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科
三十再出发,昂首向未来。这次跟随市党政代表团赴长沙县开展“双学双争”大学习活动,先后走进湖南自贸试验区创新中心、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铁建重工第二产业园、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等地,所行之处,皆有所思;所观之域,皆有所悟。虽然学习考察时间不长、日程紧凑,但长沙县的现代园区、优势产业、城乡面貌,令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那种竞强攀高的进取精神、争先进位的干事氛围,令人深受触动、深受启发。
坚持发展为要,观大势才能创大业
从交通闭塞到四通八达,从敲响企业改制“三湘第一锣”到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国家级贫困县到全国县域百强第七位……“奋进新征程,挺进前五强”是新时代赋予新浏阳的新使命。面对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不够明显的现实情况,如何把“美丽水乡”的梦想照进现实,如何以“达浒出彩”为全市大局添彩,需要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信念“担大任”、站位全局“观大势”、倾注全力“创大业”。
一是支撑发展的机遇持续升温。“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强省会”战略、湘赣边区域合作等重大战略加快实施,一园四镇、连云山片区、椒花水库等规划建设换挡提速,达浒镇必将在更高层次承接重大项目、在更广领域集聚资源要素、在更高起点推进开放合作。
二是巩固发展的基础持续强劲。达浒镇水系发达,河网稠密,森林覆盖率高达76%,充沛的山水资源孕育了优质的文旅资源。榴花洞漂流、金坑溯溪、百丈漕瀑布、千年银杏、万亩油菜花海等景观让人流连忘返,金石孔庙、易荡平故居、油纸伞非遗工坊更是为水乡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这都是我们实现“红绿结合、文旅融合”弯道超车的强劲动能。
三是谋求发展的态势持续奋进。经历疫情和水库征拆等大战大考,全镇干部作风能力显著提升、奋斗激情充分迸发。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心思进,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在捕捉机遇中创造机遇,在抢开新局中奠定胜局,推动达浒镇在新一轮起跑线上发展再提效、实力再跃升、进位再突破。
坚持项目为王,真实干才能出实绩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实施“项目建设提速年”“营商环境提质年”活动,部署开展椒花水库攻坚、招商签约攻坚、项目落地开工攻坚、营商环境提质攻坚“四大攻坚行动”,进一步吹响大抓项目建设、创优营商环境的嘹亮号角,全力推动达浒镇高质量发展。
一是尽心尽力招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重点项目的储备谋划和包装推介,打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乡情招商、节会招商“组合拳”,用好达浒籍在外成功人士人才数据库,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重奖招商“红娘”,浓厚“人人开展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氛围。
二是如火如荼建项目。坚持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党群参与,实现椒花水库主体工程和移民安置区双提档、硬件设施和人文配套双升级。扎实推进易荡平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丰田桥新建、水厂改造升级等项目,启动云躲躲度假酒店综合体二期、云上金坑、竹制品综合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掀起发展攻坚热潮。
三是全心全意优环境。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积极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乡镇。精准落实“党建引领、助力千企”行动,创新开展“达您所盼,‘浒’航发展”“党员一线达,服务标准达”等活动,定期摸排、交办、解决企业在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等关键环节的困难诉求,加大对涉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力打造顶格服务、顶真支持、顶诚护航的一流营商环境,确保企业在达浒镇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
坚持民生为本,先“振农”才能全振兴
对于达浒镇而言,抓“三农”工作就是抓乡村振兴。依托绿色生态和红色文化,坚持以文塑旅、以农兴旅、以旅彰文、以旅强农,以更高站位推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更高标准打造农耕文化名片。
一是推动现代农业更优更强。多元化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路径,深挖“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油菜、烤烟、蔬菜、油茶、小水果等特色产业,对接合作省农科院、湖南农大等高等院校,全面提升孔蒲中生态米、书香龙泉、丰东牛肉、浏元甲、水果玉米等本土品牌影响力。
二是塑造文旅品牌更亮更响。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利用“电商+直播+网红”平台,优化提升“农耕+红色”“农耕+非遗”“农耕+研学”“农耕+民宿”“农耕+艺术”“农耕+美食”等新兴业态,在舌尖美食、文创手信、特色节会上制造吸睛点、消费点、网红点,将易荡平故居、李忠国油纸伞、金坑溯溪、云躲躲民宿、象形山水等打造为现象级IP。
