+加班费+岗位工资+其他-员工基金
② 二级员工:总工资=月薪+级别工资+工龄工资
③ 一级员工:总工资=月薪+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分红
④ 劳模员工:总工资=月薪+级别工资+荣誉奖金+工龄工资+分红
3)管理层员工资结构
大堂经理: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工龄工资
店经理: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工龄工资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员工的工资结构,一名员工的月收入结构居然被切分成至少八块,是海底捞喜欢复杂的工资架构吗?当然不是!这八个部分都是海底捞拉动员工做事的心思。
基本工资—>鼓励员工全勤
级别工资—>鼓励员工做更多或更高难度的工作
奖 金—>鼓励员工做更高的工作标准
工龄工资—>鼓励员工持续留在企业工作
分 红—>公司整体业绩和员工个人收入挂钩
加班工资—>鼓励员工多做事
父母补贴—>让员工的父母鼓励自己子女好好工作。
话 费—>鼓励员工多和客户沟通
多劳多得不应该停留在思维上,还要看企业让员工劳什么,得什么,设计好劳的内容和得的机制,才会看到机制的成效。多劳多得不应仅停留在底薪和提成结构上,需要更精细的分工和分配。
3、高效的管理
“连住利益,锁住管理”是海底捞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原因。餐饮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服务管理的核心是对服务人员的管理。公司依托扁平化组织架构,充分运用绩效评估、薪酬激励、培训晋升三大工具。
教练组负责店长的评估,并为餐厅提供指导,直接向COO汇报工作,能够在保障店长自主性的同时,形成良性的外部监督。 店长负责员工的评估,重要的是可挖掘有才干的徒弟成为店长。
店长薪酬与其徒弟、徒孙餐厅的相关性是公司薪酬制度的特点,主要目的是鼓励有经验的店长培养更多储备店长,以推动自下而上的扩张,也能够激励店长培训门店员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4、员工的待遇
待遇不仅仅是钱的问题。餐饮行业大多包吃包住,但很多餐饮企业服务员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店里的伙饭。海底捞的宿舍一定是有物管的小区,虽然挤一点,但是档次是高的。房间还有电脑,有wifi。海底捞的服务员不用自己洗衣服,有阿姨洗;吃饭也不在店里,是由阿姨做菜。
有人说海底捞培训好啊,先培训标准再上岗。可你们知道吗,海底捞的新员工培训,包括如何使用ATM机,包括如何乘坐地铁:买卡、充值等等。这家企业,在帮助自己的员工,多数都是农民,去融入一个城市。
这种待遇,如何不让员工心存感激?
3
把尊重挂在嘴边的企业
才适合“上市”
海底捞其实是一个很尊重别人的企业,不仅尊重顾客,让他们吃的好,还尊重员工,让他们过得好。
有时候尊重不仅仅来自待遇,而是尊重每一个想法。现在被诸多火锅店抄袭的眼镜布、头绳、塑料手机套,这样的一个个的想法,竟然是出自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服务生。并且,这一个个点子,就如此复制到了每一家店面。
廖一梅说爱情:
我这一辈子,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了解。我曾经把这句话翻译到职场来:对于一个职业人,这一辈子,遇到高薪,遇到高职位,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老板的尊重和了解。
这种尊重,如何不让员工有成就感?又如何不让员工有创造力?
