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取非法利益,杜某伙同夏某、刘某、王某等6人对外以著名奶茶、餐饮品牌加盟代理商名义招揽客户,通过网络途径投放广告并以黄牛身份假扮客户引流,虚构与品牌关系,夸大门店利润,共计骗取180余名被害人加盟费1000余万元。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杜某等6人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考察加盟店铺时被人搭讪
2021年7月2日,一名李姓男子向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报案,称自己在加盟奶茶店时被骗。原来,2021年4月,小李为谋生计选择加盟奶茶店。他前往上海市某知名奶茶店考察时,在店内被人搭讪,搭讪的夏姓男子掏出名片,称其是该奶茶店的加盟代理商,提供加盟有关的服务业务、设备原料等。因就在加盟奶茶店内,小李没有怀疑,跟随其到名片上所标注的上海某公司。
来到该公司后,夏某向小李介绍了公司经营人杜某,并带小李到样板间参观。“我们公司名下拥有多家知名奶茶店、快餐店的加盟权限,均为品牌官方授权,可以提供从开店到经营的一系列配套服务。”夏某介绍道。
小李本就中意自己正在考察的那家知名奶茶店,见配套完善,遂签订合作协议书,当场缴纳5万余元加盟费后开始接受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
培训期间,小李在与其他加盟商聊天时发现不对劲: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考察店铺时被该公司人员搭讪,随后到公司签了合同。这一招商模式令小李起了疑心,但很快有几名加盟商说:“虽然了解奶茶店的渠道有些奇怪,但这几家店真是生意好啊,想来这里加盟的人可多了,只要开了店,家家都排队,很快就能赚回本钱。”对此,小李疑心更重,总觉得这里有猫腻。在培训后半段,小李了解到设备和原料的价格后,发现远远高于市场价,更坚定了该公司有问题的想法,最终决定报警。
为创业开启加盟骗局
警方经查证发现,杜某等6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今年3月23日,杜某、刘某、陈某、于某被抓获归案。当日,王某自行投案自首。4月14日,夏某也在其住所被警方抓获。
案件移送青浦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承办检察官审阅大量公司记录的客户信息表、每月收支记录表、银行流水、犯罪嫌疑人相关个人银行流水和微信流水等材料,查实杜某等人于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未取得特许经营许可的情况下招募多人担任招商运营人员,以公司名义通过在自媒体、网站投放广告的方式线上推广,同时招募部分员工在线下充当黄牛,忽悠加盟开店;随后虚构公司背景实力和开业店铺规模,谎称所加盟的品牌与知名品牌属于同一集团或关联品牌,吸引加盟商前来签约开设奶茶店、亲子餐厅、烤鱼馆等店铺。
而实际上,杜某等人仅在加盟商开店前提供培训、选址等前期基本服务,等加盟商开店后便终止服务,从而骗取加盟费、代理费等款项。
经对杜某等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检察官得知这起犯罪的开端竟是源于一场创业。设计专业毕业的杜某与弟弟在上海工作,结婚生女后,杜某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2020年1月,弟弟与朋友建立了一家公司,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关闭,杜某便接管了公司,成为实际运营人及总经理。
杜某选择以知名奶茶店为经营噱头,在未取得品牌授权的情况下开始招募员工、划分不同岗位。起先公司根本招不到加盟商,员工工资、房租支出压力巨大,杜某甚至想过放弃经营这家公司。某一天,杜某的员工王某在电梯里偶然遇见来考察其他奶茶店的客户,随即将其带到自己公司,这名顾客在实地考察后竟当即签下合同。这令杜某等人茅塞顿开,于是便开始了用黄牛搭讪招揽生意的想法。
杜某的团队很快干得如火如荼,加盟商源源不断。他们在开始时提供一系列开店前期培训、原材料提供等服务,但所谓的原材料也只是将从网上购买的普通商品加价数倍后卖给不知就里的加盟商,而在客户店铺正式开业后,他们往往会选择用拉黑、删除客户联系方式来逃避追责。
在证据面前主犯认罪认罚
“我不认为这是犯法,我不清楚相关法律法规。”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始终在检察官面前否认自己的罪行。6名嫌疑人均是“85后”,检察官希望年轻人能迷途知返,便一遍遍释法说理:“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就是要求开展特许经营的企业需要有成熟的经营模式,你们公司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吗?”有的犯罪嫌疑人经思索老实回答说“没有”。
然而,主犯杜某却辩称:“我并不懂财务,流水的打理都是由其他员工负责的。”检察官指出:“你是公司的实际经营人,所有流水账目、合同均需要得到你的首肯,你要为此承担责任。”杜某见状又声称:“我从未在公司开展的三个品牌加盟中获利,不仅如此,我还投了很多钱用于公司日常开销,大部分的获利都是被陈某、夏某和他们手下的黄牛赚去了。”承办检察官摆事实讲证据,将所查获的公司流水、骗取的180余名被害人1015万元加盟费收支情况逐一列明。其中,夏某、陈某、王某涉及犯罪金额642万余元。杜某、夏某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伙同其余数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宣传等方式,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行为已触犯刑法。
看到摆在自己面前的证据,杜某停止抵赖,最终认罪认罚。在对6名涉案人员依法提起公诉后,检察官持续追踪推进追赃挽损工作。同时,办案检察官摸排梳理受害者遭受诈骗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等情形,为其申请了司法救助。
< class="pgc-img">>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 class="pgc-img">>| 职业餐饮网 程三月
又一起餐饮快招诈骗案告破!