三是促进镇村面貌更美更靓。切实抓好大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巩固水美湘村、小微水体、美丽幸福河流建设成效。落实落细“林长制”,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加大林业资源管护、火灾防控和涉林案件查处力度,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持续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农房规划设计和质量管控,确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党建为基,重服务才能真服众
坚持以“党建聚合力”工程为统揽,推深做实调查研究、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全力打响“达先锋”党建品牌,用“全心全意”赢得人民群众“十分满意”。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举办“达家庭大讲堂”、“达青年”理论学习班、“书香达人”读书分享会、“你问我‘达’——党的二十大知识抢答赛”等活动,在深学笃行中砥砺为民初心。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能力,号召党员干部走出院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破解难题,在深入村组一线“挖呀挖呀挖”中种出群众“幸福之花”。
二是打响党建品牌。以“达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以抓党建促政治领航提升、产业项目提速、基层治理提效、乡村振兴提能、文明创建提质、清廉建设提标“六大行动”为重点,充分发挥“为民服务”“项目攻坚”“安全生产”等党员先锋队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与重点中心工作相结合,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三是锻造过硬队伍。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大力弘扬“案无积卷、事不过夜,雷厉风行、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闯创干”干部“干得好”。结合“双学双争”大学习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向优秀学习、向先进学习,选树一批“达先锋”。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深入推进“清廉达浒”建设,持续浓厚干部清廉、政府清正、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围。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站在新的起点,达浒镇将以更加昂扬振奋的姿态、更加苦干实干的状态、更加拼搏进取的步态,奋力“闯创干”、争当“达先锋”,朝着“奋战椒花水库,建设美丽水乡”目标阔步前行,为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浏阳图景贡献达浒力量!
(作者系达浒镇党委书记)
读:在祖国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有一处绿意盎然,花香鸟语之地,让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它就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的最南端,犹如一颗镶嵌在南国大地上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作为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西双版纳以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拥有诸多精彩自己的大家去探寻。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西双版纳风光,图源网络
一、西双版纳简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之一,首府景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总面积达1.91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3.3万。该地东北、西北与普洱市接壤,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一江连六国,有4个国家级口岸。
< class="pgc-img">>西双版纳风光,图源网络
这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四季如春,被誉为中国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热带雨林绿洲”等。境内河流众多,澜沧江穿境而过,滋养了这片肥沃的土地。
同时,西双版纳也是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以及中国热点旅游城市之一,西双版纳以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2022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4.3%。
同时,西双版纳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各民族的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火把节等传统节日,不仅展现了民族风情,也成为了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方面,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培养新一代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西双版纳的历史沿革
