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跟朋友一起出去吃火锅,尤其是到了涮肉这一步,我这个懒人通常在一边等着吃,朋友负责涮肉。
在人多的情况下,为了方便,她通常是把一盘肉全部倒进漏勺里一起涮。比如涮牛肉,她会涮到牛肉发白,没有一丝血丝,然后捞上来,蘸上些辣椒圈与酱油、醋等调制的酱料。
吃的时候,总感觉牛肉有些老,吃起来口感不太好。
到了潮州之后,她又这样涮肉,直接被火锅店的老板娘说她浪费牛肉。
潮州人吃牛肉火锅,那吃的真叫细致。他们把不同部位的牛肉区分得非常清楚。比如,长在牛臀腿部位的肉称为嫩肉,长在牛前胸的那块脂肪叫胸口朥,还有匙柄肉,五花趾和三花趾。
不同部位的牛肉涮的时间也不一样。比如说嫩肉,因为肉质细嫩,在锅里涮8秒就要捞起来了。还有胸口朥,因为富有嚼劲,在锅里涮够120秒,吃起来会比较爽脆。
虽然五花趾比三花趾的纹路多,但是也仅需要涮8秒就可以吃了。
涮肉的时候,也不能一下子都下到锅里涮,而是要一点一点来涮,肉质有些发红,吃起来的口感才会最好。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潮州人觉得,吃牛肉火锅蘸辣椒酱那是给外地人准备的,本地人只认一种酱:沙茶酱。又甜又咸又香,超级好吃。
潮州人吃火锅,其实并不急着涮肉,而是先喝汤。
< class="pgc-img">>因此,锅底肯定是很清淡的锅底,不能像成都和重庆那样,满满的一锅红油,淹没了食材本来的味道。潮州的牛肉火锅的锅底通常是牛骨汤,里面或加上些甜玉米,或加上些萝卜,最大程度地保留牛肉原始的味道。
等到牛骨汤越熬越浓的时候,来上一碗清汤,撤上点菜花,那个香味,别提有多令人回味了。等汤喝足了,添上些新汤,再来涮牛肉,牛肉涮完了,再涮其它的配菜,最后才是青菜。
当然,潮州人吃牛肉火锅肯定会点牛肉丸。
没有牛肉丸或者牛筋丸的牛肉火锅是不完美的。
据说,潮州人原本并不知道牛肉丸可以做到如此美味。清、民时期,潮州人看到客家人在潮州府挑着担子卖牛肉丸,便将这种手艺偷学到手,还进行了改进。
潮州的手工打牛肉丸名不虚传。不仅弹力十足,韧劲也十足,吃起来更是弹牙爽口,富有嚼劲。他们将牛腿包肉去筋后切块,然后用铁锤敲打,足足敲打15分钟以上,然后加上适量的配料用拳头捏制成牛肉丸。
这种经过千锤百炼制成的牛肉丸煮好了甚至还能弹跳。煮的时候就直接用牛骨汤煮,煮开了蘸沙茶酱。因此,潮州人吃牛肉火锅的顺序是:喝汤、吃牛肉丸、涮牛肉。
如果说哪里的人算是正宗的吃货,潮州人肯定能排在前几名。你们觉得呢?
店摆放的“光盘行动”宣传牌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柳影 实习生 赵岩 文/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正在成为郑州餐饮企业和全体市民的共识。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为营造“勤俭节约”的用餐氛围,我市餐饮企业积极行动,纷纷通过集合菜品、推出小份菜、根据人数推出套餐等妙招来杜绝餐饮浪费。
吃火锅时,既想吃生菜、茼蒿,又想吃油麦菜、小白菜,可是都点又吃不完,怎么办?为防止消费者因为量大品种多而造成浪费,潮汕记生鲜牛肉火锅将原来的“三大样蔬菜”改为“五小样蔬菜”,缩减了每样蔬菜的分量,但增加了品类。采取同样方式的还有阿庄地道豫菜,将8种河南传统甜点进行组合,既避免了大份吃不完浪费,还让顾客一次可品尝8种甜点。
阿五美食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满足消费者菜品多样化的需求。郑州二合馆则采取“一人一份、一菜一事”的分餐制模式,按量做菜,方便每个人“光盘”。
此外,记者走访其他多家品牌餐饮门店时发现,餐企都在积极响应行业号召,在店内显眼处张贴“文明消费、节约用餐”等标语,并根据人数推出相应套餐。花千代烤鱼店专门推出了2到3人的套餐;麻辣新语推出了双人套餐和4人套餐;外婆私房菜则推出各类套餐,涵盖双人餐、4人餐、6人餐、8到10人餐及10人以上套餐。
采访中,不少餐企表示,今后将探寻更多方法鼓励消费者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目前,我们正在考虑推出更多种类的套餐,争取做到不管几个人来就餐,都有分量合适的套餐,也会根据情况做一些小份菜和半份菜。”麻辣新语的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