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潭
秋渐深,冷雨一场场落。呼朋引伴去吃涮羊肉,看到古意幽然的铜火锅,忽忆起老家亦有一口,遂驱车数里,从灰尘厚重的高阁翻出,擦拭干净。
先生见我突然稀罕他家的铜火锅,像自己受了尊重一般,非常开心,买来木炭,约好友三五,举办开锅仪式。大家都说,现在很少吃炭锅,都改用电火锅了,省事,但吃炭火锅的感觉还是妙:羊肉嫩,情致好,怀旧,吃的是文化。
先生说,可不是文化嘛,这口锅,打我记事时都在,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传下来,总之比我们都老。有人质疑,以前人都吃不饱,你祖上怎么会有铜火锅?先生辩道,我祖上中过举,民族资产阶级萌芽时,开过最早的煤矿,祖上传下来的,有宣德炉,瓷罐,太师椅,老玉,古籍……怎么就不可能有一口小小的铜火锅?
既然如此,有人问,你现在还用宣德炉焚香吗?用瓷罐腌菜吗?老玉还戴吗?
当然不用。
那你又怎么舍得用这铜火锅呢!这不也是古董了吗?
啊,古董!所有人都惊叫——我们在用古董吃饭?这也太奢侈了吧!
然后,大家开始七嘴八舌推测这口火锅的价格,如果是明代的,该有多少万;清代,多少万;民国……最后有人说,你干脆上一次鉴宝节目吧!
聚会结束后,铜火锅就被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只闲时从柜子里翻出欣赏,它的表面,有一层淡淡的绿,如岁月茸茸的毛。它的双耳,细致精巧。轻叩,有玲珑的雅音。
一次,一个刚刚迷上收藏的朋友来我家,我拿出这口铜火锅给他看。他翻来翻去看了半天,说,这下面怎么会有一个商标?由此推断,这是现代仿品,朋友很肯定地说。
消息使人沮丧。先生把铜火锅胡乱扔在灶台上,故作释然道,不过,用这只锅煮的肉,还是很嫩很嫩的。
过了几天,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又搬出铜火锅招待。来客不是别人,是先生滞留远方多年的弟弟。他看见这口铜火锅,立马激动地叫起来,说这口锅还在呀。
先生说,原以为这口锅是咱家祖传的,没想到是仿品,唉!
他弟问,你凭什么说这是仿品?
先生说,这锅底有个标签。
他弟看了标签,立马大笑起来,这是我小时候贴的。这个标签的来历是这样的,有一次,咱大爷家来了两桌客人,中午打算吃火锅。他家只有一口跟咱家一模一样的锅,想借咱家的一用,我怕将来拿错锅,就在锅底胡乱粘了个金色标签。
这么说,这口锅,不是仿品?先生睁大了眼。
当然不是喽!弟弟斩钉截铁地说。
先生突然生起气来,忿忿道,早就应该想到,某某刚喜欢收藏,一定道行不深,而我呢,竟然轻信他!
铜火锅的地位,像温度计掉进热水里,又“嗖”地一下升起来,重新被拭弄干净,收藏入柜。
但铜火锅的故事并没有完。在一次偶然的家庭聚会上,先生的大姐,忆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无限感慨。她说,当时家里穷,参加工作了,宿舍离单位远,为了给她买一辆自行车,父亲把那口祖传的铜火锅卖了……
什么?先生打断了姐姐的话。 那我家那口铜火锅是哪来的?先生问。
那口啊,姐姐笑起来,父亲后来越想越难过,觉得卖祖物不吉利,又筹钱买了一个新的。
……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张晨晔
<>渐深,冷雨一场场落。呼朋引伴去吃涮羊肉,看到古意幽然的铜火锅,忽忆起老家亦有一口,遂驱车数里,从灰尘厚重的高阁翻出,擦拭干净。
先生见我突然稀罕他家的铜火锅,像自己受了尊重一般,非常开心,买来木炭,约好友三五,举办开锅仪式。大家都说,现在很少吃炭锅,都改用电火锅了,省事,但吃炭火锅的感觉还是妙:羊肉嫩,情致好,怀旧,吃的是文化。
先生说,可不是文化嘛,这口锅,打我记事时都在,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传下来,总之比我们都老。有人质疑,以前人都吃不饱,你祖上怎么会有铜火锅?先生辩道,我祖上中过举,民族资产阶级萌芽时,开过最早的煤矿,祖上传下来的,有宣德炉,瓷罐,太师椅,老玉,古籍……怎么就不可能有一口小小的铜火锅?
既然如此,有人问,你现在还用宣德炉焚香吗?用瓷罐腌菜吗?老玉还戴吗?
当然不用。
那你又怎么舍得用这铜火锅呢!这不也是古董了吗?
啊,古董!所有人都惊叫——我们在用古董吃饭?这也太奢侈了吧!
然后,大家开始七嘴八舌推测这口火锅的价格,如果是明代的,该有多少万;清代,多少万;民国……最后有人说,你干脆上一次鉴宝节目吧!