西双版纳古称勐泐,勐泐先民是古代越人的一支。
三国、两晋时期及以前属永昌郡管辖。
南北朝时期,西双版纳一带号称勐泐国,都于景德。
南宋(1160年),属南宋地方政权“大理”管辖。
元灭宋后,在云南设立行省,将云南划分为37路、5府,勐泐一带称为“车里路”。
明朝(1570年),把所管辖地区划分为12个“贺圈”,即“西双版纳”。
清朝(1908年),西双版纳爆发了勐遮、六顺、顶真三土司与勐海、勐混土司及景洪宣慰使司之间的战争,云南当局派兵进入西双版纳弹压。
民国(1912年),把西双版纳分为八个行政区,先后属滇南道和普洱道。
1955年6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改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截至2022年9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共辖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个县级市、2个县,分别是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
三、西双版纳的经济实力和荣誉称号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热带雨林、少数民族文化等丰富资源。近年来,西双版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旅游、农业、生物产业等,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 class="pgc-img">>1、主要经济指标
GDP:2022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4.3%。
主要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比28.2%,第二产业占比28.5%,第三产业占比43.3%。
2、主要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西双版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热带雨林、少数民族文化等丰富资源。近年来,西双版纳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占GDP的比例不断上升。
农业:西双版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盛产热带水果、橡胶、茶叶等农产品。近年来,西双版纳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基础设施建设:西双版纳近年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电力、通讯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产业结构偏低: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旅游业和农业,产业结构偏低,抗风险能力弱。
生态环境保护:西双版纳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整体而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未来,西双版纳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西双版纳的著名旅游景点和风景名胜
1.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是一个天然的村寨式公园,集中体现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和傣民俗文化三大主题特色。
< class="pgc-img">>曼听公园,图源网络
2.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该植物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的植物园。 该园于1959年创建,全园占地面积约1125公顷,收集活植物13000多种,有一片面积约250平方千米的原始热带雨林,拥有多种热带植物,非常适合植物爱好者。
< class="pgc-img">>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图源网络
3.野象谷热带雨林景区
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亚洲象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地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野象谷热带雨林景区,图源网络
4.西双版纳傣族园
傣族园全称西双版纳傣族园,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橄榄坝。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占地面积3.36平方公里。傣族园是西双版纳之魂,是西双版纳集中展示傣族历史、文化、宗教、体育、建筑、生活习俗、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等为一体的民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西双版纳傣族园,图源网络
5.告庄西双景
这里有着特色的建筑和商业街区,包括星光夜市,是体验当地文化的好地方。
6.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保持有原始状态的热带雨林区域,可以进行徒步探险等活动。
7.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
这里四季如春,收集保存了大量热带花卉和水果等植物资源。
8.白象沙滩
白象沙滩是新兴的旅游地标,靠近星光夜市。
五、西双版纳的特色美食和知名餐厅
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拥有丰富的傣族文化和独特的美食。以下是西双版纳的一些特色美食:
1.喃咪
喃咪是一种傣族的传统调味品,主要由各种香料、辣椒、蔬菜等混合制成。它的味道包含了咸、酸、香、辣、鲜、甜、苦等多种口味,常用来拌食蔬菜或肉类。
< class="pgc-img">>喃咪,图源网络
2. 柠檬干巴丝
柠檬干巴丝是一种将烤好的牛肉干撕成细丝后,加入柠檬汁、小米辣、姜蒜、香菜、香油等调料拌制而成的凉菜,酸辣可口,非常开胃。
3.孔雀宴
孔雀宴是一种以孔雀开屏为灵感的宴席,菜品丰富多样,通常会使用酸、甜、苦、辣、咸等口味,每道菜都非常精致。
< class="pgc-img">>孔雀宴,图源网络
4.竹筒饭
竹筒饭是将糯米装入竹筒内蒸煮而成的,带有竹子的清香,通常还会有蜂蜜或白糖作为甜味调料。
5.特色宴席
西双版纳的特色宴席往往包括了多道当地特色菜肴,如酸笋鸡、傣族手抓饭等。
6.糯米饭
西双版纳的糯米饭种类繁多,除了传统的竹筒香饭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创意做法。
7.红糖冰粉
一种甜品,用红糖水与冰粉混合,清凉解暑。
这些美食代表了西双版纳的风味特色,如果你有机会去西双版纳旅行,不妨尝试一下这些地道的美食。
※西双版纳的知名餐厅推荐:
1.曼龙匡傣味餐厅
该餐厅因其地道的傣族菜肴而在当地享有盛名。
特色:提供正宗的傣族风味菜肴,适合喜欢尝试本地传统美食的食客。
2.景凤缘
特色:该餐厅主要提供家常菜,特别推荐木姜子煮鱼等菜肴。
3.旺角早晚点
特色:该餐厅提供各种早点和小吃,如鸡肉、牛肉、猪肉等,还有肠旺米线和花生汤米线等特色米线。
六、西双版纳的奇闻趣事
1. 傣族独特的“女娶男嫁习俗”
在西双版纳的一些傣族村落中,存在着特殊的婚姻习俗——女娶男嫁。这种习俗与大多数地区的传统不同,在这种习俗下,男方会“嫁”入女方家庭,成为女方家庭的一员。婚礼期间,宾客们会在新房外面撒红包,增添喜庆气氛。
< class="pgc-img">>西双版纳傣族的婚礼习俗,图源网络
2. 阿朱尼的故事
阿朱尼是西双版纳民间流传的一个机智人物,他的故事广泛流传,内容丰富。这些故事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阿朱尼聪明、机警的性格,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社会风貌。
3. 哈尼族的创世传说
在哈尼族中流传着一个关于世界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传说—《红爹米爹》。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位神化人物腊白阿雅和伽比阿朗如何分离混沌,创造了天和地的过程。
4. 特色的婚礼习俗
西双版纳的婚礼习俗十分有趣。例如,在傣族的婚礼上,新人和宾客们会一起参与各种传统活动,比如泼水节期间的泼水祝福仪式,以及婚礼当天的各种庆祝活动,如唱歌跳舞、品尝美食等。
< class="pgc-img">>小编每日原创不易,若您还满意,可点左下角“点赞”支持小编,或右下角“评论”“转发”,感激不尽!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文丨陈科
三十再出发,昂首向未来。这次跟随市党政代表团赴长沙县开展“双学双争”大学习活动,先后走进湖南自贸试验区创新中心、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铁建重工第二产业园、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等地,所行之处,皆有所思;所观之域,皆有所悟。虽然学习考察时间不长、日程紧凑,但长沙县的现代园区、优势产业、城乡面貌,令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那种竞强攀高的进取精神、争先进位的干事氛围,令人深受触动、深受启发。
坚持发展为要,观大势才能创大业
从交通闭塞到四通八达,从敲响企业改制“三湘第一锣”到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国家级贫困县到全国县域百强第七位……“奋进新征程,挺进前五强”是新时代赋予新浏阳的新使命。面对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不够明显的现实情况,如何把“美丽水乡”的梦想照进现实,如何以“达浒出彩”为全市大局添彩,需要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信念“担大任”、站位全局“观大势”、倾注全力“创大业”。
一是支撑发展的机遇持续升温。“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强省会”战略、湘赣边区域合作等重大战略加快实施,一园四镇、连云山片区、椒花水库等规划建设换挡提速,达浒镇必将在更高层次承接重大项目、在更广领域集聚资源要素、在更高起点推进开放合作。
二是巩固发展的基础持续强劲。达浒镇水系发达,河网稠密,森林覆盖率高达76%,充沛的山水资源孕育了优质的文旅资源。榴花洞漂流、金坑溯溪、百丈漕瀑布、千年银杏、万亩油菜花海等景观让人流连忘返,金石孔庙、易荡平故居、油纸伞非遗工坊更是为水乡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这都是我们实现“红绿结合、文旅融合”弯道超车的强劲动能。
三是谋求发展的态势持续奋进。经历疫情和水库征拆等大战大考,全镇干部作风能力显著提升、奋斗激情充分迸发。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心思进,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在捕捉机遇中创造机遇,在抢开新局中奠定胜局,推动达浒镇在新一轮起跑线上发展再提效、实力再跃升、进位再突破。
坚持项目为王,真实干才能出实绩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实施“项目建设提速年”“营商环境提质年”活动,部署开展椒花水库攻坚、招商签约攻坚、项目落地开工攻坚、营商环境提质攻坚“四大攻坚行动”,进一步吹响大抓项目建设、创优营商环境的嘹亮号角,全力推动达浒镇高质量发展。
一是尽心尽力招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重点项目的储备谋划和包装推介,打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乡情招商、节会招商“组合拳”,用好达浒籍在外成功人士人才数据库,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重奖招商“红娘”,浓厚“人人开展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氛围。