一个6人快招团伙,一年多就骗了180余名餐饮创业者,共计1000余万元的加盟费!
令人防不胜防的是,这个团伙的诈骗手段再升级,竟然直接化身“黄牛”,在知名奶茶品牌的门店里“拉客”,忽悠那些来实地考察的餐饮人!
“餐饮快招公司”,多年来一直游走在法律法规的边缘反复试探,隐秘而暴利,用层出不穷的手段,骗得不少创业者血本无归。
如今,随着政府对快招诈骗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一起又一起的快招诈骗案告破让人拍手称快!
又一起快招诈骗案告破,
180余名创业者被骗超1000万元!
180余名创业者,万万没想到,自己实体考察餐饮项目的时候竟然会被骗。
近日,上海青浦区检察院公布了一起餐饮“诈骗案”:一个6人诈骗团伙,对外以著名奶茶、餐饮品牌加盟代理商名义招揽客户,通过网络途径投放广告并以“黄牛”身份假扮客户引流,虚构与品牌关系,夸大门店利润,共计骗取1000余万元加盟费。
我们具体看看是怎么回事儿。
1、现场“拉客”:蹲守在知名奶茶店内,“搭讪”有加盟意向的创业者
2021年4月,小李想再就业,选择加盟奶茶店,于是前往上海市某知名奶茶店考察。
没想到,在店内被一名姓夏的男子搭讪,对方称自己是该奶茶店加盟代理商,提供加盟有关的服务业务、设备原料等。
因为就在店内,夏某掏出了名片,小李就没有怀疑,相信其说词并跟随其至名片上所标注的上海公司。
公司内井然有序,多名员工来往穿梭,夏某向小李介绍了公司经营人杜某,并共同带其至样板间现场介绍,二人称“公司名下拥有多家知名奶茶店、快餐店的加盟权限,均为以上品牌官方授权,可以提供从开店到经营的一系列配套服务。”
小李本就中意自己在考察的那家国潮奶茶店,见配套完善,遂签订合作协议书,当场缴纳5万余元加盟费后开始接受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
但课程还未过半,小李便发现了不对劲,培训期间他与其他加盟商聊天,竟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考察店铺时被该公司人员搭讪,随后来到这里签订了合同。
这一招商模式令小李起了疑心,但其中很快有几名加盟商跳出来说:“虽然了解的渠道有些怪怪的,但这几家店真是生意好啊,想来这里加盟的人可多了,只要开了店,家家都排队,很快就能赚回本钱。”
小李却疑心更甚,总觉得这些唱好的人不太对劲。在培训后半段,小李了解到设备和原料的价格,发现远远高于市场价,更坚定了该公司有问题的想法,最终报了警。
2、“皮包”公司:原材料都是网上买的,店一开就拉黑加盟商
警方经查证,发现杜某等6人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后一一抓捕归案。
原来,这家快招公司的杜某原来也是一位创业者,接手了他弟弟的一家公司,但经营不善,面临关闭。
于是,杜某选择当前在年轻人之间很火的国潮奶茶店为经营噱头,在实际并未取得品牌授权的情况下开始招募员工、划分不同岗位。
起先公司根本招不到加盟商,员工工资、房租支出巨大,杜某甚至想过放弃经营这家公司。
但却在有一天,杜某的员工王某某在电梯里偶然遇见来考察其他奶茶店的客户,随即将其带到自己公司那里,这名顾客在实地考察后竟当即签下合同,这令杜某等人“茅塞顿开”,于是便开始了用黄牛冒充客户搭讪招揽生意。
杜某的团队很快开始干得如火如荼,加盟商源源不断到来。他们开始一系列开店前期培训、原材料提供等系列服务,但所谓“原材料”也只是从淘宝上购买的普通商品加价数倍后卖给不知就里的加盟商,而在客户店铺正式开业后,他们也往往会选择拉黑、删除客户联系方式来逃避追责。
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杜某等6人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层出不穷的花样,多少人被骗得“倾家荡产”!