海底捞成功的秘密:把员工当自己人,把服务做到极致!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有很严格的财务体系。
之前,京东一直在烧投资人的钱,一直在亏损,刘强东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把快递业务外包出去,如果不给京东的快递员上五险一金,京东马上可以盈利。”
但最后,刘强东加了一句:“但我做不到”。
他回老家宿迁请快递员们吃饭,在席间,他发话:“我们员工宿舍最差两个人一间,工作三年以上的一人一间房,工作三年以上的都25、26岁了,平时谁还没个朋友来玩。”
说完,全体快递员都站起来鼓掌。
一个身价400多亿的老总,竟然会替员工想到“下班后,你们都需要私人空间”这种层面,怎能不让员工心头一暖。
本来是简单、冰冷的劳资关系,瞬间给人一种“老板好为我们着想”的既视感。
劳资关系只能谈钱,“心里有我”就可以谈情。为钱工作,员工只是完成任务;带情工作,才会舍身卖命。
所以,老板“心里有我”很重要。
因为,今天你的员工可能明天就不是你的员工,你的客户明天也可能成为你的员工。某种程度上说,心里有员工就是心里有客户。
正是因为海底捞对员工的爱,才造成了海底捞员工很少离职的现象。
>多老板都向小创吐槽,说自己不懂财务,好不容易弄明白了什么是流水账,什么是会计账,现在怎么又出了一个经营账,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做经营账呢?不要着急,小创今天就带大家了解这些账目,以及为什么推荐你做经营账,看我你就知道了。
< class="pgc-img">>一、认识三种账目
税务账也叫外账,是基于税收为核心目的账,只有部分真实,基本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流水账是基于对钱的收支记的账,只能简单地反映钱的流动,其它都体现不出来。
会计账是基于会计核算建的账,只做了结果的呈现,很少公司做到数据全面准确。
二、什么是经营账
经营账就是能够真实、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数据的一套账,无论是每次的进、出,还是每笔钱的收、支,都要在这个账上面准确清晰地去反映,再通过专业的财务处理,通过最终有效的财务数据去管理和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是基于企业业务开展过程中所有经营数据的汇总和处理后形成的账,经营账的本质是财税数据一体化,是对经营状况的分析并对未来进行预判和决策,除了解决经营数据的收集,经营账还能帮助企业完成数据分析、数据决策、数据计划、数据执行,轻松搞定企业数字化。
三、经营账可以做什么
到底有没有挣钱?挣了多少钱?现在有多少欠款?欠了多久?哪个产品卖得最好?库存还有多少等等,一大堆老板关心的数据,大多数企业是拿不出来的,一些企业也能拿出来,但数据可能还不准确。数字化时代,传统的会计账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创业GO平台的智动账可以实时查看企业经营的各项数据,打通从采购、库存到生产、销售等一系列流程数据,帮助老板随时随地检测企业的运营情况,并对异常关键指标进行预警和分析。这么多的数据,如果都是一些小票、单据、表格,一个月下来,先不要说大量单据整理耗时耗力,想要找到某一张小票都困难,所以只有数字化才能提升效率,快速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
四、做经营账的好处
小华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使用创业GO平台的智动账做经营账,本来小华也就想了解一下自己的店铺各项经营指标,但是没想到经营数据能这么详细、及时、全面地呈现出来,现在是越用越上瘾了。火锅店之前做的就是一笔糊涂账,连基础会计账目都做不明白,更不要说经营账目了,现在小华的火锅店通过做经营账,知道了哪种菜品最好卖(产品维度),哪个员工表现最好(员工维度),哪个顾客消费最高(客户维度),菜品的采购情况(采购维度),菜品库存情况(库存维度),以前小华最讨厌看财务报表,现在却上瘾了一样,经常在手机上刷新最新的经营数据,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小华的火锅店生意越来越好了。
< class="pgc-img">>普通的企业很难收集业务数据,导致可分析的数据很少,在分析决策上也比较粗糙,有了完整的经营数据,打通业务、财务,就能让数据分析更深入,就能为管理者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创业GO数字化运营平台,通过人工智能财务系统精准采集分类企业数据,运营商业智能管理系统分析发现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减轻企业人力成本和管理负担,预控经营及财税风险,关注我们,给你解决方案。
怀文
餐饮企业销售中,也经常使用各种积分来吸引顾客,以期顾客能变成回头客。对于积分,我们需要根据积分来源等进行不同的财税处理。
一.顾客通过消费后获得的积分
这类积分是只有顾客消费后才能获得,获得后顾客根据后续的使用规则可以使用抵减消费额等。
