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国12年后,美式汉堡品牌“卡乐星”关闭上海所有门店;上海、南昌等地宣布调整防疫措施,外地人员抵达5天内不得进入餐饮等公共场所。详情请看红餐网《每日餐讯》。
美式汉堡品牌“卡乐星”关闭上海所有门店
东方网消息,11月21日,进入中国12年之久的美式汉堡品牌“卡乐星”关闭上海所有仅剩门店。
卡乐星上海办公室对外表示,卡乐星上海最后一家直营门店——浦东嘉里城店,确实于21日结束营业,后续也没有再开业的计划。而目前仍在营业的机场店属于加盟店,不在关店范围内。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卡乐星官方微博
红餐网查看卡乐星官网发现,目前卡乐星在中国大陆的门店除上海机场店外,仅剩胶东国际青岛机场店。
公开资料显示,卡乐星1941年始创于美国加州,起初只是小小的热狗站,后来不断发展,巅峰时期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4000多家餐厅,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卡乐星的知名度较高,被认为是纯正美国风味汉堡的代表。
2009年,卡乐星在上海开设中国大陆首家门店, 凭借着货真价实的汉堡肉,以及极具辨识度的笑脸星星logo深入人心,成为彼时的“网红汉堡”。之后更是入驻了虹口龙之梦、来福士、七宝万科等多个商场,还在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开出门店。
然而,卡乐星后续并没有在国内获得很好的发展,如今甚至沦落到关停大部分门店的地步,究其原因,或与其定价较高、本土化不足有关。
上海、南昌调整防疫措施
外地抵达5天内不得进入餐饮店等公共场所
红餐网综合消息,近日,上海、南昌等地宣布调整防疫措施,进一步加强入沪、入昌人员健康管理,外地人员抵达5天内不得进入餐饮、超市等公共场所。
据“上海发布”11月22日消息,自11月24日零时起,上海进一步加强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的工作措施。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来沪返沪人员抵沪不满5天者,不得进入餐饮服务(含酒吧)、购物中心(含百货店)、超市卖场、菜市场、美容美发、洗(足)浴、室内健身、歌舞娱乐、游艺厅、网吧、密室剧本杀、棋牌室等公共场所。同时将在 “随申码”“场所码”等展示界面显示“来沪返沪不满5天”的标记提示。
对所有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在落实现有“落地检”“三天三检”等要求的基础上,第5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随申码”“场所码”展示页面取消标记提示。
上海发布表示,抵沪不满5天者可以乘坐公交、地铁,可以进公司,可以进入便利店,只是不能进上述列举的公共场所。去派出所、法院、街道办事处之类的部门也不受影响。如需就医,相关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可按相关规定持有效核酸检测报告到医疗机构就医。
今日,南昌也发布了类似的防疫措施。据“南昌发布”消息,自11月23日零时起,进一步加强入昌人员疫情防控:倡导广大市民近期非必要不离昌,不与入昌未满5天人员聚餐聚会。
入昌未满5天人员,不得进入餐饮服务(含酒吧)、购物中心(含百货店)、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美容美发、洗(足)浴、室内健身、歌舞娱乐、游艺厅、网吧、密室剧本杀、棋牌室等公共场所。
春雪食品两股东解散并清算
新京报消息,11月22日,春雪食品宣布收到股东莱阳市同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莱阳市春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决议解散并清算的告知函,两股东合计持有的春雪食品32230950股将办理非交易过户。本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春雪食品控股股东、实控人未发生变化。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春雪食品官网
据了解,莱阳市同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成立于2016年,截至公告日,持有春雪食品11.61%的股份。莱阳市春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成立于2020年,截至公告日,持有春雪食品4.5%的股份,合伙人之一郑钧系春雪食品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郑维新之子。
两个合伙企业的全体合伙人2022年11月19日一致形成决议,同意将合伙企业解散并进行清算,后续将按照各位合伙人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有春雪食品的股份数量,拟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使得各合伙人直接持有春雪食品相应股份,并将通过中登上海分公司办理非交易过户事宜。本次变动将导致春雪食品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持股占比由38.21%上升至38.36%。
资料显示,春雪食品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白羽鸡鸡肉食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2021年上市,拥有伊藤忠商事、德克士、家家悦超市、全家便利店、嘉吉动物蛋白等一批客户。2022年前三季度,春雪食品营收增长16.97%至18.26亿元,净利润增长14.03%至7779.8万元。
新华书店布局茶饮?