餐饮创业者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加盟,是大多数餐饮小白的选择,于品牌方和创业者而言,加盟模式从某方面来说,确实可以互利共“赢”。
然而,加盟多年来,却暗藏毒瘤,“快速包装、快速招商、快速倒闭”让不少餐饮人深受其害。
无论是原创品牌,还是餐饮创业者,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如今的快招公司,更是有着层出不穷的套路,从假网站、到明星代言,再到现场“拉客”,层出不穷的手段,骗取创业者们的血汗钱!!
1、一出手就是能骗到上千万元,快招公司铤而走险
餐饮的低门槛,一直都是创业者的首选。
而许多“骗子公司”就盯上了这些创业者,因为快招生意真的是一门暴利生意。
正如,上文说到的,杜某等6人,从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短短一年多,就骗到上千万元。
而2021年,职餐还曾报道了:上海破首起7亿元奶茶加盟诈骗案!《诈骗7亿元,一奶茶加盟公司90人被抓!快招类公司将面临“穷途末路” 》
说的是上海一奶茶店雇人排队拉人气,依靠“托”们在奶茶店门前虚假排队,吸引加盟商,牵出了一个专门针对加盟商的诈骗团伙。这个团伙有90多人,涉及款项金额高达7亿元。
而今年,江苏也破获了首例惩治“快速招商加盟”的新类型合同诈骗案件。
也是投资加盟奶茶店,创业者在签完合同交了钱后,快招公司消极履约导致奶茶店经营失败。300余名投资者分别付出了11万元至40万余元不等的加盟费,共计损失5400余万元。
他们的套路基本都是相似的, 没有什么成本,基本就是靠嘴忽悠。
这次杜某的这个案例更是离谱,一般的快招公司还会建自己的供应链或者找合作方,给加盟商兜售加价的原材料赚钱,而他们却是在网上买的原材料,等加盟商开店后便终止服务,赤裸裸地骗取加盟费、代理费等。
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
2、从“网上引流”到“现场黄牛”,创业者防不胜防
而且,快招公司为了骗取更多的利益,花样也是越来越多。
以前,很多快招公司搭建多个虚假知名品牌奶茶招商加盟网站,设计发布带有“品牌加盟”字样的招商广告,吸引获取潜在加盟商联系方式。
当创业者上钩以后,随后他们会以该知名品牌奶茶加盟名额已满为由,转而向创业者推荐另一个品牌。
通过设计“知名品牌旗下产品”、“全程一站式服务”、“投资加盟稳赚不赔”等宣传话术,安排话务员推销加盟业务。
但如今,随着创业者的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越来越强,这些快招公司竟然都开始做起了地推。
直接从网上引流,到了在现场做起了“黄牛”,靠搭讪来拉客,目标越来越精准。
就如上文这个案件中,杜某他们就是以公司名义通过在抖音等媒体网站投放广告的方式线上推广,同时招募部分员工在线下成为“黄牛”,“忽悠”人来公司。
随后虚构公司背景实力和开业店铺规模,谎称所加盟的品牌和知名品牌属于同一集团或关联品牌,吸引加盟商前来签约开设奶茶店、亲子餐厅、烤鱼馆等店铺。
这是创业者们万万没想到的,以为自己躲过了网上的虚假信息,去实地考察见到的就是真实的,没想到快招公司就在现场等着自己“跳进坑里去”。
3、被割韭菜割得“倾家荡产”,政府对快招诈骗打击力度越来越大
掉进坑里的创业者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被骗得血本无归。
在这个案件中,有创业者将家庭全部存款用于此次“加盟”,还向亲友借款,这一被骗就是“倾家荡产”了,家庭已无经济来源,陷入急迫困境。
为此,承办检察官查明有五人属于情况特别紧急,遂协助其申请国家司法救助,助其渡过难关。
另一个值得欣慰的是,如今,政府对这类快招诈骗案件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
上文说到的江苏首例快招加盟诈骗案中,最终,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某等4人有期徒刑十二年至五年不等,各并处罚金300万元至20万元不等。
要知道,以前的快招公司合同非常严谨,被骗的创业者经常是“喊冤无门”,无法诉诸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一次又一次的案件侦破,让餐饮人看到希望,快招公司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职业餐饮网小结:
餐饮快招一直是一条见不得光的灰色产业链,通过钻法律和监管漏洞的空子,横行肆虐。
不少餐饮创业者被快招公司割韭菜割得“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如今,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快招加盟诈骗案被侦破,无疑是正式宣告:这种以赚创业者加盟费的快招模式早已走到了尽头,已穷途末路。
但对于创业者而言,那些被骗的钱却很难再被追回来了,因此,在选择项目上,千万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时事热点头条说#又现奶茶加盟骗局!