(1)顾客消费获得积分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合同负债/递延收益——消费积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说明:
①增值税按照消费金额全额计税,消费积分的价值“合同负债”按照预估价值计算。
②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使用“递延收益”科目;适用新收入准则的,使用“合同负债”科目。以下遇到两个科目同时出现时,均如此,不再重复提醒说明。
(2)顾客后期使用消费积分抵减消费额
借:合同负债/递延收益——消费积分
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说明:增值税处理按照销售折扣处理,符合税法规定的,可以按照折扣后的金额计算增值税。
(3)顾客后期利用积分兑换奖品(积分规则内)的会计处理
借:合同负债/递延收益——消费积分
贷: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说明:利用积分兑换奖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需要同时视同销售处理。
(4)积分到期顾客没有使用而失效的会计处理
借:合同负债/递延收益——消费积分
贷:主营业务收入
说明:由于并没有新增收入,只是把当初从“收入”分出的积分给调整回去,所以不计算增值税。
(5)涉及到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合同负债/递延收益——消费积分”账户金额,实际上也属于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金额,因此当该账户在纳税年度内新增的余额。实际上是减少了应税收入额,需要进行纳税调增;同理,如果纳税年度内减少了该账户余额,所以增加应税收入额,则应做纳税调减。
【案例-1】餐饮企业消费积分的财税处理
甲天下火锅是一家连锁火锅店,在2020年12月搞了迎新促销,消费满100送100(积分)。积分可在未来180天内在旗下所有门店使用,消费满200可用积分100。同时,甲天下火锅计划在未来180天推出88折优惠(优惠12%)。
上述两项优惠不能重叠使用。根据历史经验,甲天下火锅预计有80%的积分客户会使用。
假定甲天下火锅在2020年12月取得了含税销售额3180万元,送出积分3180万元,其中积分在2020年12月31日前使用了1060万分,剩下的积分预计使用率不变。
假定上述金额均为含税价,甲天下火锅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6%,适用新收入准则。
解析:
1.会计处理
本案例中,使用积分有50%的折扣率,远高于其他一般客户能够享有的12%折扣率,因此应认为甲天下火锅的该折扣券是向客户提供了重大权利,应当作为单项履约义务(就是要单独确认积分价值的意思)。
因此,100分积分的价值(含税)=100*(50%-12%)*80%=30.40元。
甲天下火锅2020年12月销售积分的价值=3180*30.4%=966.72万元(含税),积分价值不含税金额=966.72/1.06=912万元。
因此,确认销售收入时,确认积分价值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318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88万元(3180/1.06-912)
合同负债-消费积分 912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0万元
2020年12月31日,根据当月已经使用的消费积分,再次确认收入:
借:合同负债-消费积分 304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4万元
这个304万元是怎么来的呢?
计算方法一:积分总价值912*使用积分1060万/总积分3180=304万;
计算方法二:使用积分1060万*积分价值率30.4%/1.06=304万。
如果年底“掐指一算”,之前预估的使用率会发生变化,就还要在“合同负债”和“主营业务收入”之间进行调整,方法跟前面的计算积分价值是一回事,计算出来的积分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就调增“合同负债”、调减“主营业务收入”,反之亦然,不追溯。
2.税务处理
税务方面涉及到三个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增值税处理
增值税处理涉及到三个环节,下面依次说说。
①发放消费积分时:
在发放消费积分时,会计处理是把消费积分从总收入中扣除一块作为积分的价值单独确认入账(合同负债),但是按照增值税的规定,需要全额作为计税依据,因此不能扣除一块。
②使用消费积分时:
首先,如果作为商业折扣处理,严格按照税法规定的要求,比如在同一张发票上开具消费金额和折扣金额,或者只开具折扣后的金额等,是可以按照折扣后金额计税,也就说积分在此时不需要再计税的。
其次,如果在使用积分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折扣处理,比如全额开具了发票,或者将消费积分折扣金额填写在备注栏的,则不能按照折后金额计税,消费计税需要再次计税。
第三,如果使用消费积分直接兑换礼品或奖品,应按照视同销售处理,相当于消费积分需要再次计税。