北京已出现联名合作店
中国饮品快报消息,近期,新华书店和超级玛特文创联合打造的动漫主题书店在北京开业。这家主题书店,同时也是新华书店与茶饮品牌“茶太良品”的联名合作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茶太良品公众号
据了解,在该联名合作店内,茶太良品推出了限定联名款产品——飘雪系列,以“京派制茶”为特色,相关饮品均装盛在搪瓷杯里,顾客喝完之后杯子也可以带回家重复使用。
注:本文由红餐网综合东方网、新京报、中国饮品快报等公开信息。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也希望广大读者在评论区留言,为广大餐饮人提供更多更宝贵的建议。
< class="pgc-img">>整编 | 红餐网_李金枝
快消品讯)昨日,进入中国12年之久的老牌美式汉堡卡乐星关闭上海所有仅剩门店。目前卡乐星各大官方渠道暂未发声,官方小程序上剩余两家门店(浦东嘉里城店与七宝万科店)均已显示“繁忙置休”。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卡乐星小程序
据《快消品》了解,卡乐星1941年始创于美国加州,起初只是小小的热狗站,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近年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多家分店,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卡乐星的知名度极高,被认为是纯正美国风味汉堡的代表。卡乐星于2010年在上海美罗城开出了国内首店,卡乐星凭借着货真价实的汉堡肉,以及极具辨识度的笑脸星星logo深入人心,成为了彼时的“网红汉堡”。之后卡乐星更是入驻了虹口龙之梦、来福士、七宝万科等多个商场,还在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设有门店,巅峰时期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4000多家餐厅。
照烧凤梨堡、BBQ培根堡、薯条、乐星鸡、各式沙拉等都是卡乐星的招牌。不过很多消费者也认为卡乐星产品价格过高,人均消费在40元左右,比其他品牌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等高出两成。此外,卡乐星发展滞后与其经营模式也有关,与麦当劳、肯德基等以自营为主不同,卡乐星主要进行特许经营,这使得卡乐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L)
还没有抖音小红书的时候
它就已经是上海网红了
< class="pgc-img">>“我排了很久,到了7点终于轮到我,但汉堡已经卖光了。”
本周一,浦东嘉里中心的卡乐星,关店前出现了“最后的晚餐”热潮,门前排起了来打卡告别的队伍。
从11月21日起,快餐品牌卡乐星正式结束了中国直营店的经营,除了三家机场加盟店之外,关闭了上海仅剩的几家门店,后续没有继续在中国开业的计划。
在外滩君印象中,卡乐星可以算是初代网红汉堡了,于2009年9月进入中国,第一家店开在了上海人民广场来福士。
< class="pgc-img">>当时它家巨大的火烤牛肉汉堡,带给了食客完全不同于M记K记等连锁汉堡的体验,开业当月就火爆出圈。
在那个还没有抖音、小红书,朋友圈还是个小众玩意的时候,卡乐星成了天天排队的网红。
01
突然关店,粉丝错愕
< class="pgc-img">>本周一是卡乐星浦东嘉里城店最后一天营业,有不少人从上海其他区域特地赶来打卡告别。“我特地开了30多公里,就为了来吃这最后一次卡乐星”。
店员透露,因为确定不会再开店了,没有继续备货的打算。
卡乐星这次的关店风波比较突然。今年9月初,人民广场来福士B1层的卡乐星曾突发火情,险情很快排除。此后一直处于关店装修状态。
在最近两周,陆续有顾客发现其他各家商场中的卡乐星也开始停业。直到上周末,官方才确认卡乐星直营店将告别中国,让无数拥趸惊愕不已。