红餐网消息,据“青浦检察”报道,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杜某等6人提起公诉。事因6人对外以著名奶茶、餐饮品牌加盟代理商名义招揽客户,虚构与品牌关系,夸大门店利润,诱导加盟。截止案发,6人共骗取180余名被害人加盟费1000余万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青浦检察
具体来看,2021年4月,小李在实地考察加盟店时,被一位自称该奶茶店加盟代理商的男子搭讪,表示其可以为小李提供加盟有关的服务业务。因男子就在该奶茶店内,小李没有多加怀疑,在缴纳5万余元加盟费后开始接受培训。
然而,小李在培训期间发现,几乎所有加盟商都是在考察店铺时被该公司人员搭讪,随后到公司签了合同。同时,公司的设备和原料远高于市场价。觉得事有不妥的小李最终决定报警。
经查,杜某等6人于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未取得特许经营许可的情况下招募多人担任招商运营人员,以公司名义通过在自媒体、网站投放广告的方式线上推广,同时招募部分员工在线下充当黄牛,忽悠加盟开店;随后虚构公司背景实力和开业店铺规模,谎称所加盟的品牌与知名品牌属于同一集团或关联品牌,吸引加盟商前来签约开设奶茶店、亲子餐厅、烤鱼馆等店铺。
而实际上,杜某等人仅在加盟商开店前提供培训、选址等前期、原材料等基本服务,但所谓的原材料,也只是将从网上购买的普通商品加价数倍后卖给不知就里的加盟商。在客户店铺正式开业后,他们往往会选择用拉黑、删除客户联系方式来逃避追责。
目前,法院检察官持续追踪推进追赃挽损工作,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小李的经历并非个例。红餐网通过盘点发现,近年来就有不少加盟商不慎掉入“快招”陷阱,而被骗金额少则一两万,多则几十万。
如8月,江苏审判了首例惩治“快速招商加盟”案。该快招公司假冒知名奶茶品牌招商人员进行虚假宣传,导致300余名投资者分别付出了11万元至40万余元不等的加盟费,共计损失5400余万元。最终,被告人陈某等4人有期徒刑五年至十二年不等,各并处罚金2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
而这样被快招公司蒙骗的经历,在餐饮行业更是一抓一大把。
- 上海万郁集团以台铺奶茶、茶颜光年、茶芝兰、炸鸡特工等24个品牌名义,累计骗取全国580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计4.4亿余元;最终诈骗团伙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半至5年不等,并处罚金50万元至5万元不等;
- 海口一加盟商在快招公司“忽悠”下,高价加盟“益禾堂”品牌,而后却发现加盟的为“擦边”假冒品牌,加盟商上门要求退款时却发现快招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 据央视财经报道,曾有加盟商在开店一年后才得知自己开得是一家“假鹿角巷”,而当时的亏损已经达到130多万;
- 合肥一男子以有“某知名奶茶店加盟渠道”为由,忽悠熟人李先生和其朋友一起加盟某奶茶品牌,先后以代理费、保证金、好处费等多种名义索要资金,最终骗取几人400余万元。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 因轻信“加盟后每天都有专人指导,且日营业额达到4000元以上”等话术,江苏一男子花20万加盟杭州一奶茶品牌,但到总部探店时才发现总部已关门;
……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通过以上案例,不难发现,这些快招公司的行骗手段极其相似,更是有迹可循。
比如一般先是冒充知名品牌引加盟者上钩,随后以各种理由推荐其他品牌。有的称自己是知名品牌的子品牌或者兄弟品牌;有的拿明星代言做背书;还有的虚报营业额,请人在特定的门店制造火爆排队的假象……通过一系列“谎言”让加盟者误以为开店即赚钱,当加盟者交了钱之后,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
所以,红餐网在此温馨提示,餐饮创业者在加盟一个品牌前,一定要好好考察一下品牌实力,判断其是否值得加盟。具体的可以通过总部考察、客户市场考察、门店考察来综合判断,并且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查询,避免被有心人钻空子。
最后,借用合肥警方的话提醒所有餐饮创业者:在投资、理财时,不要轻信“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之类的噱头。如果发现自己遭遇诈骗,请第一时间报警,保存好相应的转账证据,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整编:红餐网麦泳宜;编辑:李唐)