③消费积分到期失效时:
消费积分到期失效时,由于在发放积分时,已经确认过了增值税,失效时不再做处理。
(2)企业所得税处理
企业所得税主要是消费积分跨年度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①消费积分发放时:
与增值税一样,会计处理单独扣除的一块(积分价值-合同负债),在税务方面是不予认可的,其扣除部分应计入应税收入。
②消费积分使用时:
首先,如果严格按照规范的商业折扣处理,使用的消费积分,不计入应税收入,并且按照折扣后金额确认应税收入;
其次,如果不是严格按照规范的商业折扣处理,使用的消费积分,不能扣除消费金额,应按照扣除消费积分前的金额确认应税收入,但是消费积分不确认应税收入。
第三,如果是用消费积分直接兑换礼品或奖品,应按照兑换的礼品或奖品的公允价值视同销售,但是消费积分本身不确认应税收入。
③消费积分到期失效时:
消费积分到期失效时,由于在发放积分时,已经按照发放积分时的销售额全额确认了应税收入,因此失效时不再确认。
④消费积分跨年度的纳税调整:
当年新增的“合同负债-消费积分”,相当于是从应税收入中扣出来而没有计入应税收入的,所以对当年新增的消费积分账面价值,应调增应收收入。
当年“合同负债-消费积分”减少,说明当年有使用以前年度消费积分或消费积分失效,消费积分的账面价值转回了“主营业收入”,由于税务方面以前年度的消费积分都是已经确认过“应税收入”的,此时转回的部分就需要调减“应税收入”。
这里的话,是不是有点绕?那好,我就用通俗的话再解释一下:
当年新增的积分,由于是从应税收入中扣除来的,所以需要调整回去,增加应税收入;当年减少的积分,由于以前年度已经交过税,本年度就不再交税,所以需要调减应税收入。
(3)个人所得税处理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规定:个人通过使用消费积分得到的礼品,不征个人所得税;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通过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网页签到、宣传分享等途径获得积分
该类积分的获得,并不需要顾客必须是先消费才能获得。该类积分是企业通过赠送积分的形式达到宣传之目的,是企业的宣传花费支出。
(1)送出积分时
借:销售费用
贷:或有负债——促销积分
说明:由于不清楚顾客得到积分后是否会来使用,只能暂时计入“或有负债”,价值按照预估金额计算。在纳税年度内,只能按照实际支出进行税前扣除,如果与会计确认的金额不一致的应进行纳税调整。
(2)顾客到店消费后使用积分抵减消费款
由于可以通过销售折扣处理,从而减少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扣减积分后金额计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由于在此时,积分起到的是销售折扣的作用,已经通过少确认收入来体现了,因此在月末应统计该类业务的积分,然后红字冲销:
借:销售费用(红字)
贷:或有负债——促销积分(红字)
(3)顾客后期利用积分兑换奖品(积分规则内)的会计处理
借:或有负债——促销积分
贷: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说明:利用积分兑换奖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需要同时视同销售处理。
(4)积分到期顾客没有使用而失效的会计处理
借:销售费用(红字)
贷:或有负债——促销积分(红字)
(5)涉及到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通过促销赠送的积分,在没有实际发生支出时,不能税前扣除。因此,当期确认而没有实际支出的应进行纳税调整;反之亦然。
【案例-2】餐饮企业通过自媒体赠送消费积分的财税处理
甲天下火锅是一家连锁火锅店,在2021年8月为新店开业在网上推出一项宣传活动:凡是在活动期间通过转发企业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微博等宣传文章的,获得18赞以上的,可以获得价值88元的消费积分。该积分可以在新店开业试营业期间作为消费的现金抵扣,同时使用该积分还可以获得火锅消费的78折优惠(试营业期间正常折扣为88折);如果没有到店消费,也可以到店兑换甲天下火锅品牌的火锅底料等礼品,价值88元。消费积分有效期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8日(即国庆节过后失效)。
经过统计,共有1000人获得了价值88元的消费积分。
1.根据其他新店开业类似促销活动的经验数据估计,应有90%的消费者前来使用消费积分。
2.经统计8月份共有600人到店吃火锅使用了消费积分抵扣现金,以及享受78折优惠;有100人到店兑换了价值88元的甲天下火锅底料礼品包,礼品包成本48元/份。
3.消费积分8月份使用率符合预期。
4.消费积分在国庆节后失效,截止失效时账面还剩余记录有10人,需要冲销。
解析:
1.送出积分时,根据合理职业判断预计: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79200元(1000×88×90%)
贷:或有负债-促销积分 79200元
说明:对于促销活动中给出的超额折扣,属于促销噱头,在没有实际发生前不专门核算。