< class="pgc-img">>根据卡乐星官网显示,目前其在中国大陆的门店仅剩上海浦东机场店、上海虹桥机场店,以及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店。其中虹桥机场店因为疫情管控,从3月闭店至今,但未收到闭店通知。
品牌方透露,这三家店由于是加盟店,不在这次的关店范围内。
02
初代网红汉堡
卡乐星是地道的老牌美式快餐,起源于1941年,当时创始人卡尔·卡契尔和妻子置办了一辆热狗外卖车开始快餐生意,后来又开了烤肉汽车餐厅。
到了1956年,卡尔在加州新开了两家汽车餐厅,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Carl’s Jr.”,中文译为卡乐星。
2009年9月3日,卡乐星在上海人民广场来福士开了第一家门店,其背后是由面包物语集团和新加坡休闲餐饮集团Aspac F&B合资成立的上海星界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当时卡乐星对于进军中国的信心满满,计划在八年内发展百家餐厅。
为了和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等已有连锁美式快餐展开差异化竞争,卡乐星延续了“纯正的美国口味”,现点现做。
当时的价格也相对“高档”,单个汉堡主流价位在20元以上,部分豪华配置的单品超过30元,汉堡尺寸巨大,火烤出炉的肉片配上新鲜足量的蔬菜,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
< class="pgc-img">>依稀记得当时本地电视台的美食节目里,主持人去卡乐星探店,把汉堡放在脸旁边一比,“哇真的比我脸还要大”,着实让电视机前的我吃了一惊。
同时,卡乐星也是洋快餐中率先推出饮料免费续杯、自主调味萨萨吧等服务的,当时看来十分洋气,开业后几年一直都是来福士广场B1层的高人气餐厅,饭店常常大排长龙。
几个月后,徐家汇美罗城门店开业,同样人气居高不下。
03
风头不再,悄然退场
2013年,卡乐星在上海成立了“卡乐星(上海)餐饮有限公司”,试图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
之后几年中,从吴江路、徐家汇、人民广场到虹口、五角场、浦东,卡乐星的门店几乎遍布了上海的主要商圈。
< class="pgc-img">>然而在上海之外,卡乐星在大陆其他城市始终表现平平。
2011年卡乐星在福州金山万达开店,计划随后5年在福建开设15家餐厅,但并未能如愿扩张。福州店也在2015年悄然关闭。
2019年12月,卡乐星入驻北京高铁南站,但也很快因为疫情客流骤减而关闭。
在餐饮新消费浪潮来临后,越来越多的美国汉堡品牌进入中国,Shake Shack、Popeyes、Five Guys都在短时间内就成了网红汉堡。
同时,上海本土也出现了多家美式汉堡店,例如Charlie’s Burger、绞肉机汉堡等。
面对越来越多的选择,年轻人早已不再以吃卡乐星为时髦。对于卡乐星产品质量的吐槽也开始出现,“现在的芝士肉酱薯条和原来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我今年经常会路过万象城的卡乐星,它在商场负一层的室外通道处,是来往地铁站的必经之路,又是半室外的开阔空间,市口很好。
然而每次进店点餐坐下后,才发现整家餐厅只有我们一桌人,食物包装、一次性餐具也统一用了外卖规格,和以前的热闹场景大不一样。
< class="pgc-img">>卡乐星在中国运营了13年,如今终于决定退出大陆市场,的确让人唏嘘。
不过,对于刚才提到的许多网红洋快餐品牌来说,进入中国后从走红到没落的周期正在越来越短,Popeyes前不久经历了闭店危机,去年还要排队两小时的Five Guys如今也是风头不再。
这样回头看来,坚持运营了13年的卡乐星,已经在上海一代年轻人记忆中留下了美好的一笔。
文、编辑/Cardi C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