二是如火如荼建项目。坚持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党群参与,实现椒花水库主体工程和移民安置区双提档、硬件设施和人文配套双升级。扎实推进易荡平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丰田桥新建、水厂改造升级等项目,启动云躲躲度假酒店综合体二期、云上金坑、竹制品综合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掀起发展攻坚热潮。
三是全心全意优环境。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积极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乡镇。精准落实“党建引领、助力千企”行动,创新开展“达您所盼,‘浒’航发展”“党员一线达,服务标准达”等活动,定期摸排、交办、解决企业在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等关键环节的困难诉求,加大对涉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力打造顶格服务、顶真支持、顶诚护航的一流营商环境,确保企业在达浒镇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
坚持民生为本,先“振农”才能全振兴
对于达浒镇而言,抓“三农”工作就是抓乡村振兴。依托绿色生态和红色文化,坚持以文塑旅、以农兴旅、以旅彰文、以旅强农,以更高站位推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更高标准打造农耕文化名片。
一是推动现代农业更优更强。多元化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路径,深挖“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油菜、烤烟、蔬菜、油茶、小水果等特色产业,对接合作省农科院、湖南农大等高等院校,全面提升孔蒲中生态米、书香龙泉、丰东牛肉、浏元甲、水果玉米等本土品牌影响力。
二是塑造文旅品牌更亮更响。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利用“电商+直播+网红”平台,优化提升“农耕+红色”“农耕+非遗”“农耕+研学”“农耕+民宿”“农耕+艺术”“农耕+美食”等新兴业态,在舌尖美食、文创手信、特色节会上制造吸睛点、消费点、网红点,将易荡平故居、李忠国油纸伞、金坑溯溪、云躲躲民宿、象形山水等打造为现象级IP。
三是促进镇村面貌更美更靓。切实抓好大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巩固水美湘村、小微水体、美丽幸福河流建设成效。落实落细“林长制”,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加大林业资源管护、火灾防控和涉林案件查处力度,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持续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农房规划设计和质量管控,确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党建为基,重服务才能真服众
坚持以“党建聚合力”工程为统揽,推深做实调查研究、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全力打响“达先锋”党建品牌,用“全心全意”赢得人民群众“十分满意”。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举办“达家庭大讲堂”、“达青年”理论学习班、“书香达人”读书分享会、“你问我‘达’——党的二十大知识抢答赛”等活动,在深学笃行中砥砺为民初心。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能力,号召党员干部走出院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破解难题,在深入村组一线“挖呀挖呀挖”中种出群众“幸福之花”。
二是打响党建品牌。以“达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以抓党建促政治领航提升、产业项目提速、基层治理提效、乡村振兴提能、文明创建提质、清廉建设提标“六大行动”为重点,充分发挥“为民服务”“项目攻坚”“安全生产”等党员先锋队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与重点中心工作相结合,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三是锻造过硬队伍。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大力弘扬“案无积卷、事不过夜,雷厉风行、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闯创干”干部“干得好”。结合“双学双争”大学习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向优秀学习、向先进学习,选树一批“达先锋”。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深入推进“清廉达浒”建设,持续浓厚干部清廉、政府清正、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围。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站在新的起点,达浒镇将以更加昂扬振奋的姿态、更加苦干实干的状态、更加拼搏进取的步态,奋力“闯创干”、争当“达先锋”,朝着“奋战椒花水库,建设美丽水乡”目标阔步前行,为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浏阳图景贡献达浒力量!
(作者系达浒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