2.顾客到店消费后使用积分抵减消费款
由于可以通过销售折扣处理,从而减少增值税。因此,对于600人到店消费使用消费积分时,如果按照销售折扣处理,即按照实际收取款项开具发票(折后金额),则会计确认收入与税务确认都按照折扣后金额确认。同时,对于超额折扣,也是一种销售折扣,不需要单独核算。
由于在此时,积分起到的是销售折扣的作用,已经通过少确认收入来体现了,因此在月末应统计该类业务的积分,然后红字冲销: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52800元(600×88)
贷:或有负债-促销积分 -52800元
(3)顾客8月份利用积分兑换礼品包的会计处理
借:或有负债-促销积分 8800元(100×88)
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1227.61元
贷:库存商品 4800元(100×4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12.39元(8800×13%/1.13)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760元(8800×20%)
说明:
①利用积分兑换奖品(礼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需要同时视同销售处理。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时,对于本处领取礼品,需要进行视同销售纳税调整。
②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4号)第三条规定:“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包括网络红包,下同),以及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个人取得的礼品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企业赠送的具有价格折扣或折让性质的消费券、代金券、抵用券、优惠券等礼品除外。”本案例中赠送礼品,虽然通过积分的形式,但是没有改变不属于消费后的“积分”性质,因此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4)积分到期顾客没有使用而失效的会计处理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880(88×10)
贷:或有负债-促销积分 -880元
(5)涉及到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通过促销赠送的积分,在没有实际发生支出时,不能税前扣除。
本案例发生的赠送积分,实际上属于一种业务宣传性质。在赠送时虽然会计进行了核算并确认费用,但是由于没有跨年度,在同一个纳税年度内后续就发生了实际支出,对于多确认的费用也在会计上进行了冲销,因此最终在2021年度没有税会差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赠送积分的时候,不涉及到个人所得税;在顾客使用积分抵消消费款项时,如果按照折扣形式处理,也不涉及到个人所得税;但是,如果凭赠送的积分换取、领取礼品,或参与抽奖领取奖品时,则需要按照“偶然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同时,顾客凭赠送的积分领取礼品(奖品)时,企业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都需要视同销售处理。
三.同品牌旗下连锁店之间跨店积分互用的问题
同品牌旗下连锁店之间跨店积分互用的问题,相对复杂一些。
(1)连锁店属于同一法人主体的
由于属于同一法人主体,各连锁店会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税务上可以按照同一店的积分处理,只是内部管理核算时做出相关利益结算结算即可。
(2)连锁店不属于同一法人主体的
连锁店不属于同一法人主体的,各连锁店之间理应进行利益结算。在具体顾客使用积分少支付消费款项时,按照折扣处理;顾客消费积分时,按照或有负债处理。最后,根据各店积分的利益结算情况,取得收入时,按规定确认收入与增值税销项税额,并给支出方开具增值税发票。反之,支出时,索取发票,冲减或有负债。
四.餐饮企业加入外部公共积分平台的问题
公共积分平台是互联网大数据兴起后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就是各种业态的消费都可以积分,然后积分可以跨店、跨地区、跨行业等通用,或者消费者也可以在积分平台上去兑换各种礼品或服务等。简单说,就是顾客在餐饮店消费积分,可以去商场购买衣服使用;反之亦然。
公共积分平台是独立第三方,与加入积分平台的各个商家并无隶属关系,但是积分平台与各个商家之间应该存在积分结算关系,且积分平台也会从中获利。餐饮企业加入也是为了起到促销的作用。
因此,在具体财税处理时,可参照上述“连锁店不属于同一法人主体的”积分问题,进行处理。简而言之,就是收到积分平台支付的积分结算款,就确认收入;支付给积分平台的结算款,索取发票,计入销售费用(促销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