聚会结束后,铜火锅就被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只闲时从柜子里翻出欣赏,它的表面,有一层淡淡的绿,如岁月茸茸的毛。它的双耳,细致精巧。轻叩,有玲珑的雅音。
一次,一个刚刚迷上收藏的朋友来我家,我拿出这口铜火锅给他看。他翻来翻去看了半天,说,这下面怎么会有一个商标?由此推断,这是现代仿品,朋友很肯定地说。
消息使人沮丧。先生把铜火锅胡乱扔在灶台上,故作释然道,不过,用这只锅煮的肉,还是很嫩很嫩的。
过了几天,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又搬出铜火锅招待。来客不是别人,是先生滞留远方多年的弟弟。他看见这口铜火锅,立马激动地叫起来,说这口锅还在呀。
先生说,原以为这口锅是咱家祖传的,没想到是仿品,唉!
他弟问,你凭什么说这是仿品?
先生说,这锅底有个标签。
他弟看了标签,立马大笑起来,这是我小时候贴的。这个标签的来历是这样的,有一次,咱大爷家来了两桌客人,中午打算吃火锅。他家只有一口跟咱家一模一样的锅,想借咱家的一用,我怕将来拿错锅,就在锅底胡乱粘了个金色标签。
这么说,这口锅,不是仿品?先生睁大了眼。
当然不是喽!弟弟斩钉截铁地说。
先生突然生起气来,忿忿道,早就应该想到,某某刚喜欢收藏,一定道行不深,而我呢,竟然轻信他!
铜火锅的地位,像温度计掉进热水里,又“嗖”地一下升起来,重新被拭弄干净,收藏入柜。
但铜火锅的故事并没有完。在一次偶然的家庭聚会上,先生的大姐,忆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无限感慨。她说,当时家里穷,参加工作了,宿舍离单位远,为了给她买一辆自行车,父亲把那口祖传的铜火锅卖了……
什么?先生打断了姐姐的话。 那我家那口铜火锅是哪来的?先生问。
那口啊,姐姐笑起来,父亲后来越想越难过,觉得卖祖物不吉利,又筹钱买了一个新的。
>报君获悉,
今天,“巨野疾控”发布关于寻找
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密接
马某某可能有接触或
轨迹重合人员的公告。
图源:巨野疾控
2022年4月14日22时30分,巨野县疾控中心接济宁市疾控中心协查函,函示济宁任城区密接马某某于4月8日12:30在台州西站综合服务点与阳性病例同时段等候,判定为密切接触者。马某某4月8日由台州至菏泽,4月9日-12日期间在巨野县有活动轨迹。接协查后迅速对其行动轨迹及次密接进行调查,目前已排查出的次密接人员均已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为做好巨野县疫情防控工作,
马某某在巨野县主要活动轨迹
公布如下
↓↓↓
4月9日
上午11:51在菏泽东站乘坐G6968次列车7车厢由菏泽东至巨野北站,于12:08下车。12:40到达巨野全季商务酒店(以下简称全季酒店)在大厅办理入住,13:28上楼送行李(电梯中同乘三人),13:30离开。13:35到达月星家居商场一楼与工作伙伴见面,13:41离开;13:50在新上海装饰城金牌卫浴店约见客户。19:05在老茶馆与朋友聚餐。
4月10日
00:12出老茶馆,返回全季酒店。上午在酒店未外出,13:20在秋稻粥铺吃饭,13:51付款,随后到达新上海装饰城金牌卫浴约见工作伙伴,于18时返回全季酒店,晚餐点外卖未外出。
4月11日
上午9时前往新上海装饰城约见工作伙伴,午餐在新上海装饰城金牌卫浴一房间内就餐,直至16时返回全季酒店。19:40左右到达馕坑烧烤铜火锅就餐,就餐位置从西面数第三排中间位置,同餐7人,21:12去厕所,21:15返回;21:47再次去厕所,返回时在西北角与同时段1名用餐人员聊天近1分钟,21:51离开馕坑烧烤铜火锅返回全季酒店。22:01到酒店楼下诚真超市购物,购物期间两个女孩购物(其中一人未戴口罩),22:05离开,全程未戴口罩;购物后返回酒店未外出。
4月12日
早9时和朋友4人前往全季酒店附近的张三糁汤吃早餐,9:30微信付款后5人一同离开。9:40前往月星家居,9:50离开;10:30左右返回全季酒店,13:30退房。14时左右前往美宣美容理发店理发(未戴口罩),14:27到秋稻粥铺午餐,14:35前往巨野北站。15:17乘坐G6964次列车4车厢由巨野北站到济宁北站。
请与密接同时段在同场所活动居民第一时间向属地镇街、村居或工作单位报备个人信息,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并主动配合进行核酸检测,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如隐瞒相关接触情况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等不良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请广大居民不必恐慌,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提高免疫力,增强个人防护意识,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
青报君查询了铁路12306App,
4月17日的铁路售票系统显示,
G6968始发站为庄寨站、
终点为济南西站,
途经胶州北站;
G6964始发站为菏泽东站、
终点站为济南西站,
途经青岛西站、青岛机场站。
图源:铁路12306App。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图源:铁路12306App。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周知!
综合自观海新闻客户端、巨野疾控、铁路12306App
来源: 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